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羅智成/閱讀戰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羅智成/閱讀戰爭






羅智成/閱讀戰爭


2022-08-15 06:44  聯合報/   羅智成(作者為作家、詩人)
北大經濟學家張維迎曾以希特勒的自負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例,說明無知使得決策變得非常不容易。美聯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或歐戰)也許是必要性最低,而人命代價最高的衝突。習慣於用武力屈服別人的所有帝國全員出席,拉幫結派,進行了一次地盤重分配。

可能是來自閱讀的印象,我覺得一戰也是人類最後一次帶著些許同理心與榮譽感相互廝殺的戰爭。因為傳統上戰爭是統治階級、騎士或戰士的事業,有權利或義務上陣殺敵的人,還多少遵循著相似身分或某種自我規範,類似春秋時代的「士」。所以一戰中,英國低階軍官陣亡的比例據說大過士兵(十七%對十二%),我們也偶會聽聞一些頗有騎士精神的故事。

二次世界大戰是真正全面性的戰爭,許多國家的城市或平民區都飽受轟炸。由於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精神動員軍國主義紀律貫徹,不再把敵人視為平等人種,交戰雙方的仇恨擴大許多,死傷更為慘重。

二戰之後,由於核彈的發展,「相互保證毀滅」態勢的形成,所有戰爭與衝突都被處理在可控制的「冷戰」狀態,即使韓戰越戰以阿戰爭也都適可而止。

不過在越戰中美國受到的教訓是,快速普及的電視會把遠方的戰爭帶進國內家庭的客廳裡,洩漏出長久以來被政治辭令所掩飾的真相電視新聞報導下,戰爭的殘酷愚昧與無謂,讓所有直接、間接目擊者都加入這場戰爭的爭論。所以越戰成敗,其實是決定於美國國內輿論的。

打伊拉克戰爭時,美國完全記取了教訓,所有關於戰場上的消息,都被嚴格控制或選擇性釋出。「關門打狗」的作法,讓外界失去了有效討論的資訊刺激,即使在戰後,伊拉克的慘狀也很少被披露,而被好萊塢電影替代。

伊拉克戰爭另一個特點,就是「降維打擊」—比喻雙方實力懸殊,強者對無力匹敵的對手進行一面倒的攻擊或屠殺。降維打擊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不再發生,相反地,只要一點點科技上或反應時間上的微小差距,就會形成一千比○的戰果。這也是往後數十年反恐戰爭基本形式三度空間的武器獵殺著二度空間的敵人。而上次大規模的降維打擊,大概就是工業化的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全世界的那段歷史了!

伊拉克戰爭以後,戰爭的現場感漸被抽離遙感、遙控的電玩屬性增加,戰爭的悲劇性被進一步淡化,幾被誤以為消滅喪屍的遊戲。

這次的俄烏戰爭就更戲劇化了。由於全球化、網路化的關係,透過手機或媒體,整個世界都目擊並主動、被動地參與了這場複雜的歷史恩怨。同一場戰爭,被雙方陣營競相導演、攝製,再向全世界觀眾進行連載或實況轉播,以爭取、激勵各自的支持者。雖然各種新聞資訊快速量產可是許多真相依然缺席;我想,可能是假消息量產更快播報者不再被真相約束,成為最廉價的武器。「認知作戰」已是政治野心家基本配備:謊言說上一千遍,或被更多人相信,就可以升級為真理。而「真實的貶值」更讓很多人不再關心真相只願相信或閱聽自己渴望的訊息

由於「恐怖平衡」的態勢還在,這場戰爭應該是可控的。但是同時,它又以其他形式擴散著,無論在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特別是網路的競技場,雙方壁壘分明、打得如火如荼。四處瀰漫的煙硝味,讓人覺得戰場不只在烏克蘭,而是在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裡。一種全新的戰爭效應正在產生,但我覺得它似乎無關乎像臨時演員的那些傷亡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