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8108/web/◆ 聯合報社論/「換堅」是後蔡英文威權崩瓦的開始
◆ 聯合報黑白集/漲健保?先算高端爛帳!
◆ 經濟日報社論/晶片四方聯盟的實質意義和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晶片四方聯盟的實質意義和挑戰
2022-08-15 02:37 經濟日報/ 社論
過去二周,美國先通過「晶片與科學法」,再啟動晶片四方聯盟(CHIP-4),發展迅速。 圖/美聯社
過去二周,美國先通過「晶片與科學法」,再啟動晶片四方聯盟(CHIP-4),發展迅速。觀察南韓加入 CHIP-4 的躊躇難為,也反映出台灣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應作為警惕加速準備。
對於台積電及其他半導體業者,基於台灣代工生產的定位,配合客戶是最高原則。因而在美國以及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政府、企業都在推動「回流」的今日,赴美、日、歐投資已成無法逆轉的定局,已可將其視為一種不再影響公司決策的「沉沒成本」(Sunk cost),未來焦點應放在如何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益、未來發展及對全球布局意義等面向上。對此,美國及歐、日等通過晶片法給業者實質補貼,無疑具有分擔業者營運成本的意義,我方應當歡迎。
即便如此,未來挑戰仍不少。例如美國政府就公開承認在美生產成本較其他地區高出四到七成,這可能還是刻意壓低的數字。晶片法目前分配給製造投資的預算僅有三百九十億美元,而台積電一個廠的投資就超過百億美元,未來還有三星、Intel、環球晶以及封裝測試廠一起分享,完全是杯水車薪。再者,申請晶片法的投資補助還有條件,包含十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製程的投資。此一限制目前對台灣影響遠低於南韓,因為我國投資法令原本就限制半導體赴陸投資不得涉及先進製程,不過要注意的風險是,按美國過去經驗,所謂「先進製程」可能是滾動式檢討、隨時會改變的概念,因而未來假設有擴大投資計畫,必須以當時的態勢評估才準。由於南韓各廠受限於在中國大陸的高額投資及技術層級,未來也可能放棄美國補助以維持彈性;分蛋糕的人變少,對台廠不無小補。
美國晶片法另有五十億美元投入研發,分別是二十億美元成立「國家半導體科技中心」(NSTC),二十五億從事先進封測技術,5億美元支持「美國製造研究院」。雖然遠不及製造補助預算,但對研發而言金額不低,又有研發整合的意義,因而日本政府近日已宣布與 NSTC 合作下世代製程研發。這個方面反而是半導體業者及政府須全力透過台美經濟繁榮對話、科技與投資合作等新平台,與美協商爭取參與的目標。
再看目前成員包含台、美、日、韓的 CHIP-4。南韓的難為,當然跟其在中國大陸投資結構有關,但更關鍵的難題可能跟美國成立 CHIP-4 之目的有關。外界常將 CHIP-4 跟鼓勵赴美投資、投入研發加以連結,但這些改變都已經發生,晶片法也已通過,且美國與各方雙邊管道暢通,似乎不需要四方聯盟。因此需要以 CHIP-4 進行合作協商的可能面向,第一是半導體供應鏈的資訊交換,第二是出口及投資管制協調,第三是政府政策協調。簡言之,在半導體成為未來戰略物資的情況下,CHIP-4 很可能既有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有關晶片生產協調分配的功能,又是落實晶片設計、生產、設備及材料等「全供應鏈」出口及投資管制的機制。事實上,CHIP-4 並非新想法;民國一O六年(2017年)歐巴馬總統任期最後一個月白宮科技顧問會議所發布的半導體報告,就指出要強化與台日韓等盟邦合作,對抗中國大陸以「新型舉國體制」(十四五用語)發展半導體的野心。果真如此,CHIP-4 定位及功能無疑具有濃厚的「抗中」意味,也無怪乎南韓如此焦躁,還要宣示其不反中的立場。
對台灣而言,半導體的超前部署降低了參與 CHIP-4 的壓力,但是 CHIP-4 應該不是終點,未來可能會陸續出現電池同盟、資通訊 ICT 同盟、先進材料同盟等同樣具有抗中意義的機制,台灣的壓力就會出現。尤其是兩岸關係緊張,我方化解的政策工具少於南韓,更是企業本身要提早準備的原因。
聯合報黑白集/漲健保?先算高端爛帳!
2022-08-15 05:50 聯合報/ 黑白集
衛福部長薛瑞元接受本報專訪,暢談上任後三大任務方向與挑戰,承諾先前因疫情延宕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今年底前一定會上路。記者蘇健忠/攝影
衛福部去年調漲健保費率時,陳時中承諾「兩年不會再調」;如今他落跑去參選,繼任者薛瑞元宣稱「部分負擔制」今年一定上路,同時要抬高費率「天花板」。衛福部急著拔百姓鵝毛之前,都不必檢討一下自己的揮霍嗎?
衛福部最近被踢爆,政府採購高端疫苗,有七十八萬劑不翼而飛。衛福部辯稱,有六十六萬劑交給高端「自行運用」,另十二萬劑則是「耗損」。「自行運用」一詞,耐人尋味。依陳時中先前的說法,這些疫苗六、七月就會全數到期,屆時將全數銷毀。現在,不銷毀的,卻留給高端繼續用,這什麼意思?
政府花了四十四億元特別預算,以高價購買了五百萬劑不被國際承認的高端疫苗;誰料,民眾因擔憂其效力而拒打。結果,迄今用掉不到三百萬劑,還剩下兩百多萬劑。換言之,這些錢,有十八億元是丟到水裡,收不回來。當初蔡英文和陳時中強為高端背書,濫花公帑包庇廠商,如今卻要海削百姓,不嫌難看?
健保財務入不敷出,調整費率當然是必要的。但要求民眾掏錢彌補健保虧損時,得先問問官員是否認真看守健保,有沒有亂慷百姓之慨。蔡政府獨厚高端已引發民怨,消基會近日更痛批,政府設定快篩試劑每劑百元的配售價,是在幫業者發「國難財」。要漲健保,先檢討這些爛帳吧!
聯合報社論/「換堅」是後蔡英文威權崩瓦的開始
2022-08-15 05:50 聯合報/ 社論
林智堅的台大碩士論文抄襲,蔡英文仍表示要力挺林智堅的「清白」,此舉等於拿民進黨的信譽當賭注。本報資料照
雖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全黨下達「挺堅令」,林智堅終不敵社會輿論的批判,退出桃園市長選舉。「換堅」是民進黨內普遍想做卻不敢說的決定,關鍵就在於蔡英文偏愛、執拗又死不回頭的決策性格,綠營裡幾無人敢逆龍鱗。林智堅退選,黨內也鬆一口氣,總算能避免因蔡英文的連串錯誤決策,導致與社會火車對撞的結局,讓九合一選舉重回地方選戰軌道。不過,「換堅」恐怕也是走向後蔡英文時代威權崩瓦的開始。
蔡英文「挺堅令」一出,連民進黨內都高呼「跟台大對幹不利」,加上中華大學的判定即將出爐,一個人的兩本碩士論文要被兩所大學否定的案例,恐怕真是舉世罕見。只要林智堅繼續選,這議題將如影隨形地纏在所有民進黨參選人身上,那已經不是「一堅殺幾士」,而將是民進黨全面崩盤。精於選戰的民進黨人怎會不明白,但礙於蔡英文對「小英男孩」護短恩寵異乎尋常,無人敢進諍言,也顯見民進黨已因蔡英文威權而異化,既不民主也難進步,更無法處理領導人專擅獨裁的危機,讓整個局面往死胡同裡走。
黨內也不是完全沒有異議,但稍有雜音立馬遭到「不挺台」、「不愛黨」的網路圍剿;北市議員王世堅只不過說「不能黑白顛倒」就遭撻伐,被逼得反嗆「大家一起當中共同路人吧」。為了挺堅,當初蔡英文要「為一人修法」,力推「竹竹併」時,黨內已多有微詞;這回再爆「論文門」,黨內同志多數袖手旁觀,既是劃清界線的自保作為,也是對蔡英文專擅威柄的無言抗議。
然而,蔡英文摀得住黨內眾多嘴巴,摀不住林智堅支持度崩潰的現實。麻煩的是,「論文門」原只是林個人誠信問題,但民進黨對策失當,以致議題從桃園選局燒到整個北台灣,再燒成民進黨內強迫「指鹿為馬」的詭異氣氛,讓支持者都難自圓其說。而「論文門」破口,也嚴重影響到綠營原先規畫的「區域作戰」,竹桃須切割,雙北也廻避,選戰才鳴槍,已註定戰略戰術皆居下風。這當然是全面主導選對會提名的蔡主席責任,蔡英文不能發揮領導能力來解套,卻用「挺堅令」綁上全黨挺一人,這種決策風格之危峻,民進黨人早該自覺。
「換堅」固然止血,但療傷哪能馬上止痛,何況還有陳明通等諸多衍生爭議待解,學界火還在燒。而選舉近在眼前,蔡英文為轉移焦點,故技重施大打反中牌,痛批藍營訪陸不當。然而,民眾對大陸壓迫已愈來愈無感,對綠營反中牌也難再現激情。尤其兩岸愈來愈僵,演習迫近兵臨城下,蔡政府只會高喊「反中」,卻無力也無能為台解圍;現實的台海危機讓民眾看清,綠營兩岸嘴砲終難擋中共實兵軍演。
事實上,當通膨高漲,庶民生計日苦,選票總是對執政黨不利,這也是蔡政府眼前的危機。選戰議題難主導,基層經濟壓力大,蔡政府「有政府,會做事」的大內宣更讓民眾反感。這些都是後蔡英文時代的領導難題,已經不只是一時的選舉成敗而已。更關鍵的是,民進黨未來權力接班的安排,黨內派系早已虎視眈眈,只要蔡英文的威權掌控稍顯破口,自然有人會趁機挑戰,這也是蔡英文當下已經逐漸感受到的權力危機。
內外交襲的難關,考驗且蝕剝著蔡英文的威權與領導力;愈多的焦慮與錯誤決斷,則加快了蔡英文威權潰決的速度。「挺堅」只是蔡英文連串獨裁決策所犯的錯誤,「換堅」卻是走向後蔡英文時代威權崩瓦的開始,蔡英文已難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