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1:順著前人的路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85:小心!前面有狗屎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84:鑽石救人活命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83:有榮譽的制服最漂亮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82:記者的機關槍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81:順著前人的路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1:順著前人的路


2022-06-16 13:3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喜歡登山健行的人都知道,在發現路況不熟,甚至不知前面還有沒有路的時候,大家就會去尋找前人留下的路標。示意圖/ingimage



喜歡登山健行的人都知道,在發現路況不熟,甚至不知前面還有沒有路的時候,大家就會去尋找前人留下的路標。有些登山隊喜歡在走過的路上、樹上綁些印有隊名的塑膠布條。當我們發現這些小布條時,就確定有人走過。走前人走過的路,就不會迷路。

借鏡日本
我從前在政府機關服務的時候,喜歡看日本經濟發展的書,因為同為東方國家,文化思路有相同的地方,日本值得我們借鏡的經驗,有時反而多於西方國家。走日本走過的路,不容易迷路、跌倒,而且能節省很多時間。想要迎頭趕上,就必需如此。

走別人走過的路,當然不是盲從地跟著別人走,而是看清別人走過的路,曉得哪條是大路,哪條是叉路,哪條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哪條是捷徑,然後選擇最安全快速的路走。

他山之石
我在財政部服務的時候,曾與東吳大學日文研究所合作開日文班訓練日文人才,與美國南美以美大學法學院合作開設國際租稅班;在經濟部時與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合作開國際經濟人才班,並翻譯美、英、德、日等國財經著作,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瞭解他們走過的路,再選擇我們自己應走的路。當時我鼓勵同仁的一句名言就是:「走別人走過的路,不會跌倒。」

歷史是一面鏡子,別人走過的路就是歷史。人類許多的錯誤歷史上都曾發生過,可惜的是,人經常不能從歷史上得到教訓,因而讓錯誤一再重演。

找出自己的路
日本現在科技進步,很多事都是從別人走過的路走出來的。日本在我國唐朝時,派遣大量留學生來我國瞭解我們走過的路,連文字都學我們的,日本稱之為「大化革新」。現在世界各國派大量留學生到歐美國家,目的也在找他們走過的路,辨明哪條是大道,哪條是叉路,然後找出自己的路。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2:記者的機關槍


2022-06-18 07:28  聯合新聞網/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稱新聞媒體為第四權,可見其重要性。示意圖/ingimage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稱新聞媒體為第四權,可見其重要性。在我們五權憲法的國家,新聞媒體監督政府的力量,比監察院還要重要,稱之為第六權應無異議。

新聞媒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要數第一線的記者。我在政府服務多年,擔任過立法委員,主持過政黨,跟記者打交道的機會特別多,對他們的瞭解也較多。他們的工作很辛苦,有時要日夜守候新聞。

記者應有正義感
在我辭去財政部長,考慮是否參選立委時,新聞記者早晨四、五點鐘,天未亮就守候在我家門口。中美貿易談判的時候,由於會議地點保密,記者開車跟蹤我的座車,好像電影上的間諜片一樣。

我認為當記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富有正義感,沒有正義感的人不適合當記者;有正義感的人,處事正直。有時記者批評我們,雖然弄錯了,只要他的心是正的,我們會原諒他們,因為人都會搞錯事;但是有些記者,並不是搞錯,而是存心要修理你,故意歪曲事實,這就不能原諒。

小心自我膨脹
記者的筆有如一架機關槍,如果胡亂掃射,必定傷殘累累,且會傷及無辜。有槍不亂用是不容易的,尤其很多年輕記者,更是難以自我克制。

由於記者手中有機關槍,所以大家都不願得罪他們。他們想見部長等高級官員亦較容易,且可與部長平起平坐,久之就會自我膨脹,忘記了自己的身分。稍有不順就為文修理你,這樣的人也是不夠資格從事新聞工作的。

當記者必須有專業素養,例如 : 採訪財經新聞,起碼應讀過經濟學及財政學,跑中央銀行或財政部金融局的新聞,最少要唸唸貨幣銀行學,否則是無法勝任的。也許有的記者會說,我沒唸過這些,新聞還不是跑得很好。但是要知道,如果你懂這些,你的新聞稿會寫得更出色。同時由於大家不願得罪記者,你寫得差勁,別人不會指責你,甚至還會恭維你,讓你永遠在錯誤中自我膨脹。

記者應自我充實
我在經濟部服務的時候,有些記者是大眾傳播系或編輯採訪科畢業的,他們的新聞技巧或許不錯,但是經濟方面的專業知識十分貧乏。很多未唸過經濟學,時常寫錯。天天糾正他們也不是辦法,且會搞壞關係。因此我就在經濟部開記者經濟學班,請最好的老師為他們上課。後來好幾個大報的重要財經記者或編輯,都曾參加過記者經濟學班。

一個好的記者,必須努力充實自己,才能勝任愉快,久之,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從業人員。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3:有榮譽的制服最漂亮


2022-06-21 07:40  聯合新聞網/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實習醫生的白色工作服、成大黃卡其布制服,以及一女中的綠色校服,就服裝設計來說,實在沒甚麼了不得,但是大家喜歡它,因為那是榮譽的象徵,怎麼穿都好看。示意圖/ingimage



台大醫院附近有家餐廳,價廉物美,很多人中午都到那裡用餐。有天,一群台大醫院的實習醫生穿著白色工作服在那裡吃飯,另外一位也在用餐的先生,看到這麼多實習醫生,故意提高嗓門說:「嘿!今天怎麼這麼多理髮師呀?」

穿醫師服去餐廳
理髮師的工作服也是白色的,但很少看他們穿著它在公共場所閒逛。但是醫生的白色工作服就不一樣了,因為醫生除了能濟世救人外,也是高收入的職業,有其一定的社會地位。雖然醫院的工作服不適宜穿到公共場所,尤其是餐廳,但因為它是代表榮譽的服裝,年輕醫生們還是喜歡穿著它跩一跩。

六十年前我在唸成功大學時,那是南部的最高學府,也頗受人注目,學校給我們一套黃色卡其布制服,上裝是類似西裝的外套,我們稱它為「老虎皮」。一年級時,我們很喜歡穿著它到台南市街上去炫一炫,校徽也愛掛在胸前,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是成大的學生。

小綠綠令人羨慕
台北市一女中的綠色校服也是令人羡慕的,穿著綠色制服的女孩,給人的感覺是好女孩,將來會是賢妻良母,更會是社會上的菁英,總之,都是正面的印象。

實習醫生的白色工作服、成大黃卡其布制服,以及一女中的綠色校服,就服裝設計來說,實在沒甚麼了不得,但是大家喜歡它,因為那是榮譽的象徵,怎麼穿都好看。

有間私立中學形象很爛,學生都盡量不說他是哪所學校的學生。作家長的也只是說他的孩子在台北縣讀私立中學,就是不說校名。書包上雖印有學校的大名,學生揹書包時多將印有校名的正面,反向裡面揹,使人看不見。為甚麼會這樣 ? 因為這個校名,給他們帶來的是鄙視。

維護榮譽
五、六十年前國人到國外觀光的人開始增多。很多人抱著反正下次不會再來的心態,在旅館、餐廳大肆喧嘩,引人側目。將旅館房間弄得一團糟,甚或將小東西帶回去作紀念。當時甚至有些旅館及餐廳拒絕接受台灣觀光團。所以人們除了要注意個人形象外,更要維護國家及團體的榮譽。因為當我們的「制服」被弄髒了以後,任誰來穿都會惹人嫌的。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4:鑽石救人活命


2022-06-21 13:4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一只鑽戒戴在手上,只不過漂亮一下,將相等價款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可救人活命。示意圖/ingimage



女人喜歡鑽戒,我是沒甚麼興趣。有次去南非觀光,導遊安排參觀鑽石切割廠,當然是希望我們能發揮一下購買力。一粒兩克拉的鑽石要賣美金兩、三萬元,真是嚇死人,據說還有更貴的,不過都會有人出手買。

戴鑽石幾許樂趣?
這樣貴的鑽石鑲成戒指後,究竟戴不戴呢 ? 據說買的人很少戴,都是放在銀行保險箱裡。偶爾戴一下,也是提心吊膽的,談不上甚麼快樂。

我在想,如果我們將買鑽石的錢,捐到非洲救濟災民,可以救活多少人呢 ? 非洲很多人被活活的餓死,我們有時吃飯晚了幾個小時,就有點頭發昏,飢腸轆轆,很不舒服,如此想來被活活餓死,一定極為痛苦。

愛心救災民
鑽戒放在保險箱,可能有一種財富滿足感,但久之或許已經淡忘。可是愛心放在災民身上,卻可救活千萬人的生命。想到那些人因為自己的愛心可以度過絕境,人生的滿足與成就感有更大於此的嗎?

在觀光旅行的途中,人們總是喜歡買些紀念品。有位太太告訴我,她現在出國都只是看看,絕不再買甚麼東西。因為她家已有太多的紀念品,簡直像一個小型博物館。有自己買的,也有朋友送的。年輕時還偶爾欣賞一下,現在連看都不想看了。

紀念品滿屋
這位太太的經驗,可能很多人都有。那麼這些閒置的紀念品,為甚麼不送給別人呢 ? 物以稀為貴,多了反而不值錢,為什麼不分送給那些需要的人呢?

從前做基層公務員時,有次部長送了我一本日曆型記事本,上面部長簽了個名。當時我如獲至寶,既光榮又興奮,這個記事本離現在已有五十餘年,但我仍然保留著它。

後來我自己擔任經濟部次長及財政部長,也學會了這一招。外賓送給我的紀念品,有的還不錯,我都把它送給部內同仁。並且在紀念品上附一張感謝同仁辛勞的卡片,據說發生不少激勵士氣的作用。

救人活命意義大
這些東西如果都把它保留下來,家裡可能也要變成一間小陳列館了。但是這對我又有甚麼意義呢 ? 除了佔空間以外,紀念性少之又少,因為有些是誰送的都忘記了。

一只鑽戒戴在手上,只不過漂亮一下,將相等價款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可救人活命。一個記事本對部長而言可能是多餘的東西,但是送給部屬就成了鼓舞士氣的有力工具。那麼,為什麼不將我們的「有餘」與許多「不足者」分享呢?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5:小心!前面有狗屎


2022-06-22 15:06  聯合新聞網/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養狗的先決條件是 : 必須有本事不製造環境污染、不妨礙鄰居的安寧。否則狗再好玩,也不應該養。美聯社



「小心!前面有狗屎。」這是大家常用的警語。在漂亮的社區道路上,常常是這裡狗屎、那裡狗屎,散步的詩情畫意為之蕩然無存,腦子裡浮現的全都是狗屎。

因為狗十分有靈性,很多人都喜歡養狗。我家早年也養了一隻土狗,起名「萬民安」,意思是牠來了,大家都平安。我們一回家,門尚未開,牠就會跳著叫著歡迎,甚是惹人喜愛。這隻狗老死後,我們家就未再養狗。

養狗麻煩多
養狗雖好玩,但問題亦多,例如 : 要為狗洗澡,否則會臭、會長跳蚤。最麻煩是要處理排泄物。家母常抱怨,我們養狗,她掃狗屎。那時我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只顧 逗狗戲耍,享受養狗的樂趣,但卻把這種樂趣建立在母親處理狗屎狗尿的痛苦上。這也是後來我們未再養狗的原因之一。

有人處理狗的排泄物很有一套,那就是將狗帶到外面去,在外面拉屎拉尿。很多人有遛狗的習慣,其實就是帶狗出去大小便。這是「小心!前面有狗屎。」這句警語的根源,鄰居及路人跟著受罪。

考慮鄰居觀感
現在我們家雖未再養狗,但是家母仍然常掃狗屎,因為別人家的狗常在家門前的馬路上拉屎,不掃會噁心,不方便,只好皺著眉頭去清洗。此外想到這樣對別的路人也是善行一樁,掃狗屎的痛苦也就稍悄減輕一點。

在地狹人稠的都市裡,公寓房子原本是不適合養狗的。有人養狗,自己很懶,不為狗洗澡,臭得要命。但是狗主人可能因為身處毛屎坑,久而不聞其臭,居然一點也不在乎。

有人將狗養在陽台上,狗尿透過牆縫滴到樓下,不小心會滴在他人頭上,跟狗主人反映,好的會略致歉意,壞的竟惡言相向,甚至會說出:「哪有狗不撒尿的。」等不可理喻的話來,真是令人氣結。

狗叫妨礙安寧
養狗的噪音也是讓人受不了。有些人家的狗,每天會運動式的叫幾次,有人無人牠都要叫。公寓、路上人來人往,見人就叫,聞 聲也叫,有時還會群狗唱和。有的狗體型高大,叫聲震耳;有的狗雖小,但叫聲喳喳不停,頭都會被牠叫炸。

我並不反對養狗,我也很想養條狗。但是養狗的先決條件是 : 必須有本事不製造環境污染、不妨礙鄰居的安寧。否則狗再好玩,也不應該養。畢竟,我們總不能將養狗的樂趣,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吧!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