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亮恭/寂寞八旬老翁求收養的願望
◆ 朱宗慶/燈暗,燈亮
◆ 盛治仁/領導人的視野、勇氣與溝通能力
◆ 薛承泰/人類才是最大的病毒
◆ 方祖涵/量化後不堪的裁判表現
◆ 沈呂巡/也談推銷波音七八七的口譯事件
◆ 王正方/黃鼠狼給雞拜年?
陳亮恭/寂寞八旬老翁求收養的願望
2022-05-22 00:39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如何應對「退休」、「養老」也成為政策焦點。圖為福建寧德市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此為示意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尋求收養人:八旬孤獨老頭,身壯實,購物做飯,家務都自己去做,沒有慢性病,退休於天津科研單位,退休金六千元/月,不要去養老院,渴望有慈善愛心的人和家庭收養我,養老送終,死後不要骨灰。只求餘生善待。青年學生,打工青壯年收養,但有善愛心者均可。」
這是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底天津公車站的手寫小廣告,是一位寂寞獨居長者對改變生活的期盼。老先生走過中國近代的動亂,民國 73 年(一九八四年)太太過世後便獨居,一個兒子與他鬧翻移居加拿大,另一個兒子在當地醫院工作,極少聯繫,鄰居多忙著自己家庭,他孤單而缺陪伴,想出這個方法尋改變。
老先生不只一次貼出小廣告,直到這次因小廣告被路人分享至社群媒體才得到關注。老先生說,他先前在新聞看到,有位七十多歲長者,月退休金七千人民幣,透過找人收養最後能在北京養老,有人陪伴還出國旅遊,因而想仿效。廣告得到回響後,許多電話湧入,也有媒體採訪,多的是關懷與提醒,也有居心不良的詐騙,終究沒有合適的收養家庭。
老先生認為,他們這一代老人期盼與兒孫一起生活,政府也認定家庭是照顧老人的責任單位,但子女的工作可能在外地,許多女性結婚條件是不與公婆同住。民國 102 年(二○一三年),大陸甚至還頒布《老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子女有贍養與探望父母的責任,企業應配合提供探親假,然而,越需用白紙黑字寫下的事越不會發生。
老先生感嘆社會變了,政府卻沒有發展出新的老人照顧方式,傳統價值思維帶來失望。他寂寞,害怕孤單死去,看著桌上枯萎的植栽,感慨老人常將時間用在花草,深怕植物少了水枯萎,沒人灌溉的老人卻枯萎得更快。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三月,老先生在家發生意外送醫不治,一如老先生預期,鄰居對他消失多日絲毫無感,社區管委會隔了半個月還不知老人死訊。
老先生對政府沒能開展新的養老模式不滿,將照顧全部交給子女,如同推卸政府責任。華人社會高齡照顧仰賴家庭與兒子,早在夏朝便有相關法令,漢朝更強化法律位階,也逐漸形成華人文化基因。然而,高齡與少子女化的現代社會加上全球化,農業社會建構的養老模式已不合時宜,但公部門政策要點仍在家庭照顧與在地安老,現代社會需要更多創新設計才能實踐,單純訴諸情感並不足以產生策略。
東漢董仲舒透過「存留養親」判例確認兒子照顧父母的絕對責任,即使犯罪監禁,若無其他兒子照顧,犯人必須先返家安養父母後繼續服刑。超高齡長壽社會是人類歷史從未出現的景象,除了單純訴諸情感方式,希望子女及鄰里擔起責任外,政府更需要發展出真實可行替代方案,支持現今薄弱的家庭照顧力量,高齡長者更需要審視個人與社會狀況,調整目標而非執著追求無法達成的暮年生活安排。
寂寞是主觀感受,缺少來自親友的社會關係與連結,即使表象上仍有人際往來,自覺寂寞狀態依然存在,不著痕跡地影響生活。這樣的感受在疫情期間更明顯,長者生活受到限制,往來親友或居家服務都停止,寂寞逐漸轉為焦慮、憂鬱與衰弱,逐步侵蝕健康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