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一個口罩質疑四起,凸顯政府矯情防疫
◆ 聯合報黑白集/校正回歸的防疫模範生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應該組的是加薪國家隊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應該組的是加薪國家隊
2021-05-23 01:1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近兩年來,為了產業發展與升級轉型,政府積極組成各種國家隊,從半導體國家隊、口罩國家隊、5G國家隊、綠電國家隊、軌道國家隊、疫苗國家隊等,甚至養豬都可以有「養豬國家隊」。透過國家經費的挹注與各種資源的整合來發展產業本無可厚非,然而,政府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很密集地提出各種國家隊的主張,不免令人擔心這些國家隊是不是興之所至的口號目標。其次,過去馬政府最常受到的批評之一便是規劃了太多策略性產業,因為太多策略性產業等於沒有策略性產業,徒然虛擲了有限的政府資源。
政府發展國家隊必須能對接有意義的經濟願景。對於各種國家隊,政府應真正落實盤點包含人才、水電、土地等資源,檢視能否支應國家隊發展所需,政府也應該說明這些國家隊的成功可為人民帶來什麼改變,就像美國拜登政府正在做的事情一般,否則很難凝聚人民的共識與支持,成為有感政策。
其實,無論是發展產業或是近來政府引以為傲的投資與出口,都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最終目的當然是讓人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好的生活可以有很多指標,最基本的就是薪資水準。如果亮眼的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無法帶來有效薪資提升的結果,反而代表了所得分配正在惡化,那麼經濟成長非但沒有正面意義,還讓廣大的受薪階級產生更大的相對剝奪感,負面意義反而還更大。
因此,為了將手段轉化為有意義的目的,政府更應該積極投入籌組「加薪國家隊」。低薪成為國恥的問題多年來無法解決,過去還能以產業必須存活發展為由,敷衍忽略此一問題,如今台灣經濟表現成為全球表率,甚至成為全球經濟的支柱,若低薪問題依舊,這樣的國恥可就大了。
政府並非不重視低薪問題,民國 107 年(2018年)時蔡總統還曾為了低薪問題,要求行政院解決此一困境,成為當年的施政重點。只是三年倏忽而過,實質薪資雖有些許成長,但低薪結構依然屹立不搖。
剛過的五一勞工大遊行提出「薪資要提高、年金要保障」的訴求,行政院僅就後者提出說明,對於前者的主張似乎束手無策,只有蔡總統再次宣示「經濟成長果實都應該多回饋給辛苦的勞工朋友。」即使立法院通過了勞工職災保險法做為賀節禮,但結構性低薪問題的解決,愈來愈像是燙手山芋,無人敢勇於承擔。
就經濟發展而言,低薪的問題並非僅是果實分配不均這麼簡單。看似為了產業發展而不得不忍受的低薪,其實會嚴重反噬、阻礙產業發展。首先,蔡總統很清楚創新是台灣產業升級轉型最重要的元素,美國知名學者費根葆(Feigenbaum)指出,台灣長期經濟安全在於創新、國際化與人才。創新依靠的是許多人、特別是青年自由無拘的腦力釋放,但低薪環境對生活的壓迫只會抑制創新軟實力的萌發。創新不勃興,國家隊要成功、產業要升級都將是天方夜譚。
其次,少子化形成的國安問題日益嚴重,低薪與高生活成本壓抑了年輕人的婚育意願。政府歷來的「催生」政策不少,效果依然不彰,現在還要花百億經費來「催生」,成效恐怕也將極為有限。我國平均薪資雖然持續提高,但薪資中位數與平均薪資的差距也在拉大,顯示眾多受薪階級仍承受低薪之苦。一國理想的婚育主力應該是廣大的中產階級,如果不能有效提高薪資中位數以解決低薪、高房價導致的高生活成本等問題,少子化與勞動力減少帶來的產業發展困境只會更為惡化。
低薪問題當然難解,但也正因為難解,才需要政府組成真正的國家隊來解決。政府組國家隊,必須以經濟願景為目標,而非僅是強化手段。
聯合報黑白集/校正回歸的防疫模範生
2021-05-23 02:4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新疫情迅猛,連八天本土病例破百,累增超過二千例,昨天還額外增加「校正回歸」四百例。指揮中心把疫情當作數字遊戲,「有政府,會作帳」,大家都能理解,但如果造成防疫破口,誰負責?
這幾天大家緊盯新增本土案例數字,雖然指揮官陳時中堅持疫情警戒目前沒到第四級,但每天病例上升的趨勢都讓人心驚;突然爆出的「校正回歸」四百例,更引起許多蓋牌、作帳的質疑以及相關政治動機的揣測,指揮中心的公信力再受重創。
陳時中解釋,「校正回歸」是因為採檢塞車;柯文哲也說,檢體量太大,才會累積爆量。但如果真的就是採檢塞車因素,不也凸顯篩檢量能嚴重不足的困境,以及既定確診流程與標準已經無法反映疫情實況?
更嚴重的是,確診資訊會發生這麼大的時間落差,就可能在許多地方出現防疫破口;指揮中心公文跑輸病毒,連病毒車尾燈都看不到,這場盲人瞎馬的戰爭怎麼打?
地方抗疫超前,中央慢半拍,陳時中在指揮和話語權逐漸旁落之際,要求標準、說法和腳步「三個一致」,強調「中央指揮、地方執行」。但一年多來蔡政府從大外宣到大內宣都標舉「全球防疫模範生」,如今防疫成績單經「校正回歸」後,人民看到的卻是篩檢瓶頸與醫療崩潰的危機。
指揮中心 22 日公布新增 321 例,另有 400 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上周各日個案,被質疑防疫玩數字遊戲。圖/指揮中心提供
聯合報社論/一個口罩質疑四起,凸顯政府矯情防疫
2021-05-23 02:5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內疫情升溫,開車自駕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引發兩派論戰。指揮中心統一規定,獨自開車不用戴口罩,兩人以上應該戴。 記者曾吉松/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專家更憂心若疫情持續擴散,每天三位數增加,「只好升四級」。於此非常時期,對於故意或心存僥倖違反各項防疫規定者,政府必須祭出重罰,但畢竟事涉生活萬端,若未能審酌事實,兼顧情理,不僅徒增民怨,更恐導致鑽漏洞四起,反易造成防疫新破口。
口罩政策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一個小小的口罩,既涉及生活習慣與社會文化,又攸關個人防護與整體防疫,也檢驗防疫整備與經濟產能;在各級疫情警戒中,何時戴口罩都是防疫指引的第一道規定。但去年初新冠肺炎尚未入侵,台灣社會已掀起一場「口罩之亂」;沒想到如今疫情嚴峻,政府和民眾還要為口罩而拉鋸混戰。
就以引起最多討論的「外出全程戴口罩」規定為例,各地狀況不斷。民眾開車要不要戴口罩,各縣市態度不一,於是指揮中心統一規定,獨自開車不用戴口罩,兩人以上應該戴。但二個親人在家整天在一起不用戴口罩,上車就要戴,這是什麼道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質疑過猶不及,「做得太過頭,沒有太大意義」。
「不戴口罩就開罰」,在新北市長侯友宜和高雄市長陳其邁分別下令後,兩地就傳出執法爭議。新北三重警分局傳有「口罩巡佐」以一件一支嘉獎鼓勵開罰,結果員警闖工地抓脫口罩吸菸工人引發爭論。姑且不論《傳染病防治法》主管機關是衛生局而非警察的法源爭議,為拚績效而過度執法絕不可取。侯友宜說,故意不戴口罩就會開罰,才是稽查方向;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在工地保持社交距離,可以拿下口罩飲食。這些大方向沒錯,但演變成拚績效開罰,既顯荒謬也惹民怨。
高雄市也發生在沒有營業的自家店裡未戴口罩遭罰的案例。一位市民住家一樓開鑰匙店,他在自動門斷電、沒有營業、內無客人的店裡看電視吃東西,卻被稽查人員敲門開單告發,引發執法過當爭議;高雄市衛生局則指營業時段在營業場所未戴口罩即是觸法,還打算以其不實指控和狡辯從重量罰。但指揮中心建議民眾不要在公園用餐,希望帶回家中、辦公場所或是自己的場域食用;如以高雄市的稽查標準,就可能變成營業時段禁止飲食,甚至禁止不營業了。
其實「前店後廠」、「前店後宅」與「下店上宅」,是傳統華人社會普遍的經濟生活型態;甚至高雄市長陳其邁去年參加補選時,還提出利用「前店後廠」模式擴大科學園區。走一趟台灣大城小鎮和各地老街,無處不見這類店宅營生,因此高雄稽查人員登門開單,比三重警察闖工地開罰,引發更多爭論。
此外,各地健身中心關閉,指揮中心規定,民眾有運動需求,外出要戴口罩;但醫師警告,戴口罩運動有缺氧問題,如果口罩濕掉也會失去防護力。而如果指揮中心允許吸菸者可以避開人群,拿下口罩;那麼,如果能與人群保持一定距離,也必須戴著汗濕口罩進行缺氣運動?其他衍生爭議如:未戴口罩在自家農地耕作或於庭院陽台澆花賞景,難道也要開罰?
一個口罩,民眾質疑四起,政府矯情防疫,不免失之情理,凸顯部分防疫手段「寧可錯殺」之弊。防疫必須全民齊力同心,絕非粗糙法令搭配強勢公權力所能周全。相對於政府的鬆懈,民眾的自律是台灣前一階段抗疫成功的重要基礎。面對疫情升級,政府寬以待己,嚴以律民,更以取締為能事,甚至以「假消息」恫嚇,如何帶領全民打贏這場抗疫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