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防疫時代的違憲審查\星期透視/讓金馬方案化解兩岸對抗的困局

◆  缺疫苗 病毒強 防疫難
◆  大屋頂下/無力外擊 只是內殺 台獨是綠營內鬥的必要之惡
◆  名家縱論/防疫時代的違憲審查
◆  星期透視/讓金馬方案化解兩岸對抗的困局
◆  畫中有話/日常何時「校正回歸」
◆  拜登牽著文在寅鼻子走
◆  挺過疫情 給我勇氣娃娃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防疫時代的違憲審查


2021-05-23 03:55  聯合報 /   蘇永欽(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台大醫院院長在給同仁信中,把新冠肆虐比喻為無煙硝的戰爭,如從人類對病毒近於無知來看,這場戰爭比以巴明火對轟還可怕。法律碰上戰爭早有古諺刀劍之下無法律,碰到大瘟疫,該不該談法呢?

這對於平常時期可以為蛋糕店拒絕製作歌頌同性戀蛋糕而纏訟的英美,或為了媒體跟拍公眾人物界線,從國內憲法法院打到歐洲人權法院歐陸國家面對防疫幾乎所有基本權都受限制,包括戴口罩行為強制,是特別有意思的問題。前一個對比凸顯現代法治制度面的極限,後者則又嚴厲考驗制度背後的文化,備受煎熬的豈只是法律專業

英國經濟學人年度全球民主考核便透露這樣的糾結,幾個完全民主的歐洲國家就因為人權保障的無力而被降為瑕疵民主。他們不是不知道,不這樣限制人民的營業、行動、集會乃至宗教自由,事情可能失控,雖欲愛之其實害之。但憲法之下,法律人持續的叨念和間歇性爆發,還是讓梅克爾在國會懇求大家守法。上個月讀到柏林日報一位女律師的文章,直指五度修改的傳染病防治條例諸多違憲之處,包括用簡單幾個數字建立的四級強封制度,並引前憲法法院院長認為已違反比例原則的見解。根據明鏡雜誌的報導,人民到憲法法院訴請緊急判決法律違憲的聲請案已累積到三一五件,但憲法法院也明快地以程序要件不符為理由全數駁回。

千萬不要以為,相對於主要決策者(包括憲法法院)的冷靜,律師教授們對人權的執著只是專業的褊狹傑弗遜自由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永恆的警覺」,會常存法律人心中,當然有夠多民主去而不返的經驗。所以連憲法法院也特別強調,程序決定不意味實體上也合憲。可以預料判決將是如何迴腸九轉,新任院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的態就很耐人尋味:政府在這時的任何錯誤決策都可能釀成更大災難,但在緊急和所知有限的情況下所做判斷又難臻完美,因此決策者不能不在做成判斷時,充分運用當時已可取得的資訊。我們的大法官在 SARS 已成歷史後才有機會作法律的違憲審查,面對人身自由的剝奪為何無需得到法官許可的質疑,指出隔離拘禁目的效果上的差異隱隱然也點明了封院決定應該是醫師時刻,而非法官時刻,因此特別諭知應由醫療專業組成共同決策正當程序

可見正如刀劍之下還是要有憲法,防疫同樣不能自外於憲法,只是憲法必須特別聰明,因此我們對法律人期待的不是識時務而閉嘴,而是見得更深說得更透。最近讀一篇由兩岸學者合寫、批判比例原則的論文,雖對其以成本收益分析「取代」比例原則審查的基調不無保留,但從歐美國家的防疫不斷在封鎖開放之間拉鋸,似乎真可以看到分階審查比例原則礙手礙腳之處,如果把他們援用的哈佛法學院 Kaplow 教授法律決策理論用在防疫,統合的本益分析可能確實優於傳統法律思維習慣,人權或不至於在一開一關之間流失更多。

回到我們這裡,早已不聞法律人的眾聲喧嘩,反而從遙遠的倫敦專家那裡得到「完全民主」的優評,是單純資訊不足,或只是當「民主也能防疫」的樣版,我不知道。但這些做全球民主政治比較的專家可能忽略了,重大災疫真正會帶來重傷的,反而是那些還沒學會警覺的新興民主國家。

台灣人民在恐懼中很快就耽於順時鐘的安全感,少數公衛專家質疑政府沒有做好中長程的部署,立刻遭出征;疫情明顯逆轉時,媒體呈現的還是一片團結愛台灣、憶苦思甜的呼聲。當我聽到蘇院長說出「台灣人該收心」時,眼前已浮出「幸福的代價是永恆的順從」這幾個字,我們實在不需要複製方艙,已經和彼岸相去不遠了。









星期透視/讓金馬方案化解兩岸對抗的困局


2021-05-23 03:52  聯合報 /   周陽山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新冠疫情惡化,一向自誇最謙卑也最會做事的民進黨政府,終於迎來缺水、缺電、缺疫苗的三重困境。現在老百姓終於了解,民進黨政府穿的是「國王的新衣」,原來什麼都沒有!

台大醫師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面對十萬火急形勢,不由得慨嘆:「沒有一場戰爭是用防守打贏的到現在為止,美國沒有賣一支疫苗給台灣!」這究竟是不努力、不經心,還是民進黨與拜登政府根本不對盤,美國置之不理呢?

從去年五二○迄今,民進黨政府不斷選錯邊、押錯寶、下錯棋!他們選擇川普、討厭拜登,結果竟然是拜登勝選。他們支持共和黨極右翼、聲援港獨、押寶黎智英,結果今年一月六日極右翼在華府譁變失敗,現在正面臨刑事調查和司法追訴,並成為美國民主的恥辱!至於香港局勢瞬間改變,台灣駐港機構面臨縮減和關停,蘋果日報也已在台停止印行。這些決策究竟是誰犯下的錯,有沒有人檢討和究責

「說話聲音大,對敵人凶惡,動用網軍攻擊毫不手軟!」這是民進黨特長,在選戰中這些或許有用,但面對大國政治根本無效,迄今其圈內依然無人懂。

但是拜登政府卻表明,將在氣候變遷與新冠疫情上與中國大陸合作;在科技研發、工業製造、國民教育等與中國競爭,並動用六兆多美元全面應對,尤其是在先進的電池、生物科技、計算機晶片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拜登明言我們歡迎競爭,我們並不尋求衝突。」他的話講得直白,聽不懂嗎?

拜登反對白人至上主義,認為這是美國國內安全最大威脅他譴責種族主義者對華裔與亞裔攻擊,並糾正「武漢肺炎」這一不當稱謂。這些正派作法,值得台灣倣效。

現在台澎金馬面臨疫情惡化,民進黨政府為什麼不順勢揚棄敗選川普的甩鍋、囂張、自以為是,轉而學習勝家拜登的低調和務實?在疫情防治上與中國大陸積極合作,並去汙名化,尋求兩岸關係大和解,同時也為台灣人帶來一條健康、安全、和平的新路?

如能這樣做,不但台灣疫變能迅速降災,坐困愁城的疫苗來源也有新的出路,而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情感也能逐漸回溫,至於兵戎相見的威脅,亦可適時化解。

究竟,怎麼做才好呢?首先,以金門和馬祖作突破口,透過對話,制定方案。循序漸進,逐步恢復小三通和兩岸民間交流,開放接種大陸疫苗,供民眾自行選擇。

其次,對全台民眾開放疫苗,並進行疫情調查與醫療合作,引進方艙醫院經驗,以降低疫病威脅。如果屆時美國疫情亦緩解,願意提供台灣更多掖助,亦歡迎在台推動防疫合作。此將促成「三方共贏」「合作共生」的新局面!












畫中有話/日常何時「校正回歸」


2021-05-23 03:51  聯合報 /   記者陳柏亨
記者陳柏亨/攝影


本土確診飆升,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國人生活一夕間翻天改變。子女雖停課改遠距教學,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應付自如。小孩宅在家,父母依然要為生活奔波,或防疫居家上班,讓工作、小孩兩頭燒的許多家長大吐苦水。

少子化時代,子女都是寶,我們不在乎政府「校正」本土確診人數的玄機,但是關心何時能「回歸」正常生活?













大屋頂下/無力外擊 只是內殺 台獨是綠營內鬥的必要之惡


2021-05-23 04:03  聯合報 /   黃年


台獨無力解決台灣對外的困境,但如今已成為民進黨用於對內鬥爭的必要之惡。

《大屋頂下》說,台獨有兩個面向。一、外擊型台獨:就是要①脫離「中國」,②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③並欲解脫國際間「一中政策」的制約。二、內殺型台獨:就是要④顛覆中華民國,⑤建立台灣國。因而⑥以台獨分裂台灣社會,並⑦以台獨作為綠營內部權力及路線鬥爭的工具。

現在及未來的台獨,①、②、③都不可能做到。至於④、⑤也做不到台獨建國,卻不斷「去中華民國化」。所以剩下⑥、⑦的效用。且主要是⑦,也就是民進黨的內鬥跳不出台獨,台獨成為民進黨脫不了的必要之惡。

先說外擊型台獨。台獨不可能憑己力①脫離「中國」,及②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必須設法③解脫國際間一中政策的制約。主要在攀附美國,甚至希望美國在中共動武時伸援。

但對美國來說,一中政策就夠用了。未承認中華民國,也不支持台獨。在一中政策下,有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及台北法案、台灣旅行法、台美海巡備忘錄等等…。香腸切切切,但不會切到手。也就是說,美國只要「能在一中政策下支持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就夠用了,何必台獨?

連龐培歐都說:「台灣展現了自由中國所能達到的成就。」可見,「自由中國」仍存在於美國有些高層的戰略價值中,這也是美國維繫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憑藉。如果美國支持台獨,沒有了「不獨」,就不易維持「不武/不統」。因此,美國不會歡迎台獨的「麻煩製造者」。

拜登政府的新標語是「重視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並聲明,已向中國、台灣分別告知「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由此可見,在一中政策下,美國始能盡量設法維持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台獨沒有空間。

由於美國不想「改變現狀」,外擊型台獨想藉美國之力無底線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想像得不到支撐。所以,外擊型台獨的①、②、③目標,皆失憑據。

再談內殺型台獨。其實,幾十年來皆可看到民進黨想要擺脫台獨的嘗試。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為發軔,稱「任何有關(中華民國)獨立現狀之更動,都必須以公民投票決定」(統一公投)。這就是,不再「內殺」。

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蔡英文參選總統失敗後,黨內檢討台獨路線之聲四起。接著,柯建銘等主張「凍結台獨黨綱」。柯說:「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建設國家,而不是回頭搞台獨。」陳昭南等四十餘人提案稱:「民進黨總統或候選人(蔡英文)已經以行動接受中華民國,否定台獨黨綱。」、「台獨黨綱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形同反對中華民國、追求改變現狀,徒增國際社會疑慮,導致民進黨難以爭取國際主流支持。」這些去獨動作,皆見民進黨想要「金蟬脫殼」的思考。因為,「外擊」無效,「內殺」無益。但是,這場轟轟烈烈的「凍獨」大戲,後來被民國 103 年(一四年)三月太陽花運動翻轉了。

當然,綠營之內以台獨相互拉扯、牽制、內鬥的局面更一直存在。顯例是李登輝被國民黨逐出後,以「台獨教父」之姿另建台聯黨,以挾制陳水扁,這與後來阿扁的「四不一沒有」走不下去顯有關聯。近年的太陽花及一邊一國連線」、正國會等,亦皆以台獨的護法自居擁獨自重。皆可見,「內殺型台獨」從來是綠營內部鬥爭的必要之惡。

眼前的事例則是賴清德。他在民國 109 年(二○二○)挑戰現任總統蔡英文,即是自我標榜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台獨嫡傳,影射蔡「不夠獨,不是自己人」。且就在前幾天,他還再申「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與總統府近日所說「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相抗衡。這正是為了占據民國 113 年(二○二四)總統大選綠營內鬥的制高點。

但是,賴清德仍是「內殺型台獨」,而無力於「外擊型台獨」。

他早就說過:「我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不會舉辦台獨公投」、「中華民國新生論」、「遵守洛桑協議,中華台北也可以」、「我當總統,拚經濟最重要」、「親中愛台」、「希望中共像太陽一般溫暖台灣」…。

這樣的「台獨」,除「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一句空話以外,沒有正名制憲,沒有台獨公投,沒有另建台灣國,並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國旗,又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蔡總統及未來可能的賴總統仍向中華民國憲法宣誓,領中華民國總統薪俸,賴更變本加厲「親中愛台」,「希望中共像太陽一樣溫暖台灣」…。

這樣的台獨,其實①不能脫離「中國」(三月還要不要肖媽祖?),也不可能②推翻中華民國(沒了中華民國,誰來「保護台獨」?誰給蔡英文總統發薪水?),又不能③改變國際的「一中政策」(支持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只是⑥為選舉而分裂台灣,更⑦以台獨為綠營內部鬥爭的工具。台獨走到了賴清德這一步,是多麼的淺薄,多麼的虛偽?

連美國都知道,該把「中共」與「中國」分開。但台獨卻居然要拿掃帚與十四億人的「中國」攬炒。

說到底,台獨問題就在如何看待「中國」。台獨以脫離「中國」自期,但連龐培歐都認識「自由中國」的價值,台獨卻不知「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的深義。須知,台獨雖用盡手段「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待他日台獨若實現(其實不可能),除非不行民主政治,否則以台灣與「中國」的人文血脈連結,必有一「傾中國/反台獨」的民主政治運動會將「台灣國」推翻。今天,台獨畢竟是躲在中華民國的陰影下,中國及中華民國才未能發出力量。

在兩岸大歷史下,台獨沒有出路。

太陽花事件及香港反送中,使得當年已陷「凍結台獨黨綱」困境的民進黨,又「回頭搞台獨」(柯建銘語)。但是,這樣的台獨,只是為了民進黨分裂台灣社會而存在,只是為了讓賴清德之輩操作民進黨權力內鬥而存在。無力外擊,只是內殺這是台獨的宿命,也是台獨的罪孽,台灣因此也就被內殺型台獨綁架

台灣享受每年逾八百億美元的兩岸貿易順差,但煽動人民敵視可能救命的大陸疫苗。這就是台獨政府的兩岸政策。蔡英文,妳要讓它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大陸疫苗原本可以增加台灣抗疫的資源,但民進黨卻拿它來當作內鬥的工具。這就是「內殺型的台獨」。蔡英文,妳要讓它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缺疫苗 病毒強 防疫難


2021-05-23 04:09  聯合報 /   張法迅/醫師
台灣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施打疫苗,防疫前景難以樂觀。 記者黃義書/攝影


雙北三級警戒一周後,一日新增三百多新冠案例,另有「校正回歸」四百例,其實這是各國疫情統計常見的回溯調整,台灣社會卻熱中噴政治口水,沒能察覺疫情隱憂。

從萬華群聚感染累積兩千多例看,如病毒傳播力停留在疫情爆發前,那麼將日增數千案例—顯然第一波疫情已控制,最大原因在一百多間如病毒培養皿的茶室關閉,RO值瞬間回到常態值。

先前幾天新增案例,大都屬第一波疫情感染案例的「清倉」,但速度太慢,案例相關統計資料又貧乏,以至於看不出疫情曝光以來第二波新感染案例比率,但從一日新增仍有三百多例看,第二波疫情防控並不理想。

國外疫情統計回溯調整,大都因案例成千上萬,台灣每日新增僅數百就手忙腳亂,可見不管在採檢、檢驗與通報都嚴重不足。採檢太慢原因是法規僅限醫師,其實國外早開放給其他醫事人員;PCR 一天僅能檢驗一萬六千件,比新加坡還少;通報塞車則凸顯公務體系僵化沉痾。

第二波疫情防控不理想明證,就是陸續有確診中老年人來不及就醫便在家猝死,這在台灣醫療史上從未發生,顯見醫療量能早捉襟見肘。雙北大醫院急診擠爆想篩檢民眾與待床病患,好多被通知 PCR 陽性者只能躲在房間,擔心傳染給家人。至於曾涉足染疫熱區,卻至今未接受採檢的還有多少?會不會繼續在社區散播?也是未知數。

疫情這麼嚴峻,乃因 B.1.1.7英國最先出現病毒株傳染力超過舊病毒五成,再加上萬華群聚過了好幾個傳染周期才曝光,病毒早滲入社區,找不到感染頭緒。接觸者隔離乃台灣先前防疫利器,如今雙北因案例稍多,竟放棄疫調,任由潛在感染者社區出沒,形同自廢武功。

台灣能做的,就是全民戴口罩與社區警戒,而因病毒更頑強,效果將遠不如去年。中南部新增案例持續增加,各縣市紛紛淪陷,也是病毒持續蔓延跡象。

五月廿八日屆滿的全國三級警戒一旦解除,回升二級,勢必無法圍堵,新增案例又會攀升。隨著雙北確診數持續增加,輕症者必須借用中南部檢疫所。此波案例三分之一屬六十歲以上族群,重症達十五%,如果疫情持續,也會壓縮其他疾病的醫療資源。

台灣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施打疫苗,而圍堵更頑強病毒武器比去年還少,防疫前景難以樂觀。如果接下來幾周,新增案例無法明顯下降,民眾依然不敢搭捷運、高鐵,假日也不能出門,恐怕再多口水也救不了防疫不力必須承擔的政治責任。













拜登牽著文在寅鼻子走


2021-05-23 03:50  聯合報 /   劉順達/教(台北市)
南韓總統文在寅訪美國總統拜登,送上規模近400億美元的企業投資大禮。(路透)


南韓總統文在寅與美國總統拜登首場會談結束。從會後的記者會和聯合聲明中,不難看出拜登充分發揮主導權,牽著文在寅鼻子走。

峰會首先回顧美韓七十年血盟緣由,文在寅一下飛機就跑去阿靈頓國家墓園參拜,向韓戰四萬餘死亡者獻花致意,釋出南韓對美國不會「忘恩負義」的善意。拜登也邀請文在寅觀禮九十四歲韓戰老兵的頒贈勳章儀式,表示美國重視美韓同盟;也暗示大陸,不要處處挑撥離間美韓。

兩人禮尚往來後,聯合聲明才算「真槍實刀」。三月中,美國務卿布林肯與防長奧斯汀訪問南韓,舉行二加二會談」,布林肯原想比照美日間簽署聯合聲明加入「香港、新疆人權問題」,被南韓拒絕。這次文在寅卻依照上月日相菅義偉訪美簽的聯合聲明內容,拜登與文在寅強調維持台灣海峽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寫進聲明中聲明中還提及南海問題,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美向南韓施壓,文在寅配合演出。南韓美國專家認為,南韓恐怕要派外長鄭義溶特使赴大陸說明,不然中共的報復可能比前次薩德更嚴厲

這次可說拜登「完勝」,他一一唱名隨團南韓企業家對美投資表示感謝;惟南韓只得到拜登提供五十五萬南韓軍人疫苗承諾。拜文會引起的美中戰火,仍會繼續燃燒。













挺過疫情 給我勇氣娃娃


2021-05-23 03:49  聯合報 /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


遇到從大學校園回家學生,談起這波疫情影響,報導提到有人怪罪返鄉大學生增加感染風險,她感慨萬千說,怎麼為了疫情就翻臉了?「這說明大家有多恐慌害怕!」我回答她。

「在極端害怕時,有可能避免不了緊張猜疑,但最讓人難過的是失去理智行為,在這時如何冷靜配合防疫措施,不過度緊張害怕,要有勇氣度過難關是最重要的」,孩子頻頻點頭,並問我還記得曾送她勇氣娃娃一事,我笑說怎麼會不記得!

十年前,好友李英秀教授找我們幫忙縫製勇氣娃娃,她說一個好友是癌末媽媽,想在往生後留東西陪伴孩子,所以縫了一個小小布娃娃,告訴孩子她把所有的愛與勇氣,全部灌注娃娃上,看到娃娃就如同看到她一般。

「校長媽媽您知道嗎?那個娃娃對我助益很大,我一直帶在身邊,當我憤怒或害怕時,我就用力緊握娃娃,慢慢深呼吸,就可獲得勇氣並冷靜下來。」

學生說:「或許現在大家都需要勇氣娃娃,才能對抗恐慌帶來的不當言行!」我很認同,或許此時可將自己的愛傳遞給身旁正受苦的人,也或許此時應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冷靜下來的事物,就像孩子說的:緊緊握住它,調整呼吸,找回失序前的自己,重拾勇氣對抗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