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快評】陳吉仲忙大內宣 別忘鳳梨農被盤剝
◆ 【重磅快評】公投既已成案 環團不見陳吉仲是明智之舉
【重磅快評】公投既已成案 環團不見陳吉仲是明智之舉
2021-03-07 13:15 聯合報 / 主筆室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打算在明天與藻礁公投環團見面溝通,引發外界摸頭疑慮,環團內部也產生歧見,最後拍板婉拒,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出面言明。記者朱冠諭/攝影
在跨越藍綠的響應下,藻礁公投連署盼到奇蹟,破50萬連署的威力震懾了高傲的蔡政府,兵分多路展開危機處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打算在明天(8日)與環團見面溝通,引發外界摸頭疑慮,環團內部也為了見不見陳吉仲產生歧見,最後拍板婉拒。確實,藻礁公投既已成案,最好的溝通就是透過辯論,公開所有資訊,最終讓公民投票表達意志。
過去民進黨與環團關係密切,雖然執政這幾年許多政策早已背離在野理想,與環團也不再形影不離,但每到大選,環團多數仍會歸隊票投民進黨。推動藻礁公投的靈魂人物潘忠政便不諱言,自己就是民進黨的長期支持者,公民意識也是受民進黨啟發,這次參與推動藻礁公投的多個環團不少過去也與民進黨形同戰友,也因此才會爆發內部「見與不見」的路線之爭。
正因這樣的夥伴關係,民國 106、107 年(2017、2018年)環團開始針對藻礁議題發聲,並要求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不應設在大潭藻礁區域,蔡政府就是派出自社運收編的兩位內閣成員陳吉仲與時任環保署副署長的詹順貴負責與環團溝通,但當時他們常跳過事主─經濟部與中油,自己一頭熱找環團協商,最後的結果不僅環團不接受,經濟部、中油甚至行政院也不埋單。
民國 107 年(2018年)10月,蔡政府背棄了環團強行通過觀塘工業區環評案,確定三接將落腳在大潭藻礁所在。過去兩年多來,環團私下多次想找蔡政府溝通,並開了無數場記者會,蔡政府充耳不聞,冷處理之後打算硬幹,終至逼出了藻礁公投。
面對最後衝刺的藻礁公投連署,蔡政府先是威嚇、抹黑不成,眼看連署人數日日創下紀錄,蔡政府又打算故技重施,派出環團昔日老戰友陳吉仲來「溝通」。請問陳吉仲是代表誰來溝通?藻礁業務早在一年多前就已從農委會移交給海洋事務委員會,不但早已不在其位,而且他何曾獲得經濟部、中油的授權,更遑論他也能代表現階段依法的仲裁者環保署嗎?大家也別忘了,藻礁議題最早就是由陳吉仲跟環團溝通,最後虛耗時間一事無成,繼而引發今日熊熊的粉紅風暴。身為「小英男孩」,陳吉仲該溝通的對象不是環團,而是蘇貞昌與蔡英文。
如今公投既已確定成案,環團與政府最好的溝通就是藉此讓蔡政府公開所有資訊,透過公開辯論,讓最後的公投結果展現人民意志,環團必須斷捨對民進黨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情感,更不可把連署的公民當成與民進黨談判的籌碼。如今,藻礁聯盟做出了明確之舉,而這50多萬張的連署書便是環團得以昂然面對這倨傲的政府最充足的底氣。
【重磅快評】陳吉仲忙大內宣 別忘鳳梨農被盤剝
2021-03-07 17:49 聯合報 / 主筆室
外銷澳洲的鳳梨被質疑「運費比水果貴」,陳吉仲解釋,出口澳洲的運輸成本受到疫情影響提高,一旦通路建立起來,相關獎勵措施就會跟著調整。記者賴香珊/攝影
為反制大陸禁台灣鳳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很忙碌,但都在忙著大內宣,要不是台商協助銷售兩公噸鳳梨到澳洲,國人還不知道農委會去年只賣五十六公斤鳳梨乾到澳洲,而這次賣兩公噸的鳳梨還是農委會高額補貼運費換來的,陳吉仲說要先把通路建立起來,因此才會有獎勵機制,但是農委會過去一年都不能建立通路,國人會相信這次真的可以嗎?
去年三月二日有個新聞,農委會宣布經過近五年的諮商努力,期間我方依據澳洲要求,提供科學證據及安排澳國官員來台進行去冠芽鳳梨鮮果實風險評估的產地查證作業,並補充輸澳鳳梨燻蒸檢疫處理及溯源管理等相關資料,終於完成風險評估,為我國鳳梨成功打開銷往澳洲的通路。
一年前,農委會敲鑼打鼓宣稱成功打開的鳳梨銷往澳洲通路,然後,這件事情就好像結束了一般,農委會就沒再提到鳳梨賣到澳洲的事,直到最近大陸禁台灣鳳梨,有台商響應政府號召買鳳梨銷澳洲,大家才發現去年一整年我們僅外銷澳洲五十六公斤鳳梨乾,去年雖有疫情,但花了五年努力才打通的外銷通路,竟只賣五十六公斤的鳳梨乾,實在是拿不上檯面。
但是為了要賣鳳梨,農委會還是下足工夫,祭出高額運費補助銷往澳洲的兩公噸鳳梨,空運每公斤補助一○五元、海運廿三元,都比鳳梨產地廿一元來得高,補助空運的價格更是水果本身的五倍,農委會不惜下重本,當然就是要促成鳳梨銷往澳洲,只是,這樣違反商業原則的操作不僅不合理,能維持多久更讓人懷疑,最後能幫農民賣多少鳳梨,更是個大問號。
針對外界質疑「運費比水果貴」,陳吉仲解釋,出口澳洲的運輸成本是因受到疫情影響而提高,一旦通路建立起來,相關獎勵措施就會跟著調整;這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只是去年三月大肆宣傳花五年打通的鳳梨外銷通路,也只是賣了五十六公斤鳳梨乾,如果這次花五倍價格補貼運費的鳳梨只是一場煙火秀,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其實,農委會並不在意最後成績如何,只要這兩公噸鳳梨真的能送上飛機運往澳洲,大內宣的工程即告完工,以後再賣多少水果?運銷獎勵措施怎麼調整?都不是重點了,反正農委會撒幣習慣了,對農民來說,運費補助再高,也不是補貼到農民,受惠的是國外的消費者,農民不會有感。
農委會搞大內宣,如果外銷做得紮實,那也就算了,只是,農委會做外銷不用心,任憑台灣農產品往大陸市場傾斜,現在連產地的買賣都無法保護農民,南部鳳梨進入產季,有鳳梨農友反映盤商壓低收購價,要以一斤十元向農友收購,農委會一心找標的給補貼做外銷樣板,不妨也回頭看產地狀況,別讓農民辛苦種的鳳梨失去大陸市場,連產地價格都要被盤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