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志/冬日暖爐記趣
◆ 朱宗慶/「玩真的」的溫度與驅動力
◆ 范疇/川普、拜登與台灣下一步
◆ 沈呂巡/雙橡園何日再升旗 一位過來人的回憶
◆ 盛治仁/找對新問題 尋得好解方
◆ 蘇蘅/川普操控媒體下的民主斷裂
李清志/冬日暖爐記趣
2021-01-30 04:33 聯合報 /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小小的煤油暖爐,讓冬天帶來許多溫暖與樂趣。示意圖。圖/露天拍賣提供
最近電視新聞畫面總是呈現出兩個平行世界,各國疫情吃緊,封城鎖國,幾乎沒有日常娛樂活動,但是台灣卻是照常過日子,享受親友歡聚樂趣;然後這個冬天寒氣逼人,多國深陷冰雪之苦,唯獨台灣人似乎樂在其中,享受難得的冬日情景。
住在台灣亞熱帶地區的人,幾乎無法體會寒冬雪地的種種,也很難理解日本文豪們所描述的雪地情景。無賴派小說家太宰治在小說「津輕」中,曾經描述故鄉的雪,可分為:粉雪、粒雪、綿雪、水雪、固雪、粗目雪、冰雪七種。而北海道作家渡邊純一在小說「紫丁香的街道」中,描述故鄉北海道札幌的種種細節,其中描述雪融聲音,細膩觀察令人印象深刻,寫道:「院子裡的雪在移動,三月中旬已過,陽光露臉。整個冬天埋住院子裡的雪高度漸減,簷端的殘雪也一點一點地融化。那聲音很難形容,但確實有雪融的聲音。」若不是在北海道成長生活,渡邊純一應該很難寫下如此細緻的文學作品。
所以過去冬季時節,我總是要去北國賞雪,體會冷冽寒風吹過臉龐的感覺,去聽雪融化的聲音,去搭津輕暖爐列車,體會小說家所描述的七種雪。旅行中,最常見的就是那台溫暖的煤油爐,不論是在孤寂小火車站,在老舊日式旅館中,或是在熱絡居酒屋裡,都可以看見煤油暖爐的身影。
這些煤油暖爐在寒冷的空氣中,散發著光與熱,吸引著人們聚集,分享著冬日難得的溫暖。暖爐上還可以燒一壺熱水,隨時泡茶啜飲,讓身體內外都可以暖熱起來。日本許多地方還會在暖爐上煮一鍋關東煮,隨時可以填飽肚子,暖爐很方便,甚至可以拿來烤麻糬,或是煎蛋做早餐,體驗一種類似野營的樂趣。
寒冬中有火爐,就會吸引人們聚集,成為家庭的中心。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萊特設計的房子,都是以壁爐為中心,因為他認為火爐是家庭的重心,是住宅重要的配備。
幾年前,因為喜歡日本煤油暖爐的機械造型,特別買了一台白色的煤油暖爐,擺在客廳當作是傢俱擺設,雖然很想好好使用一下,可是台灣天氣實在太溫暖,即便是冬天也沒有幾天夠冷,可以真正使用到暖爐。去年冬天,我的煤油暖爐只使用過一次,然後就沒有再啟用,煤油也因此剩下好幾桶,不過今年的冬天,煤油爐就真正派上用場了,不僅常常使用,甚至煤油使用量超大,去年的庫存很快用光,還去添購了好幾桶備用。
朋友們知道煤油爐非常好用,紛紛去購買使用,造成今年的煤油爐市場大缺貨!火爐的確是冬日的必備器具,是家人圍聚的中心點;事實上,暖爐不僅可以很快讓室內溫暖起來,火焰的燃燒也有除濕的作用,非常適合濕冷的台灣冬日使用。
每個冬日早晨,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點起煤油暖爐,讓熱氣充滿整個家,然後在火爐上放著摩卡壺,很快地就有香噴噴的咖啡,有時候就拿起烤盤在煤油爐上烤麵包、煎蛋與培根,感覺非常完美,也讓自己有足夠的熱量去面對冬日的風寒!
雖然只是小小的煤油暖爐,卻讓我的冬天帶來許多溫暖與樂趣,也彌補了我們無法去北國賞雪冬遊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