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重磅快評】如果是政治算計 綠營何必要反對黃健庭?

◆  【重磅快評】如果是政治算計 綠營何必要反對黃健庭?
◆  【即時短評】心態不改 再改革還是那個國民黨
◆  【重磅快評】川普筆尖上的台灣 一掌打醒夢中人了嗎?

◆  【即時短評】在現實與激情間 政府的援港方案選擇前者
◆  【重磅快評】雙標指揮官政治正確 小明父母白哭白跪了
◆  【重磅快評】台灣是川普桌上的筆尖 民主盟友值多少?
◆  【即時短評】國民黨拚轉型 兩岸論述須換句話說
◆  【重磅快評】司法制度為隨機殺人犯嫌預留脫罪空間?
◆  【重磅快評】林飛帆擔心蔣萬安 韓流陰影揮之不去?
◆  【重磅快評】國安的經濟決策,將在顧立雄家作成?
◆  【重磅快評】蔡、蘇九份拚經濟 陳時中為何被缺席?
◆  【重磅快評】金與正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會燒到誰?
◆  【重磅快評】各國冒險提前解封 第二波新冠疫情掩至?
◆  【即時短評】面對新冠肺炎,勞動部拿得出的只有錢?
◆  【即時短評】釣魚台爭議 蔡英文能變身抗日辣台妹?






【重磅快評】如果是政治算計 綠營何必要反對黃健庭?


2020-06-19 19:31  聯合報 /   主筆室
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中)被提名出任監察院副院長引發爭議。記者曾吉松/攝影


蔡總統打算提名國民黨籍的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擔任下屆監察院副院長,消息傳出,在綠營內引發反彈。總統府今天下午臨時叫停公布人選記者會,黃健庭隨後現身立法院,宣稱如果得不到國民黨祝福,自己寧可退出。
黃健庭本被視為國民黨內「潛力股」之一,郭台銘參選總統時,曾規畫由他擔任副手;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他也是被看好參加補選的人選。沒想到如今卻同意蔡英文邀約,然後才告知國民黨,讓主席江啟臣也為之傻眼
不管最後黃健庭能否當上監院副龍頭,他這次形同叛逃的行為,無疑已對風雨飄搖的藍營,再多砍一斧頭。更別說台東政壇的藍綠版圖變化,不免更向綠營的利多方向發展。蔡政府這一步棋,就權謀運用來說,堪稱高招。
許多綠營支持者反對黃健庭的理由,是他在立委、縣長任內,曾涉及弊案被判刑 5 個月定讞,也曾護航高度爭議的美麗灣開發案;甚至還有網友找出民國103年(2014年)縣市長選舉時,民進黨抨擊黃健庭的廣告,質疑今是而昨非。
當然綠營也有人替蔡總統緩頰,認為政府本就該容納不同聲音,就該顧及朝野和諧。問題是,如果真想緩和政黨關係,真希望黃健庭或其他藍營背景人士進入監院,該做的是先與國民黨協調,而非與當事人私相授受再「逼宮」。這種行為的唯一目的,只有招降納叛,進一步裂解國民黨。
進一步說,弱化乃至消滅國民黨,不正是很多綠營支持者心目中首要之務?對很多人而言,藍營不是競爭關係的「對手」,而是戰爭關係中的「敵人」,幾乎象徵當今台灣一切弊病與挫折的源頭。不將國民黨打到無法超生,台灣民主就無法落實,台灣安全就會被傷害。
既然這是一場對「不義勢力」的聖戰,當然是成大事不顧小節,為了保證勝利,必須要有非常作為;對於戰爭中的作為,當然不該吹毛求疵,當然該給予更多的溫情與包容。
事實上,過去 4 年,綠營的大部分從政黨員、附隨勢力、支持群眾,都高度服膺上述的原則。當政府用盡手段,阻止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當政府以轉型正義之名,把不溯既往或無罪推定等最起碼的法學原則踩在腳下;當政府用「國家安全」之名推動各項修法,與過去多年來民主運動者最介意的人權背道而馳。
類似措施如果出自國民黨,勢必被綠營支持者罵到臭頭,但是推行者換成蔡政府,在綠營中卻獲得多數人肯定。其原因難道不是相信,無論這些動作有沒有爭議,重點是它們絕對可以弱化「邪惡國民黨」,有助下一次的勝選?
更不要說擺明量身訂作的總統初選規則,同樣沒在黨內激發波瀾。多數支持者看著賴清德被作掉而不吭氣,不正是認為蔡英文可吸收更多游離或年輕選票,認為她比他更可能捍衛綠色執政的延續?從蔡總統最後大勝韓國瑜,事實不正證明,這些選擇的無比正確性?
那麼,對於蔡總統再度拋出高明的政治算計,進一步削弱對手版圖,讓綠色執政的江山更穩固,大家為何要這麼反彈?這究竟是「老革命」們不甘心見到「降將」後來居上,享受榮華功名?還是綠營支持者們終於開始驚覺,這幾年在「延續執政」的大帽子底下,自己已經走了太久的歧路,喪失了太多的初心?












【重磅快評】川普筆尖上的台灣 一掌打醒夢中人了嗎?


2020-06-19 12:29  聯合報 /   主筆室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的新書中,形容川普以簽字筆尖及辦公桌,比喻台灣與中國大陸重要性之懸殊。美聯社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的新書中,形容川普以簽字筆尖及辦公桌,比喻台灣與中國大陸重要性之懸殊,雖然兩岸實力大小差距人盡皆知,但是,對民進黨政府來說,由他們眼中「力挺」台灣不遺餘力的川普口中說出這句話,更是格外的不是滋味。
從過去以來,台灣的對美外交一直是以「美國」為主體,絕少捲入民主黨與共和黨的路線之爭,這是力保任何政黨上台,美國政府對台灣的承諾不會有所改變,然而,自從川普上台之後,也許是被「川蔡熱線」通話沖昏了頭,也許是被川普一連串嚴厲抨擊中國大陸的言語蒙蔽了眼睛,這讓民進黨誤以為川普與民進黨具有共同的反中基因。
於是台灣便緊緊跟隨著川普的反中路線,成為川普反中聯盟的急先鋒,如今卻從「友台」波頓的新書中發現,川普為了續任總統,大讚習近平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而台灣卻還在期待習近平政權的垮台。
川普是個不折不扣的商人,在他主政下的美國,早已不是過去捍衛民主體制的世界警察,而是一個錙銖必較、反覆無常的生意人,他為了要掩飾其控制國內疫情的不力,大打反中牌,還在國際間大組民主防疫連線,早已看穿川普伎倆的歐盟與日本並不隨之起舞。
只有民進黨主政下的台灣,跟著川普在全球衝鋒陷陣、大打防疫外交,把防疫當成是加入世衛組織的敲門磚,最後卻發現川普主政下的美國,連提案都沒有,如今,在對川普反中政策亦步亦趨的台灣,卻被川普直指特別不對他的胃口,這對口口聲聲說「現今是台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時刻」的民進黨來說,猶如是熱臉貼冷屁股。
其實,波頓這本書新書,正是對民進黨親美政策的最好警訊,一掌打醒夢中人,過去大家都說台灣是美國的棋子,如今卻淪為筆尖,政府應該要擺脫過去對美一邊的政策,更不要被川普給綁架,而把所有籌碼都寄託在共和黨身上,回到過去美中平衡政策的正軌,也回到在美國兩黨不選邊的政策。
只是,在川普民調遠遠落後於民主黨拜登的現在,台灣還要成為川普簽字筆上的那個筆尖嗎?














【即時短評】心態不改 再改革還是那個國民黨


2020-06-19 14:02  聯合報 /   本報記者程平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相關結論出爐,吸引外界關注。 本報資料照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今提出正式報告,針對財務、青年、組織、兩岸提出改革方案。不過,在這四大要項之外,國民黨也要想辦法克服,父權心態、資源不共享、各自算計等老毛病,否則,國民黨恐怕還是那個國民黨。
過去國民黨家大業大,講究論資排輩,排名在前面的中常委,政壇分量甚至超過副總統,因此在國民黨內,一直存在長輩文化。現在家道中落,公公婆婆、哥哥姐姐們能力有限,但架子十足,還是習慣在背後指指點點,批評新一代的領導梯隊扶不上檯面,卻忘了國民黨丟掉政權,就是這群長輩自己毀了江山。
再以這次罷韓來說,還有國民黨高層私下跟媒體記者抱怨,韓國瑜團隊努力改善高雄路平、淹水及登革熱等問題,但年輕人卻不知感恩,真不懂他們在想什麼?這樣的想法也顯示,部分國民黨高層心中仍存在著父權心態,卻沒有去思考,為什麼支持蔡英文,變成年輕人不得不跟風的流行。
在這樣的長輩文化之下,江啟臣原本就是個弱勢黨主席,尤其國民黨沒有中央行政資源,又沒了黨產,卻也得不到地方諸侯奧援,有人被罷免,有人自顧不暇,更有人始終與國民黨保持適當距離,好像怕被國民黨拖累,不免讓人有隨人顧性命的淒涼,也看到了國民黨人的私心。
且就在國民黨要召開改革跨組大會前,先有身兼改革委員會顧問的朱立倫,成立藍軍大智庫,還指國民黨現在缺乏中心思想、沒有路線論述;又有謝立功、黃健庭接續跳船,為自己找位子,卻也等於對國民黨的改革不抱期待。一個在選後不斷喊團結的政黨,其實最缺的就是團結。
國民黨講改革不是第一次,但檢討的永遠都黨的問題,永遠都是別人有問題?就是沒有人檢討自己,難道出問題的是黨,而非從諸侯、民代到基層黨工?按此邏輯,國民黨會持續不斷檢討,永遠在改革,但就是不會重返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