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盛治仁/遠距工作的各種可能性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遠距工作的各種可能性
◆  薛承泰/蔡英文沒注意到的人口危機?
◆  趙春山/五二○講話後 兩岸何去何從?
◆  方祖涵/無情病毒的階級歧視
◆  黃介正 /台灣親美的另類「芬蘭化」?
◆  施振榮/防疫寫下「東方矽文明」精采扉頁

◆  王健壯/政府有告知人民數位監控的義務
◆  葉銀華/獨董的當然解任 誰來認定?
◆  王正方/贏得國際「罵名」自取其辱
◆  林中斌/北京: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  陳亮恭/負債累累貴公子的未來
◆  王文華/很抱歉,經驗越來越不值錢
◆  馬凱/抗疫英雄要當復興典範

◆  洪蘭/跟別人不一樣 很需要勇氣
◆  周行一/封城解除後的全球經濟情勢
◆  楊志良/三分靠努力 七分天註定?
◆  劉維公/政府如何像亞馬遜一樣運作?
◆  方祖涵/最幸運的超級盃亞軍
◆  朱宗慶/不應讓北藝中心開倒車

◆  王健壯/大法官到底在等什麼?
◆  嚴震生/新冠病毒下美國對亞裔的歧視
◆  黃介正/「戰疫」對「戰役」的啟示







盛治仁/遠距工作的各種可能性


2020-05-22 23:54 聯合報 /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在新冠病毒疫情下,遠距上班成為很多公司的選項。 (路透資料照片)


全球受疫情影響,遠距上班成很多公司的選項,我們辦公室在一月底也試著居家上班一星期,為疫情可能變化做好前期準備。剛好最近有本新書「遠距工作模式」,提出了一些概念和實例,讓我們思考未來職場環境可能的變化趨勢。

一般傳統想法,包括我,都會覺得遠距上班會比較沒效率,也欠缺團隊溝通和互動。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美國一個軟體公司 37signals 創辦人。公司績效良好,過去十年都是以遠距工作方式,和分布全世界各地的卅六位員工提供服務給數百萬名用戶。老實說,我沒有百分之百被書中論點說服,但是書中提及遠距工作的一些優點,也確實讓我思考各種可能性,去探索對未來職場環境的影響。現代科技已建構出一個較以前更能分享資訊、同步訊息並且遠端協作和開會的友善環境。

第一個優點,是讓員工表現回歸到工作績效。主管不要怕失去掌控權。有些主管會有恐懼,看不見員工就感覺控制不到。其實,員工是否九點整準時上班,休息次數有沒有過於頻繁,和其工作表現不一定成正比,甚至連上班時數也不一定那麼重要。遠端上班讓公司對員工表現評價,回歸到最後的工作結果和績效,去除干擾因素,可能還能提升生產力。

第二,明顯地省下通勤時間和辦公室空間等優點。第三,減少人才因為家庭因素離職,也降低被挖角機會。37signals員工因為種種因素需要搬到不同城市,甚至國家,但還是可以留在同一家公司遠距上班。公司以大城市薪資聘用位於郊區人才,由於薪資結構比員工居住地高,往往能夠聘到當地最好的,又不會被當地公司挖角。

另外還要搭配一些配套措施,包括要營造例行性年度見面機會,並且以軟體搭建同事們彼此分享工作以外事情的平台,像是虛擬茶水間。這些人際接觸,雖比不上一般公司,但是對於團隊建立還是有幫助。

能夠讓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工作時間及模式,又能發揮最大潛力達成工作績效,過程中還能省下通勤時間與成本,並更有效率利用辦公室空間,聽起來真是完美組合。我想這還是受到產業特性和人數多寡等因素影響。7signals 是一個只有卅六位員工的軟體公司,相對比較適合遠距工作,其他性質及規模的產業就不一定能夠類推。

當然作者也想到這個論點,在書中提出了,包括 AT&T、麥肯錫、英國匯豐銀行、英特爾和思科等十幾家員工數超過十萬人企業為例,也部分實施遠距工作。但是因為作者沒有更進一步舉證他們的做法和成效,因此我心中還是有所保留

這次疫情,確實改變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不管是食物食材外送,或是遠距教學和視訊會議,即使在疫情過後,這些改變可能還會持續。遠距工作會不會是未來主流,會如何改變職場環境,還需要有更多的案例嘗試,並持續優化,才能更有效檢驗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