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愛國賊何其多

◆  澳籍音樂家染疫 形同防疫破口
◆  口罩只能多買一片…政府物資分配 盼能更科學
◆  主動釋疑!商家防疫也要「超前部署」
◆  發抵用券前 先求減輕疫情傷害
◆  當「寄生上流」也躲不掉新冠肺炎病毒
◆  防疫「第二波」 防堵改減害
◆  國土計畫 別淪紙上作業
◆  漫畫/防疫暫停酒測?不要來亂
◆  聯合筆記/愛國賊何其多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愛國賊何其多


2020-03-06 23:46 聯合報 / 羅印冲
民進黨立委主張修法增訂「黃安條款」,以防止台灣的健保資源被濫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仍就台商包機舌戰之際,又冒出健保爭議」,綠營有人提議拒讓大陸人甚至境外長住台灣人使用健保,或者大幅調高健保費,美其名捍衛健保制度,實則利用反中抗中、以愛台為口號的「愛國賊」何其多。

這些人主張,健保資源珍貴,支出龐大且年年增加,台灣自己用都不夠,當然不能讓大陸人使用;更有人主張,對長居中國大陸或海外台灣人,調高健保費,不能「沒病在外賺大錢,有病回台看醫生」,這些主張似是而非,且充滿邏輯和事實錯誤

台灣一年健保醫療支出約七千億,根據衛福部資料,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健保支出主要項目前四名為慢性腎病、糖尿病、齒齦炎及牙周疾病,及原發性高血壓,光這四項健保支出就超過千億。

而大陸人士使用健保,一年約七點二三億,占支出千分之一,這些人也繳了七點一九億保費。也就是說,如砍陸人使用,一年大概省四百萬元。

其實,這些能使用到健保的所謂大陸人士,絕大部分都是已領有居留證、正等待領取中華民國身分證陸配,是我們的準國民,也是許多日夜照顧台灣孩子的母親或父親,台灣社會真的會需要為了一年四百萬元,拒絕讓他們使用健保嗎?這些陸配若因為使用健保而使生活更有保障,難道不也是照顧台灣家庭和孩子嗎?

從民國88年(一九九九年)起,讓領有居留證明的陸配納保,兩千年民進黨執政後,透過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等身分陸配都可納健保,其實是扁政府德政,當時政府想必精算過對健保支出的影響,現在拿來炒作,其心可議

馬政府時期的變動是,讓具台灣戶籍陸配子女及在台工作的大陸人士子女,在台居留滿六個月後可納保。但據官方統計,這類人目前只九百多人,他們不僅都有繳納保費,更因年紀較輕,對健保保費貢獻大於醫療支出。

大家都是生活在台灣這塊島嶼上的人民,沒有人不愛台灣,但利用操作反中情緒,口口聲聲為台灣和愛台灣的人,往往只會讓台灣社會更無法進步和文明,甚至把台灣推向危機的深淵。

這些樂當愛國賊的人,與他們經常指著別人鼻子喊賣國賊的對象其實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差異。別讓無知和情緒化蒙蔽雙眼,是台灣社會進化的必要之路。










國土計畫 別淪紙上作業


2020-03-06 23:54 聯合報 /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台北市)
台糖公司計畫在屏東縣萬巒鄉新赤農場推動「農電共生」計畫,這一帶是當年推動萬頃平原林範圍,早已綠樹成林,砍樹種電也引發爭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一池春水—走春、迎春、春遊…均被迫靜止,台灣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可能是病毒傳播之最大威脅,但也因台灣為一島嶼,地理區位上我們似乎有一可緩衝隔絕之「距離」安全感。惟也因如網際網路般快速之國際運輸交流,「病毒」業已無孔不入。

值此非常時期,多數國人關注之焦點均在個人安全、健康與保全意識中,惟同時諸多攸關國土安全防護之議題反而被稀釋了。

國土計畫法之公告,各縣市政府國土計畫必須於五月一日公告實施,此一攸關國家未來永續發展生存競爭之基盤策略,到底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有多少是明智前瞻之認知?

迫在眉睫的是,為達民國114年(二○二五年)20 GW綠能轉型之目標,政府必須每年釋出2至3 GW之案場,供綠電業者建置,台灣平地資源有限因此西部平原得以大規模提供種電之案場就屬台糖土地,近來政策發展訊息均看中屏東數千公頃之台糖土地,其中更多是已經歷廿年播種耕耘之土地,「砍樹種電瞬間成為另類危機,這近千公頃之平地森林難道均無價值

政策中之永續發展、循環經濟、減碳、碳匯…是否均有公共政策上之共識與延續性,由政府補貼經費的確是環保署農委會林務局等之共同成就,這廿多年來無論是環保公園、環保綠帶,或平地造林—多已成關鍵生物多樣性之棲地與庇護所,甚而加值為結合區域風土旅遊之觀光磁吸打卡點。

若依今日之政策擬加速推進,台糖由平地造林轉彎為種電,相較於政府所謂「營農型綠能」讓農地恢復農用,到底何者優先?何者為真正之基礎策略?將超過廿樹齡之樹木砍伐轉型為光電農場,除了綠能效益外,生態、景觀、休閒,似乎難以找到妥協之平衡點更上位宏觀國土計畫策略發展而言,似乎今日仍停留在傳統「都市計畫」擬定之作業SOP,而真正具系統性之國土、水、土、林系統網絡之資源盤點、空間規畫均闕如,吾人擔憂的是,缺乏系統性、全國性之「國土空間資源」保護、保全、修復與保育之前瞻企圖心,也未見與世界同步的永續發展目標達成之階段性務實行動方案

借鏡歐美日先進國家,「國勢調查確為基底,如果政府無法果斷投資進行分年分期分尺度分精度之「國勢調查」,則似乎為了配合五月上路之各縣市「國土計畫」將淪為「紙上作業」,期待國土計畫應有長期之科學生態資料庫建置,作為國土安全格局決策依據









澳籍音樂家染疫 形同防疫破口


2020-03-07 00:16 聯合報 /   朱言貴/教(台北市)
兩廳院表示平常就有在進行例行性的消毒,因應這次澳洲音樂家的事件,將會擴大消毒的規模,可能會持續數天,也將全力配合疫情中心的指揮。 記者葉信菉/攝影


日前造訪台灣的澳籍音樂家返澳後確診,為此陳時中特別以第二波攻擊描述其嚴重性。目前是人人談新冠肺炎色變。尤其是疫情第一波攻擊時,政府對於甫從大陸返台國人或陸配,縱使沒有發燒症狀,莫不予以嚴厲對待,唯獨對已咳嗽的音樂家從寬破例,令人難以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唯有做到滴水不漏,才是負責做法。該外籍音樂家在機場檢疫時未檢測出,太不可思議了此疏失形同防疫工作上的一大破口,不容等閒視之

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倘若防疫當局抱持此種兒戲心態,那麼怎麼對得起醫護人員長期的努力付出,以及全民多日來戰戰兢兢地遵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呢?

【大紀元、名句人生】取法乎上 僅得其中 【更新: 2014年02月25日】
【每日頭條 】做人要中庸,做事要一流 【2016-07-26 由 走進內心 發表于 職場】










口罩只能多買一片…政府物資分配 盼能更科學


2020-03-07 00:14 聯合報 /   呂光璧/法律顧問(台北市)
「國家隊」產製的口罩機台生產線,運抵嘉義縣市唯一的醫療器材公司朴子市昭惠實業公司廠房,完成測試,加入量產,每天產製10萬片。 記者魯永明/攝影


民眾買口罩的數量又增加一片,每七天可買三片;但是筆者跑了幾間藥局,仍舊買不到口罩。

限制口罩購買後,民眾動輒排隊上百公尺,只為買兩三片口罩令人不解。因為很多上班族、老人、甚至有迫切需求的病人、都無法前去久站排隊購買;而排了很久只能買到區區兩三片,徒然浪費時間,每天動輒數十萬人次在排隊,這難道就沒有群聚感染的問題嗎?

筆者跟多家廠商問過口罩機規格:醫療型口罩的生產線,基本款是每分鐘製造約一百廿片;正常上下班,一條生產線每天大約生產出十萬片;如果在人力、原物料、倉儲物流等等,各方面條件配合時,可輪三班生產,產量將可翻倍。

根據行政院二月十日表示,實施實名制當時產量約一天三百廿萬片;在公會及業界努力下,應對疫情新增加的六十條口罩生產線,加上業者原有卅多條,約一百條產線量產下,據媒體報導,很快將有一天生產一千五百萬片,這要感謝從業人員及軍方動員的辛勞

筆者認為,原有的加上新增產線,產能將增加到比原來實施實名制時,多三到四倍的量,為何新規定,卻僅僅只是一周增加了一片?

除了持續無解的全民排隊買口罩外,又多了排隊買酒精問題時間成本、社會成本實在難以估計,排隊民眾抱怨不止。希望相關單位能提出更科學方法及計畫,如果將來遇到天災人禍,真正的「民生必需用品」需要大規模發放時,才能周詳應對。










主動釋疑!商家防疫也要「超前部署」


2020-03-07 00:11 聯合報 /   汪志堅/台北大學教授(新北市)
在疫情衝擊之下,許多餐飲業者紛紛推出優惠,盼能為民眾生活帶來另一種慰藉,也度過慘澹業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服務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許多店家愁容滿面,媒體偶而傳來停業或無薪假消息,更是打擊信心。坐困愁城之際,店家也不應只是等待政府杯水車薪式紓困振興,應該主動出擊,窮盡方法降低消費者疑慮。

消費者主要疑慮,是在消費過程中接觸到病毒,可能的風險因子,包括消費場域環境是否存有病毒、服務人員是否帶有病毒、其他消費者是否帶有病毒。主動降低這些風險疑慮,建立消費者信心,才能避免銷售額雪崩式下滑。

從防疫角度,店家如何「超前部署」讓消費者心安,才是該有的積極作為。

許多店家、餐廳,甚至於公車、捷運,都宣稱定期消毒或每日消毒,但消費者是否存有信心?若能提供更詳細的消毒程序解釋,並說服消費者該消毒頻率,是合宜且值得信賴。

當然,店家不可能隨時消毒,但某些餐廳在每桌提供酒精讓顧客自行消毒,對於建立消費者信心很有幫助。這些準備雖會增加成本,但若建立消費者信心,或可減少營業額的衰退。另外,一些不利於防疫的習慣,例如沒有加蓋的醬料、小菜,店家要設法消弭這些可能的環境風險。

再者,通風環境可降低病毒風險,店家在此也可用點心思,降低疑慮。原本採取密閉環境的冷氣空調,可打開所有通風氣窗,打開大門讓空氣流通,或增設通風風扇。

服務人員戴上口罩,除了保護服務人員,也可降低消費者的疑慮;另外,可主動張貼說明,本店所有員工都有量體溫、沒有呼吸道症狀、沒有疫區旅遊史,甚至直接讓服務人員在身上標示本日體溫正常等,對於外帶、外送餐飲,也可比照辦理。

消費者或會擔心群聚風險,如何讓消費者相信其他消費者沒有安全風險,也是是否願意來店消費的關鍵。對於停留較長時間的百貨公司或大型賣場,紅外線體溫量測儀,是建立消費者信心的第一道關鍵。一般店家或餐廳,也可考慮對消費者量測體溫;雖然麻煩,但可降低消費者疑慮。

以上僅是舉例,重點是店家應該要主動出擊,降低消費者對於疫情的疑慮。經營者沒有悲觀的權利,也不該只是哀聲嘆氣

根據SARS經驗,疫情結束後,經濟就會快速復甦,店家只要積極因應,順利捱過這段期間,榮景可期。











發抵用券前 先求減輕疫情傷害


2020-03-07 00:06 聯合報 /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台中亞都麗緻大飯店不敵沉重房租壓力加上疫情,將於8日結束營業,並協助員工轉業。 記者趙容萱/攝影


本已欲振乏力的觀光旅遊相關產業,再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更是災情慘重,如今飯店歇業聲又起,真是百業蕭條災情慘重。

記不清,政府實施過多少回旅遊補助方案,這回想出振興抵用券,這些努力很好,但每次都依樣畫葫蘆再加上好聽的名詞草草推出,感覺效果有限,錢花了,景氣拐點仍在天邊。

景氣本就不佳,再加上整天聽的看的都是疫情負面訊息,心情沉重又有少人有出遊意願,又有哪個商家不擔心上門消費者是否會帶病毒來?這反映出兩造的矛盾政府一方面如臨大敵,防護措施從嚴,勸阻大家減少外出應酬邀約,不要參加大型群眾活動另一方面卻又鼓勵國人國旅消費,達到復甦目的

疫情繼續不知還要持續多久,大家怕被感染而不願出門,旅遊業商家生意也勢必難做。

事實上,現在社會老化,家庭人口簡單,有閒有伴的退休者物欲不高,政府再怎麼努力鼓吹消費、再怎麼施予旅遊補助誘因仍然有限。雨露均霑撒錢方式的振興抵用券發放對紓困觀光旅遊業,算不得是大補丸,頂多是杯水車薪

現階段政府唯一要務就是防疫,減輕因疫情擴散造成的傷害。對觀光休閒旅遊產業紓困,可視情況提供低利貸款、協調銀行延後還款期限、減免稅賦,甚至獎勵業者若不裁員、不減薪則給予津貼補助,也可視個案協助在水電費、房租、營業時間等撙節開銷。

待疫情稍緩或結束之後,再想辦法結合民間社團組織舉辦各項活動,屆時民眾有了出外旅遊與消費意願,再來發「振興抵用券」鼓勵消費不遲,才不會犯急就章老毛病。









當「寄生上流」也躲不掉新冠肺炎病毒


2020-03-07 00:03 聯合報 /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來台演奏的澳洲音樂家確定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國家音樂廳連忙進行消毒作業。 記者葉信菉/攝影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日前在奧斯卡拿下四項大獎的剎那,貧富差距穿透現代社會利箭;然而在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下,迫切性不得不暫時讓位。

因為即使是高官、貴婦,也可能被病毒擊垮無差別散播的病毒,讓全球繃緊神經備戰,人們無處寄生躲藏,只有戴口罩、勤洗手,盼望天熱蔓延趨緩、或疫苗問市對抗

民國109年(二○二○)口罩的價值,已不能再以金錢衡量,即使在感染方興的歐美,也出現搶購備用風潮。嫁到愛爾蘭的台灣女子,感慨地在臉書寫道:「先生好不容易從藥局買到口罩,一片居然要四歐元!」台北親人探訪後,留下的一包口罩,頓時成為思鄉又護身的平安符。

人與人互動的形式、連結,勢必因為新冠病毒蔓延不斷改變,任何不相干的行業,因為人的串流隨時變得岌岌可危;周四晚間,疫情指揮中心深夜召開記者會,宣布曾在台演出的澳洲音樂家確診;不到半小時,社群網路上,從事影片行銷的年輕人們,立刻嗅到近期將更倚重網際網路宣傳商機

和友人面對面聊天,彼此鬆懈都沒戴口罩,朋友警覺地後退一步,保持一公尺以上距離,頓時感激對方體貼;街坊互換著藥局排領口罩的實況情報,我們處在「寄生上流」也沒有用的狀態,必須互相幫助,在距離外守望,更別輕易標榜:「身體乾乾淨淨沒有病」,必須隨時隨地保護自己、也觀察他人,度過防疫時日。

獲得坎影展最佳紀錄片親愛的莎瑪」,醫生丈夫在不得不撤離斷垣殘壁家鄉阿勒坡時,對著妻子的鏡頭感慨萬千地說:「無論是什麼地方,最重要的都是人。」變化莫測、無法掌控的現代,我們只能不斷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因為病毒當前,沒有上流、下流,已經無處可以寄生。

【小鴨】親愛的莎瑪/為了薩瑪線上看










防疫「第二波」 防堵改減害


2020-03-06 23:59 聯合報 /   張法迅/醫師
來台演奏的澳洲音樂家確定罹患新冠肺炎,國家音樂廳連忙進行消毒作業。 記者葉信菉/攝影


一位曾在台灣公開演奏的澳洲籍音樂家,回國後發現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然而兩周前入境台灣時,卻查無疫區旅遊史,因此在排練與表演過程完全沒有啟動防疫措施,讓不少人心驚。這類病例的出現,其實就印證了指揮官陳時中所說的第二波疫情已經來襲」。

第一、第二波疫情的最大分野在於,先前病毒主要從中國湖北散播出來,而過了兩個月不到,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區域已換成南韓義大利伊朗等國。台灣很幸運在第一波疫情裡沒有出現嚴重本土感染,接下來必須續防病毒第二波攻擊,而要守住戰果,第一步便是探究先前的成功因素。

陳時中說中國大陸可能為了拚復工而使疫情減緩」,然而台灣能擋住第一波疫情,最大原因就是中國大陸疫情被成功圍堵了,否則病毒將如潮水湧來。雖然中國大陸第一時間隱匿疫情,但歐美媒體公認,後來他們靠著其他國家難以執行的強力隔離措施,為歐美國家爭取到一個月的防疫時間。至於台灣,因SARS的創傷經驗,對疫情提高警覺,老早關閉中港澳邊界,而且民眾大都自行戴口罩,配合政府減少出國與團體聚會。

除了台灣,香港、新加坡也在一小波社區傳播後疫情宣告穩定,而東南亞國家與目前處於夏秋季節的紐澳,病例總數也相對較少,因此漸漸有人認為,雖然新冠病毒可在溫熱氣候生存,但致病力可能較差。此外,先前認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為二%,但從中國大陸非湖北省分、鑽石公主號,以及南韓這些廣泛檢測病毒的區域來看,比較可靠的數字應該是○.五到○.八%,也就是稍高於流感以上種種都說明了,新冠肺炎雖然不容小覷,但也沒有那麼可怕

台灣官方目前仍使用「武漢肺炎」這樣的名稱,其實第二波疫情既不是來自武漢,也不一定導致肺炎,應比照世衛建議改成「新冠病毒疾患」。以感染源頭來說,先前台灣靠旅遊史來做病例通報,現在已經無效,如果拘泥於健保卡旅遊註記,只會造成防疫漏洞

以感染症狀來說,先前以為重症約廿%,其實若大規模檢測便會發現,此數字顯然高估了。未來如果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防治方向應從防堵改為減害,也就是負壓隔離病房留給急重症,其餘只需單人病房,甚至居家隔離便可,不至於癱瘓醫療量能。此外,禁止大型集會與口罩政策,都可視情疫情調整。

台灣在第一波防疫裡獲得國際稱道,成防疫大國,未來面對第二波疫情,應以謹慎從容取代恐慌疑懼。先前強調自救才能救人,如今疫情相對穩定,台灣社會應冷靜思考,既然想要加入世衛,是否可對其他國家捐助防疫物資,或提供防疫經驗,以證明台灣能對全球公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