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聽了就不安 精神科更名吧
◆ 從代表字裡傾聽民聲
◆ 司法影展 少了傳統法文化
◆ 罕病者心聲 天冷穿更多 打疫苗更不便
◆ 除了大建設 給我永續發展承諾!
◆ 全球暖化加劇 防登革熱還瘋狂噴藥?
◆ 兩岸十字路口的唯一出路
◆ 漫畫/別再睡了
◆ 聯合筆記/美國關門 中國開門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美國關門 中國開門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陳言喬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在上海出席進博會開幕式後,與外國元首共同巡視場館。(中新社)
美國川普政府進行了一連串的「關門」動作─包括「退群」與貿易保護主義;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則是反其道而行,以「開放開放再開放」策略應對變局,這場「美國關門、中國開門」的大戲如何走,包括蔡政府都會很好奇。
川普上任以來被批評大搞單邊霸權主義,退出TPP、中導短程飛彈條約、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伊核協議…等十多個條約或組織;同時在全球進行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是與中國的貿易戰,對印度、墨西哥、歐盟、日本也有貿易糾紛。
「美國優先」的「關門」行徑,給了一年多來被貿易戰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中國更多機會。本月四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RCEP領導人會議,由中國主導的RCEP談判取得突破,包括東協十國加中日韓澳紐五國有望明年上半年簽署協議。
同一天,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南京紫金山峰會上喊話稱,大陸雖然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大陸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有最吃苦耐勞的工人、有最完整的產業鏈、有為企業埋頭苦幹的公務員,到哪裡去找這麼好的投資環境。
從進博會展場情況可看出各國看好大陸市場商機,不僅全球各地參展商數量較去年大幅增加,美國企業參展數更達到一百九十二家,是各國之首,還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八,他們用腳投票,對川普政府呼籲美企不要來大陸的要求拋諸腦後。
法國總統馬克宏更親自率團出席進博會,並赴北京進行國是訪問,與中國簽訂一系列的大單。
習近平即將在明年春天出訪的日本更是。日本把握十年來日中關係最好時刻,不斷營造友善氣氛,經貿人文交流不斷加強,日本希望藉著大陸的經濟市場和龐大的中國遊客助長日本經濟發展。
大概看準各國對中國市場的期望,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美國政府不派代表參加進博會」時說:他們來,我們歡迎,他們不來,也沒什麼大不了。
中國擴大開放、尋求與他國的合作是國家戰略,是為突破美國在經貿科技的封鎖,提高國家實力,應對反擊能力。
話說回來,中國逐漸開放,美國政府多少起了推一把的作用,現在各國企業對門愈開愈大的中國躍躍欲試,美國企業也坐不住。對台商來說,汪洋說的中國市場「四個哪裡找」亦點滴在心頭。
全球都在擁抱大陸市場,但因政治意識形態,對大陸採取反中仇中的蔡政府,逆勢而行,增添更多未可知風險,即便蔡政府勝選連任,兩岸關係難以緩解,台灣經濟更將邊緣化。
兒聽了就不安 精神科更名吧
019-11-11 00:35 聯合報 陳瑜/護理師(新北市)
中部多家醫院透過社區精神科居家醫療團隊到宅看診、訪視,協助患者回歸社會,圖為台中榮總日前舉辦《還想牽著你的手》思覺失調症特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小學二年級,兒子第一次被外子發現偷竊財物開始,六年來兒子的偷竊似乎成癮,一開始我們還好言相勸,耐心溝通,但仍沒有辦法改變他,只好責罵、處罰,甚至威脅要將他送交警方處理,但還是沒辦法改變他的偷竊行為。
不得已我和外子決定求助於精神科醫師,因為精神科才有專門治療成癮的專業醫師。只是兒子一聽到要去精神科就診,便難過地哭了出來,「你們覺得我是瘋子嗎?不然為什麼要去給精神科醫師看!」雖然經過我們的解釋,但兒子還是覺得疑惑且不安,也不敢向老師請假,我們只好請假去學校載他去就診。
長久以來,「精神病」這名詞一直為人詬病,彷彿「精神病」就是「瘋子」,大家對「精神病」或「精神科」這類名詞相當芥蒂,並且難以對他人啟齒。
現代人因環境變化及工作壓力,很多人的身心狀況受到傷害,因而求助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成為常態,只是精神科這名詞還是讓人難以接受,期盼精神科能更名為「身心成癮科」或是其他的名稱,讓看「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大人或小孩,不會受到歧視及排斥。
從代表字裡傾聽民聲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趙坤茂/台大資工系教授(台北市)
圖為聯合報系票選2018年度代表字-「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門走空,跨行壓斷,諉讓驚啟。」七月時,違法亂紀的私菸案,暴露了總統專機隨行人員的陋習和國家大門的漏洞,就法而言,早已踩了紅線,自甘墮落者終將自食惡果。十月初,當油罐車正要駛離南方澳大橋時,橋體結構瞬間斷裂導致坍塌,共有三艘漁船不幸被壓在斷落的橋面下,造成多人傷亡,令人扼腕。執政當局為政不在多言,面對社會關注的突發事件,在第一時間不要急著推託責任,該虛心檢討之處,就該低頭認錯。期盼從政者莫忘為人民謀福利的初心,切勿政府部門官官相護,國營事業裙帶相連。
「痴粉浮動擇謊詐,悟生憂尋護實真。」選舉一到,激化的意識形態總不斷分裂寶島。不管哪位政治人物的鐵粉、金粉或鑽石粉,請不要痴迷於政治言語的詭詐謊話中。精心包裝的芭樂支票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未來當我們回顧時,歷史將是最給力的公道伯。在這人心衰頹毀壞的時代,適時了悟真空妙有的正念,善護宇宙間守恆的真如實相。
「孤忠瞻慮,撥亂換正;發揚仁信,平和富泰。」忠心耿直的志士,未必能見容於當今功利社會中,然而即使身處人間亂流,也不該懷憂喪志,反倒更需深思熟慮,設法撥亂反正。執政之道,仁民愛物,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如此這般則社會平正和諧,國家富庶安泰。
司法影展 少了傳統法文化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許惠琪/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中市)
司法院長許宗力(左二)與金馬影展執委聞天祥(右二)等人一起為司法影展揭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院為拉近一般人與法律的距離,推出「司法影展」,選映七部國內外司法議題相關電影。然而國人不信賴司法,很大原因是用傳統法文化來批評今日繼受西方的司法體系。誠如蘇永欽前大法官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六月廿五日聯合報發表〈司改的宏觀思維〉提及「我稱之為第三代的司法改革。我們要改的其實是千年的法律文化。」因此在司法議題的推廣上,除當代西方法庭劇外,或許可趣味化的古典小說、史傳文學,帶入傳統法文化的討論。
例如首場放映的法國電影《戴腳鐐的女孩》講述偏見如何影響判決,當人證、物證都指向某人,而該人的社會形象又屬負面時,仍有誤判可能性。播放這部電影的目的,是導正社會「有罪推定」心理,教育大眾證據法則的重要,也為嚴格取證的「恐龍法官」洗刷冤屈。《戴腳鐐的女孩》最後並沒明確交代「誰是兇手」?但台灣在毋枉毋縱追求絕對真實文化下,能否接受兇手不明的結局?
莎士比亞「量罪記」中,凸顯人間法律只能追究有證據呈顯的部分真相。人的審判不能等同神的審判。在西方「原罪論」的基督教文化,人性永遠無法達到全知的神性。
傳統包青天有三隻眼,日審陽、夜審陰,背後預設是「人能達到神的全知能力」。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因扮演「正義魔人」的「鄉民」,導致冤案。清代《聊齋誌異》開篇之首〈考城隍〉敘述宋燾公到陰間參加科考,主張超越今天刑法所說的「不法構成要件」,完全「原心論罪」,依動機決定犯罪與否,大受賞識,而高中城隍爺。這些故事背後都反映傳統法文化。
人民常用傳統包青天式法律文化估量當今司法,或許司法院也可考慮引介有趣的傳統故事,帶入討論當中,讓司法影像能更全面。
本屆精選 7部各國獲獎影片,
包括《佩圖尼亞神加持 God Exists, Her Name Is Petrunya》、
《戴腳鐐的女孩 The Girl with a Bracelet》、《被沉默的女人 A Regular Woman》、
《魔鬼辯護人 Advocate》、《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Me and My Condemned Son 》、
《那一夜 One Night》及《判決之後 Verdict》,同時舉辦多場映後座談會,
特別邀請導演李家驊、策展人羅珮嘉、詩人鴻鴻、知名影評人藍祖蔚等跨領域專家,
與觀影民眾齊聚一堂,透過對談,探討不同的觀點與法律概念,進行豐富多元的思辨過程,讓司法更貼近民眾,也讓民眾從心認識司法,達到司法與人民對話的目的。
罕病者心聲 天冷穿更多 打疫苗更不便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魏琳/自由業(台北市)
今年第一階段公費流感疫苗11月15日開打,高中以下學生及醫事人員優先接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我身為重度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者,抵抗力弱又極度怕冷,冬天沒有必要,都盡量不出門以免著涼,即使出門也都穿得比別人多。往年十月十五日就開始施打,此時秋高氣爽,有時天熱連外套都不用穿,即使穿件薄外套,要打針也不會很困難。到了一月一日才施打,天已寒冷,只怕需要穿著多層衣物,袖子很難捲(推)上肩頭,領口扣子打開也露不出肩膀,我們綁著安全帶坐輪椅,可能還放了桌板,穿脫衣服比起常人是非常不方便的(通常都要躺著才行),到時候也可能造成醫護人員施打的困擾。
今年冬天似乎冷得比較早,趁著還不是那麼冷,企盼疾管署是否能考量我們的特殊情況,讓罕見疾病者能夠提前施打呢?除了大建設 給我永續發展承諾!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日月光中水回收廠節水有成,轉型為綠科技教育館,開放各界參訪,藉此激發大家共同關心環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4年(二○一五年)九月的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中,一九三個聯合國會員國達成針對二○三○永續發展議程的協議,包括了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一六九項細項目標。這項協議已成為世界各國包括政府、跨國企業、NGO等,奉為圭臬的課題。可是在國內,除部分學界人士外,聽過SDGs的少之又少,更遑論了解其意涵。
但糧食、水資源等問題,難道不是攸關國計民生嗎?舉例而言,近幾年來國內幾乎每隔兩年就發生乾旱,產業常面臨缺水危機,這已成為攸關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而國內不可能再建水庫,水回收再利用以及節約用水是「唯二」的策略,但碰到幾乎是全世界已開發國家中最低廉,且不可能調漲的水費,就被打敗了。可是我們從未聽到有哪位參選人提出一項政見,說要如何來確保水資源安全。
筆者參加工業局舉辦的產業水效能提升計畫成果發表會,發現企業界十分積極,十幾家業者組成節水服務聯盟,整合金融業、技術服務業、生產事業,推動節水技術與設備之提升,目標是工業區內工廠於民國一二○年前達到水回收率七十五%。而在資源循環綠色產品推廣計畫中,也看到紡織業、建材業等已充分使用各種回收材料來生產,達到循環經濟目標。民間自發性力量之強大,令人感佩。
相對於動輒幾百億元的大建設政見,卻未見到哪位參選人提出對於節約用水、節約天然資源等有些什麼規畫。期待有參選人的政見中出現關於永續發展目標的具體承諾。
全球暖化加劇 防登革熱還瘋狂噴藥?
019-11-11 00:35 聯合報 尚君璽/東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中市)
高雄市由市府秘書長帶隊動員4百多人,嚴防登革熱疫情次波蔓延。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聯合報日前刊載「氣候變化讓傳染病更嚴重、東馬腦炎已十一死」國際新聞。這類報導常被忽略。理論上,全球暖化會使得所有的致病微生物繁殖效率都提高,但所造成的健康效應,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人們才感受得到;而因為已經時過境遷,能夠把疫病流行與氣候變遷連結在一起的人又更少。
台灣的登革熱正是如此。按照過去二、三年來的經驗,以台南、高雄、屏東為主的流行,高峰多出現在九至十月入秋之後,如果當年特別乾熱,疫情的快速發展還可能持續到十一月。當務之急應該是加強病例個案的管理,而非鋪天蓋地的瘋狂噴藥。這樣不加限制的噴藥至少會釀成以下幾點缺失:
一、殺蟲藥劑相關資訊未充分揭露,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目前使用的藥劑成分、劑量,政府多半沒有主動公布,資訊缺乏;但卻是使用公權力,強制性的進入每個家戶房間去噴灑,幾乎所有人都會摸到、吸入,或是吃進肚裡。
根據過去的公布資料,這類藥物是有影響人類健康疑慮的。即使是品質較好的藥物,如人工合成的除蟲菊精,普遍被認為對人體的毒性較低,但其實也是以造成生物的神經性毒害為除蟲機制,人類經過呼吸道的攝取或是食物鏈的累積,日積月累下來在體內必然累積及高劑量,這些藥物多為脂溶性,數十年內可能都不能完全排出。在未充分告知的情況下,沒有限制的大量噴灑,將嚴重危害居民及第一線防疫人員長期健康。
二、引發民怨而導致就醫率下降。筆者由當地居民得知,許多民眾明知道家人或自身可能已染病,但為避免驚動噴藥大隊闖入家戶或鄰舍執行勤務,造成更大困擾,乾脆隱匿病情不去就醫,或是謊報住址,如此將使疫情更多地下化、黑箱化,使得防疫單位錯估情勢,影響重要決策。
三、無系統性的驅趕蚊蟲,造成疫情向外擴散。任何對病媒蚊了解的學者或防疫人員,都知道控制蚊子密度不可能、也不應該靠噴藥,特別是零星式、散發性的噴藥。帶有病毒的蚊子為躲避殺蟲劑,必定四處逃竄,所以今天在甲地噴藥,蚊子飛到乙地;明天噴乙地,蚊子飛到丙地…,這樣反而加速疫情散布。
二○一五年底全台登革熱突破三萬例,其中台南市就超過二萬例,雖當年也有聖嬰現象引發的氣候效應,但台南市疫情可說是天災加人禍的結果。政府二○一六年設立國家蚊媒傳染病研究所,積極進行蚊蟲控制與蚊媒傳染病防治的研究。三年過去了,全球暖化更惡化,而台灣主要傳染病防治措施卻還停留在傳統噴藥的層次。
氣候變遷引發的整體效應正在陸續釋放,而所有變化(包括溫度上升、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都將加深傳染病防治難度,尤其是蚊蟲傳播的疾病,作用的機制更為複雜、難以預測,大流行的幅度勢必將更為嚴峻。台灣許多縣市眼看著又要面臨流行再起的熟悉場景,而令人憂心的是,政府此時是否預備得更好了?
兩岸十字路口的唯一出路
2019-11-11 00:35 聯合報 蕭旭岑/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馬習會」我方代表團成員(台北市)
2015年11月7日的馬習會可以說是兩岸近半世紀以來的重大轉變,也已時隔四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馬習會」四周年了,回首蔡政府執政這三年多來,兩岸關係從冷和走向冷戰,面對這樣的情勢,我們能做什麼?兩岸關係的未來解方是什麼?
馬英九前總統近日在英國牛津辯論社公開演說:「處於十字路口的兩岸關係:中華民國前總統的觀點」,歸納兩岸關係的解方有三:恢復互信(恢復共同政治基礎,亦即「九二共識」),回歸憲法(對統一選項保持開放),堅持民主(台灣人民準備好後,依民主程序進行)。
我認為這是未來兩岸關係的唯一出路。這個出路的具體實踐,就是回到「馬習會模式」,透過交流協商制度化,讓兩岸領導人能夠面對面,平等、尊嚴,坐下來談各項議題,包括設置熱線解決緊急問題等,去除一切擦槍走火的可能性。
「馬習會模式」,將是未來兩岸唯一解方。
這四年來,綠營對「馬習會」有許多攻擊,部分源於蔡英文總統的負面態度,更多部分出於錯誤邏輯所致。
這是錯誤攻擊。馬前總統返國後,請當時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國會公布與習近平先生的全程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均可見全文,馬在習面前不但提「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習近平也在晚宴中直稱「你們總統府」,會議後各自開記者會,馬前面放著「總統」名牌,兩架元首專機在新加坡樟宜機場並排,國際媒體均稱「兩個元首對談」,這不就是「一中各表」的體現嗎?為何刻意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視若無睹呢?
第二個謬誤,是批評「北京根本不接受各表」,採用北京的立場,反過來質疑我們自己人提「各表」,例如陳忠信先生日前在媒體的評論。
我要反問,為什麼要附和北京的說法?「九二共識」的精神原本就是各說各話,中共從未承認過我們的說法,但也從未否認過;我們也從未認同他們的說法,不是嗎?重點是,馬前總統執政八年中,深刻落實了「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否則怎麼可能會有「馬習會」?
蔡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但她接不接受「一中各表」?蔡總統如果接受「一中各表」,中共沒有拒絕跟她談的理由。因為那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而來,我們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第三個謬誤也涉及蔡總統的政治陽謀,就是把「九二共識」打成「一國兩制」。
「九二共識」是指兩岸未統一前,雙方交流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一國兩制」是在兩岸有可能統一下的模式之一(中共單方所提)。兩者在邏輯上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故意混為一談,除了權謀,只能用惡意解釋。
這三個謬誤拆解掉之後,相信更能有助於理性看待四年前的「馬習會」。也應更能回應部分綠營朋友的焦慮:中共召開四中全會後,習近平大權更趨穩固,中美貿易大戰方興未艾,台灣應該如何自處?
我的答案是,回到「馬習會模式」,讓對岸能夠坐下來,平等、尊嚴跟我方對談,和平解決爭端。既能和緩兩岸關係,更有助區域和平穩定。
讓我們回到馬前總統的兩岸解方:恢復互信,回歸憲法,堅持民主。這三個方向,沒有一個牴觸台灣人民的利益,馬前總統執政八年,兩岸關係穩定有目共睹,證明這是可行的解方。
台灣確實站在十字路口上,沒有走對出路,付出代價的是下一代,我們這一代人,豈可不停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