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盛治仁/小確幸台灣,很久沒有大突破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小確幸台灣,很久沒有大突破了
◆  李清志/搬家的人生

◆  王健壯/蘇貞昌要走的是豹變之路
◆  楊渡/文字的災難,正在發生
◆  陳立恆/城市藝術的中年危機與青春秘訣









盛治仁/小確幸台灣,很久沒有大突破了


2019-11-04 23:49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韓國瑜10月20日在台南發表觀光政策,主張為了振興觀光,要把台北故宮近70萬件的藏品「一次性攤開來」,引來故宮駁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有總統參選人提出故宮一次展的說法,引發熱烈討論,也讓我想起民國96年(二○○七年)初的往事一件。當時剛剛到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任職,有商界先進在聊天時提了一個當時聽來很新奇的發想,其實概念就是故宮一次展。未得到朋友同意,姑隱其名,免除無謂困擾。
他當時的想法是,故宮既然有那麼多未展出的珍品,應該思考如何在觀光上好好利用。他大膽想像,如果總統府和台北市政府,以及沿著仁愛路上及周遭的所有政府和公家機構,統統遷移到關渡平原,空出來的建築物,可以將文物依照朝代分類展出。總統府和市政府之外,舉例而言,國防部相關的建築就放漢朝文物、監察院放明朝、立法院放宋朝等。而仁愛路則禁行車輛,只能通行馬車。沿路則鼓勵廣設戶外咖啡座及餐飲購物觀光休閒相關商店,打造具特色的觀光大道。
相關政府單位遷移的財源,他也想到了。當時關渡平原徵收開發,確實是一個有被討論的話題。如能克服環保顧慮和徵收困難取得土地,可以進行BOT案,由企業出資興建建物,作為商業和辦公使用,政府則可獲得機關辦公建築。

這當然是奇想,甚至是狂想,因為實際要克服的困難實在很多。土地徵收、BOT案的招標和執行、機關遷徙、以及建物要改造為博物館等級的困難和費用等,聽起來都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重要的事,從來不會是容易的。我到現在還是很佩服這位朋友的發想。
他這種願意突破框架的思考方式,確實也激發了我當時想要做一些小小改變的鬥志。我先研究了國外城市的一些案例,後來有幾個想法想嘗試,例如在基隆河畔蓋一個無邊際泳池,在市府建築架設太陽能LED帷幕,以及人工沙灘等。後來泳池因為法規防汛規定不得設置固定設施,太陽能LED帷幕則是原來要贊助的民間機構後來未能支持,所以只在市府松智路上的閒置空間做了一個小小人工沙灘,現在被更名為戲沙」,偶爾在假日經過,還是看得到使用人群。
即使這麼一件小事,在行政單位推動起來還是很不容易。除了內部公管中心公園處協力合作之外,還要面對議員的杯葛。當時一位反對黨議員,不知為何全力反對。她提出的疑慮,我們其實都考量過,包含沙子材質不會被風吹散,平日的衛生消毒,颱風時的防護等。她用研考會全年預算審查威脅,不准做人工沙灘。我還是決定做該做的事,結果預算審查會議時沒看到那位議員,也就順利通過了。這段過程,對我後來規畫建置一九九九市民熱線、申請上海世博台北館及辦理聽障奧運等無前例可循的專案,都有很大的啟發。
作為一個參選人,提出來的看法有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和完整配套,充分考量創意、可行性及效益,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台灣社會也要多鼓勵突破框架的思考,才有可能做出直覺反應認為不可能的事。浸淫在小確幸的台灣,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大突破了,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