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陳立恆/城市藝術的中年危機與青春秘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城市藝術的中年危機與青春秘訣








陳立恆/城市藝術的中年危機與青春秘訣


2019-10-31 23:30 聯合報  陳立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40周年,圖為參加民眾正在討論其中一項展出作品。 (法新社資料照片)

林茨(Linz)是奧地利第三大城,人口廿萬的古城,每年湧入六十萬觀光人潮,並不是因為它是鋼鐵或是化工重鎮,而是為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一個享譽全球的電子藝術盛會,引領著全世界結合藝術、科技與生活的創作思潮,於民國98年(二○○九年)被歐盟列入歐洲文化之都行列。
今年正好是林茲電子藝術節四十周年,共有來自近五十個國家、一千多位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參加,規模幾乎幅員了半座城市,從藝術節的大本營同時也是舊時的郵政中心延伸到修道院、博物館、大學、公園、商場等,一整條林茨的核心街道都成了藝術節的展示空間,根據主辦藝術節的電子藝術中心藝術總監Gerfried Stocker向我透露,從一開始舉辦這個展覽時,就不只是一個藝術展覽的概念,而是傾城之力的共襄盛舉,當時主辦單位讓家家戶戶都同步播放某一個指定電台的音樂,讓觀眾一踏上林茨的街道,便自然而然地連接到藝術節的頻率之中。
邁入不惑之年的電子藝術節,今年非常應景且幽默地將主題定為:「盒子之外,數位革命的中年危機」(Out of the Box – The Midlife Crisis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盒子之外」不只跳脫框架的原始涵義,也是對數位革命半世紀以來的反思與自省。現代文明生活確實受到科技產品囿限,人們由於貪圖便利與享受,失去某些身而為人的自由與想像;然而,我在這場藝術盛會上走了幾天,完全感受不到數位科技與藝術生活間融合裂變的中年危機,從 AI 參與創作的馬勒未完成交響曲,到 8K全息投影的太空深處,不難發現人類對於自我表達及科技發展的渴望與依戀,永遠奔騰不息。
在我看來,林茲電子藝術節沒有中年危機,尤其隨著AI與VR技術日新月異,這個少年應該沒有老之將至一天。只是林茨電子藝術中心,也面臨城市擴張與改造需收回土地、大型裝置藝術影響消防法規等,看似市儈官僚又不得不為的種種問題,但我相信以它不會因此卻步。
最近在探索台灣發展城市藝術的可能性與切入點,所以之後又奔赴威尼斯雙年展,一來一往間,我覺得真正面臨中年危機、需跳出框架外的的恐怕是城市藝術。記得清大老校長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台灣城市藝術需要找到自己的「大師」,也就是「形式」與「內容」,如同林茨成功立基於自己特色與定位的「形式」,又恰巧迎上文明發展的浪潮,得以海納百川匯聚全世界的電子藝術「內容」,這是林茲電子藝術節永保青春的秘訣,也是台灣城市藝術加強全民美學教育及活化傳統文化資本外,需要藝術家與文創人一起虛心求索的城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