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硬脫歐衝擊大 當心蝴蝶效應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台灣未必有奧德修斯的好運
◆  聯合報黑白集/三百萬的謎中謎
◆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硬脫歐衝擊大 當心蝴蝶效應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硬脫歐衝擊大 當心蝴蝶效應


2019-09-07 00: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105年(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不斷延後脫歐時間,又折損了兩位首相,迄今仍然無法決定到底要硬脫歐還是軟脫歐。眼看10月31日脫歐大限將至,新任首相強森與國會各出奇招大鬥法,看來歹戲很可能要繼續拖棚,讓展望已經黯淡的全球經貿雪上加霜。
脫歐導致英國政治僵局的主因,來自於前首相梅伊在去年底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定。脫歐協定其實只是針對脫歐生效後至民國109年(2020年)底間這段脫歐「過渡期」的安排,所以嚴格來說應稱為「脫歐過渡協定」;真正規範雙方經貿、人員、交通、執照等互動關係的英歐協定,原本就設定要在未來二年的過渡期完成談判
按脫歐協定安排,未來一年多的過渡期內,英國仍能享有等同於歐盟成員國的權利(包含單一市場、關稅、檢驗、工作、運輸等),但不能再繼續參與歐盟決策並需退出歐洲議會,且需支付約390億英鎊的分手費。由於在此期間內英國與歐盟的關係跟脫歐前差異不大,成為脫歐派不願接受的主因。脫歐派甚至認為這個協定有鬼,是要以時間換空間,讓英國最後無法真正脫歐
以脫歐派一直堅決反對的「愛爾蘭確保機制」(Irish Backstop)為例,英歐在脫歐協定同意未來不會在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間設立實體邊境,至於要如何建立英國與歐盟的有效區隔機制(例如設立虛擬邊境),雙方要繼續探討,在此期間英國承諾不會逕自設立邊境,而且也不會在英國本島與北愛間設立海關。脫歐派就是認為此一機制等於間接讓英國繼續跟歐盟連結,沒有真正脫歐,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也可以在沒有過渡安排的情況下脫歐,就是所謂硬脫歐。新首相強森一向是脫歐大將,更力主若脫歐協議無法修改,就在10月底直接硬脫歐。為壓縮國會運作空間,上周強森出奇招宣布國會自下周起休會至10月14日。不料反對黨聯手叛變的執政黨議員,硬是在本周三於下議院通過法案,規定首相必須再度向歐盟請求將脫歐時間推遲至明年1月底。面對此一變局,強森放話將在期限前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讓選民決定,但也未獲得國會同意,強森面臨重重挑戰。
硬脫歐的意義,等於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將從11月1日起跟台灣與歐盟的關係一樣,按WTO等國際協定來規範關稅、檢驗與投資,人民找工作按外國人規定辦理,變動幅度及成本代價極高。例如英國目前有一半的食品自歐盟進口,英國央行估計若硬脫歐後加上檢驗、運輸、關稅成本,英國人生活費用將增加至少10%。總體而言,英國財政部過去曾推估過,硬脫歐所帶來的物價上漲、貿易萎縮,投資及就業減少,融資成本升高等因素,將在短期內導致英國GDP下滑6%,人均所得可能減少1,100至2,100英鎊受害的不只英國歐洲央行指出當英國GDP每下滑1.8%,將牽連導致歐元區經濟下滑0.14%
至於我國,由於跟英國經貿關係較為疏遠,進出口都占1%上下而已互動主要以投資房地產金融為主,因而短期內當然會受波及但影響應非常有限。
脫歐派當然知道這些成本,但認為所有變動都是短暫的,因為英國和歐盟都有誘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英歐協定,所以衝擊時間很短,不用擔心。不過我們不能輕視硬脫歐的蝴蝶效應。英國經濟衰退牽連歐盟經濟,歐盟經濟趨緩又讓美中摩擦的衝擊惡化。更重要的是,英國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投資與金融夥伴就是香港,而香港經濟與金融原本就因近期動亂而風雨飄搖,若英國在香港的投資與貿易力道也因脫歐而無力,對香港無疑是雪上加霜,對已經面對衰退風險的全球經濟更是不利,我們沒有掉以輕心的權利。







聯合報黑白集/三百萬的謎中謎


2019-09-06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委陳明文(右)在高鐵遺落300萬元現金,他出示監視器畫面,證明錢是從家中帶出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綠委陳明文提著三百萬元現金,要資助兒子到菲律賓開珍珠奶茶店,這原是個父子情深的感人故事。誰料,陳明文在解釋這筆錢為何在高鐵遺失時,竟順帶宣告兒子的創業夢已「腰斬」,讓人訝異。是陳明文「沒收」了兒子的夢,或者所謂的「創業」本來就是掰出來的?
這個創業劇本,一開始就寫得很糟。一,台灣出境最多只能帶十萬元現金,菲律賓入境最多則是一萬美元,創業要拿三百萬現鈔很扯。二,陳明文說兒子的公司尚未成立因此無法轉帳,但他不會連個人帳戶都沒有吧?三,外國人在菲國開公司最低門檻是二五○萬美元,台幣三百萬差遠了。四,陳明文丟了錢要兒子去領,又藉口稱兒子要創業,但鬧完就說珍奶店也不開了,這是把兒子當人頭嗎?
有些錢是見不得光的,這三百萬就是其中一種。陳明文出示了家中監視器照片,說錢確是從他家拉出來的;但這其實沒證明什麼。大家更想知道的是:錢怎麼進他家的?蔡碧仲說,這些錢是陳妻「分次提領」,每次都未超過五十萬洗錢申報限額;換言之,至少要提七次款,才能湊足三百萬。這點,檢察官可要仔細查看錢出自誰的帳戶,千萬別被糊弄或放水。
上次國安私菸案,總統府用超買來矯飾。這回三百萬現金疑雲,陳明文勉強掰出珍奶創業的故事,聽起來還滿符合新南向的政治正確,卻立刻因文不對題收回。這三百萬的謎中謎,後面要怎麼掰下去?







聯合報社論/台灣未必有奧德修斯的好運


2019-09-07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傳媒多數以「重大讓步」為標題。 (美聯社)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延燒,特首林鄭月娥雖宣布撤回《逃犯條例》,卻未必能換取和平落幕之契機。對此情勢,台灣各界同感不安,不少人更將反送中運動與「芒果乾」(亡國感)之恐懼混為一談,鼓動人心。從政治現實看,無論一年多來的美中貿易戰,或是長達數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都讓台灣陷於不同情境的兩難選擇。從某個角度看,這和希臘史詩《奧德賽》中的一段情節有類似之處。
故事中,特洛伊戰爭結束後,以智慧著稱的主角奧德修斯在其漫長的十年返家旅程中,必須經過一個約一箭射程的狹窄海峽,海峽兩岸各有可怕的海怪斯庫拉卡律布狄斯駐守。奧德修斯若要避開腰間纏繞六頭十二腳的斯庫拉,就必須靠近另一岸的卡律布狄斯;而卡律布狄斯擅於利用吞吐巨量海水製造致命性的漩渦,讓所有接近牠的船隻滅頂。
面對這條艱險的歸鄉路,奧德修斯幾經思索,遂下令將船遠離卡律布狄斯,而靠向斯庫拉近一些。最後,奧德修斯的「風險管理」策略奏效,雖然犧牲六名船員,卻換得全船其他人員活命度過海峽。相形之下,夾在美中兩強間面臨艱難選擇的台灣,恐怕未必有奧德修斯的好運氣。
具體而言,近代美中關係歷經幾階段的演變。上世紀六○年代末,美蘇發生核武競爭危機,美國遂有了聯中制蘇之主張;冷戰結束後,美中建立經濟關係,美國並促使中國於民國90年(二○○一年)底加入世貿組織,一同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在這個美中兩大政經體制陣營和諧共舞的年代,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皆無需選邊站,只要充分融入這場全球化派對即可。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上台後,為謀求未來發展空間的大戰略目標,有計畫地直接或間接挑戰美國所制定的國際秩序,令備感威脅的美國開始謀劃反制。從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的戰略思維,到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皆因此而來。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美國國防部更直接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川普政府開始藉由各種手段要求世界各國選邊站。諸如,要求盟國一同拒用華為產品,對美國企業下達停售華為禁令,乃至呼籲美國企業撤出中國等。
相對於東協各國可選擇中立、以遠離兩強爭鬥漩渦,台灣因歷史背景與關鍵地理位置,位處中美交鋒的火線上,無法置身事外。更麻煩的是,儘管美國對台灣似不吝於表達支持,川普政府更常「適時地」宣布各項親台措施;但從過往經驗看,美國永遠謀求的是它自己的國家利益,台灣則是可以被棄的友人。例如,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台,至民國39年(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前,美方對台灣的處境不聞不顧。民國61年(一九七二年)尼克森總統訪中後,終致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台美斷交。
至於中國,隨著近年兩岸關係從緩和轉為緊張,北京的對台經濟紅利屢放屢收,足見其利用經濟手段成就其政治目的的手法不變。例如,年初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揭示對台不利的政策、近期香港《逃犯條例》修法引發的法治疑慮,都讓台灣對「一國兩制」及「維持現狀」幻滅,更令「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顯得怵目驚心。
對台灣來說,不在經濟面上選邊站、政治面則維持現狀,是全民的最大公約數。但來自美國與中國的干預與角力,令台灣難以得償所望,就奧德修斯迢遙的返鄉路充滿艱險。然而,奧德修斯面對的環境挑戰畢竟相對簡單,要做出明智選擇較不困難;但對今天的台灣而言,美中兩國誰是斯庫拉,誰是卡律布狄斯,恐非簡單的二擇一決定。若偏倚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船沒人危。台灣如何在兩大強權角力下,求取安身立命之所,著實考驗著領導人的智慧與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