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長照和薪資特別扣除額 從寬執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2049/web/

◆  聯合報社論/勇警殉職,交織著警察吶喊與苦人悲鳴
◆  聯合報黑白集/老天鵝與大力水手
◆  經濟日報社論/長照和薪資特別扣除額 從寬執行





經濟日報社論/長照和薪資特別扣除額 從寬執行


2019-07-09 00: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長期照顧費用納入特別扣除額,無論是聘用看護、使用長照機構或由家人自行照顧,無須檢附費用憑證,額度為每人每年12萬元,但訂有排富門檻。此外,「名模條款」也過關,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可採舉證「特定費用」核實減除
針對長照費用,在綜所稅中給予特別扣除額的理由,主要是因為我國已經於民國107年(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達14%),七年內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比率超過20%),需要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的人數和比例也隨著快速增加,但失能者絕大多數都由家庭承擔長照的責任,目前約有65%是由家人親戚照顧。有些照顧者,陷於工作和照顧兩頭燒的困境當中,以致於照顧者且在就業狀態僅占31.7%,比從事照顧前減少了9.3%,代表約十分之一的照顧者為了照顧失能的親人而不得不辭去工作,從而導致收入減少。難怪有五分之一的照顧者表示,照顧身心失能的家人,不論在健康、社交及經濟等方面都造成打擊,而政府雖然提供長照2.0的服務,但利用者僅有五分之一,以致於經常看到照顧者不堪身心和經濟負荷,而和受長照者一起自殺的人倫悲劇。
因此,長照扣除額當然對一般民眾是迫切的需要,但相對於股利所得獲得急速而大方的減稅,財政部對長照扣除額的反應可說是慢半拍,所幸追溯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算是合理的彌補。
至於每月只有1萬元的額度,持平而論確實偏低,因為一般家庭的長照如果聘僱外勞,每月支出至少超過2.3萬元,何況長照扣除額訂有排富條款,已將適用稅率在20%以上、選擇就其申報戶股利及盈餘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或基本所得額超過規定扣除金額(107年度為670萬元)者,排除適用,財政部實在不應太計較弱勢民眾享有長照扣除額所引發的稅收損失。我們期盼政府能夠與時俱進,務實地檢討扣除額度是否足敷需要,及時予以調整。
至於名模條款,薪資所得計算由現行薪資收入減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目前為20萬元)的單軌制,新增「得舉證減除之特定費用項目」選項,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的各費用項目每人全年減除金額以其薪資收入之3%為限,這項修正來自於因應大法官釋字第745號判定過去薪資所得未許實額減除費用,涉及違反憲法平等權的保障,本來就不是財政部的功勞,何況財政部必須於今年2月7日前完成修法,立法進度實際上落後了五個月,建議蔡政府別拿這個被迫修法當作政績宣傳。
再看這三項特定費用的定義比執行業務者還要嚴格,職業專用服裝費是指職業所必需穿著之特殊服裝或表演專用服裝進修訓練費則指參加符合規定之機構開設職務、工作上或依法令要求所需特定技能或專業知識相關課程之訓練費用。職業上工具支出則為購置專供職務上或工作上使用書籍、期刊及工具之支出,其效能非二年內所能耗竭且支出超過一定金額者,應逐年攤提折舊或攤銷費用,還須符合與提供勞務直接相關且必要、實質負擔、重大性及共通性四大原則,如此規範已經限縮到非常狹窄的地步,還有各項不得超過3%的上限規定,更屬多餘,和執行業務者可依收入總額至少按20%最高可達78%計算其必要費用相比,顯然薪資所得者並未受到「平等」的待遇,遲早還會遭遇涉及違反憲法平等權保護意旨的挑戰。我們建議財政部在未來檢討修法之前,審核作業上能夠更彈性處理,以免引發爭訟而得不償失。







聯合報黑白集/老天鵝與大力水手


2019-07-08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政府把矛頭指向假新聞的動作一波接一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把矛頭指向假新聞、假訊息的動作一波接著一波,如今傳出調查局啟動的「二合一選舉查察工作」,竟鎖定包括老天鵝在內的六個網站。儘管調查局否認針對「特定」網站,但此訊息背後代表的含意,仍令人不寒而慄。
過去調查局的選舉查察重點,多放在賄選和暴力,這兩年卻把重心放在「假新聞」上,說穿了,就是迎合上意民進黨政府把假新聞營造成動搖國本、毀天滅地的大事,調查局自然要「全力配合」了;否則,處理假新聞不力的NCC前主委「被請辭」,就是範例
只是從九合一選戰迄今,所有蔡政府宣稱的恐怖滲透、假新聞影響,都只出自於政客嘴裡國安系統和檢警調沒拿出一件中國操控的假新聞影響大選實據。儘管如此,民進黨政府還是對這個稻草人窮追猛打,甚至要修法管控。民進黨政府這麼做,是為了國家安全和傳遞真實訊息,或者是收攏言論自由尺度,不言而喻。
諷刺的是,蔡英文總統拚連任、尬聲量,其中一個招式就是找網紅「同框」。這等於是把總統名器,拿來討好網紅們。對照傳出被調查局鎖定的若干網站,恰好都是對民進黨「不夠友善」,這難道不是紅蘿蔔與棍子的兩手策略嗎?
老天鵝以諷刺性內容成名,此次傳出被「關注」,不禁令人想起幾十年前已故作家柏楊的大力水手案」。但如果掌權者連諷刺言論都要管制,還有什麼言論管制不了的









聯合報社論/勇警殉職,交織著警察吶喊與苦人悲鳴


2019-07-08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上次民進黨執政大砍鐵路警察,鐵路警力長年嚴重不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輕優秀的鐵路警察李承翰遇刺殉職,震驚社會,舉國同悲。但勇警殉職留給台灣社會的不應該只有短暫情緒反應,從警務體制到更深層的警察角色、社會預防機制,均待檢討。
憾事發生後,蔡英文總統下令挺警察,「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只要政府肯亡羊補牢,都不嫌晚,但就怕政府頭痛醫頭,甚至開錯藥單,反可能更增添員警執勤風險。
先說給人」。過去鐵路警察原有九百多人,上次民進黨執政大砍,鐵路警力長年嚴重不足,目前預算員額只有六百五十人;蔡英文下令「要人給人」,將陸續增補二百六十人,嚴格地說,只是把被扁政府砍掉的警力還給鐵路警察局。原來,政府組織改造十幾年來根本亂砍瞎折騰
員警第一線執勤應避免落單,這是鐵律,無論如何都不能拿人力不足來搪塞。不過,這次事件原本也是兩人執勤,一警月台戒備,一警上車處理,落單遇難。換言之,人力之外的更大問題,還在於鐵警縮編後並未拿出相應配套措施,例如是否重新規畫出勤SOP,是否搭配保警、地方員警或替代役男出勤等,均應究明。否則,「要人給人」,只是治標
至於給錢」,則直指警察裝備是否合用的問題。去年蔡英文與時任閣揆的賴清德聯袂出席警察節慶祝活動,即宣示要更新員警裝備。警方也陸續著手汰換隨身無線電和手槍,更花了近十億元把員警制服大改款。但有這些裝備改善就真能避免這起憾事發生?在狹窄擁擠的車廂內,只怕單是拔槍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換新槍又有何用?
常見歐美警察隨身攜帶辣椒噴霧、電擊槍等非致命性武器,讓員警能夠適時適地壓制歹徒。近年我國考量鄭捷捷運濫殺案,以及世大運期間因應反恐作為,捷運警察也開始配備電擊槍;但對鐵警而言,是否有其他更適合在密閉車廂內使用的警勤裝備與非致命性武器?相應的教育訓練與處置sop又是否同步規畫妥當?顯然也非「給錢」這麼簡單。
除「給錢給人」外,還有更多制度面的問題亟待檢討,尤其警察角色承載著過多的政治要求與社會期待,舉凡文書送達、取締噪音、社工家訪、車輛稽查等等,無不要求警察在場;找警察對付逃票者也是同樣邏輯。政治人物在野時街頭衝撞,視警察如寇讎;執政後生怕警察隔離保護不夠周密,要警察嚴正執法。在民粹風潮下公權力被打趴在地,越來越多警察被判用槍不當獲罪。社會氛圍、政治操作與司法恐龍,早已把警察捆縛成佩槍的弱勢
然而,勇警殉職,不只警察困境讓人感嘆,還要問的是,蔡英文說好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全呢?
這次涉案的鄭姓男子,竟為區區火車票殺警,其妻說,鄭嫌是水電小包商,很多工程的錢都收不到,家中經濟壓力很大,屬列冊中低收入戶,小孩還在念私立大學,夫妻都罹患憂鬱症。這些背景當然不能簡化為嫌犯開脫理由,犯罪動機也待調查,但底層人口的悲鳴,政府豈能摀住耳朵?
這些年來,小包商被倒、小店鋪收攤、商店街熄燈、夜市大蕭條,不正是韓流唱著「發大財」崛起的原因嗎?教育的階級複製現象,不正迫使窮人小孩只能念昂貴的私立大學嗎?面對越來越多加害者屬社會挫敗型的殺人犯罪,蔡政府要積極建構的社會安全網,為何越破越大洞?
每位警眷內心想望,都盼警察「安全回家」;基層員警除要求執勤尊嚴,更痛心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這些都不能「給錢給人」了事。勇警的殉職,交織著警眷的哭泣、警察的吶喊,以及社會苦人的悲鳴,蔡政府不能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