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應變貿易困境的三個啟發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1029/web/

◆  聯合報社論/從不能「自我否定」,看蔡英文的民主誤區
◆  聯合報黑白集/國軍從前沒守衛台灣?
◆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應變貿易困境的三個啟發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應變貿易困境的三個啟發


2019-06-11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戰迅速蔓延,科技戰、口水戰、教育戰甚至文明戰都已出現徵兆。全球各界都在追問明日的世界到底會是什麼面貌。美中大戰後的世界結構沒人敢預測,但不是沒有經驗可以參考;過去十年日本與韓國的經歷,就提供了許多可借鏡之處。
若暫時把美中對抗的政治因素及未來格局問題抽離,相對於台美關係,台灣短中期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在於中國大陸這個長期「最大經濟夥伴」的貿易、投資與經商條件惡化,不可預測性飆高的問題。這個挑戰固然持續存在許多年,但過去比較像慢性病長期有隱憂但短期尚可應付。再者,過去20年來,中國大陸始終以「政治更硬、經濟更軟的兩手策略持續加碼台商的優惠,也抑制了問題的急迫感
無論基於兩岸穩定思維或看好中國後續潛力考量,此時此刻都不宜高調的對中國大陸落井下石、雨天收傘,但由於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台商比例如此之高(民國105年(2016年)中國出口美國前20大企業中台商占15家)的客觀情勢下,眼前美中對抗對眾多台商而言,逐漸有急性發作的衝擊,不能不有所準備。
放眼亞太同儕國家,過去幾年日本及韓國都經歷過原因不同但衝擊類似的經驗。先看日本。民國101年(2012年)時日本對中國投資來到過去20年來的最高峰,超過110億美元,然而同年也因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引發中國大陸強烈反彈,前後近二個月時間,重要城市幾乎都爆發針對日貨日資的暴力或抵制事件之後日本對中投資暴跌四成,隔年又再衰退四成,自民國104年(2015年)至今,投資金額降到只有民國101年(2012年)的30%左右。
韓國則是在民國106年(2017年)「薩德」事件後遭到中國經濟制裁迄今尚未恢復,且文在寅總統訪中時又受辱,導致社會及企業對中國態度出現戲劇負面變化。在對中國大陸投資方面,民國106年(2017年)最後一季減少近五成,最終整體衰退30%。
當然,日本及韓國面對之處境與美中貿易戰無論在背景及原因都有極大差異,但對日商及韓商而言,「最大經濟夥伴經濟條件惡化的問題則如出一轍從前述日本三年投資銳減七成或韓商衰退30%的經驗可知,要在短期內對投資地進行激烈移轉並非不可能任務,只是需要有強大壓力而當時的辛苦安排,更成為美中貿易戰日、韓商受傷較低的防火牆
日本第二個經驗,是對生產供應鏈有精確的規劃,更維持日本作為生產核心。依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調查顯示,56%日商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完全或原則上供應中國內需剩餘有外銷安排者,61%回銷日本,直接從大陸出口美國者僅有5.9%,根本不受貿易戰的直接影響再以台灣為例,日商也是六成供應內需,而從台灣直接出口者,32%回銷日本、34%出口中國,出口美國者亦僅有5.7%。反觀我國,有些大陸台商的出口美國比重超過八成,其危險可見一斑。
毫無疑問,台、日產業結構有所不同,日本及韓國布局不能完全比照。但這些經驗也給我們幾個啟發
第一,事在人為,有壓力也會有解方。美中貿易戰雖然鋪天蓋地,但衝擊可能還低於日、韓過去幾年面對的壓力。因而日韓能調整,台商一樣也能。
第二,台商需要有更為強烈的風險意識,特別是以美國為市場者,真的需要嚴肅思考調整「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架構。日本的分散式供應鏈架構,或許是降低集中問題更為合理的安排,更應思考產品最後改回MIT的意義
第三,政府貿易政策不能只有出口面向,更需要進口思維。例如若未來想吸引更多台商將零組件「回銷」台灣繼續生產,首需認真檢討者是我國的進口關稅,以免保護產業的原意,反而成為台商的負擔。









聯合報黑白集/國軍從前沒守衛台灣?


2019-06-11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提及國軍過去「都和國民黨在一起」、「和民進黨不親」等話,引發議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國三軍統帥對自己軍隊最嚴厲的指控,不外乎:不中立、有貳心、不保家衛國了。蔡總統真神人也,一次滿足這三個指控。
蔡英文在對選民「大樹開講」時說,以前軍隊「都和國民黨在一起」,民進黨執政後,她花了二、三年和軍方溝通合作,軍方才「和我們同心守衛台灣」。她還說,現在當兵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保衛國家,她很感動,會好好照顧。
事後總統府解釋,蔡英文指的是「戒嚴體制下的國軍」,同心是指台灣人民。但蔡英文指明時間是「這二、三年」,府方這番硬拗,難以自圓其說。蔡英文的本意是說,從前國軍都「親國民黨」,且「不願守衛台灣」,甚至和台灣人民「不同心」。亦即,她當總統前,國軍既不中立、不保家衛國,而且有貳心
一竿子打翻的,不是一船人,而是數百萬人。上自包括陳水扁在內的歷任元首、高階將領,下至部隊幹部,和數百萬曾服過義務役的台灣男性,都得戴上這三頂大帽子。最可悲的是,過去在古寧頭、八二三等台海戰役陣亡的將士,原來都不是為了「保衛台灣」而犧牲。
民進黨在野時,對國軍凌辱無所不用其極;執政後,一邊砍年金,一邊用嘴巴說尊重。先前韓國瑜國軍太監說」,蔡英文煞有其事駁斥說「不能忍受」;但面對選民,自己馬上露了餡。軍隊現在和民進黨同心了,這是蔡英文之所以自得嗎











聯合報社論/從不能「自我否定」,看蔡英文的民主誤區


2019-06-11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日前舉辦了蔡英文(右)和賴清德(左)政見發表會,兩人唇槍舌劍廝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昨天開始進行總統初選的民調,國民黨的初選也已敲定規則。如無意外,民進黨本周即可決定由誰代表出征,一個月後,國民黨的候選人也將產生。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日前舉辦了蔡英文賴清德政見發表會,兩人唇槍舌劍廝殺蔡英文怒責執政黨若是自我否定」,要如何面對大選賴清德則反譏台灣不是世襲帝制,指控他宮廷政變並非事實至此,兩人合作的機會應已是零
這次針鋒相對,顯示蔡英文迄今仍無法消化賴清德挑戰她的「敵意」,不僅視之為「突襲」,甚至是「背叛」。因此,她將賴清德參加初選形容為黨內的自我否定」,認為是不可容忍的不義行為。換一個角度看,若不是賴清德性格執拗到一個極不通人情的地步,換作其他人,老早就接受摸頭、勸和、舉雙手投降了吧!
膽敢挑戰現任元首,賴清德除了膽子很大,應還有幾分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恃,以為自己能像「道旁兒」一樣隨口戳破國王的新衣。此外,當然可能還懷有幾分他的憂心,擔心民進黨選情真的一蹶不振。「自恃」加「憂心」,激發賴清德的暴衝參選;在蔡英文眼裡,卻認為這是賴清德對她執政的否定」,而發動同志討伐從民主政治的精神看,這反映的正是蔡英文不能容忍異議的心態尤其,這次異議不是來自在野陣營,而來自自己任命的閣揆
蔡英文的民主信仰和民主素養有多深,至今仍是個謎,但答案已逐漸浮出水面。表面上,她把同婚或轉型正義等一些所謂「進步價值」掛在嘴上,但在處理許多憲政乃至民生議題時,她其實不太在乎程序的正當性,有時甚至毫不掩飾其黨派私心以用人而言,她執政的三年多,幾不曾任命過公眾推崇的跨黨派人物多數時刻,她只全力照顧民進黨和自己人的利益,旨在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即使去年底慘敗後,她也完全不考慮人民的心意和執政的觀瞻,強將各縣市敗將一一攬入內閣出任高官。此舉,正是蔡英文在向台灣人民示威我根本不在乎你們的感覺
蔡英文一向充滿自信,她不喜歡不一樣的意見,更不喜歡修改或調整自己的定見。也因此,在司改國是會議上,她可以指著與會委員罵道「你們在搞什麼」,然後「沒收」原有的表決結果,重新表決直到她屬意的方案通過為止。這就是自命「進步」的「蔡氏民主」,她的進步,可以把程序正義拋在腦後,把廣大的人民劃在外面。蔡英文以輕柔的文青腔,宣稱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一塊」;她卻用一例一休對勞基法五花大綁,讓不同產業的勞工同受其害。這是一個能言善道卻罔顧現實與民生的主政者
蔡英文更令人害怕的德性,是她的無畏」。她無懼強敵威嚇,不怕把國家帶入險境,更不怕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她只擔心自己的意志無法伸張。去年底大敗後,她依然面無懼色,因為她立刻能找到最佳代罪羔羊;她依然堅持要把她已蓋到歪斜的房子繼續造到底,絕不容許換人
從民主的角度看,一般民眾並不在乎賴清德的挑戰是否構成對民進黨政府的「自我否定」;人們更在乎的是,蔡政府有沒有「自我反省」、乃至「自我修正」的能力。從蔡總統的言行,大家卻看不到這樣的跡象蔡政府過去三年不僅摀住了人民的嘴巴,也摀住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她拒絕聽到反對的意見——包括黨內異議在內高高在上的蔡總統,只要求人民聽從她的指令,接受她的改造
蔡英文的民主器識淺薄,從過去三年的執政和這次的初選,已暴露無遺可悲的是,民進黨同志為了保住眼前的權力和利益,只能競相偎大邊」。試問,盲目地自我肯定」,就是民進黨的定心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