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估貿易戰衝擊 受害更深
◆ 去梯言/一個鄭成功各自表述
◆ 海洋國家更應紀念鄭成功
◆ 誰能主導台灣繁榮和平?
◆ 都更三箭 民眾齊心才能如願
◆ 一中兩憲:兩岸共構文化中國
◆ 漫畫/同個辦公室 不同時空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一個鄭成功各自表述
2019-05-14 23:45 聯合報 公孫策
4月29日在台南延平郡王祠,內政部長徐國勇披著「主祭官」綵帶,主持紀念鄭成功來台358周年中樞祭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長徐國勇到台南主持紀念鄭成功來台三五八周年中樞祭典,原住民出身的行政院發言人為此在臉書貼出「請假時間的個人意見」表達異議。這是兩年前蔡政府將祭祀鄭成功「降級」為地方層級之後的突兀舉動,可是隔了幾天有報導說,是因為道教界傳出,天上玉皇大帝今年「換屆」,將由關聖帝君交棒給延平郡王,蔡政府才恢復了祭祀鄭成功的層級—原來,神明飲水也是冷暖自知的!
神仙世界其實不外俗世價值的投射,每當民間傳言「至尊換神做」,常常是因為現實社會人心思變。例如彌勒佛,隋煬帝時變民以「釋迦佛衰謝,彌勒佛出世」為號召;元末紅軍起義也是打著彌勒佛的旗號—天上權威換了,地上皇朝自宜改換。佛教如此,道教也是,玉皇大帝在一百五十六年前「換」關聖帝君做,此番交棒延平郡王實非小可,蔡政府兩年前得罪了鄭成功,趕快尋求彌補實屬自然。
然而,鄭成功當上玉皇大帝之後,對於兩岸關係可能會有滿大影響,因為他的歷史不但涉及兩岸,甚至還連結到日本:
早年反攻大陸時期,鄭成功「以台灣為基地,以金門為跳板,矢志反清復明」,正好是「反攻必勝,復國必成」的標竿人物。
多年前一次國際棒球賽中華隊對上荷蘭隊,有球迷將鄭成功的神像「請」至球場中,因為他是最早「擊敗並趕走荷蘭人」的民族英雄。
北京政權江澤民從「軍委主席」裸退,臨去贈送八十尊瓷雕給軍委,主題人物是鄭成功,題了四個字「揮師收台」。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過繼給九州華僑,因此他在日本也很有市場,日人稱他旋風兒、國姓爺—這「國姓」卻是明朝皇帝的朱姓。
就這樣,一個鄭成功可以官民各自表述、統獨各自表述、兩岸各自表述,乃至台日中各自表述—玉皇大帝除了統領三界、管理眾神,以後恐怕還要裁決兩岸關係。
無論如何,蔡政府將紀念鄭成功「降級」為地方層級是肯定錯誤的:早年最大一批漢人渡台就是鄭成功帶來,因此他也是「開臺聖王」,絕非地方級。而行政院發言人認為鄭成功是「燒殺擄掠、侵奪土地,強迫殖民」的元兇,則是厚誣古人了—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五個月即逝世,所有「開山撫番」的政策都並非出自於他。
低估貿易戰衝擊 受害更深
2019-05-14 23:55 聯合報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英文總統日前在國安高層會議後舉行記者會,就美中貿易衝突局勢,進行最新研判並提出因應策略及看法。 記者陳柏亨/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冷不防地對中國大陸二千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由十%提高至廿五%;而中方以牙還牙,將對美進口的六百億產品課五%至廿五%不等的關稅。美中貿易戰升級,不僅吹皺全球股匯市一池春水,打擊全球貿易成長,甚至全球經濟衰退提前到來。令人憂心的是,台灣在全球價值鏈參與率高達六成以上,電子產業更難以倖免。
若將美中貿易戰分為四波,則美方於去年七至八月對大陸進口的五百億商品課徵廿五%關稅,是為第一波。第二波貿易戰,則於去年九月廿四日起對大陸進口的二千億美元共六千多項商品加徵十%關稅。第三波貿易戰則自今年五月十日起針對前一波二千億產品,關稅提高至廿五%。
川普更揚言,不排除一個月後再針對其他的三千多億美元進口產品課稅;屆時將涵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統計,去年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值最高前兩名為手機及筆記型電腦,而中國製(MIC)銷往美國的手機及筆電幾乎都由台灣「電子五哥」代工。
誠如經濟部政務次長王美花所言,若川普對中國大陸所有進口產品全面課稅,以鴻海為首的台灣電子五哥所受衝擊將相當大。其實,還有依附在這些產業的供應鏈廠商及台積電、大立光等眾多蘋果供應鏈,均難以迴避。
台灣去年對大陸出口比重為四十一.二%,創近年新高;大陸GDP降一%,台灣GDP將隨之下降○.二%,可見兩岸貿易關係之密切。台灣去年底接單急跌逾一成,其中來自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年減一成多,為三年來最大跌幅,而以電子產品及機械產品減少最多。今年以來,出口表現是月月「望黑興嘆」。甫公布的四月出口連續第六個月負成長,出口值也創近二年以來新低。累計前四月,我對大陸出口衰退逾一成,影響不容小覷。再經這一波貿易戰,五月出口恐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難逃連七黑。
尤有進者,倘若川普一個月後再宣布全面課稅,因波及產業涵蓋了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主要供應鏈,對台影響絕不亞於大陸。不可諱言,出口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引擎,占比近六成五;出口衰退,今年經濟成長恐難「保二」。
蔡英文總統最近在國安會議中表示,台灣經濟基礎穩固,台商回台投資大爆發;並認為這波關稅沒有影響到台灣主力產業,似乎輕忽貿易戰影響,又認為台灣在美中鷸蚌相爭中是漁翁得利者。殊不知,當前要改變根深柢固的「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美國」三角貿易模式談何容易?又台商資金回流利弊互見,其創造的效益恐低於相關產業在貿易戰中所減損的價值。兵法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低估貿易戰影響,將受害更深。
一中兩憲:兩岸共構文化中國
2019-05-14 23:54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提出「一中各表就是兩個中國」的相關說法,引發爭議。事後郭台銘受訪時表示,他只有一句話:「大陸當局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意參加國民黨內總統初選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提出「一中各表就是兩個中國」的相關說法,引發爭議。事後郭台銘受訪時表示,他只有一句話:「大陸當局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這是他的核心論述,「其他政治語言我不會」。中華民國「是我的唯一」,也是他參選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中華民國,什麼都沒有。
朱立倫指出:國民黨對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有非常清楚的說明,絕對不能表成「兩個中國」;王金平說:他和郭台銘都是「中華民國派」;馬英九試圖要為郭董緩頰,他說郭的意思應當是說,「一中各表的一中,是中華民國」;郭台銘本人則是很坦誠地說:誰能把「九二共識」講清楚,「十個人就有廿種說法」!
藍營有意問鼎總統大位的人必須瞭解:這是明年總統大選藍軍最大的罩門。賴清德在東京演講,說得非常清楚:綠營已經將明年大選定位為「反對一國兩制」。不管蔡英文如何「治國無能」,如果藍軍對兩岸政策仍然拿捏不定,明年大選必敗無疑。
在我看來,郭台銘所說的「一中各表就是兩個中國」,其實就是多年來我所主張的「一中兩憲」。在傳統稱為「中國」的領土上,存有「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不同的憲政體制,它們在其有效的統治範圍內,各實施性質迥然不同的兩部憲法。只要兩岸都承認這樣的客觀事實,雙方就可以對等的立場進行談判,甚至簽訂和平協議。
「一中兩憲」不是「一國兩制」。香港的「一國兩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下,制訂一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中兩憲」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彼此對等的兩者之間,並沒有這樣的從屬關係。
香港的英文名字是Hong Kong, China,中間有個逗點。將來兩岸如果要簽訂和平協議,雙方使用的英文名稱分別為Taipei China 和Beijin China,中間沒有逗點,表示「一中兩憲」和「一國兩制」並不相同。兩岸簽約時雙方使用的中文名稱,則分別為「台北中國」和「北京中國」;這兩個名稱中的「台北」和「北京」,是雙方首都的所在地,「中國」則是雙方歷史上共有的「文化中國」。
必須強調的是:「一中兩憲」是兩岸和平的起點,而不是終點。在海峽兩岸邁向和平統一的過程中,中共必須致力於重新建構「文化中國」,撫平「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創痕;在蔡政府千方百計要搞「去中國化」的今天,藍軍必須全力捍衛「文化中國」,和綠營的「文化台獨」對抗到底。兩岸的知識分子則必須攜手「共構文化中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習五點」所說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如果沒有了「文化中國」,兩岸人民如何可能「心靈融合」?
都更三箭 民眾齊心才能如願
2019-05-14 23:57 聯合報 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台北市)
新北市政府13日表示,配合都更修法及都更三箭政策上路,「都市更新實務工作坊」即日起在新北市都市更新處網站開放報名,將於6月開課,推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多元都更(含危老條例)」專題班,推廣都市更新相關法令及觀念宣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推動都市更新與都市再生,近年來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都卯足全力端出政策牛肉,設法促成讓民眾換得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
以中央為例,除了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外,破天荒推出「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為因應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都市計畫範圍內危險及老舊瀕危建築物之重建,改善居住環境並提升建築安全與國民生活品質,在此條例架構下,希冀以全數所有權人同意為前提,讓都市老舊與危險建築透過簡易過程即可得到容積獎勵,進而達到促其改建的目的。
中央另一方面的作為則是「都市更新條例」及其子法的修法。修法後的都更條例,明確化都市更新獎勵值,並提高同意門檻、強化程序正義、修正民眾建築物與土地權利價值鑑價規定等要項。期望讓每個都更案件在整合初期就能有明確的獎勵值與多數民意基礎(同意門檻提高到四分之三),企圖藉此讓都更推動更順利。
在地方政府方面,以新北市為例,則是積極推出「都更三箭」政策:一、在捷運站周邊(一五○或三百公尺範圍內)以大眾運輸發展導向為原則給予增額容積;二、在主幹道(路寬廿公尺以上)沿線予以基準容積提高;三、針對危險與老舊建築給予優先必要協助、設置前進工作站、市府團隊親臨第一線瞭解社區住戶需求。同步擴大辦理俗稱「立面拉皮」的整建維護策略街道示範、及五層樓以下集合住宅增設電梯補(獎)助示範方案,可見地方政府的招數已經出盡。
然而,上述種種政策是否真能見效,關鍵還是在民心!以「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為例,雖然程序簡便、獎勵值明確,但需要所有權人全數同意仍是門檻所在。另一方面,如果回到都更條例框架辦理都市更新,修法後之條文雖仍保留多數決的「代拆條款」,並明訂程序中必須「本於真誠磋商精神」予以協調,並訂定期限辦理拆除或遷移等內容,但在地方政府的政治盤算中,能夠展現魄力強行進行代拆的政府官員又有幾何?實是未知之數。
尤其屬於房地產權複雜、改建後售價較低、建築基地面積較小、面臨道路寬度較窄、建築基地形狀不規整、甚至是危險建築(海砂屋)者,可能現行或未來許多都更政策多無法適用,抑或緩不濟急。此時民眾非但不可妄想不勞而獲,更必須積極與政府及實施者(開發商)合作,共同說服部分消極不配合、掣肘杯葛、漫天喊價的原住戶,如此都更的願望才有可能實現。
全台進行中或已完成的都更案已有一千七百餘件,其中鮮少是不勞而獲的案例,換言之,政府再多的都更箭,仍需民眾齊心才可能如願!期盼都市更新與都市再生政策能讓都市更安全,讓人民安居樂業。
誰能主導台灣繁榮和平?
2019-05-14 23:52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爭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郭台銘(左),是跨國大企業家,大聲地宣稱:「我是經濟人,不是政治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則是要農工商一起「發大財」的社會人。在郭韓二人身上,可以看到追求效率的速度與勇敢承擔的氣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繁榮與和平
台灣必須要面對時隱時現的「經濟—民粹—兩岸」危機,不論哪一個黨執政,都必須要拿出繁榮與和平的對策。一個「中等」所得國家,延誤了二十年無法進入「高」所得,是政府與人民共同的罪過。一個馬英九時代穩定的兩岸關係,此刻變成要增購三千多億買武器自衛,是不可思議的進行式。
在當前持續的中美貿易戰中,民進黨政府不斷加強抗中反中力道,台灣必須要應對因此而帶來的「黑天鵝」(極不可能但可能發生的事件)與「灰犀牛」(一種可能產生悲劇的警告)效應。
回到經濟面,造成台灣經濟動能衰退的四個因素,一如車之四輪:民間消費不振、投資萎縮、政府支出疲弱、出口乏力。
埋下這個種子有二個關鍵因素。一是民國89年(一九九○年)代中期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阻擋了大陸經濟起飛中,台灣水漲船高的黃金機會。另一個是三十年來民主制度,就如在歐美國家一樣,已無法有效治理一個中產階級停滯、貧富差距存在、合適工作機會難找、意識型態當道、利益團體偏執、民粹與網軍竄起的分裂社會。
此一現象也助長了三位民選總統執政下,行政院長的快速折損;在陳馬的總統任內各換了六位,蔡總統任內三年也已換了三位。平均一年半的任期,怎能產生偉大的政績?
(二)郭韓的速度與氣度
因此,台灣三十年民主政治實施的景象是:民粹不斷在燃燒,年輕一代的生活在力爭上游中陷入困境。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出現了民意的大翻轉。對民進黨政府輸掉十五個縣市的最大教訓是:不能不重視民生,不能再依靠民粹。一條政策不同的路線是:放下悲情與兩岸對抗,走向開放與兩岸交流。台灣要在台中美三角關係中做和平與緩衝的角色,不能變成美國的馬前卒。
在「民意如流水」的台灣,對政黨的忠誠度已在消失中。每當有強烈意識型態的政治人物退出政壇,我內心是暗暗地為他們高興。他們做對了一個「三贏」的決定:解放了自己,釋放了權勢,看到了新思維人才的冒出。
還在高位上,要維持自己的政治生命,趕快從「政治人」變成「經濟人」與「社會人」。
「經濟人」追求的是經濟效率與民間財富。「社會人」追求的是社會進步、多元與公平。
民國39年(一九五○年)代,台灣努力擺脫貧窮與落後,強調了「經濟人」的重要。台塑的王永慶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透過民間企業興起,就業增加,工資提升,財富累積。
進入民國69年(一九八○年)代,社會趨向小康,「社會人」的主張得到重視,全民才能逐漸分享到經濟紅利。
一張川普照,產生百般聯想;一瓶礦泉水,捲起千層浪。
政治人物常缺:速度與氣度,但在郭韓二位身上,看到了追求效率的速度與勇敢承擔的氣度。
讓我們期盼:選出的總統要擁有「經濟人」冷靜的腦,「社會人」溫暖的心,以及與生俱來的「中華情」。
有冷靜的腦,就不會做反理性的決策—如增加戰爭風險;有溫暖的心,就能建立一個祥和社會,尤其改善中低階層的生活;有中華情,就會自信地展開兩岸政策上的開放、交流、雙贏。
海洋國家更應紀念鄭成功
2019-05-14 23:46 聯合報 衣冠城/文字工作者(加拿大)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具原住民血統的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表示,基於反對「殖民史觀」,主張中央官員不應參加祭祀鄭成功,引發爭議。焦點多集中在「漢人中心主義的殖民史觀—開台聖王」、「黨國意識形態教育遺毒—民族英雄」,甚至統獨立場—拒絕與中國統一(內政部長徐國勇語)等問題。一個重新認識台灣史或東亞史甚至世界史,進而建構國家願景的大好機會,卻成潑糞的爛仗,殊為可惜。
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特殊地理位置隨著世界貿易發展捲入歷史洪流,如同美洲、大洋洲等新世界一樣,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島上的人民再也不能擊壤而歌,必然被更大的集體性統治集團尤其是現代國家收編統治。比如菲律賓人的名字就是西班牙人為便於治理,強迫加諸每個人之上;並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引起區域及全球性霸權競逐,以致多次易主,政權更迭。這便是台灣這四百餘年來歷史命運的空間座標。
要理解鄭成功,必須放在這大歷史架構中看。要瞭解鄭成功,必須先談他父親鄭芝龍;鄭芝龍出生泉州,及長赴澳門親戚處學商,學會葡萄牙語,開始與西方人打交道,甚至入了天主教。後來去日本發展,娶日人為妻,即鄭成功的母親。他與台灣的最早接觸就是擔任荷蘭人的翻譯。他已是有相當豐富國際經驗的人。
他日後成為亦盜亦商甚至亦官的一代梟雄,為鄭成功奠定豐厚的事業基礎與深遠的戰略格局。鄭芝龍擁有大批船隊艦隊,幾乎壟斷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海上貿易,在軍事上也足以與西方列強分庭抗禮,即使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也對其有所顧忌。荷蘭人與鄭芝龍多次交手都未能占到便宜。
鄭成功就是在這基礎上建立起海上霸業。在他實力鼎盛時期,擁有廿萬餘兵力,其中除漢人外,也有日本人、朝鮮人、東南亞人乃至非洲黑人等不同族裔。他的船艦火砲與性能不遜於荷蘭人,總噸位數也與當時海上強權的英國、荷蘭不相上下。他的士兵驍勇善戰,連荷蘭人都形容國姓爺的軍隊不怕死。
鄭氏父子對當代台灣的意義,重要的不是民族英雄收復失土,或是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成為開台始祖,而是在大航海時代,第一個能與西方相抗拮的非白人海上勢力。這是一段被白人優越論刻意遺忘的史詩,也是讓我們困於內鬥的無能子孫汗顏的偉業。
民進黨喜以海洋國家自許,但對海洋的戰略與格局卻缺乏深刻思考。我們是游不走的鯨魚,對與大陸一衣帶水島嶼來說,缺乏戰略縱深,海洋屏障有限,海洋帶給我們的是機會也是挑戰。我們也許無法成為縱橫四海的英國人,但也不要忘了,我們的先祖曾經叱吒東海南海。這樣紀念鄭成功對建立海洋國家,就有了不一樣的啟發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