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蘅/記者和AI會不會是好夥伴?
◆ 王健壯/台灣距離不自由民主有多遠?
◆ 方祖涵/一百八十六年後的決定
◆ 盛治仁/打造冠軍隊伍的條件
◆ 薛承泰/大選是球賽還是戰爭?
◆ 葉銀華/論泛公股金融機構董總的改派
◆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周行一/美國能強大多久?
◆ 洪蘭/AI時代 人文素養更重要
◆ 楊志良/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 嚴震生/盧安達種族滅絕25周年的省思
◆ 王文華/為什麼閉關、放空、沉澱沒長效?
◆ 沈呂巡/台灣關係法40年,助選總統嗎?
◆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蘇蘅/記者和AI會不會是好夥伴?
2019-04-22 00:54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推出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新華網)
這則報導在地震發生三分鐘後就完成,還配了震央地圖,說明過去十天,該區沒有類似地震發生;最後一段說明,這篇格式化新聞是用「演算法」產生。
其實早在民國103年(二○一四年),洛杉磯時報記者Schwencke就用電腦首次操刀,第一篇報導口吻很像電腦合成般生硬,但現在,完全如記者報導用語,若不標明是「地震機器人」(QuakeBot)報導,讀者很難發現。
「AI新聞」意味媒體行業正在進行一場革命,難怪哈佛大學尼門報告稱今年是AI新聞爆發年。但史丹福大學駐校記者Tom Van de Weghe則發現,多數新聞人還不知道如何和AI共處,但引入AI已是大勢所驅。
國外新聞室目前採用AI的方式不再是簡單的制式報導,而是顛覆式的應用,它已經可以模仿記者口吻修辭,以維持一貫風格。
路透去年三月設立模控新聞室(cybernetic newsroom),取名「山貓洞見」(Lynx Insight),發現AI無論在新聞策劃、想題目、蒐集分析數據,都幫上大忙。
路透數據與創新執行編輯Reg Chua對AI看法很正面,認為媒體可結合最好的AI和人工判斷,產生深度新聞和調查報導,但編輯部需要重新分工,讓AI發揮所長,編輯需要看AI的重點標示和模型分析,提出問題、判斷重要性、理解背景,產生更精彩的報導。
華盛頓郵報啟用大名鼎鼎的機器人Heliograf,早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里約奧運就報導過上百則新聞。美聯社與Urbs Media合作,透過自動化寫作工具「文字職人」(Wordsmith),用在運動賽事報導。最近HBO「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新一季一開播,AI新聞找到觀眾喜歡的角度,帶來高點擊率。
美國之外,歐洲從民國106年(二○一七年)開始,每月已有上千則用演算法產生的新聞。大陸騰訊的演算法不但能自動產生新聞,還可以到現場聽演講,自動找到重點,發布新聞。
不過,AI用於新聞採訪,也不是沒有爭議。
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魔鬼剋星」,飛行機器人變成殺人武器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CNN已啟用「防燃」飛行機器人報導加州森林大火,曾經引起消防員憤怒,認為嚴重干擾救火。前面提及的洛杉磯時報QuakeBot,也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誤報聖芭芭拉發生規模六點八大地震,其實是發生在民國4年(一九二五年)的地震,當天是AI演算法出錯。
然而正如下圍棋的AlphaGo,它的進步一日千里,如今已是強而有力的工具。
人們最關心的是:AI技術會造成記者編輯失業嗎?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因為AI「被辭職」,因為,AI的功能不在替老闆省錢,而是不斷創新新聞處理方式,它也是記者的好幫手。路透就發現,會用AI的記者可以省下二成時間。因此AI最終會不會取代記者,目前難下定論。
尼門報告預測,民國114年(二○二五年)的新聞編輯室可能有兩種發展:一種是全由AI主導運作,但也可能發展AI和人類共組編輯部的模式。AI必然對新聞產生重大影響。不過,新聞畢竟是發揮創意的工作,核心仍在個人和新聞業的因應與推進。如何運用AI,勢將不斷激勵與考驗所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