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名家觀點/保險業投入FinTech 必要的冒險

名家觀點/保險業投入FinTech 必要的冒險


2019-03-13 00:38 經濟日報  彭金隆(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民國104年(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指出「金融科技」將影響銀行最快imminent effects)但影響保險最大greatest impact,讓國內保險業者陷入經營轉型的焦慮感。
過去十幾年來,我國保險業面對高度的市場競爭,為了持續創造經營效率與競爭優勢,業者也不斷精進經營模式,從來沒有停止對科技應用的期待與追求,例如把保險服務與投保作業行動化與網路化等,只是全球金融科技浪潮席捲而來,許多保險業無不加大力道參與,但快四年過去了,雖然市場投入大量資源,但保險市場的變化,就如民國106年(2017年)University of St.Gallen兩位學者 Alexander Braun與 Florian Schreiber所言,市場沒有出現真正完全改變保險遊戲規則的破壞商業模式。
這也呼應國內某人壽總經理指出,原本期待金融科技是一片輝煌,結果只有一道光芒,金融科技對現階段壽險業而言,只帶來研發成本尚未有成績,成為壽險業營運的壓力來源。
即使質疑聲不斷,保險業對於金融科技的投入,可能會是一場必要的冒險,因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市場競爭,不冒險可能成為最大的風險。
但仔細檢視這波「虛實兼具」的金融科技風潮,雖有許多過度膨脹的技術已顯露疲態,但確實有些關鍵特質,跟過去保險業科技化的經驗有許多不同,值得特別注意。
首先,過去保險業導入科技的過程,大都是由業者發動,以改善作業流程效率降低成本為主要目的。因為是業者發動,任何改變都須受制於監理程序,因此改變是漸進、局部與可預測性的,市場有充分時間掌握變化趨勢,即使落後的業者也有時間跟上,因此對產業的實質威脅感並不強。
反觀這一波金融科技應用風潮,發動者許多轉為技術廠商與消費者本身。由科技業者主導下的金融作業流程改造,因為過去完全不受金融監理制約,破壞性與不可預測性加大,容易產生破壞式的技術斷層門檻,可能讓傳統金融業者在調適與應變上,形成基本結構上的障礙而導致競爭優勢流失。諷刺的是,目前金融業者面對科技業者的競爭,過去金融業者抱怨「管太多」的金管會,反而成為最大的保護傘,但在消費者權益高漲的時代,這個保護傘能撐多久?
面對科技業者的挑戰,金融業還有金管會靠山支撐,若是由消費者發動的改變,則對保險業經營的威脅將大幅增加。因為強大的金管會也許管得到金融業者與涉入金融業務的科技業者,但卻無法管到廣大的消費者。如果是消費者自發性運用科技工具所作的改變,若保險業者沒有因應之策,有可能嚴重影響產業未來發展。例如Braun與 Schreiber指出消費者透過去中心化的平台,把點對點(P2P)概念運用在風險分散上,就對保險業極具破壞力。如果未來消費者彼此間,找到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風險移轉方式,身為中心點的保險業怎能不擔心。
傳統保險業在經營上使用大量人力,人不像機器設備可以在老舊時隨時汰換,現在看似不高的人力成本,隨著人口結構轉變與勞工意識發展,未來必是潛在可觀的負擔。但金融科技的發展給予保險業長期轉型的機會,如何逐步讓科技取代不效率的人力作業模式,並積極讓科技協助人力效率提升以改變長期經營結構,不論明天「金融科技」還流不流行,都是持續要做的。


彭金隆

現為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保險科技實驗室執行長,研究專長為銀行保險、金融控股公司、保險監理法規與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