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脫歐歹戲拖棚 拖愈久代價愈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004/web/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台獨急行軍,救不了蔡英文的無能治理
◆  聯合報黑白集/「表態比賽」開始!
◆  經濟日報社論/脫歐歹戲拖棚 拖愈久代價愈大







經濟日報社論/脫歐歹戲拖棚 拖愈久代價愈大


2019-03-19 23: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英國脫歐即將於本月29日生效。上周英國國會連續做出三個決議,分別是否決脫歐協議、不接受無協議下的硬脫歐,以及要求首相梅伊爭取延長脫歐時限。若歐盟接受,意味著脫歐歹戲要繼續拖棚到暑假。
說脫歐是歹戲拖棚,主因如下:英國政府與歐盟之間,早於去年11月完成「脫歐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談判。500餘頁的協議,主要內容在交代脫歐生效後、至民國109年(2020年)底間這段所謂「脫歐過渡期」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英國須支付歐盟的「分手費」。對於前者,雙方同意在此期間,英國基本上仍享有歐盟成員國的權利,但不能再繼續參與歐盟決策,並退出歐洲議會。簡言之,依據脫歐協定,3月29日過後的一年半內,運作跟脫歐前差異不大。真正的未來關係,將在這一年半內繼續談。至於分手費,按照「脫歐協議」的計算公式,大約是390億英鎊(可分期付款)。
由於無協議硬脫歐成本極高,且英歐的關鍵問題在未來互動,因此「脫歐協議」的批准應是時間問題。殊不知,就在歐盟這方27國都已經批准後,英國國會卻在1月15日否決了協議;等梅伊硬著頭皮跟歐盟重新調整了部分內容後,英國國會再度於3月12日否決。在英國內閣制下,首相連續被打臉形同倒閣,理應要總辭改選,但執政黨與反對黨各有算盤,也未要求梅伊下台。歸納英國目前的情況是:不接受無協議脫歐、不接受目前的脫歐協定、內閣不下台。
第二個稱其歹戲的原因,是英國國會否決的主因,除了分手費過高外,在於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是否要設邊境關卡的爭議。脫歐後,英國唯一與歐盟相連的陸地,就是愛爾蘭島上的北愛爾蘭(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歐盟成員)。英國政府、愛爾蘭及歐盟三者的共識,就是無論未來英國是否續留單一市場,原則上都不重新豎起實體的邊境海關。在此情況下,北愛與愛爾蘭間,未來可能既無關稅,且歐盟檢驗檢疫等法規可能繼續適用於北愛。
理論上,北愛與英國本島不相連,這種類似特區的安排應該影響有限。但英國的脫歐派議員認為此舉等於繼續有歐盟的殘留,違反脫歐精神;北愛地區議員亦擔憂無實體邊境,會導致愛爾蘭共和國繼續影響、滲透北愛(後者一向有統一全島的呼聲)。至於留歐派議員,反正不急著脫歐,更無誘因接受協議。
或許欠缺歷史情結的感受,這些看起來不應是無解的問題,竟然導致嚴重卡關。一旦無協議硬脫歐,本月底過後英國與歐盟,立刻回歸類似台灣與歐盟的關係。在貿易上關稅、檢疫、法規都各自運作,找工作或定居要以外國人身分申請,航空、海運、文憑、執照等體制要拆分,且物價必然上漲。英國目前有一半的食品來自歐盟地區,未來若都要報關、課稅、檢疫,英國央行估計日常生活成本將增加至少10%。英國出口亦同;雖然歐盟整體關稅不高,但汽車關稅10%、甜食產品近30%,飲料及菸草超過20%,這些都是目前英國出口歐盟的重要產品,一樣受影響。對英國的投資夥伴也有實質的衝擊。
未來一周內峰迴路轉,英國接受協議的可能性不高。在最壞情境下,硬脫歐也只是暫時性安排;等雙方談出「未來協議」後衝擊就會消失。但糾結在歷史、經濟、北愛與政黨政治間的英國,是否能夠走出脫歐迷霧,在時限內與歐盟談出未來關係,令人懷疑,且時間一久,產業社會都已調整,代價已經埋單,協議的影響就迅速降低。至於英國走這一遭是禍是福,只能留待歷史的檢視了。









聯合報黑白集/「表態比賽」開始!


2019-03-19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右)突襲式登記參選2020,正面挑戰蔡英文,蔡總統喊話「請大家和我走在一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提名演成蔡英文賴清德之爭,許多支持者憂心如焚,綠營政治人物也展開一連串的「表態」比賽。陳菊在第一時間表示「關心也憂心」後,稍晚又在臉書發文,宣稱她「挺蔡英文連任」。
陳其邁也在臉書跟進挺小英,理由和花媽一樣:民進黨在最低迷的時候,是蔡英文幫整個黨重新站起來。不論這是否挺英的標準答案,「重新站起來」幾個字很重要,表示他們還記得陳水扁的貪腐如何讓民進黨跌到谷底。這和賴清德一再強調特赦扁不同
接著,廿七名綠委昨天連署挺小英,企圖鞏固蔡英文的權力大柱。以英系為首,包括正國會、海派、謝系立委,都站出來表態。尷尬的是,賴清德所屬的新潮流系雖有鄭運鵬參加連署,記者會上卻未現身;不知是否身不由己,或者新系仍在掙扎。廿七名立委僅占民進黨立委不到四成,直到晚間才增至卅四人,顯示小英並沒有「現任」的優勢。
外界關心的是,賴清德正面挑戰蔡英文,一旦雙方殺到刀刀見骨,會不會造成民進黨分裂?往好處想,如果雙方都遵循初選規範作君子之爭,民進黨分裂的可能性就不大。但賴清德這次是挾「反英」的獨派勢力挑戰現有權力中樞,又藉赦扁議題要脅蔡英文,要說這不會損及黨內團結,恐怕是騙人的。
最壞的情況是,一旦賴清德初選獲勝,成為黨內簇擁的新領袖,蔡英文將陷入長達一年的跛腳治理,那台灣就慘了。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台獨急行軍,救不了蔡英文的無能治理


2019-03-19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左三)登記角逐民進黨總統初選,投下震撼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補選保住兩席戰果後,民進黨轉瞬迎來了賴清德參選總統的震撼彈,殺得蔡英文措手不及。賴清德參選被形容為一次「突襲」:黨政高層被蒙在鼓裡,新系同志力勸無效,僅少數獨派大老知情;他以「台灣不做第二個香港西藏」為宣言,打出台獨急行軍的旗幟。蔡英文竟一時難以回神,只能文青喊話:「請大家和我走在一起!」
賴清德對內挑戰蔡英文,對外則鎖定韓國瑜為主要對手,說明這不只是民進黨的路線之爭,也關係著台灣未來發展及國家治理的路線之爭。先談民進黨的路線問題。賴清德不顧黨內已「定於一尊」的蔡英文路線,大膽向她發動挑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賴清德「台獨工作者」的角色獲得獨派全力支持,他們共同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過度保守,因而揭竿起義;二是他辭閣揆返鄉後聽到綠營基層的心聲,擔心明年總統、立委都輸掉,故選擇「勇於承擔」。簡單說,賴清德在兩岸議題上不同意蔡英文的保守路線,在國政上則認為蔡政府的失能已無法贏得民心,自認應取而代之。
民進黨訂有成文的初選機制,賴清德據此參與角逐,並和蔡英文就政策進行辯論,應是合情合理的事;但為何有那麼多民進黨人覺得受到「突襲」?原因無他,多數民進黨人已習慣了目前這種「說七分、做三分」的兩岸政策路線,尚未準備迎接更激進的台獨路線;而賴清德突然投靠獨派反英陣營並揭竿起義,當然讓他們感到倉皇。然而,只是「搞半套」的台獨都已難贏得民心,民進黨若改採激進策略,會更受歡迎嗎?
事實是一頁難堪的真相。去年民進黨大敗後,蔡總統一路調緊兩岸關係,面對「習五點」強力進犯,不斷以國安為由縮小兩岸交流閘門,這已讓許多民眾感到難以消受。獨派卻覺得這遠遠不夠,所以支持賴清德出馬,希望改走台獨急行軍;如此一來,台灣豈不是更硝煙蔽天,沒有寧日?
賴清德不顧派系同志勸阻,驟然挑戰蔡英文,說明他自命「台獨工作者」不是虛話,且急於實踐。然而,作為醫師出身的政治人物,他卻可能誤診了民進黨的病情,且開出錯誤的藥方。事實上,民進黨目前的低迷,很大成分是來自蔡政府的治理失效:包括民進黨器量狹小、拙於用人;或因專業欠缺、眼高手低;或由於傲慢自大、拒絕溝通。這些問題,都是「執政能力」的問題,而非兩岸政策「不夠激進」。賴清德顯然錯認了因果,也錯解了答案。
賴清德的突襲,對於即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的蔡總統而言,當然是一件極為狼狽的事。蔡英文的首屆任期還未滿三年,去年底她已飽嘗嚴重敗績;而今又受到曾任自己「二把手」的要角伏擊,不僅顯示她才德無法服人,更暴露她缺乏識人之明。她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更是和賴清德「情同姊弟」的新系要角,而今卻眼睜睜看著突襲總統的事件發生。請問,連政治親信都難以取信,蔡英文還能向人民炫耀,說她的「國安布局」如何周密嗎?
不可諱言,賴清德表態參選,戳破了民進黨一直在兩岸關係上「虛與委蛇」的事實。以民進黨的初選進程,也許四月初人們就有機會聽到他與蔡英文一辯高下,大家拭目以待。但別忘了,不久之前賴清德還高居廟堂之上,他難道一下台就能與蔡政府執政的失能失德作出完美切割?當他說基層擔心「總統立委都輸掉」時,他會覺得自己一無責任嗎?
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曾得到「賴神」的讚譽,但這個封號已隨著他的閣揆經歷煙消雲散。現在,大家要看他的「台獨急行軍」能拿出什麼秘笈讓民進黨回春,讓台灣繁榮但當他說出「赦扁」是基本做人道理時,實令人倒抽一口氣:這就是台獨工作者的道德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