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走下坡的必然與偶然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855/web/

◆  聯合報社論/從「自經區」之爭看台灣政黨政治的病態
◆  聯合報黑白集/老美之一石二鳥?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走下坡的必然與偶然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走下坡的必然與偶然


2019-03-14 02:1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3月以來全球主要國家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普遍不利。中國2月出口劇減近21%,減幅三年來最大;德國元月工廠訂單下滑2.6%,是半年多來最大減幅;美國2月非農業就業人數僅增加2萬人,就業成長幾乎停頓。中、日及歐元區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呈現萎縮,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也降到川普當選以來最低點。
不僅景氣現況疲軟,中國政府當局已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降低到6-6.5%,歐洲央行(ECB)也將今年預估成長率由1.7%大幅下降到1.1%,而且還可能「再走下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綜合領先指標顯示美、加、英及歐元區的成長動能都減弱。
不過,儘管經濟成長減緩的時間很可能拖長,發生衰退的機率仍低,加上通膨偏低,景氣既不太熱,也不太冷,經濟學界通稱此種情勢為「金髮階段Goldilocks)」。目前美國仍處於「金髮區」的中間偏上區域,中國在中線上下掙扎,歐元區已經滑落到下限區,日本更處於負數區。景氣一旦跌出「金髮區」,很容易就逆轉為經濟衰退及金融動盪。由於去年下半年全球景氣明顯轉壞,「金髮區」岌岌可危,國際股市也於第4季重挫。
景氣惡化的短期性原因不少:一是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美元升值,引發新興市場災難;二是全球貿易衝突升高,尤其是美中之戰,打擊投資及消費信心;三是中國實施減債,私營企業融資困難;四是歐洲政局紛擾難解,包括英國「脫歐」情勢混沌,義大利與歐盟間的預算爭議,及法國的「黃背心」街頭暴動等。
所幸這些不利因素正在消退。Fed已經確認將暫停升息;ECB將可能首次升息的時間延後,還提前宣布將再度對銀行業提供長期低利貸款。美中貿易戰已「無定期」停火,雙方一旦達成協議,不確定性降低,可望帶動企業投資及就業。中國人民銀行也降低減債力度,今年元月信貸再度激增,國務院也宣布減稅近8,000億人民幣,並提高預算赤字比率。已有多家研究機構指出中國景氣經濟正從谷底回升,並有可能達成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歐洲民國107年(2018年)政治震撼的衝擊正在減退,「英脫」也很難再拖。因此只要美中貿易當真「停戰」,今年全球經濟只會出現周期性的減緩,而形成低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的超軟性著陸」。
然而全球經濟真正的問題,在於長期結構性的問題糾結難解,而景氣循環又恰巧從成熟期轉向下坡路。主要的結構性挑戰有二第一是桑默斯等經濟學者主張的持續性停滯secular stagnation學說,即由於人口老化,生產力成長減緩,貧富差距擴大,市場競爭性下降等因素,導致需求結構性疲軟,並引發國家主義民粹主義興起,例如英國「脫歐」、川普勝選、美中貿易戰,及自由的全球經濟秩序備受侵蝕等政治效應,形成惡性循環。第二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私人及公共負債加速擴大,目前已經達到極限,碰到景氣下滑時負債很容易失控,再度引發金融危機,並使經濟衰退的風險提高,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
面對長期性、結構性的惡劣環境,最大的風險就在於當全球經濟成長減緩時,各國不可能協力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尤其是貨幣政策依據以往經驗,如果美國發生衰退,Fed標準的因應措施是降低利率5個百分點,亦即政策利率必須降到-2.5%,歐洲與日本央行必須將利率降到更低,這將在技術、金融及政治上引發重大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雖有較大的政策運作空間,但卻會使中國的信貸再度擴張,帶來長期風險。因此各國即使是因應一次小規模的短期性成長減緩,也可能相當棘手。換言之,結構性問題的存在,使全球經濟走下坡成為「必然」至於何時發生,則繫於「偶然」






聯合報黑白集/老美之一石二鳥?


2019-03-14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柯文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正力拚立委補選,此際鄭文燦風光返國,創下地方首長在美最高待遇。朝野熱議,「大阿哥」恐將取代賴清德,成為蔡英文連任的新拍檔,「鄭文燦障礙」之說不脛而走。看在綠營氣若游絲的天王眼裡,應不好受。
大阿哥前腳才返國門,林右昌後腳已抵紐約。據說,林右昌的規格也不差,美方同樣安排拜會白宮、國務院及國會等。老美高規接待民進黨中生代,無論是為大選之意外未雨綢繆,或著眼長期布局,都引來押寶之議。
相形之下,柯文哲訪美行程曝光,前後有變,因而傳出遭「降級」,但實情仍未可知。但台灣同鄉會卻補刀,數落柯P九大罪狀,宣稱拒絕接待,藍營支持者也沒有歡迎陣仗,給足冷臉。首都市長被藍綠僑界拒於門外,也算創了紀錄
柯P訪美規格如果不如鄭文燦,就有網友戲稱,因他曾以「強盜搶銀行」形容美台關係,現在「強盜生氣了」,要滅他威風。還有人解讀成先斷柯P大位之路,從而迫使韓國瑜參選師出無名。美方一石二鳥之計是否如此盤算,要逼總統大選回到藍綠對決,其實難說;但柯P選情下滑,也是事實
韓國瑜美國行不進華府,老美可插手的不多但以他目前人氣居高不下,美方恐不能太怠慢,以免世事難料押錯寶。韓國瑜的重頭戲在月底登陸,蔡政府已祭出「七大綱領」築牆;兩軍交鋒若擦槍走火,演成土包子起義也不無可能老美應該放點長線,或許更保險







聯合報社論/從「自經區」之爭看台灣政黨政治的病態


2019-03-14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韓國瑜向中央喊話,希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幫助高雄脫胎轉型。未料民進黨卻對他發動八方攻擊,指控他被「經濟統戰」;閣揆蘇貞昌並列舉「四個不可行」,說自經區將使台灣變成中共的「共犯」。這種指控式的政策辯論,已到了不顧是非、毫無理性地步,不僅反映了台灣政黨政治的淪落,也說明了台灣經濟不進反退的癥結
蘇揆對自經區提出的「四個不可行」,審視其內容,其實沒有一項成立。第一,他說馬政府任內要推都無法過關,這是倒果為因;當時立法未過是因為民進黨杯葛,又碰上太陽花學運阻擋。第二,蘇貞昌稱這會造成區內區外不公,事實上,自經區原本就是「示範區」的概念,要從區內向區外推廣成功經驗。第三,自經區是面對世界開放,不會有變成「中共共犯」之虞。第四,許多國家都在推動「自經區」,租稅設計當然可以符合國際規範,而蘇揆正推動的《產創條例》修法才是在挖租稅的黑洞。
民進黨之所以全力杯葛「自經區」,說穿了,原因在這是國民黨提出的方案,因此無論如何不讓它過關。至於自經區的設立對台灣經濟發展是好是壞,則完全不在綠營考慮之中。更嚴重的是,看蘇揆反對自經區的理由,基本上是以「加工出口區」的眼光看待。事實上,自經區的設置,其實是在示範「創新」,包括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等,與蘇貞昌想像的「製造業加工」完全扯不上邊。蘇貞昌還帶著滿腦子「製造業加工」的思維在領導行政院,再怎麼衝衝衝,能衝到哪裡去?
韓國瑜這次引爆「自經區」爭議,表面上看,只是又一回藍綠口水戰及選舉攻防。但深一層看,這種「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纏鬥政治,卻暴露了台灣永遠在內耗的無限可悲政黨政治的真諦,在透過政黨間的理念和政策競爭,尋求國家及社會的提升。但在台灣,政黨政治卻被扭曲成「有我無你」互不相容的惡鬥,即使斲傷國家的前途或犧牲人民的福祉,也在所不惜,完全抹殺了民主政治的本義
核四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垂死掙扎,正是台灣政黨政治最邪惡的代表作之一。在核四建而喊停、復工又封存的過程中,沒有一個政黨想要真正負責地拍板建或廢,藍綠兩黨都不斷地投入資金,想要應付一時的民意。和「自經區」有類似命運的,還有「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僅因李登輝的一句「戒急用忍」,台灣本來有機會取得亞太布局先機的經濟戰略立刻洩氣,再加上首度政黨輪替,最後計畫半途而廢。這點,一向霸道狡辯的民進黨絕對要負更多責任。而如此一蹉跎,中國大陸迅速崛起,台灣即錯失了自己原有的開放優勢。
民進黨政府這次群起反對自經區,目的其實只是在剿韓,而不是對台灣經濟發展突然有了什麼透澈洞見因此只能圍繞著「恐中」的軸線開槍問題在,二、三十年來,人們看到民進黨不斷地反對這個、圍堵那個,它自己又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什麼可行方略?是投影大於實像的新南向政策嗎?還是轉不出自己矛盾框架的非核家園?或者是「納綠排藍」的前瞻計畫?抑或是掏納稅人口袋的各種莫名所以的補貼?
我們真心期待,民進黨能跳脫它數十年來僵固不化的「反對思維」,虛心想想自己喊了那麼多年「愛台灣」的口號,究竟要把台灣帶向何方?作為一個中央執政者,如果不能為國家指出正確的發展方向,又不能設法讓社會大眾團結一心,卻還要對努力做事的地方政府落井下石,會是值得支持的政府嗎?良好的政黨政治,祕訣絕不在一味否定對手,而是在彼此的競爭惕勵中提升國家的品質這點心胸,我們卻無法在民進黨身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