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酬庸只是「敗戰內閣」最小的問題
◆ 聯合報黑白集/通關密碼一四五〇
◆ 經濟日報社論/何不讓自經區成為前瞻亮點?
經濟日報社論/何不讓自經區成為前瞻亮點?
2019-03-23 23: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15個在野黨執政的縣市,聯合要求國發會支持「自由貿易經濟特區」,遭到國發會冷回應:若和民國102年(2013年)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類似,就無重啟舊案之必要。事實上,從韓國瑜市長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構想後,立刻遭到蔡政府相關部會輪番打臉,連稍作研究都興趣缺缺,讓人深感蔡政府的「政治性」遠高於「專業性」。蔡政府若有足夠智慧,應好好研究一下,也許可將高雄自經區納入擴大版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帶動南部甚至全台發展;在地方和中央雙贏之下,應該有機會爭取到更多中間選民的選票。
「自由經濟示範區」本質上就是一種「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也就是提供某地特殊經濟待遇,來提振當地和鄰區發展。這其實不是新的概念,早在13世紀的法國馬賽港,就已成為「自由貿易港」,提供貨物在港口進出(但不入境)的免稅待遇。15世紀德國北部的漢薩聯盟也提供漢堡和布萊梅自由貿易港區。
17到19世紀,荷蘭和英國也將其部分殖民地港口打造為自由貿易港,如直布羅陀、亞丁、香港、新加坡、檳城。二次戰後,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成為拉美的著名地標,愛爾蘭的香穠發展區在民國48年(1959年)更成為依賴機場而成的自由貿易區。民國55年(1966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更結合了製造和自由貿易,促成了台灣經濟起飛,也讓經濟特區從此風靡全球。
世界勞工組織(ILO)統計,民國75年(1986年)有176個經濟特區分布在47國中;到民國84年(1995年)急遽上升到500個,且在民國95年(2006年)已超過3,500個、分布在130個國家;ILO在民國104年(2015年)估計全球已有4,500個之多。目前大量設立經濟特區的主要是中國大陸、埃及、印尼和菲律賓,但連愛爾蘭、紐西蘭和美國等先進國家也有,且出口數量也相當龐大。
經濟特區的型態和功能也不斷演化,從早期的自由貿易港、加工出口區、保稅區,到後來的科技園區、創新特區、邊境特區,到近來東南亞盛行的區域經濟走廊,在在展現全球過半數國家都寄望它們能滿足某些功能,如出口、就業、外匯、創新、區域發展、結構轉型等。當然,即便在提供租稅優惠、基礎設施、行政簡化、資金借貸、報稅協助之下,經濟特區也並非都能成功;包括區域選擇、法令規章、行政支持、薪資優勢、績效要求等,都會影響到特區的成敗。而若能搭配「區域貿易協定」(RTA)的國家間相互免稅,就更能降低成本和風險,帶來創新綜效而更容易成功;這也是亞洲的經濟特區通常表現優於非洲的原因(除了非洲最成功的模里西斯)。
台灣在民國79年(1990年)代中期提出了頗令韓國緊張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但因「戒急用忍」、兩岸並未三通而失敗後,已經20多年沒有令人矚目的發展計畫。「桃園航空城」原來有機會成為發展亮點,但企圖心太大、規模擴大,成為炒地皮標的,加上無法解除某些疑慮而胎死腹中,讓國際對台灣經濟前途看淡,跨國投資過門不入。
若「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能讓朝野理性討論、好好規劃,可以是個中央和地方攜手合作,讓台灣經濟再次攀上國際的機會,值得朝野再思量。
國發會陳美伶主委反對的重要理由,說台灣的「經濟自由度」已名列全球第十、足夠開放,沒必要再設特區。其實此話只對了一半,因台灣的經濟自由是排除對中國大陸開放的,也因兩岸對抗而缺乏東亞各國都有的大量「自由貿易協定」,導致跨國投資捨台灣而就大陸或東南亞,「自由經濟示範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扭轉目前台灣缺乏「自由貿易協定」的劣勢,妥善規劃下將可成為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重大激勵,此事正嚴厲考驗著蔡政府和執政黨的最高智慧。
聯合報黑白集/通關密碼一四五〇
2019-03-24 01: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招標小編是為了澄清假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顯然至今仍不明白,「二五○」這個數字為何會掀起韓流,釀成「搶菜攤、丟江山」的風暴。同樣的道理,「一四五○」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扳倒民進黨政權的「通關密碼」,也就不難想像。
主委官威好大,果然讓許多小民害怕。現在,大家都不敢直說「農委會養網軍」,改用「一四五○」作為質疑政府養肥貓禁衛軍的通關密碼。
農委會有沒有編預算招小編,原本很容易釐清。既然敢編預算,自有向國會和人民說明的責任。但是,農委會卻以關係「廠商隱私」及「智慧財產權」為由拒提供,理由未免太奇怪。陳吉仲把「告媒體」的力氣拿來說明,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陳吉仲至少應說清楚,「網路小編」和「養網軍」的差異何在?若是小編留言,至少可讓人辨識誰在講話;若要代表農委會發言,為何不能自己來,卻要招標外包?
去年的高薪實習生事件,吳音寧面對年薪二五○萬元的指控也不想說清講明,而是聲明會提告反擊。結果,立刻被算出一年實拿二四八萬元,反讓「二五○雪球」越滾越大。硬拗的結果,是被民意沖垮。
好啦!農委會真的、真的沒在養網軍,但你必須知道「一四五○」更無法無天。
聯合報社論/酬庸只是「敗戰內閣」最小的問題
2019-03-24 00: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九合一敗選,蔡英文總統改組內閣,由新北市長敗選的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高雄市長敗選的陳其邁擔任副院長,台中市長敗選的林佳龍出任交通部長。「敗戰內閣」之名,不脛而走。後來,蘇揆又提名雲林縣長敗選的李進勇出任中選會主委;最近,更核定彰化縣長敗選的魏明谷擔任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至此,可謂敗選隊伍全部到齊。
事實上,二月中已傳出魏明谷將接掌台水的消息,其後長達一個多月未正式發布。外界原本好奇,是否因為魏明谷與台水毫無淵源,此一人事酬庸色彩過重,高層唯恐受到批評而收回成命。結果證明,認為蔡政府「擔憂外界批評」的想法純屬多餘,蔡政府的人事酬庸已到了毫無保留、不畏人言的地步。
政治酬庸應該批判,卻非民進黨獨有,藍綠執政均有類似情況。與過去不同的是,「敗選者被大規模酬庸」,可謂絕無僅有。即便在威權時期,國民黨政府也不敢一次將大批選戰敗將集中安插於內閣中。民進黨的作法,雖未必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
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既然已遭民意否定,轉眼間卻被授予更大的政治權柄,「選贏當縣市長,選輸當院長部長」,這是何等荒謬的邏輯?這不僅違背政治倫理,也是視民意如無物。由於如此錯亂的權力授受,經民意肯定的首長,在行政院會上反而必須獲得敗選者的「核可」才能推展政務,這又是另一荒謬場景。
如果說蔡政府組織這支「敗戰部隊」占據高位,是故意要來激怒選民、向對手示威,恐未必盡然。更大的問題,或許是主政者的眼光跨不出黨派,或民進黨人才庫已經枯竭。蔡英文的首任閣揆是出身學界且有政務官歷練的林全,第二任閣揆是民進黨的「明星市長」賴清德,儘管兩人執政都製造不少爭議,但至少稱得上是「一軍」。而蘇貞昌不僅幾已淡出政壇,且是選舉新敗的「大老」;這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已一目了然。
這種人才枯竭的問題,也發生在內閣部會的首長更替:新任農委會及環保署長都是直接由副署長升任,教育部長則是舊部長回鍋。「官不聊生」的窘境,甚至超過馬政府最後的看守內閣時期。之所以走到這樣的境地,除了民進黨本身善於政治卻疏於專業、工於選舉卻拙於治理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諸多作為皆在「操弄政治」,而非治理國政。在這種情況下,民間才德之士當然望之卻步。
這種情況,在幾個「獨立機關」的表現最為明顯。例如,中選會前主委陳英鈐雖是學者,立場卻是偏綠;他在「公投綁大選」與民間團體多次交手,明顯偏頗袒護民進黨;但選後他仍被民進黨指為「戰犯」下台。另一個懸缺達半年的促轉會正副主委,因「東廠」標籤已無法清洗,迄今找不到接任人選。
民進黨的執政作風,不僅一再將行政部門「政黨化」,更把「獨立機關」當成自己的鬥爭工具。除了中選會和黨產會,最近蘇貞昌批評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誰都管它不到,它也什麼都不想管」,意在壓迫NCC取締批評政府的媒體。倘若NCC主委也因此去職,其接任者除非是有意當綠營打手的政客,又有什麼專業清流願意接此工作?由此看,會讓敗選政客李進勇擔任中選會主委,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總結而言,以「酬庸」來批評這個「敗戰內閣」,已非貼切的形容。原因是,「酬庸」只是這個政府最小的問題,它根本已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和職能。蔡英文最近提出了當總統的「三條件」,其中之一是「領導力」。但她短短三年就淘盡民進黨的人才庫,視民意與責任政治於無物,把國家公器當成對付政敵的工具。這種領導力,也就只有「敗戰內閣」足以匹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