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務實的政治工作者\星期透視/從脫歐到拖歐:分裂的英國與民主的糾結

udn 論壇報

◆  大屋頂下/兩岸關係的存量與增量
◆  星期透視/從脫歐到拖歐:分裂的英國與民主的糾結
◆  名家縱論/務實的政治工作者
◆  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呢
◆  畫中有話/發大財還是夢一場?
◆  瀕危的唯一國立醫大
◆  別再讓交安淪為一場空談
◆  混水摸魚 誰能得利
◆  黔驢技窮的民進黨
◆  漫畫/同舟不共渡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務實的政治工作者


2019-03-24 00:38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2020總統大選藍綠初選開打。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選後,與蔡英文總統從戰友變成競爭對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依前年大法官解釋和去年公投的結果,提出有關同性婚姻的專法,在任何法治國家都是分內之事,偏偏他要破天荒安上一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除了表明行政院協調正反意見已用盡洪荒之力外,既沒有在立法院增加任何支持票,也沒有在民間社會消弭任何反對聲音,結果只招來反對黨的公投第十二案施行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但法律名稱向來具備的告知功能不見了,民眾找法的障礙平白增高了,這就是總統稱頌的政治典範
同一位行政院長公開指責獨立機關沒有管好假新聞,他舉的例子卻剛好證明,自由言論市場基本上還是可以快速耙出真相,獨立機關的存在,難道不正是要維護而不是替代這個市場的功能當初如果不是新聞局盡責的一次關掉七個電視頻道,怎麼會生出這個獨立機關
我們的民主政治越來越務虛,公共福祉早已不在為政者的心裡,時間和資源都投入可以製造「聲量」的人和事,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把民眾當傻子的政客自己智商有問題,還是民眾真的是傻子。常常讓我想起一個笑話:某精神病患對雞有極大恐懼,因為總覺得自己是米粒,好不容易治癒要出院了,看到雞卻仍然害怕,問他為什麼,才說我雖然知道自己不是米了,但就怕雞還不知道!第一次到台灣來的人,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我們的首都市長拼了老命騎車,最大反對黨努力設計一個「總有一天等到你」的遴選總統候選人規則,這堆粉和那堆粉天天在虛擬空間拌嘴,盡責的為他們的神製造聲量,很快就會發現,台灣的民主只不過是瘋子和傻子的遊戲
執政黨最近總算爆出了最大聲量的家變,原來支持總統爭取連任的行政院長,決定投入初選,理由是不能讓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或西藏,第一次到台灣的人,一定以為現任總統的施政有意把台灣變成香港或西藏,或者至少已經造成民意轉向的結果,但只要走到街上隨機問五十個人,恐怕五十個人都會立刻告訴他沒這回事。事實上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反對黨人,也沒有一個提出香港化或西藏化的主張。你們台灣人難道不想知道這個挑戰現任總統的同黨同志,除了和非總統候選人的習近平對著幹以外(主張一國兩制的是他),到底還有什麼偉大的大政方針?老外就是抓不到重點聲量
這兩天好像連司法改革也不甘寂寞,媒體突然盛傳人民參與審判要改採所謂「參審皮陪審骨」制。已經有幾位內行人對這個構想提出一針見血的批判,司法院也否認政策上有這樣的轉折,我就不想再花任何筆墨去多做評論了。但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為什麼要在今天推動人民參與審判,如果肯定司法已是民主決定的後端程序,現代國家獨立、專業的司法,依法做出有罪無罪、要賠不要賠的決定,不需要也根本無從取得新的民主正當性,那麼為什麼還要讓那些沒有讀過法律的人民去參與司法決定?司法院當初推動人民參與審判,主要理由其實是要面對人民長期以來對司法專業的不信任,讓百分之七八十沒進過法院卻不信任司法的人有機會參與審判,可能是解決這個源於千年文化的痼疾唯一有效的辦法,如何參與,反而只是技術問題。英美式陪審因為法官沒參與評議,人民又不會寫判決,其判決只能是有罪無罪的決斷而不附任何支持判斷的理由,用在對法院已有足夠信任的社會還可以,對於正好欠缺信任的台灣,只會雪上加霜。竟然還有這麼多政客用司法民主的漂亮理由強推陪審,阻撓參審,原因竟還是民主和恐龍法官的聲量,勢不可擋!
拉拉雜雜整理了這些觀察,我的結論很簡單,台灣的民主如果真想走出現下這種膚淺浮誇、自愚愚人的困境,不需要什麼英明領袖,只有選出一群務實而能正常思考的政治工作者一途,我們人民能做的,也就是耐心檢驗結果,然後用選票支持罷了。







星期透視/從脫歐到拖歐:分裂的英國與民主的糾結


2019-03-24 00:50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國際事務系教授
英國脫歐之路一波三折,英國首相梅伊試圖說服國會議員支持脫歐協議,在抨擊他們優柔寡斷後又設法拉攏。她表示要是支持度不夠,恐怕不會有第3次的脫歐協議表決。 (路透資料照)

英國公投脫歐迄今,已經超過了一千天。歹戲拖棚,脫歐之路卻始終搞不定;不但國家陷入分裂,民主出現危機,國會還想再繼續拖到六月底。
英國首相梅伊日前正式向歐盟提出申請,將脫歐期限延長至六月卅日。梅伊遺憾地表示,尋求延長脫歐期限乃不得已。她指責國會未能執行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公投結果,完成公民要求脫歐任務。
但歐盟的決定卻是,可無條件將期限延至四月十二日。如果屆時英國會通過脫歐協議(先前已否決兩次),則同意將期限延至五月廿二日。這是因為五月廿三日至廿六日歐洲議會將舉行大選,避免受英國因素羈絆和拖累面對英國脫歐,歐洲議會總席次將由七五一席減為七○五席
更重要的是,歐盟同意脫歐方案不改變,仍是原先與梅伊協商好的版本;而不是英國國會期待對英國更加有利的版本。
目前,在脫歐議題上,英國政壇已分裂成三個公開對立派系:
第一、「軟脫歐派」。他們主張好聚好散,應該按照與歐盟協商好版本進行有序脫歐;同時也避免北愛爾蘭因為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設置「硬邊界」(兩地間只有象徵性邊界),而再次出現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的對峙紛爭甚至進一步導致北愛爾蘭選擇脫離英國這一派是以保守黨梅伊為首,但已遭遇兩次失敗,現在恐將面對第三次攤牌。
第二、「反脫歐派」。英國工黨領袖柯賓近期宣布,工黨將支持就英國是否應脫歐舉行第二次公投。根據民調,絕大部分沒參加上次公投的年輕選民中,有七分之六支持留在歐盟,此舉為主張留歐者帶來希望。另外,自民黨黨魁凱布林也主張,只有留在歐盟才符合國家利益;他坦承英國脫歐已給世人展現少見的民主陰暗面。英國政治完全亂了套,且毫無章法可言。這正是英國民眾面對的現狀人心浮動,社會分裂,民主失能,政客無行
第三、「硬脫歐派」。強生是英國前外交大臣,他和前環境大臣戈夫都堅決主張脫歐,而且是不計一切代價,強行脫離歐盟。美國總統川普也是硬脫歐倡議者,他急於拆解歐盟,認為這才符合「美國第一」的利益考量。
目前脫歐與留歐者間是各說各話,雞同鴨講!留歐派擔心的是經濟損失,倫敦的歐洲金融城地位將一落千丈,房地產已大跌,許多產業被迫移往歐陸,經濟損失將十分慘重。但脫歐派考慮的,卻是拒絕承擔歐盟所要求的國際責任和財政經費,及承接中東和北非難民配額。他們認為,只有脫歐才能保障獨立的文明特性,英國不應成為「統一歐洲」的部分。
由此看來,英國脫歐已經成為國家分裂的根源,它不但照亮出許多英國人自私自利、工於心計個性;也讓民主的陰暗面攤在陽光下。英國政客不願承擔責任的算計心態也無所遁形,他們拒絕接受梅伊和歐盟談妥的方案,卻又不肯讓她提前下台,因為這是燙手山芋,無人願在此時承接這樣的苦差事。
但更重要的是,歐盟早已看清英國人的底細歐盟訂出了最後期限時間表,不讓英國繼續拖累下去






畫中有話/發大財還是夢一場?


2019-03-24 03:43 聯合報  林澔一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只是一夜致富夢,或許成了許多樂透迷的「南柯一夢」? 圖/林澔一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只是一夜致富夢,或許成了許多樂透迷的「南柯一夢」?
蔡總統一再表示「經濟越來越好」,但為何多數民眾未感受到?韓國瑜近日參訪港、澳、深、廈促進交流,連出訪的蔡總統都緊盯其一言一行。
朝野競相喊拚經濟,民眾真的會發大財,或真的只是夢一場?







大屋頂下/兩岸關係的存量與增量


2019-03-24 00:34 聯合報  黃年 (本文是昨日在上海一場兩岸座談會發言節要)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星期的《大屋頂下》談到:「一中各表」是兩岸間不可或缺的「存量」。若北京與台獨競相掏空此一「存量」,兩岸就難有「增量」可言。
怎樣改變呢?就是北京和台獨都要對「中華民國」鬆手。因為,中華民國就是兩岸間最重要的存量
以下申論,從九二共識談起。
習近平元月二日「《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談話發表後,元月十六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對相關提問作了答覆。
他說:民進黨當局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故意混為一談」,是「刻意誤導台灣民眾」。
他又說:九二當年,台灣海基會的表述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這是廿餘年來,北京首次公開完整引述海基會的九二表述」。此段表述包括「九二共識三元素」,亦即「共謀統一/一中原則/一中各表」。且也顯示,「共謀統一」雖是九二共識的「三元素」之一,但並未涉及統一的具體方案也就是說,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無關,不是一國兩制
馬曉光發言有另種解讀二月廿四日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說,九二共識「不僅包括堅持一個中國,還包括謀求國家統一」。又說:「多年來國民黨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這就扭曲了九二共識本來的意義。」
王在希將「九二共識三元素」加以肢解,留下了「共謀統一」及「一中原則」,卻切掉了「一中各表」。這好像成了前國台辦副主任否定了現任國台辦的政策見解
王在希在強調九二共識的「一中原則/共謀統一」時,也論及「一國兩制」,於是又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綁在一起。這也有異於馬曉光欲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作出區隔的努力
我認為,九二共識三元素是同時存在。兩岸隨著歷史階段及社會條件發展,對三元素可有各自不同的強調,這三元素也會與時推移地相互激盪。因此台灣若只說「一中各表」,那就不是完整九二共識;北京若否定「一中各表」,那也不是完整九二共識。
肢解了三元素,九二共識即無意義。因為,北京若只是要主張「共謀統一/一中原則」,哪裡用得著「九二共識」這一塊裹腳布?難道不能直接就說共謀統一、一中原則、一國兩制、反對台獨或中華民國已經滅亡……。這會不會更加乾淨俐落一些
為什麼九二共識不能丟正因九二共識三元素裡面有一中各表」,這留給台灣一個兩岸可以和平競合的念想,也留給北京打開兩岸可以和平競合的空間。因此,一中各表不但對台灣有大用,對北京也有大用。
馬曉光說共謀統一是九二共識應有之義。但是,同樣也是應有之義的是,一中各表是九二共識繞不過去的路徑,不可切割。
沒有一中各表存量,兩岸關係難有增量。例如馬曉光發言引述當年北京的九二表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但是,北京若將兩岸過去在「九二共識」下明明是經「政治協商簽訂的廿三項協議盡皆定義為事務性協商」,這就使得兩岸的政治關係無從出現增量」,也就不能出現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這是把黃金說成沙子,糟蹋了大家的心血。試問:北京會與廣東省經「事務性協商」簽訂廿三項協議嗎?
馬曉光與王在希的出入,在馬接納了「九二共識三元素」,王則認為只有「九二共識二元素」。這是事實的出入,也是策略的出入大陸如今有人主張國號、國旗、國歌都可以談」,也有人主張去主權化」。但是,既說「去主權化」,其實表示,在主觀認知及客觀存在上,中華民國的「主權」雖然受傷,卻是存在的。
我屢次指出如今兩岸基本關係的戰略的衝突已經改變亦即兩岸的戰略衝突已經不是反對法理台獨」,因為法理台獨已無可能發生而是轉變為要設法化解借殼台獨」,更轉移到必須維持原真中華民國的存在」。維持原真中華民國的存在,就維持了兩岸關係的重要存量
從去年高雄三山出現的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國旗海,即可見到中華民國這個存量的珍貴。而且,現在若要推動民進黨轉型,亦無可能叫它一步走到「共謀統一/一國兩制」,也是要使它先從「借殼台獨」回到「中華民國/一中各表」。
台獨成因複雜,但之所以變成慢性病,在近年來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的去中華民國化」,及沒有給一中各表應有空間去年九合一選舉後,台灣對台獨的思考顯然出現變化,韓國瑜和柯文哲都是此一變化所反映的徵兆。我認為,北京在此關鍵階段應當做的,是持守「九二共識三元素」,並以「一中各表」來因勢利導此一變化。而不是將完整的「九二共識三元素」,硬生生切去「一中各表」,使得好不容易出現的這個民心轉變的滔滔巨流,失去暢流宣洩的渠道。
由於韓流激盪,此時正是引導台灣人民將中華民國台獨作比較的重要時機。《大屋頂下》曾請問:「中華民國哪一點不比台獨強?」必須讓台灣人先想清楚這問題,先面對「中華民國vs.台獨」選擇,才有可能使台灣人正確思考「中國問題」的兩岸方案。也就是說,先讓台灣人珍惜中華民國存量,才可能發展增量
所以,剪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是與台獨同口徑。賴清德就說,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
我認為,統一是兩岸議題。但就世界局勢及兩岸關係走向說,統一不容易,因此,「統一前」及「未統一」時期尤須妥善經營。其具體目標,就是要在「一中各表」的存量之上,累積「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及「共同締造論」的增量。
這是當年汪道涵先生的高瞻遠矚,我們應當還看得到他的車尾燈
中華民國是兩岸間最重要的存量因此一中各表即是兩岸最重要的存量。昔日的「國統綱領」,可謂就是要在此「存量」之上,嘗試追求兩岸的「增量」。現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亦然。但相較於國統綱領,「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顯已倒退了好幾步。
我要說的是兩岸曾經錯過了國統綱領,現在千萬不要又毀了九二共識三元素」。
毀了存量,難有增量








瀕危的唯一國立醫大


2019-03-24 00:56 聯合報  簡以嘉/ 醫師、陽明校友總會理事(台北市)
圖為陽明大學校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陽明醫學院早年以培養公費醫師,普及基層醫療為宗旨,八十三年改制大學,四十年來已發展為一完整之醫學大學校友在衛福部所屬醫院,在退輔會榮民總醫院,與基層醫療體系嶄露頭角,為我國公衛及醫療體系做出貢獻。郭校長上任後正應將陽明推向另一高峰才是,不想此時進行的卻是引起重大爭議之併校議題,原因令人費解;只聽聞郭校長提到,雖無近憂,但有遠慮,此說法實無法說服眾多校友。陽明發展之願景為何,若只剩下併校一途,實為可悲。
有人提到,現代是人工智慧時代,應與理工學院合併,方便進一步研發。事實上,智慧醫療與生物科技的研發,其精髓在醫學相關人才,我們才是主體陽明大學可以和各大學理工學院合作,也可以和廣達鴻海等科技大廠合作研發新醫療應用儀器,不與交大合併亦可達目的,且更保有主導權
也有人說,因少子化,大學合併是時勢所趨,但陽明與交通大學同為頂大,招生並沒有困難;合併後,少掉一所頂尖大學,並不划算,亦不合理;此應非國家整體規劃之發展政策。
況且,陽明大學為國內唯一國立醫學大學,更應保有其獨特性國家資源應適時挹注,似沒有必要改為綜合大學,很多校友和我一樣,反對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








別再讓交安淪為一場空談


2019-03-24 00:52 聯合報  洪敏森、黃安華/大學生 (台北市)
國道三號彰化和美南下路段的遊覽車翻覆事故,國道七隊初步調查因轎車打滑的「水漂」現象,撞上遊覽車而肇事。 圖/國道七隊提供

日前國道三號彰化和美段國道遊覽車翻覆釀一死卅三傷。當天黑色小客車因水漂失控兩度撞上大客車,大客車受撞擊後產生偏擺,但並沒有立即翻覆,顯示翻覆主因非由撞擊直接造成;撞擊後續的方向不穩定,可能是翻覆的主因,而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至少有兩種方法可避免事態演變成最嚴重的翻覆。首先,面臨此等突發狀況,除非多次反覆實地演練,或是有在大客車電腦模擬機操作的成功經驗。這點可利用適當規劃的考照制度,來落實駕駛的緊急應變能力。
其次,針對大型卡車(或聯結車)與高體巴士,國外早有成熟技術與產品,會在緊急狀況下自動介入,避免失控打滑或是翻覆。這種產品一般稱為RSC翻覆穩定控制系統或ESP其中,Bendix與Volvo的ESP可為代表
若能制定法規強制高體遊覽車加裝如同規定ESP或VSC今年全台新售的小型轎車或SUV上已是標準配備),相信有可能避免類似這次及歷年的遊覽車翻覆悲劇,或減少發生機率至於加裝費用,應可由政府輔導,給予優惠保險或稅賦等)、補助或貸款等配套措施來完成
每位駕駛或乘客的傷亡,都帶給一個家庭終身痛苦與負擔,政府實不能任憑這類事故不斷重複發生。呼籲交通主管機關,成立類似「飛安調查委員會重大車禍專業鑑定小組,針對重大車禍詳盡調查分析,釐清肇事前因後果,然後提出因應防治方法或具體建議包括新法規制定)。
最後仍須強制立法來規範與執行,才可能防止類似悲劇再度發生,否則將再次淪為空談。








混水摸魚 誰能得利


2019-03-24 00:46 聯合報  林法/公 (彰化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國民黨的人要非常警惕,民進黨不會分裂,在初選過程之後,他們很快就癒合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表示民進黨的整合非常強,不管初選如何紛擾,「它的癒合力就像妖怪」。其實這話只說了一半,因為民進黨可怕之處,是在「變形與重生」。
變形,「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像賴清德這種基本教義派的人,此刻為選票都成了「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認為台灣已經獨立因此不必再另外宣布;那就表示很多人習慣當「不在乎溫水的青蛙」,因此追究這「變與騙」的區別,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空嘴薄舌」既是民進黨的看家本領,那怕是關於國家定位或者台海情勢的議題,也能讓對手背上「食古不化」,甚或「賣台分子」的罪名。
至於強大的重生能力,且看民國97年(○八年)大選,因貪腐無能的阿扁使民進黨兵敗如山倒,不但丟掉政權,連立委席次也不到四分之一;可是才過八年,國民黨便成了當時的民進黨。雖說目前處境異常艱辛,別忘了「愈亂愈好向來是執政黨的圖謀,混水才能摸魚。此刻又是誰將島內政局、兩岸關係弄得緊繃複雜?一場看似驚心動魄的同門廝殺,並擺開架勢直接叫陣韓國瑜,真的「恰好而已」,或者根本就是故技重施,想炒熱選情以便「趁火打劫」?
作家東燁東海伏妖誌一書融合歷史與奇幻的元素,描寫男主角在十九世紀的台灣降妖除魔的旅程;韓國瑜的「妖怪說」,雖然不夠完整,但至少提醒我們:「歷史」不曾遙遠,「奇幻」並非杜撰。








黔驢技窮的民進黨


2019-03-24 00:44 聯合報  王子榮/自由業(台中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香港,拜會香港中聯辦引發質疑。韓國瑜說他是來賣水果農產品,不是來出賣高雄的,希望外界能停止酸言酸語批評。 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問香港,簽署廿六億新台幣的農漁產品訂單,卻因為接連見了香港特首及香港中聯辦主任,立即被綠營官員質疑,是葬送台灣主權換來的政治訂單,甚至要求陸委會出面調查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果賤傷農的事情一再發生,甚至不久前嘉義鳳梨因生產過剩,價格崩盤,農民血本無歸,試問民進黨又有替這些農民找到什麼出路?還是只是把原因歸咎於生產過剩去年就是因為高雄的香蕉和鳳梨生產過剩,找不到相關通路來消化,才會逼得農民上街抗議
如果民進黨政府認為大陸通路不妥,那就不妨告訴全民你們的外銷通路到底在哪不要只會扣紅帽子,卻又提不出解決方案,只會充分暴露出黔驢技窮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