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蘇蘅/老狗瘋學新把戲 網紅劇熱映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蘅/老狗瘋學新把戲 網紅劇熱映

◆  黃介正/朝野都要正視對美工作
◆  王正方/台灣會自動解體嗎?
◆  洪蘭/失禮不能當作率真
◆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  葉銀華/分析上市櫃公司 不可忽視的重點
◆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  嚴震生/See you later translator

◆  王健壯/辣台妹在路上撿到一把槍
◆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  沈呂巡/美國慢半拍,口譯哥作啥?
◆  馬凱/何不試一下完美的消費券?
◆  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  薛承泰/管爺策馬入椰林或叢林?

◆  謝哲青/失去的信任,要怎麼找回來?
◆  梁啟源/離岸風電躉購價格可以這麼訂
◆  方祖涵/球場開創的城市新局
◆  黃介正/人民善意為兩岸關係之本
◆  范疇/美中文明對撞下的台灣角色
◆  劉維公/年度設計公司得獎者:谷歌








蘇蘅/老狗瘋學新把戲 網紅劇熱映


2019-01-21 00:19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蔡英文總統臉書近來言論尺度大開,除播放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吃滷肉飯談政策,還突襲西門町與外國觀光客熱情互動。 圖/蔡英文總統臉書

蔡英文政府最近又起「新招」,由蘇貞昌掛帥大搞「網紅內閣」。閣揆一聲令下,擅聞政治空氣的政壇老狗,網紅情懷一夕噴發,讓人錯愕。
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闡釋: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我呈現,每個社會情境都可以看作一個戲劇舞台,人人都有好幾個角色,但台前是假,台後才真。
這些年來,網路早已成為政治人物表演舞台,最近的「政治網紅」讓民眾再次體驗「政治就是表演」甚至是「高明的騙術」。但是政府官員用「表演」博得好感,就如同淋冰桶、對比十年前後照片,台灣只是跟風,談不上什麼新意。
網路當然是利器,然而,歐洲的德國和法國政府使用社媒時,有著不同思維。
法國總統馬克宏當選時,曾用臉書向全世界喊話「我將捍衛歐洲」。當時他意氣風發,被塑造成年輕人可以仰望、充滿活力的理想主義者。他自認能透過臉書、推特和IG,接觸法國民眾,減少開記者會,想直接繞過媒體
但是好景不常,去年十月,民眾不滿政府欺負窮人、調漲汽柴油稅、卻圖利富人的政策,開始透過社媒串連,演變成黃背心運動。這下糟了,社群媒體變成毒蛇猛獸,網紅變成網黑,支持度崩盤;氣得他改口稱「社群媒體和電視是民主毒藥」,顯示內心對新媒體又恨又懼。他沒有領悟到的是,施政品質才是支持度的根本因素
德國總理梅克爾民國94年(二○○五年)上任,就創新和民眾溝通方式,每周發表一支三至六分鐘短視頻和民眾交心,觸及外交、氣候變遷、反恐、兒童福利等議題。今年用短視頻發表元旦談話,誓言德國要用開放、寬容和尊重的胸襟,結合盟友,齊心捍衛國家安全和國際防衛,使德國更強大
德國政府相當重視新媒體與民眾溝通,但不搞噱頭,還特別強調政府一定要把握「訊息溝通和廣告不同」的分際,以支持國內外媒體採訪權為第一優先這和川普、馬克宏刻意繞過媒體,明顯不同
台灣政壇突然冒出的拚網紅現象,則像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蔡英文到西門町搞自拍;勞動部長許銘春唱「甲你攬牢牢」自表政績,但聽完歌的人還是不了解一例一休政策為何反覆的思維;科技部長陳良基秀出每天晚上下班前還會抱抱絨毛娃娃「奇奇」,也是怪異的、和科技不搭調的現象,不知道這和政府與民溝通有什麼關係。
在瞬息萬變的政治環境,善用新媒體直接溝通,確實比媒體二手報導更有效;但是當蔡英文從神壇跌下,蘇貞昌再次登台,當務之急應該是找到台灣未來的出口:打造經濟的增長引擎,重振疲弱的消費市場、解決企業信心下降和民眾對政府施政信心不足。
英文政府的問題一直在她說得多,做得少。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民眾給執政黨狠狠的警告是:你政策失敗,承諾也都落空;總統「承諾」和施政目標失衡,因此失去民心,失去地方政權。
在台灣,很多人對政治溝通的認識流於膚淺,迷信官員要像網紅:講話直白,情感衝動,不斷曝光,顯示「真性情」就夠了。但施政是要重新挖掘百姓面對的問題,找出超越民粹憤怒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執迷於新媒體作秀,煽動以簡單方式解決複雜問題;這樣不可能「接地氣」。
素人可以靠網紅翻身,但執政者一定是靠良好治理,才能得民心當部長都變成館長,只迷信搞網紅,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