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資金回台 須從國家戰略角度規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全民翻越二○一八的集體意志,不容漠視
◆  聯合報黑白集/有一種堅持叫自我毀滅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






經濟日報社論/資金回台 須從國家戰略角度規劃


2018-12-29 23:5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有關台商海外資金回台的政策研擬,受到工商界的嚴詞批評,特別是課稅的議題。然而,我們強調此議題必須從國家整體角度來規劃,除了討論資金回台的效益,還要考量可能的不利影響與國際反應。
批評政府要對回台資金課稅的人士,強調政府應該要將這些本來存在海外,無法產生價值效益的資金引流回台灣發揮功能,思考如何課稅是本末倒置。然而海外資金回台影響層面廣泛,工商企業老闆可以僅考量效益面,但是政府必須有深入的規劃,才稱得上是有品質的政策。
目前資金回台有二種驅動的力量,第一種是全球反避稅浪潮興起,各國陸續實施共同申報標準(CRS),進行金融帳戶稅務資訊交換,台商海外帳戶將被迫公開給有協定交換的國家,因而有稅負的沉重壓力。而台灣實施CRS時間在明年,後年才會開始與有簽租稅協定的國家交換稅務資訊,給予了台商緩衝的空間。第二種是美中貿易大戰,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課懲罰性關稅,因而有可能驅使台商將部分生產基地移回台灣,自然帶來資金回台投資。
從拉動經濟成長的角度,第二種資金回台的直接投資動力,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些資金會在台灣設廠與雇用員工,提高投資與就業機會,進一步帶動薪資上揚與消費意願,比較有可能觸動所得成數效果。
然而第一種資金回台是規避他國查稅,回台的功能並非是直接投資,因此必須審慎規劃,避免副作用。最根本的思考是,台灣到底缺不缺資金?今年第3季本國銀行平均放款利率只有1.9%,可算是有史以來最低的紀錄,平均存款利率為0.56%,也是如此;利率是資金成本,可見目前台灣缺的是投資機會,而不是資金。因此,吸引這些規避他國查稅資金必須小心謹慎可能的副作用。
今年11月台灣剛接受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第三輪防制洗錢的實地評鑑,明年1月會有初步結果,3月進行複評,到7月會有最終評定。而上述資金匯回需符合「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認定的「自願性稅務遵從計畫」規範,因此須向APG報告
政府預計明年2月提出吸引台商資金回台的專法,必須確保專法與相關規範,符合洗錢防制的國際規範,否則將影響台灣與國際各國之全面性資金往來。
再者,我們在明年大張旗鼓地吸引台商資金回台,原來這些資金停留的當地國與相關國家也會知道,這些國家為了稅收與反避稅,是否會有意見而採取對抗行動?即使明年沒有,後年在台灣與協定國交換稅務資訊,相關國家是否會要求這些台商補稅,甚至採懲罰性稅額?台灣是否被列入不合作國家?這些都是嚴肅的課題,必須審慎處理。
另外,台商總會號稱台商海外資金有大概10兆元規模,因此政府規劃匯回資金需設專戶、以信託方式控管,必須進行做實體投資,特別是目前政府設定的政策性產業,希望避免重演民國民國98年(2009年)遺贈稅調降,資金流入股市與房地產,導致房價飆漲的惡果。這一點是正確的要求,但台商一定會要求給予彈性,這就要考驗政府的執行力特別是專戶的資金去購買與房地產有關的各種有價證券、參與房地產公司的增資或間接方式流到房地產市場,都會助漲房價
現在台灣都會區的房價已經很高,若再有助漲效果,則不僅人民買不起房子,而且許多行業會因房租負擔而停業,或者調高價格引發通貨膨脹,皆對全民不利
最後,財政部長、經濟部長皆認為台商海外資金匯回要課稅,因為根留台灣的企業所賺的每一塊錢都要繳稅,這是公平性的考量,我們希望大家支持這二位部長有勇氣的見解








聯合報黑白集╱咬賴燒餅 掉蘇芝麻


2018-12-30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右)兩度稱賴清德是好投手。她澄清,並未開口找蘇貞昌組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年終記者會,表態全力慰留辭意甚堅的閣揆賴清德,更對蘇貞昌組閣傳聞直言「我沒有提,他哪來的同意」。蔡英文不惜拆掉防火牆回應閣揆人事,讓蘇貞昌和賴清德都難堪,這到底在下什麼棋
民進黨選舉大敗後,各家民調都直指賴清德的民國109年(二○二○)選總統的支持度遠勝於她。蔡英文若執意拚連任,恐將拖垮全黨;若賴清德出馬,則綠營猶有一線生機。
在蔡英文而言,此刻若不把賴清德留在內閣,等於自己提早跛腳。這點,賴清德豈會看不清?但是,賴清德在敗選當晚請辭又接受慰留,忽去忽留之際,又自行預告「時間到了就走」,也引來打算「走自己的路」之揣測。
無論從責任政治、政通人和、忠誠互信的角度來看,英德其實已無合作空間。蔡英文此時以對政局、政策延續、乃至黨內共識等理由留人,橫看豎看都是打造「英德命運共同體」的算計。而蔡英文生冷回應蘇貞昌組閣傳聞,更是讓人感受「捧賴貶蘇」之意,這對蘇貞昌情何以堪!
三年前國民黨敗選後,閣揆毛治國堅決請辭、甚至不惜讓前往慰留的馬英九大吃閉門羹。當時的副閣揆張善政近日受訪道出幕後,指馬當時已要他有所準備。閣揆如果真要辭,怎麼可能辭不成?
這齣「你堅辭、我強留」的大戲,真是沒完沒了。無論是否唱雙簧,眼前的事實就是:蔡為了保住權力,必須咬住賴這塊燒餅,不惜羞辱蘇成落地芝麻








聯合報社論╱難道中央請客 蚊子軌道就能蒙頭蓋下去?


2018-12-29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縣市政府新舊交接,出現了新首長挑戰原有軌道建設的狀況。圖為烏日成功車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縣市政府新舊交接,出現了新首長挑戰原有軌道建設的狀況,其一是韓國瑜可能喊卡高雄第二期輕軌,其二是盧秀燕對台中市山手線效益及財務的疑慮。後者因金額龐大,更受矚目。盧秀燕當選之初時一度以山手線「非當務之急」有意暫緩興建,引發民代質疑;但在蔡英文稱山手線有中央前瞻經費支持後,盧秀燕改口說會全力配合,並趁機要求中央全額補助。山手線的經費看來不用擔心了,但效益呢?
山手線計畫起於前市長胡志強,林佳龍任內又將其擴大;主要計畫包括將原本並不相連的山線和海線鐵路,透過一條從大甲到后里的東西線鐵路串連。另外,海線大甲到追分採雙軌高架化,山線高架則從大慶延伸到烏日,仿效日本東京的山手線,形成一個環繞大台中的環狀鐵路。若再加上已動工的下環線成功到追分站單軌變雙軌,總經費逼近九五○億元
看來恢宏遠大的山手線環狀建設,計畫一提出,即迭遭學者質疑效益偏低。交通部近日提送立法院的評估報告,審查委員更多所批評,毫不留情。審查委員直指山手線的各項經濟效益數值多屬「高估」,如交通立體化節省的旅行時間效益應扣除路口延滯時間,對騰空後土地與周圍土地價值提升的必然邏輯顯然難以解釋,運量也是高估。
台中海線人口原本就不多,商業活動偏少,而山線鐵路的使用人口也不算高原因是,台中居民出門習慣開車或騎車,使用私人運具的比率超過八成,公共運輸使用率約僅一成二在六都之中,這項比率只贏過高雄及台南的個位數,名列公共運輸使用率的後段班,低於全台平均的一成八
公共運輸人口的培養,通常先從公車起步,繼而才是軌道;並透過公車路網銜接軌道,讓民眾在不同公共運輸工具中移動。台中要提升公共運輸使用率,優先選項應是優化公車路網及班次,讓民眾從私人運具移轉到公共運輸。但台中卻跳過「蹲馬步」的基本功,一步就跳到大興軌道,恐將步上高雄捷運的後塵。高捷因為運量遠不如預期,面臨破產命運,高雄市政府只好在民國102su06
(二○一三年)修改BOT合約,提前接收高捷機電設備,並吃下每年兩億多的銀行貸款利息,等於全民為錯誤的效益評估埋單。
地方政府總認為,沒有交通建設就無法帶來人潮,卻忽略了城鄉區域間的「吸管效應」。事實上,交通便利不一定能為偏鄉及小型城鎮帶來繁榮,若地方欠缺商業與就業機會,便捷的鐵路或公路反而會變成「通道」,導致地方人口湧向大城市,加速偏鄉的邊緣化。在日本及法國高鐵通車後,這樣的效應即很明顯
不只山手線,類似「先蓋再說」或是「蓋了自然有人搭」的軌道建設思維,在前瞻計畫中比比皆是。尤其在中央編列特別預算的鼓舞下,不少地方縣市抱持「不要白不要」的心態,因而充斥虛胖及華而不實的建設計畫。更可議的是,對比蔡政府一面以國家財政困難為名大砍軍公教退休年金,另一面卻又大筆虛擲動輒千百億的預算,在全台各地興築極有可能成為蚊子軌道、債留子孫的建設,這如何讓被砍年金的人心服口服?
新科縣市長近日走馬上任,不少縣市改朝換代,但把新建軌道建設或鐵路立體化當成政績爭取的現象,卻是不分藍綠前瞻計畫中之所以有各種鐵路地下化、高架化、環狀線、輕軌、捷運……等琳瑯滿目的軌道建設項目,原因就在於此。但別忘了,就算有中央特別預算挹注,地方仍需依比例自行負擔部分經費,未來營運所需經費及財務平衡的維持也是嚴酷的考驗,財務困窘的縣市不能不慎思。
就算中央全數埋單,難道效益偏低、甚至注定成為蚊子軌道的建設,都能閉著眼睛蓋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