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996與ICU的新話題

名家觀點/996與ICU的新話題


2019-04-15 00:21 經濟日報  李春

中國這些日子故事頻出,其中最熱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個人悲劇變成全民喜劇,一個是蟻民喜劇變成大老悲劇。前者你可以上網,去看西安「女研究生買奔馳坐引擎蓋哭訴維權」的故事,看其如何由店大欺客的悲劇演成了全民惡搞似狂歡。
另一故事沒那麼喜慶,是「996和ICU」的故事,本是程序員(電腦程式工程師)們想惡搞發洩一下,誰料互聯網大老們沉住不氣,又想煲雞湯,不僅言論成了人民公敵,還可能有遠一點的影響。
所以「996和ICU」的故事,值得好好看看。先不說其源起,而說另一大熱門話題,是中國的90後中風,上了熱搜,在全面熱議中,很多人不解,說中風是上年紀者的危險,90後年紀輕輕怎會中風?但相關的調查就是那麼無情,90後們真的開始中風了,而且說35歲以下人群發生中風占總數的9.77%,以缺血性中風為主
中青年中風現象實實在在的增多,除了有人提醒各種前兆,比如頻咬舌尖,除了各種預防,還有人追究原因,究中就想起剛涼下來的熱門話題「996和ICU」。
所謂「996和ICU」,完整的表達是「工作996,生病ICU」,意思是上班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周要工作六天,一病了就直接要送到重症監護室(ICU)或說是搶救病房。這其實不是故事,而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真實上班狀況。
這事本是由一批程序員導出,他們不滿這種工作狀況,發起一個具互聯網特色的抵制運動,即在GitHub社區建立並發起了一個名為「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的開源項目,列出相關保障員工權利的法律法規,並曝光涉及997工作制的公司,引起業內熱烈討論。
業內討論很快傳到業外,熱鬧過幾天,官媒也出來議論風生,但看似不了了之,但伴隨著90後中風,以及日本最新的「過勞死」討論傳進中國,相關的討論又熱鬧了。
這時幾位互聯網大老沉不住氣了,阿里馬雲說996是前世修來的福報;京東劉強東說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小米雷軍說優秀的人心甘情願每天12點下班;華為任正非說:堅持末位淘汰機制不動搖。
這些大老的言論,受到間熱烈批判,看網路上的討論,跟貼以萬計的評論,看下來累死人都沒找到一條支持大老的,反而各式各樣譏諷充滿創意,有說這令身為中國共產黨員的大老露出了資本家的馬腳,有說主導創意業的人沒想到只懂鄉村教師的福報。可以說互聯網大老們辛苦多年建立的形象,一夜間變成忽悠蟻民資本家。
這次大熱議,除中國的青年中風和日本的過勞死,還有三個重要背景,一是中國早已過了「全員挖礦」的創意年代,互聯網公司也面臨轉捩關頭,所以有的公司開始大量裁員,其至創業戰友也要趕走。在業務到天花板之際,那種靠員工加班來維持超額利潤的生產模式,怎能生變?
二是中國90後不同前輩,特別會算帳,他們聽懂了有經濟學家幫他們算了筆帳,說若在996工作制下,一個年薪人民幣20萬元的程序員,時薪不過人民幣50多元。而年薪人民幣10萬元的955(朝九晚五一周上五天班)員工,收入與其一樣,但兩者的健康、個人時間等成本,是完全不同
再一點,不僅經濟學家來啟蒙,法律工作者也插上一腳,告訴大家中國不見得有法治,但有法律。中國有一部《勞動法》,其中有條文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在這個角度上,互聯網大老用「福報」、「奮鬥精神」之類的雞湯,是要掩飾其違法的膽怯。又有說,杭州的「勞動部門」,接到有關加班之類的勞動投訴,開始增多。

李春

李春現在是聯合報系的香港特派員,有20多年的媒體工作經驗,長期觀察中國大陸的政經情勢,見解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