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去梯言/「不卡管」是大戲的序幕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5268/web/

◆  地方能「一家親」 中央要「九二共識」
◆  高雄拚觀光 九二共識只是鑰匙
◆  南方崛起:高雄的春天來了
◆  去梯言/「不卡管」是大戲的序幕
◆  聘管、請辭 葉俊榮的歷史抉擇
◆  葉俊榮請辭/綠浪衝激一肩擔 終見風骨
◆  葉俊榮請辭/留得枯荷聽雨聲 瀟灑轉身
◆  卡管案清理戰場 解鈴有招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不卡管」是大戲的序幕


2018-12-25 23:54聯合報 公孫策
教育部長葉俊榮宣布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圖為台大校長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真相終將浮出水面,隨著點點滴滴。
葉俊榮宣布同意由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行政院長賴清德竟然是「被簡訊告知」,且在賴清德表示希望他「審慎思考」之後,葉俊榮仍然做了「勇敢的決定」—這怎麼都不像葉俊榮。
猶記得選舉過後,民進黨立法委員痛批「卡管」是敗選因素,而葉俊榮當場連答覆機會都沒有,之後在台下對著記者囁嚅發言:「我們會有完整對外面的回應。」—那才是真正的葉俊榮。
問題來了:葉俊榮哪來的熊心豹子膽?
回到這次選舉開票後,蔡英文第一時間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之後聽說賴清德跟陳菊也提出辭職,然後賴清德開記者會說「選擇留下來穩定局面」,卻又說「只有我離開,總統才可能大破大立,新局面才可能產生」。當時對這些語言完全聽不懂,蔡英文究竟要「大破」什麼?又要「大立」什麼?反而是他當時說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聽起來感覺卻是「零丁洋上嘆零丁」。而這下揭曉了:賴清德已經是「看守閣揆」,教育部長膽敢決定「不卡管」,肯定是有來自權力中樞的指示,才會完全跳過他。
再對照之前吳乃仁退黨、退流,和段宜康的激烈言語,雖然不能知道幕後全部情況,但是卻感覺得到「有事情發生了,而且仍在進行中」。
且先看一段歷史場景,南北朝北齊帝國最後一幕:北周大軍攻下晉陽,北齊後主高緯(就是殺蘭陵王那個昏君)棄城困守鄴都,廣寧王高孝珩請求:「命任城王高湝率軍攻幷州,臨川王獨孤永業攻潼關,我率京畿各軍迎擊北周軍。敵人聽到南北兩路大軍夾擊,切斷歸路,會不戰而潰。」高緯不批准,反而將高孝珩放出去當滄州刺史。
高緯周邊的當權派當時只是感覺高孝珩「想法有點危險」,可是後世寫這段歷史,卻有如下一段記載:廣寧王被外放,領軍大將軍尉相願「拔刀砍柱」,嘆息說:「大事去矣,知復何言!」(大事無望了,還有什麼好說的)也就是說,在眼看「大廈將傾」之時,有一些皇族和將領想要廢掉昏君,另立明君以救亡圖存。
今天呢?新潮流眼看在民國109年(二○二○年)大選危險,想要拉下蔡英文,動作已經非常露骨,因此蔡英文換掉賴清德乃屬必然。但是「大戲」這才開始,隨著不卡管的尾巴「台大三個月內提出補救」,將會一幕接一募展開,咱們繼續看下去!








南方崛起:高雄的春天來了


2018-12-25 23:39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台北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將帶領高雄在南方崛起。 圖/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自己七十年前就到過高雄。那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十三歲,跟隨雙親從上海吳淞江啟程,搭乘海張輪到達高雄。從此變成「外省人」及「新台灣人」。
年長後,我對推動文明社會的追求,從來不依據「藍綠顏色」來決定。四年多前,我曾學習余光中先生的名詩〈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寫了〈高雄的春天回來了〉,表達當時我對高雄陳菊市長主政下的關注與祝福。此刻,韓國瑜市長已上任,把短詩修改為〈南方崛起:高雄的春天回來了〉。
市政不分藍綠,愛河永遠孕育著市民的期望,那就是「過好日子」。期望韓市長未來能把高雄的成功輻射到全台灣及大陸;那麼他的成功,就是台灣人、中國人、華人的共同驕傲。
(一)
民國108年(二○一九)韓國瑜上任打拚了
高鐵到站了
遊覽車的旅客下車了
郵輪靠岸了
觀光的人潮來了
四面八方的投資人來了
高雄的春天來了
(二)
熱鬧的活動展開了
就業人數多了
消費來了
夜市旺了
民宿和飯店滿了
建設加快了
高雄人民興奮地都看到了
(三)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
這轟動南部的消息
一路向北方傳達」
余光中詩中的高雄正奔向
高所得城市
希望的港都
均富的社會
民國108年(二○一九):高雄在南方崛起








葉俊榮請辭/綠浪衝激一肩擔 終見風骨


2018-12-25 23:48 聯合報  許文彬/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台大校友會理事(台北市)
教育部長葉俊榮(圖)宣布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長葉俊榮的驚天一聘,讓台灣大學終於有校長,如斯「上管」決斷,為椰林大道的耶誕節慶添上特殊氛圍。而今傅鐘宏亮響起,雖然最終葉部長自己當下還是「被請辭」,畢竟贏得社會更多掌聲!
在折損了教育部兩位部長之後,綠營主政當局原本還想要硬拗下去,置大學法第九條所定的國立大學自治原則規範於不顧。然而,畢竟葉部長自己正是具備台大法學教授身分,終發揮學者應有勇氣、風骨;為了「化解社會紛擾」,願意一肩承擔橫遭綠浪的衝激,「勉予」發聘以任管爺入校。
葉部長的發想,其理由據稱是為了「避免延宕高教發展」、「衡量台大學生權益」。然則,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而諸教育部長們「延宕」台大校長之產生,是否也該虛心反省,以樹立教育界之典範?
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有三位教育部的現任官員在其中,甚至包括政務次長在內。如果說「遴管」有什麼程序瑕疵,這三位是否在會議中都沒有異議?等到遴選出來新校長的人選,竟讓部長在政治壓力下,違背大學法的明文規定而「延宕」聘任?
本來大學自治的法制規範,正是當初立法者深思熟慮過的「台灣價值」。有關法條所明定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就是為產生國立大學的校長人選,所負責全權自理的唯一組織單位;而教育部則只是循例發給聘書的行政機關。如此權責之區分,國家法律已規定甚明
葉部長今番另類決斷,是否先請示頂頭上司(閣揆、總統),那是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因為就法論法,發聘「上管」是教育部長的法定權責。身為台大校友,筆者要向葉部長說聲「謝謝!」因為台大不應長期懸缺「校長」,這是台大人的主流民意,更是台大法律人的正當訴求









葉俊榮請辭/留得枯荷聽雨聲 瀟灑轉身


2018-12-25 23:42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教育部長葉俊榮放行台大校長遴選案,引起綠營高層不滿,但他表示自己從上任後堅持做對的事,若有人對處理結果有不同意見,他也絕不戀棧。 記者余承翰/攝影


教育部長「勉予同意」管中閔上任台大校長,行政院隨即「勉予同意」葉俊榮部長請辭。教育部的「勉強」在於尊重大學自治,但仍認為程序有所瑕疵,台大必須檢討;行政院的「勉強」則是尊重教育部對於大學校長遴聘的權責,但對於教育部處理時機的拿捏與行政倫理,則認為不可原諒。這凸顯了幾項憲政、行政與政治的問題,不可不釐清

首先是憲政層次。依據憲法以及大法官相關解釋,大學應享有學術自由殆無疑義,在此基礎上擁有規章自治、學術自治、人事權限、管理自治與財政自治的空間,並排除國家不當干涉。大學自治雖直接來自憲法第十一條基本權的保障,但國家仍可依據第一六二條規定訂立法律予以監督。因此,台大的校長遴選係屬大學自治的人事權限範疇,教育部的「監督」權力是否包含校長遴選產生後報部聘任的「准駁」?這個事件到底是教育部踰越監督權,還是大學無限擴張自治,應予重新確立。
其次是行政運作依教育部組織法第一條,行政院為辦理全國教育業務,特設教育部,依法掌理高等教育、國民教育、師資培育等有關教育事項,又大學法第三條規定大學的主管機關為教育部。由此可知,大學各項行政事務的監督機關為教育部,而非行政院,縱然行政院為我國最高行政機關,亦即院長有權責監督各部會政務的決策,但教育部長對於台大校長的遴聘決定,擁有絕對的權力,行政院長對於決定內容(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只能予以尊重。這樣的行政運作,算是符合體制設計。不過,行政院以宣布程序為由,迫使葉部長被請辭,則給人功德不圓滿之感!
最後則是政治與專業問題依據憲法、教育基本法或是大學法,大學校長遴選是教育專業的表現,既是專業就應中立,既為中立就不應受政治干預,政治人物亦應有所節制與克制,不宜侵犯教育專業。此次台大校長遴選「歹戲拖棚」,就是政治力不當介入所致。為免以後發生,建議在上述法令規章內載明禁止條款
一位大學校長遴選爭議,耗費一整年時間、折損三位部長、製造嚴重社會對立,如今似乎「勉強」塵埃落定,希望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而葉俊榮基於法律良知、教育本位及對大學自治與正當程序的堅持,所作的決定,其擔當與風骨令人敬佩。喜歡賞荷的他,當知「留得枯荷聽雨聲」的韻味,融合著清高傲骨、慈悲柔情,下台身影令人懷念!








卡管案清理戰場 解鈴有招


2018-12-25 23:34 聯合報  蒙天祥/文化工作者(台北市)
教育部長葉俊榮廿四日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任台大校長,至於新校長就任時間由台大訂定後提報教育部,教育部會尊重台大決定。 記者邱德祥/攝影

葉俊榮平安夜前宣布同意管中閔台大校長。接下來社會大眾接到的訊息是,行政院事先「並不知有此決定」,此舉有違行政倫理,應予究責。
部長是院長找來任命的,卡管案是社會注目的重大事件。法學專家葉俊榮頭腦可不糊塗,豈有不懂這點行政倫理敢於自作主張?說是事先未與上級溝通就宣布台大校長任命案,太低估民眾的判斷力。
選後突然作此宣布,正如民進黨人士所說,旨在清理戰場,挽回民心。本來就是階段性任務的教育部長,對上級做出抗旨扮黑臉的樣子,因違反行政倫理下台,卻換得教育界的清譽,是划算的。
行政院只是事先不知情,並未對卡管案讓步,保住了面子。總統府則表示尊重教育部的決定,完美走下台階。府方、院方、部長,三方就這樣輕鬆解了鈴,清理了一個戰場。誰說民進黨沒有人才?







聘管、請辭 葉俊榮的歷史抉擇


2018-12-25 23:50 聯合報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宜縣冬山)
教育部長葉俊榮(右)廿四日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 記者邱德祥/攝影
漫畫/季青

教育部長葉俊榮在廿四日平安夜前記者會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並要台大在三個月內,全盤做程序上檢討,並向教育部報告。但不到一天就傳出葉俊榮請辭獲准。
媒體報導葉俊榮事前簡訊通知行政院長賴清德此事,行政院則希望教育部「審慎思考」與「謹慎判斷」;外界不禁疑惑:為何行政院跟教育部有不同意見?
記得今年四月管案正在延燒,時任內政部長的葉俊榮卻被舉報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兼職,葉俊榮火速舉辦記者會澄清只是應邀前往該校做廿七天短期講學,並不是「兼職教授」,這已經引發各大學教師人人自危,好像只要去過大陸講學就算違法,甚至形成各類兩岸學術交流都處於停擺狀態,避免被民進黨政府調查,這是很令人錯愕的議題。難道沒有兼行政職的大學教授都沒有到大陸講學的自由?相信葉俊榮點滴在心頭
管案會外溢到台大外各大學校園引發公憤,尤其是去大陸交流事情,除非是鐵桿墨綠,相信詢問各大學教師,都會覺得事情的發展已匪夷所思。主要是因為這已經嚴重違背大家多年來經驗裡的事實,從吳茂昆到葉俊榮都無法避免的學術日常工作,這兩年來在恐怖氣氛裡卻變成疑慮重重。葉俊榮只是用具體行動說明,他雖然背離自己支持的黨意志,這是因為他始終還是自我認知是個大學教授,他選擇要站在大學教授這一邊,做出符合「正常」的判斷。
蔡英文總統表示這樣的處理「讓大家措手不及」;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則痛批葉「完全棄行政倫理於不顧」,要追究責任。葉俊榮因此「請辭獲准」。然而,政治不應該干預大學自治,這條底線不能有任何退讓葉俊榮在記者會中表示,他最主要是想通:台大的問題應由台大自己承擔。的確,他只是做出自己身為台大人面對歷史的重大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