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  林中斌/老布希的平反
◆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2018-12-18 23:55 聯合報  薛承泰(台灣大學教授)
科技部每年此時接受研究計畫的申請,許多大學老師正關在研究室裡趕寫計畫。圖為台大校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流席捲了這次的地方選舉,選民回歸平靜迎接未來之際,大學教授正面對每年的「寒流」。乃因政府為了支持大學的研究,科技部每年此時接受研究計畫的申請,此刻許多老師正關在研究室裡趕寫計畫,學期接近尾聲,還得兼顧學生的考試與報告,如果天氣變冷,稍不注意就可能「痛失英才」!
看到老師們急著找議題,「為賦新詞強說愁」真是難為!尤其是資源較缺的人文社會學科,關係到生存,更需要爭取。弔詭的是,政府年年強調財政拮据,各部會仍不斷出現一些灌水計畫或從天而降的大計畫,而年底往往是收尾交報告的時候
教育部更不遑多讓,近年來推出一些蘿蔔,要大學深耕、履行社會責任這些本來應是內嵌於大學的目標,教育部似乎把大學當作小學,鼓勵學生用功讀書、敦親睦鄰可獲獎勵一樣。把學子修為功利化,把大學格局做小了,而真正需要深耕、履行社會責任者卻是教育部
大學為了抽取管理費,鼓勵教授們爭取研究案也助長了此風。於是,只要關係夠好,團隊夠大,原本不須百萬的研究可以轉化成數百萬或千萬的整合型計畫。一旦資源多、同儕就多、網絡就更大,獲獎也跟著來,雪球越滾越大,研究案與經費也就更多更大...,而大學的國際排名卻往下滑,這是大學的「寒流」
多年前我即提出建議,對於有意執行研究者,只需提出簡單計畫即可向科技部預借經費。研究完成後,報告送交科技部審查。審查結果「通過」,借款全數核銷,若「優異通過」,科技部另頒一筆獎金給研究者與大學。反之,審查結果「不通過」,退回修正,第二次還「不通過」,則需返還借款。如此一來,可減少對學術研究的扭曲與無病呻吟的研究,並有助於提升研究品質與經費運用的效能
數年前人文社會學門曾有過盤整歷年研究,將其分門別類,了解研究趨勢與專業分工。我不知是否據此檢討而提升了研究效能與品質?如今,大數據正夯,科技部應可率先常態性公布歷年研究,不只是報告的內容,還應包括研究者與經費細項此外,進一步連結其歷年研究,每篇研究又可以關鍵字連結相關研究以此徵信,不僅有助檢討與創新,還可以了解經費額度與研究者的關聯當然還應連結所發表的論文,研究的成果也就一目了然
最近辭世幾位學界前輩,當年不遺餘力推動學術的本土化。確實,我較熟悉的社會科學界增加了不少本土研究議題,但研究方法相當程度仍停留在西方典範下的「自我殖民。我上課時告訴學生,社會科學並沒有明確的專長,需要發展出一些特質;於是,「查證需要真本領,超越才是硬功夫」即是我給學生的座右銘。當老師的,不就是要訓練學生來超越老師嗎?戴著西方眼鏡來尋找本土的研究議題,披著西方的學術外衣來進行研究,這雖是學術發展的必經過程,但絕不能原地踏步而忘了超越
況且,老師與大學還真需擔憂有一天被AI所取代楊正大運用AI創立TutorABC,廿年來師生遍布一百個國家,線上學習人次達一點八億,不要說有哪所大學能發展如此迅速,甚至還面臨招生危機!這是國家更大的「寒流」,大學、教育部、科技部該如何因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