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2019經濟成長減緩警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985/web/

◆  聯合報社論/卡在柯綠之間三年,大巨蛋重新「出土」
◆  聯合報黑白集/拜託民進黨放了老百姓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2019經濟成長減緩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民國108年(2019)經濟成長減緩警訊


2018-12-19 02: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66%,不但低於去年3.08%,也無法達成突破3的目標;明年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下,主計總處預測經濟成長率還會降低為2.41%,其他國內外經貿機構預測則大約落在2%到2.5%之間,台灣經濟又將面臨走下坡的困境
今年台灣經濟是「外熱內冷」,主要是靠出口帶動,內需仍相對成長遲緩,表現並不算出色;明年台灣出口將面臨更大考驗全球景氣已經由高峰開始下滑,直接影響台灣出口
美中貿易戰雖然暫時休兵三個月,但川普為了民國109年(2020年)要競選連任,不可能就此罷手,未來不確定性仍高。在美中台三角貿易形態下,大陸對美出口的縮減,也會衝擊到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另外,由美國所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使世界貿易環境更加嚴峻,也影響到台灣對其他地區的出口。
台灣出口所面臨另一重大挑戰是,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將在今年12月30日生效,將立刻展開快速降稅,我國約有22%的出口到CPTPP 11國,必然會對台灣產生貿易移轉。CPTPP在生效後也會展開接納新成員的過程,但是台灣由於公投結果否決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日本外相日前公開表示此結果會使台灣無法加入CPTPP,這是日本官方首次正式表態日本是CPTPP龍頭,此無疑是直接否決了台灣加入的機會,使得台灣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中更加孤立
但政府在此事件表現荒腔走板,由在野時期堅決反對開放,到上任後倉促推動,置國民健康與食品安全於不顧。目前除了宣稱加入CPTPP決心不變,並將與日本繼續加強溝通外,也是束手無策。而且未來隨著CPTPP成員不斷擴張,對於台灣的衝擊也會愈來愈大。
內需市場的問題比出口更嚴重,其中民間投資成長遲緩是最大隱憂。除了是因為台灣基礎建設不足外,也顯示企業不看好台灣未來成長前景。台灣除了民間投資動能不足,外人投資金額也成長緩慢,吸引外人來台投資金額,近年來幾乎呈現停滯,遠不及鄰近其他國家。政府一再宣稱投資環境已有改善,並整合了官方的招商機制;但是台灣近年來對外投資的金額,遠高於外人來台投資的金額,面臨資本外流的困境。
另外,在美中貿易戰下,政府雖然積極對在大陸台商及美商招手,希望可以引導他們將生產據點由大陸移到台灣,但台灣並非這些企業的投資首選,目前尚未看出具體成效。
台灣經濟長期成長動能不佳,也反映在平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緩慢。以最常拿來比較的韓國為例,民國87年(1998年)是韓國遭到金融風暴重創的次年,當時韓國平均GDP為8,026美元,尚不及台灣12,973美元的三分之二。但是韓國很快就浴火重生,在民國93年(2004年)平均GDP首度超過台灣,從此即把台灣甩開。日前韓國總統正式宣布今年韓國平均GDP會達到3.2萬美元,而台灣仍在2.5萬美元徘徊。
韓國經濟可以由谷底翻身,一舉成為全世界人口超越5,000萬的中型國家,平均GDP突破3萬美元,主要原因在於產業結構成功轉型,產業多元化,不只侷限在電子資訊業積極建構品牌,並推動文創產業,產業的蓬勃發展也使韓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反觀台灣目前產業結構轉型出現瓶頸,也無法掌握新的商業營運模式,更面臨人才及資金外流等問題,台灣必須積極因應發展新世代產業,才有可能脫離困境。就如同歐洲在台商會最新出版的對台灣建議書中提到,「當所有生長在低枝的果實都已採擷殆盡,而要採取高枝上豐沛多汁的果實,台灣必須要有最佳的解決方案。」但是很明顯的,政府目前並沒有宏觀的解決方案。






聯合報黑白集/拜託民進黨放了老百姓


2018-12-18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促轉會要求去蔣改路名,中正紀念堂的三軍儀隊交接,是否將成為絕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檢討敗選和同婚議題,綠委尤美女成眾矢之的,據傳總召柯建銘脫口說,「拜託尤美女放了民進黨」。民進黨的家務事與外界無關,但柯建銘此語頗適合借來一用。此刻,老百姓很想說,「拜託民進黨放過我們」。
選後民進黨一方面聲稱虛心受教,另方面表現出本性不改。執政的大小事不知輕重,改革的優先順序依舊亂了手腳。諸如總統表姊林美珠一日內就職又請辭台灣金聯董座事件,諸如蔡英文親上第一線插手菸捐及機車ABS政策,都看出執政黨正處於「腦袋真的很重要」的危機。
但就算在如此危機中,仍可見某些人「乘亂而起」。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急著處理國幣改版和移除蔣公銅像,卻迴避外界對其機構及她個人職權名不正言不順的質疑
以當前國際金融動盪,加上台灣內部政治失序,國政問題何止千頭萬緒。結果,只見政務官高高在上指揮「去威權化」,總統則反而忙於安撫吸菸客荷包。這樣的政府效能,怎不令人民高喊OMG?真要拜託民進黨饒了我們小老百姓吧!
老實說,尤美女算是民進黨內少數一以貫之維持觀念的立委她的同婚平權概念,只能說當前社會風氣仍未至此她說「選舉過了,狂暴的社會該冷靜下來」,也算中肯。柯建銘對這樣的黨內同志說出「拜託放了民進黨」的話,顯然對外界「拜託民進黨放了老百姓」的心聲一無所悉。這樣的敗選檢討,就省省吧。







聯合報社論/卡在柯綠之間三年,大巨蛋重新「出土」


2018-12-18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柯文哲在蔡柯會中表示,大巨蛋是歷史共業,要中央協助解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柯會」雖以各說各話作收,卻有了意外的小收穫,變成廢墟三年多的大巨蛋竟然重新「出土」。意外的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不僅終於親口說出了大巨蛋「要蓋」的話,他還把大巨蛋卡關的責任推給文化部。文化部長鄭麗君立刻把球踢回柯文哲,要求北市府先跨局處了解情況再說,一副「是你自己在卡」的姿態。這樣的柯綠對白,就像對著外太空喊話,雙方隔著「光年」般的距離。
柯文哲四年前一上任就鎖定大巨蛋「打弊」,不斷揚言要「拆蛋」,弄到大巨蛋全面停工。而今,他以三千多票險勝連任後,終於公開說出大巨蛋要續建,並請求中央政府協助。很顯然,柯文哲也明白大巨蛋如果再懸宕下去,遲早會變成他自己的弊案,也將妨礙他接下來的「總統之路」,因此必須及早收拾。有趣的是,他選在「蔡柯會」上拋出此事,一則要透過蔡總統向文化部施壓,二則訴諸輿論指控文化部霸道,渾然忘了自己當初堅持「卡蛋」的架式多麼威武。
若真如柯文哲所言「不拆就是要蓋」,那麼,為何外界——包括文化部在內都無法接收或認知到這樣的訊息,大家都以為他要把大巨蛋「擺爛」到底。換一個角度看,如果北市府曾就大巨蛋園區連通道的問題與文化部開過會,那麼鄭麗君迄今還在問「大巨蛋是否續建」的問題,這是佯裝無辜,或是擺官架子?還是柯市府態度一直曖昧反覆所致?而如果北市府拿得出文化部刻意刁難的證據,鄭麗君是否要更換說詞?
鄭麗君與柯文哲的對嗆,兩人都輕鬆以對,卻掩蓋不了大巨蛋被中央與地方聯手延宕三年多的醜陋現實。試問,北市府到行政院的距離有多遠?到總統府有多遠?然則,北市府與文化部的溝通搞了三年多,依舊停在雞同鴨講的層次,可見蔡政府和柯市府是什麼樣的效率。且看柯文哲所提的問題,不過就是大巨蛋北與松菸、南與國父紀念館的連通道事宜;這在郝市府時代都已規劃過,當時同樣牽涉古蹟及文資審議,但為何到了柯市府和蔡政府手上,即變成死結
說穿了,這就是柯綠兩營皆有「政治掛帥癖」使然。第一,當初大巨蛋的設計密度過高,有疏散不易的安全疑慮;柯文哲大可在合約範圍內要求遠雄減少建築量體,但他卻非把大巨蛋說成「弊案」,咬定遠雄和前朝官員有不法勾結。第二,在查不出弊端後,柯文哲即應儘快讓遠雄復工;但他擔心自己下不了台,因此讓大巨蛋工程繼續停擺,然後再把責任推給中央。第三,柯綠之間分分合合,蔡政府對文化部主管的文資審議也忽鬆忽緊,能卡則卡。如今柯綠分手成定局,柯文哲要獲得文化部協助,只怕不容易。何況,文化部已把國父紀念館畫為暫定古蹟的權責,又推回給北市府了
只為了一個區區連通道問題,大巨蛋就被北市府和文化部活生生卡了三年多,既蓋不得,也拆不得。這種景象,即可看出柯綠兩個政府做事的本事沒有,阻礙的能力倒是極強重點是,延宕怠惰都不犯法,沒有人必須為「拖」負責建設的停滯、公帑的損失,全都由人民承擔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核四建建停停之間兩千多億虛擲,大巨蛋BOT的數百億只是小巫,風電的購電費用是以兆計算,但政府在乎嗎?
諷刺的是,柯文哲日前建議蔡政府對台大校長案「認賠殺出」,讓管中閔上任,以收拾殘局。這點,他顯得旁觀者清。然而,他自己把大巨蛋案一拖三年多,卻又不甘「認賠殺出」,這恐怕也跟蔡政府一樣,吞不下自己權力傲慢的毒果。無論如何,蔡總統正在進行的「傾聽之旅」,宣稱就是要展現中央和地方合作的誠意。那麼,人們就等著看重新出土的大巨蛋,能不能從廢墟中再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