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盛治仁/川普太多,林肯太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川普太多,林肯太少

◆  王健壯/更高的忠誠是什麼?
◆  施振榮/打造空總基地 成為文化科技園區
◆  方祖涵/非典型亞裔新生代
◆  嚴震生/衣索比亞的政治三部曲







盛治仁/川普太多,林肯太少


2018-11-04 23:36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美國期中選舉前,接連發生包裹炸彈案、兩名非裔美國人在肯塔基州路易維爾郊區超市遇害案,以及匹茲堡猶太會堂槍擊慘案,川普上月30日到賓州慰問槍擊案倖存者,抗議民眾高舉「反對憎恨,反對川普」口號。 (歐新社資料照)

最近台灣和美國的選戰都打得如火如荼,選舉期間,經常有情緒動員,甚至口出惡言等偏激言論出現。對這種現象,社會已經見怪不怪,似乎接受了這樣的作法。這讓我想起關於兩位美國總統的對比。
首先是一個流傳關於林肯就職總統的故事。林肯正準備起身在參議院發表就職演說時,一個參議員跟他說,林肯先生,雖然你很幸運地成為總統,不要忘記以前你跟父親一起到我家裡幫我們做鞋子的往事。還有很多參議員也穿著你父親做的鞋子。
林肯沒有生氣,回答說,我很感謝你在我演說前提醒我對父親的回憶,我父親是一個有創造力的藝術家,沒有人鞋子做得比他更好。我清楚知道不管我如何努力,我永遠不會擁有像他一樣的創造力。如果我父親做的鞋子有不合腳的地方,我曾經跟他學習過,雖然無法和父親的技藝相比,我還是可以幫你們修改。只要告訴我,我會到你家裡去。
那位參議員無言以對。大家也開始瞭解了林肯跟其他人物的不一樣之處。
不管是政治上、商業上、或是平常的為人處事上,我們都可以反思自己的態度和言語。遇到競爭時,自然想到要對抗;遇到挑釁時,自然反應就是罵回去。但是我們要努力試著用教育和意志力提升自己的EQ,盡量避免這些本能的反應。
川普當選總統之後,基本上火力全開,為了鞏固基本盤,對移民、媒體、競爭政黨、盟邦、職業運動員或是演藝人員等,幾乎是無差別待遇,只要意見不合就公開言詞交鋒這些言詞,當然不會是好聽話,基本上的效果都是激發基本盤的支持,但是副作用則是激發了社會上不同團體和族群的對立
就在幾天前,在匹茲堡的猶太教堂發生了對猶太人仇恨犯罪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一名槍手在教堂進行安息日聚會及嬰兒割禮儀式時進入教堂,大喊「猶太人都得死」,然後開始開槍,造成十一人死亡,六人受傷,傷者包括四位警察雖然不能證明兇手的行兇動機和川普總統的言論有直接關連,但是美國社會對於川普長期以來的言論造成的社會對立,卻有極大的反應
川普在第一時間說如果教堂裡有武裝警衛,就可以阻止悲劇了,被認為是反而在責備受害者。後來川普到匹茲堡去慰問,不只市長表示不歡迎,更有七萬多人簽署聯名信表達不歡迎,除非他譴責白人民族主義。他到訪教堂期間,有二千名示威者在現場抗議。一個本來在國殤期間應該扮演團結撫慰角色的領導人,反而成為激化社會對立的主角
林肯紀念館的牆壁上刻著他第二任就職演說中的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紮我們國家的傷口。」
人民的情緒不是電燈的開關,可以隨時控制,對立的情緒一旦挑起,要平息需要十倍的時間和努力。但願台灣的公眾人物能夠藉此機會警惕,任何時候,包括選舉時,挑起的對立都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社會上需要多一些包紮傷口,少一點撕裂傷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