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即時短評】政府帶風向責推司機扛?不要草菅人命了

◆  【重磅快評】押普悠瑪司機員防串證 是否有什麼誤會?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即時短評】政府帶風向責推司機扛?不要草菅人命了

◆  【即時短評】18死…部長還認為運安會「海運」優先嗎 ?








【即時短評】政府帶風向責推司機扛?不要草菅人命了


2018-10-23 10:00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普悠瑪列車第八節車廂,昨天在工程人員的努力下,由吊車吊到一旁的馬路上,車廂內外受損嚴重。記者鄭超文/攝影


普悠瑪翻車事故造成18人死亡,根據地檢署與行政院說法,幾乎風向都帶往司機員關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超速,18條命難道就這樣草率結案?如果政府想把可能是長期、結構性的問題所造成的重大意外,轉化成司機員單一個人疏失,不僅是草菅人命,更把老百姓當白痴。
對,目前現有的證據,看來似乎是如此,行政院對外公布該彎道速限75公里,而肇事的普悠瑪號時速達140,翻車似乎被合理化了,矛頭全指向司機員超速的人為疏失,但事情有這麼單純嗎?一列火車超速翻覆,跟一輛汽車超速翻覆,是完全不同的層次
一列火車要能正常運行,仰賴人力、機械、系統、電子訊號等的整合,每一道關卡,都必須有SOP,甚至是防呆機制,司機員關掉ATP、飆到140要過個速限只有75公里的彎道,請問,台鐵的管控機制怎麼了,為何能讓司機員把火車當遊覽車開,狂飆過彎無人能擋?
另外,司機員超速原因也必須深究,為何他甘冒超速一倍的風險狂飆?背後是否有結構性的問題?是不是儀錶板故障、擔心誤點、人力不足擔心影響調度甚至超時工作疲勞駕駛未注意,都不能夠以「司機超速」輕描淡寫帶過事故原因。
台鐵是百年老店,內部存在許多問題,一列普悠瑪號的翻覆,絕對不會是「司機員超速」單一原因造成,這件台灣鐵道史上最嚴重的翻車意外,行政與司法部門急著公布原因,可以理解但若是要以此帶風向,把責任全推給司機員,藉以平息眾怒,請三思,不要愚民愚到如此地步,早晚踢鐵板







【即時短評】18死…部長還認為運安會「海運」優先嗎 ?


2018-10-22 09:23 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台鐵普悠瑪列車翻覆造成嚴重死傷。 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鐵的行車安全紀錄不算光采,多年來一直有成立獨立機關「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聲音,指行車意外不該全由台鐵行車保安委會「球員兼裁判」調查。尤其除非重大事故,外部學者專家參與的交通部鐵路營運監理小組不會啟動,使得無數「有驚無險」的事故,只能獲得點到為止的建議。
台鐵行保會由台鐵資深主管組成,對造成死傷、出軌等重大事故進行調查過往,台鐵並不公布調查報告,在立委的嚴厲要求下,去年起終於將近年的調查報告上網。檢討改進事項不外乎加強宣導民眾愛惜生命、強化人員教育訓練、提高勞安意識等。由於事故頻繁,行保會委員雖有鐵道專業仍是兼職職務,難有更深入的制度檢討及多面向的建議
另一方面,我國的飛航安全有獨立的飛安調查委員會,多年來不以懲處為目的投入調查,呈現客觀事實,大大提升我國的飛安外國頻道「空中浩劫」等空難紀錄片的所有細節,都是飛安調查單位在大量的抽絲剝繭以後、所還原的事實,並非製作單位憑空想像的橋段一些小疏忽、幾次的不幸巧合、錯誤的決定等連在一起,釀成悲劇
更重要的是,飛安會不只在有涉及傷亡的事故才介入調查,因為它的存在是避免悲劇重演,防範錯誤重覆發生若這些年有獨立的運安會以中立角度給予台鐵建議並追蹤,或許有機會避免這次18死的普悠瑪翻覆悲劇
可惜成立運安會的腹案一拖10年,今年有組織規畫雛形出爐,但前任部長賀陳旦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要以「海運」調查優先,現任部長吳宏謀在接受本報系專訪時也表示,四面環海的台灣要優先投入海運事故調查
台灣確實四面環海,但一般民眾並不會頻繁利用海上運輸,成立以軌道事故調查優先的運輸安全委員會刻不容緩,是政府不該推拖的責任我們不需要悲劇發生後的無數鍵盤調查官,要的是防患未然的專家







【重磅快評】押普悠瑪司機員防串證 是否有什麼誤會?


2018-10-23 12:10 聯合報  主筆室
宜蘭地方法院今天清晨五點二十分裁定,普悠瑪司機員尤振仲五十萬元交保。記者江婉儀/攝影


台鐵普悠瑪號出軌導致重大傷亡,宜蘭地檢署認為尤姓司機員有串證、逃亡之虞聲請羈押禁見,法官則改以五十萬元重保。司法或許有其偵查及辦案考量,但如此處置是否真有助釐清真相、避免憾事再度發生,卻頗有疑問。
誠然,根據目前官方最新釋出的相關訊息,尤姓司機駕駛的普悠瑪號行經新馬站時已然超速,看似與出軌的結果直接相關、尤姓司機必須負起業務過失等責,但這種偏重罪責認定的辦案邏輯,又是否真符合還原事故全貌以記取教訓、避免憾事再度發生的調查趨勢?
民國94年(2005年)4月25日,日本JR福知山線發生107人死亡、56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現場與普悠瑪號一樣,同樣是彎道半徑約300米的急彎。雖然調查指出是司機「將車速推至極限以圖追回誤點的時間」,且司機延誤啟動煞車因而造成嚴重出軌事故,但調查也點出JR西日本的政策是司機誤點一分鐘以上即會遭處分,須接受嚴苛的「日勤教育」,JR西日本對司機的管理也是出事可能原因之一。
事實上,重大空難或火車事故通常都有一個共通點意外往往是由接二連三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關鍵節點串連起來,火車司機或飛機機師,說來其實更像是那個未能於最後關鍵節點力挽意外的倒楣鬼,更且他們還動輒賠上性命也難怪有不少人主張,重大意外交通事故生還機師或司機應免責,才更有助查明事故真相
從此以觀宜檢的聲押作為,就不禁讓人質疑究竟是在找替罪羔羊,還是真有心找出所有可能導致意外的關鍵節點負責人?尤其,雖然司法偵審強調「證貴初供」,但尤姓司機才於翻車時頭部受傷,剛急診後回復意識即被偵訊,如此身心狀況下的供詞豈不更易失真?法官改以重金保釋,不過是稍稍衡平了聲押的不盡人情罷了。
如今官方把責任全導向司機超速導致出軌,懷疑司機員關閉自動防護系統〈ATP〉,卻試問究竟是什麼「壓力」導致司機必須超速趕路?又是誰有權決定關閉ATP?在火車有動力問題時關閉ATP是正確還是錯誤決定?關掉ATP後的SOP難道是由司機一人全權決定火車怎麼開?主管機關交通部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可盡到監督之責?
進一步言,依照宜檢「串證」的聲押理由,請問尤姓司機最可能與何人串證?難道不該先把這些關鍵節點的相關人等找來問?真要押也該是押這些「更高層」,不是嗎?
種種疑點,均指向可能涉及更高層的錯誤決策,又豈是「押司機取供」就可以解決或回答得了的?更讓人憂心的是難保不會有人藉以帶風向、轉移焦點,不要忘了有些所謂名嘴在狀況未明時,即意圖操作普悠馬有問題、採購疑涉弊等,如今縱遭「司機超速」狠打臉,殊不知此說法也可能為掌權責卸責闢了新路呀!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2018-10-23 10:06 聯合報  主筆室
台鐵普悠瑪列車高速行駛撞擊新馬車站月台後出軌造成嚴重傷亡。記者杜建重/攝影


宜蘭普悠瑪列車出軌已滿40小時,政府看似處置明快,但正確、得宜嗎?或許仍繼續以往災後應對的錯誤,真相出不來,教訓淬取不出來,讓災變代價顯得無謂災難政治學當道,大官只想儘早落幕,政客不希望影響選票,全然不在意下次同樣的災難已上路潛行、掩至
台灣錢淹腳目,只要讓災難快點落幕,花多少錢都不是問題;不想花精神理出真相,怕事後補救工程太大,也怕挖出採購及施工不堪的政商醜聞,甚至更不堪的涉外利益交換一如之前多起火災至今真相未明,這樣才能「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普悠瑪出軌後,中央開設災害應變中心,確實做了些救災人力、物資協調調度的後勤工作,但也有許多無謂的向大官簡報、無助救災的官場陳腐應對,不知道中央應變中心大員以為對宜蘭出軌現場有何助益?
賴神迅速趕赴現場,眼神悽愴地慰問罹難者家屬;隨即,蔡總統也抵達災變現場,與賴神同樣地撫慰罹難家屬;教長葉俊榮趕去,給遭遇不幸的師生打氣;與事故有督導、層屬關係的交長吳宏謀很早就到現場,但不知道他做了什麼。還有立委、地方首長也趕去,其實他們最合適做的是捐血、捐錢、噤聲
重大災害發生後大官總是絡繹趕赴現場,自以為是打氣、慰問,其實干擾搶救工作。普悠瑪事故至今災情未明,大官都沒有受過災害防救相關訓練,更無判讀成災原因的專業素養,巡視現場毫無作用。尤其,到災變現場聽簡報的陋習,徒然只是耽誤搶救時間;「視察」救災人力,更是剝削疲累至極救災人力的有限休息時間。
大官外行的放言救災指示更容易誤導災後工作。賴揆要求司法、檢查部門縮短證據保全作業時間,讓台鐵儘速展開復原工作恢復通車,不在意事故真相調查是複雜且耗時的工作;蔡英文以至尊位階下達3天恢復通車指令,又給災後搶救人員多少壓力?
來自民間的同胞愛感動許多人。聽聞血庫存量不足,一早踴躍趕去捐血;深夜開著自家車輛熱心、無償接駁沒有交通工具逃離事故現場的民眾…,當然是台灣最美麗的場景;沒人在意交通部在撤離脫困民眾有何安排?調度急救血源的衛福部又做了什麼?
不客氣的說,災變現場竟然有閒雜人等闖入,甚至爬進車廂裡翻東揀西,難以同意落後國家才能看到的作為。試問,我們官方的救災體系的素養、專業又高明多少?如果只寄望災變趕緊落幕,不能自災變中獲得教訓,再怎麼撫慰受難者家屬,都只是政客戲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