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我喜歡喝咖啡\星期透視/國際優先 還是兩岸優先?

◆  星期透視/國際優先 還是兩岸優先?
◆  大屋頂下/紅綠藍都在去中華民國化
◆  名家縱論/我喜歡喝咖啡
◆  高教分手產業…悶經濟
◆  分級醫療 從轉檢做起
◆  美日打過仗?日學生驚:誰贏
◆  雙語政策有感/背英文 不如有環境用英文
◆  雙語政策有感/拚雙語 政府只需緊盯師資
◆  漫畫/小英硬挺 吳音寧大無敵
◆  畫中有話/總統府,此路不通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我喜歡喝咖啡


2018-09-29 23:36 聯合報  林蒼生(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星巴克咖啡。 圖/星巴克提供



我喜歡喝咖啡,是五十年前去日本實習時學回來的。那時日本剛興起咖啡風,我不會講日文,沒有日本朋友,遂養成一個人喝咖啡習慣。
本來,咖啡就要一個人獨自喝較好,一群人談天說地咖啡什麼味道都不知道,反而糟蹋了咖啡。我那時年輕,還寫了一篇「我與咖啡對話」之類文章。至今想來,那咖啡的濃郁感還帶著當年放逸不羈的年少情懷。
靜靜地面對咖啡,漸漸把自己融入那咖啡煙中,直到好像我與咖啡成一體時,只有寂靜存在。在這時候你真的很不想打破這個寂靜,只靜靜地看著咖啡幾分鐘跟咖啡對話,然後小小地喝一口。啊!那滋味,是形而上的,而且那不是咖啡,是瓊漿滋味。
咖啡微苦的滋味,必須加上寂靜,及寂靜中與自己交流的韻味,否則那微苦會嗆人,引不出咖啡真正內涵。所以文人比較喜歡喝咖啡,心能安靜的人才適合喝咖啡。多年前,想在市場上推出「左岸咖啡」。那時左岸是大陸,很怕被誤解,所以特地到法國塞納河左岸,看上百年來那些世界級的文人怎麼在塞納河邊的咖啡座上喝咖啡。那咖啡裡的文氣,一定是這麼在寂靜中,加上自己思想裡的智慧才完成的。所以,左岸咖啡遂以文人氣質為行銷主軸上市,成為很暢銷商品
咖啡是很獨特飲料,在左岸咖啡之後,我們又推出星巴克咖啡。決定引進Starbucks時,美方要我們使用他們在北京名字「星元」。星元雖是意譯但沒有現代感,我思考了十幾天才決定以「星巴克」(一字意譯,一字音譯)提出申請。品牌名稱是商品的靈魂,「星巴克」有現代感,也有時尚感,後來北京的星元也從善如流,改成星巴克咖啡。
我每天喝咖啡,以不超過兩杯為限,這樣可保持味蕾對咖啡的敏銳度。並且咖啡一定要新鮮。新鮮有兩個條件:一是從產地烘焙到手上咖啡豆,不要超過四個月。二是咖啡泡好廿分鐘一定要喝完。甚至,咖啡老手都知道,只在心情好時喝咖啡,心情不好喝的咖啡能量不好。而且泡咖啡人的心情也很重要,君不見星巴克的人,每個人都笑容可掬地把咖啡端給你,那笑容才是這杯咖啡的容貌
咖啡是最善解人意的飲料,喝咖啡時的寧靜,像面鏡子,反映出內心世界,讓外在事物在內心沉澱,使你看到更清楚的自己因此,咖啡裡的寧靜,才是外在與內在世界的橋梁
這橋梁的感覺,使我們想起,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也是意識與外界橋梁所以,更重要的是內在意識,當意識沒有妄念干擾平靜無波時,這橋梁消失了,外界與內在融合成為一體。這也是愣嚴經以廿五圓通範例來告訴我們,眼根、耳根、舌根……都可由此循根入道的重要理由。喝咖啡若能如此深入體會,似乎也已慢慢接近生命真理了。
至今喝咖啡已不下萬杯,萬杯咖啡有萬杯不同的心情,但那個能知道不同心情的覺知,卻從沒變過。那永恆不變的覺知,才是生命的重點。愣嚴經也提及,有一次佛陀問波斯匿王,你從小至今看恆河也無數次了,你那初看恆河時的童顏,與今日看恆河的白髮皺臉顯然不同,但那能看的能力卻一直沒變。這樣看來,那喝咖啡的「覺知」與那看恆河的「覺知」,這覺知才是連接生命,我們要體會進去的東西。
光是喝杯咖啡,就有那麼多學問藏在裡面,我可以再多說一點讓你更喜歡喝咖啡?莊子說:「遊心於淡」,莊子教導我們,生活要以悠遊的心態開放心胸,生命不要太嚴肅,要以悠遊的心面對生命中的每件事。這「遊」的心態才是真正喝咖啡訣竅,也是喝咖啡的人,較能放下萬事萬物,瀟灑生活的原因。
因此從喝咖啡,我學習了寧靜、覺知與悠遊,而這三者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朋友,聽我這麼說,你不想也獨自一個人喝一杯咖啡去嗎?







星期透視/國際優先 還是兩岸優先?


2018-09-29 23:38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中國與梵蒂岡達成任命主教協議,22日北京當局獲教宗方濟各任命教會主教,翌日中國主教團與愛國教會也聯合聲明支持此項協議。諾丁漢中國專家則認為,此為中國搶奪台灣盟友的第一步。 (歐新社資料照)



梵蒂岡和中國大陸終就中國地區主教任命,達成妥協性暫時協議,未來中方對主教享提名權,教廷則有任命同意權在此長期困擾雙方石塊排除後,建交只剩時機選擇了同一時間,宏都拉斯總統受訪時,譴責川普總統刪減對中美洲投資,直稱中國在該地區地位提升,是「值得歡迎的機會」,設若台宏邦交禍起蕭牆,應也不意外
邦交國持續下滑使部分國人突發奇想,提出無邦交國反落得輕鬆的悖論。維持一定數量邦交國,還有必要嗎?
若以人口論,十七邦交國中後十國,人口加總不足百萬,後十五國人口總量,也僅和台灣相當。邦交國多為國際政治中的弱國,更助長「邦交無用論」聲勢
看起來,國人對外交挫敗已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數字有意義嗎?未來有可能扭轉嗎?
外交頓挫,情緒宣洩難免,但環顧宇內,發現各國無不竭盡所能爭取與國,除承擔責任、擴大影響外,其實還蘊含國家生存的根本道理。
國人習慣以民國22年(一九三三年)的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將主權國家條件,定為永久人口、固定領土、有效政府、與他國交往的能力,實則,全球化趨勢下,此傳統意義的主權觀已過時新主權觀更強調國際承認,研究主權問題的史丹福大學教授Stephen D. Krasners即將國際法理承認和本國主權、相互依存下主權、及威斯特法里亞主權並列換言之,沒有國際承認的國際實體,非但無法成就少數獨派「建國契機」謬誤主張,反而連中華民國主權都將陷入危機
除邦交國減少外,我主權還面臨其他危機:許多國外官網(如美國國務院)和駐外代表處,都被迫減少有關中華民國主權符號,就連類主權國際組織如國際航空公司,也在壓力下,被迫做出趨近北京界定的「一中原則」。在此情況下,邦交國維持,意義更加非凡。
假如邦交是國家生存不可或缺要件,是否可以為了邦交,而犧牲對既定原則的堅持?
人類歷史上,不乏為捍衛價值而戰前例,但在民族國家崛起後,國家利益已躍居國際外交恆常法則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巴麥尊名言,「國家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已成課堂上經典川普總統「美國第一」承諾,北韓元首金正恩非典型折衝,乃至於教宗方濟各決定和專制中共妥協,都是基於對他們所代表主體,創造最大利益考慮從這個角度言,受制政治意識形態,台灣對陸戰略牽拖外交,已成國際政治的另類教材
最後,在逐漸形成的新國際雙霸體系下,如何開展外交空間?
最近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支持台灣參加環太平洋軍演,台美戰略合作的項目和內容不斷升級,國務院更召回和台灣斷交的中南美國家大使,要脅檢討援助,這些友好舉動,讓獨派人士再起幻想,誤信國際政治的合縱連橫,或將有利於我。
但依過往經驗,台灣國際空間獲得進展,有時在美中關係良好之際(如馬政府時加入國際民航組織和世衛大會),有時也不盡然(如成為APEC和WTO會員時,美中關係都極端惡劣),但其中一個共同元素,卻是兩岸關係的和緩,中國不便反對
過去國內曾爆發國際優先,還是兩岸優先爭辯,焦點其實是如何使這兩種關係相得益彰,而非相生相剋。從國際政治發展脈絡看,答案再清楚不過了!







大屋頂下/紅綠藍都在去中華民國化


2018-09-29 23:40 聯合報  黃年
習近平與胡錦濤在兩岸政策的最大差異在於:胡錦濤始終存有「一中各表」的思維背景與發展空間,習近平則自2016年後出現了欲阻擋或消滅「一中各表」的跡象。圖為胡錦濤(左)與習近平在2013年全國政協的新年茶話會上交談。 (新華社資料照)



習近平與胡錦濤在兩岸政策的最大差異在於:胡錦濤始終存有「一中各表」思維背景與發展空間,習近平則自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後出現欲阻擋或消滅「一中各表」的跡象。
先談胡錦濤。民國97年(二○○八年)馬英九首次當選總統後,胡錦濤在與美國小布希總統的熱線中,明白表示兩岸將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談判,並稱「九二共識就是指雙方都認知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其有不同的定義」。其實,這就是「一中各表」。或許可說,在整個胡錦濤時代,「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始終是其政策目標,這可解釋為對「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的探討。後來,這些政策雖皆無收尾,但無疑是兩岸八年和平發展的支柱。
習近平原亦延續胡錦濤的思維,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國台辦及陸委會首長互稱官銜即是顯證之一;至民國104年(二○一五年)十一月馬習會,約定了雙方互稱「領導人」等儀節,亦可視為「一中各表」的深度試探。但到了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執政後,習團隊的兩岸操作卻出現了欲阻擋或消滅「一中各表」的跡象,也就是加重了「去中華民國化」。分論如下:
一、對民進黨北京以機艦繞台等姿態遏制法理台獨。另一方面,亦對民進黨的「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強烈抨擊,甚至台灣省政府預算歸零,也指為「去中國化」。但是,民進黨愈「去中華民國化」,其結果就是使台灣自己愈失去兩岸抗衡的能量;所以,只要民進黨不敢翻越法理台獨的紅線,中共可視民進黨的去中華民國化是北京去中華民國化的政治代工者,是為北京的終極戰略利益服務
二、對國民黨。在胡錦濤時代及習近平前期,北京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均持「不公開贊同/亦不公開反對」的戰略操作。甚至馬習會,馬英九尚在習近平面前提「一中各表」。但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後,北京對「一中各表」改採阻擋或消滅的態勢。自此,吳敦義的「一中各表」四字說得就有點勉強,而常改用所謂「原湯原味的卅五字」。然而,不說「一中各表」,國民黨就不易維持兩岸論述的共主地位。與此同時,北京並刻意扶持傾向「一中同表」的藍營部落酋長或政治買辦,用以制衡及弱化國民黨中央「一中各表」的立場。北京的此一操作,使國民黨中央對「一中各表」不敢堅持,又使藍營的部落酋長們視「反一中各表」為逢迎北京之方,其目標即在阻擋或消滅「一中各表」,即是去中華民國化。
也就是說,台獨的「去中華民國化」其實是為北京代工,而北京又欲迫使國民黨「去一中各表化」待民進黨的台獨走不下去,國民黨又撐不起中華民國,那也許就是北京所想像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日
眼前的景象,是紅綠藍三方都在去中華民國化。這恐怕終究會造成三輸的局面我認為,三方還是應回到「杯子理論」
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北京的對台政策,「武統」不可能,「買統」也恐怕很難買到台灣選民投票放棄中華民國而贊同歸併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那一天所以,應當設法追求「心靈契合的統一」,無疑仍是理智的選擇
〈大屋頂下〉曾說,美國的「一中政策」,已經轉移至「反對片面改變(中華民國)現狀」的地步。中國愈是崛起,美國的此一戰略立場將會愈堅持愈顯著。那麼,北京如果不能使美國退棄「反對片面改變(中華民國)現狀」的立場,就要設法使台灣內部政治不致在美國的保護傘下,完成了「去中華民國化」的「借殼上市」。
具體來說,北京就不可阻擋及消滅「一中各表」。而應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立分治下,確立「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一中各表),並進而導向「心靈契合的統一」發展,那也許就是「共同締造論」、「互統一」或「大屋頂中國兩制」。
北京如果心裡只想著「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只想著「去中華民國化」,而不給台灣走「一中各表」(或換個說法也可)的路,將使「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絕無可能而兩岸若不能「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那倘非就另無統一的可能,否則就是若要強求統一,那就必將造成中華民族的慘重悲劇
回頭看民進黨。顯而易見,民進黨現在所做一切「去中華民國化」的動作,如「課綱去中」,其實都是在自殘用以抗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能量,自廢武功,完全是為中共的「去中華民國化」打工。頻年壓線,為人作嫁而已
再說國民黨。現在盤旋在國民黨頭上的兀鷹們,正是那群藍色部落的小酋長們。他們要把國民黨「一中各表」的屍體,轉化成他們的政治營養。處此危地,國民黨更應點醒北京「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誤區,而尤當更明銳地為兩岸創造「一中各表」的競合關係北京必須知道,沒有「一中各表」,就不會有「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紅綠藍皆在去中華民國化。當下的關鍵在民進黨,必須警覺民進黨的去中華民國化最終將為北京的去中華民國化服務與祭旗。若要扭轉此一危局,首須民進黨改變「借殼上市」的自殺路線,如此才能使北京認知必須正視原真中華民國,國際間也始能有效且正確地操作「反對片面改變(中華民國)現狀」。如此,台灣始有出路,兩岸始有出路。
民進黨操作台獨,及國民黨不敢堅持「一中各表」,皆是不識台灣價值。
什麼是台灣價值?台灣價值,就是中華民國,也就是「中華」加「民國」
因為,愈「中華」,在國際及兩岸之間「民國」就愈有力量;反之,愈「去中華」,在國際及兩岸之間「民國」就愈無力量,甚至不能立足。
尤其,北京若能體認到「中華民國」的不能「武統」及「買統」難成,即應改從「將心比心」及「心靈契合的統一」來思考中華民國的角色。
因為,「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不可能是「心靈契合的統一」。若非「心靈契合的統一」,統一就是災難。









畫中有話/總統府,此路不通


2018-09-29 23:41 聯合報  杜建重
圖/杜建重



雙十國慶日即將到來,總統府前方凱道部分路段已搭建鷹架看台,方便施工人員作業。不過,交管的告示牌,似乎沒有跟上工程人員進度,或是沒有擺放在明顯位置,加上附近沒有人員幫忙疏導與交管,許多載運觀光客的遊覽車開進凱道後,才發現無路可走;最後只好原地迴轉掉頭,才得以離開。










美日打過仗?日學生驚:誰贏


2018-09-29 23:52 聯合報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台中市)
日本民間團體「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日前來台抗議設立慰安婦銅像,組織幹事藤井實彥並用腳踢慰安婦銅像,引起軒然大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十年前,東鄉和彥因接替我的指導教授擔任研究機構所長,意外和筆者成忘年之交。他祖父東鄉茂德是日本高度擴張期的外務大臣,成為甲級戰犯父親東鄉文彥官至外務次官,也當過駐美大使,可說是日美安保改訂、沖繩返還交涉的實務執行者東鄉三代一直站在日本外交第一線,其家族史幾等同一部日本的「外交斷代史」
先後出任外務省條約局長、歐洲局長、駐荷蘭大使的東鄉和彥,很早即警告,「文明世界」對慰安婦問題關注,以及慰安婦問題在日本外交,特別是日美、日亞關係的重要性他更持續呼籲日本政府應正視慰安婦等歷史問題,否則難保不成為日本對外關係的火種;其後發展不出所料
筆者常接觸日本和台灣的大學生,客觀而言,日本年輕人比同齡台灣人,更具社會性,更擅閱讀空間氛圍,更注重人際關係和諧。但是,對於自己身處的近代日本與亞洲的關係,大學生的客觀認識卻明顯薄弱。
例如四十幾年前以「一筆之力」拉下田中角榮的評論家立花隆晚近成《文藝春秋》「卷頭隨筆」專欄的領銜作家,在專欄中,曾提到一則令他感嘆的事。
立花好友,著名歷史作家半藤一利到某大學演講。半藤:「沒多久以前,日本和美國打過仗。」學生們無法相信:「噫!真的嗎?」更妙的是還有學生問道:「結果那邊打贏?」
立花隆感嘆,戰後至今決定日本社會結構的歷史事實,在年輕世代中竟「風化」至此。很多人也常對日人或政治領導者的歷史觀搖頭例如,謝罪不等於認罪「河野談話」沒有根據「村山談話」必須改寫和平憲法非改不可自衛隊應該入憲沒發現慰安婦出於被迫證據侵略的定義尚無定論東京審判是勝者邏輯等
對於此類永遠讀不出周邊國家「空氣」,同時忽視國際關係(包括美國)和諧的日本,很難教人聯想那些隨時閱讀空間氛圍、比我們大學生更為注重人際關係和諧的日本年輕人。
沒辦法好好處理這些歷史問題,就很難結束日本「戰後」擔任過一橋大學校長的歷史社會學家阿部謹也,曾銳利指出日本人永遠只能站在歷史之外遙望歷史,就像看戲一般地看著歷史事件在歷史舞台的流轉」。
這種對歷史的距離感,既客觀又相對,確實易讓日人把自己的歷史單純地當成「歷史」。沒辦法進入歷史,當然就沒辦法走出歷史。同時,也阻礙日本人和亞洲,甚至和世界往來。之前,日人在台南踢慰安婦像事件,即是顯例。









分級醫療 從轉檢做起


2018-09-29 23:52 聯合報  黃瑞培/營養師、高階醫管師(台中市)
明年度健保總額預算增加至7140億元,預算成長4.217%。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民健保會協定一○八年度健保總額預算突破七千億元,去年健保已短絀九十八億元,預估今明年短絀亦將高達二百六十二億元、四百七十三億元,按此趨勢,三、四年後健保費率又將面臨調漲。
去年,接受電腦斷層掃描(CT)和磁振造影(MRI)的民眾,不少未在卅日內回原檢查醫院看報告者;之後又到不同醫院就診做相同檢驗者,兩者合計達十七億元。若能透過「雲端醫療系統」將可減少重複檢驗醫療浪費
為何民眾受檢後卻不回診看報告?或許醫師開單浮濫、民眾就醫心態皆有可議之處,但大醫院裡繁複的就醫流程,恐更難辭其咎!
診所礙於本身醫療設備不足,對需更詳細檢查的,大多為其轉診,或由病人自行赴大醫院就醫。這些民眾到了大醫院,從掛號、候診、看診、排檢、受檢到回診看報告,動輒需往返三趟以上,致有人索性不再回診,也衍生上述醫療浪費。
明年健保總額預算將編列卅億元,強化基層照護能力、鼓勵院所建立轉診合作機制。筆者認為,基層診所與醫院間的合作機制,建立「轉檢系統」非但不可或缺,甚至更加迫切。
當診所醫師認為病人有檢查需要,可運用轉檢系統向合作醫院預約排定檢查時程,病人至醫院受檢後,檢查結果回傳診所,病人只需回原診所看報告,不需跑大醫院。診所醫師則根據醫院檢查結果,進行確診與治療;倘需進一步診療,再轉診至醫院。
透過轉檢,不僅可篩檢出真正需要轉診病人,避免民眾到不同醫院重複檢查。畢竟,從基層診所做好病情輕重分流,才能有效落實「分級醫療」,減少重複醫療的浪費







高教分手產業…悶經濟


2018-09-29 23:52 聯合報  莊奕琦/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台北市)
1994年大學法修正後,政府不但逐步鬆綁法規,強化大學校院的自主運作,且為了因應廣設大學的社會訴求,還積極鼓勵民間興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五十周年,此一政策對戰後台灣發展影響深遠,台灣的經濟繁榮與社會和諧可說與此息息相關。教育的目的在培養人才,撫今追昔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應有值得省思之處。
戰後台灣百廢待舉,三階段的土地改革政策,使台灣很快恢復至戰前農業產出水準。民國47年(一九五八年)起採行外貿導向的出口擴張政策,發展勞力密集型農產品加工和民生輕工業,推動快速工業化,開啟往後廿年台灣經濟的黃金發展時期,民國49至59年(一九六○至七○年)代平均經濟年成長率高達十%,奠定台灣成為以製造業為基礎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被稱為亞洲經濟奇蹟四小龍之首。
民國57年(一九六八年)施行的九年國民教育,加快台灣的人力資本累積,跨國研究也指出,中學教育對一國長期經濟發展有顯著影響義務教育不僅提高受教育年數,也增加教育報酬率
隨著九年國教,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大增,尤以高職和專科技職人數增加最快。台灣的人力資本明顯因九年國教而顯著提升,偏向技能型高職與專科,這些技術人力於民國69年(一九八○年)前後進入勞動市場,正好趕上為台灣轉型發展的電子和資訊科技產業提供人力,讓台灣發展成電子資訊王國。
民國79年(一九九○年)代中期,政府廣設大學政策,大學校數大增到百餘所,現在幾乎是人人可上大學。然而二千年以來,台灣受困中收入所得陷阱,低薪夢魘不去,經濟成長遲滯,就業條件不佳。
如果將高等教育普及,視為廿一世紀國民教育改革,擁有充沛高人力資本勞動力的台灣,為何經濟反而無法發展上去?究其原因,主要是產業結構需求與人力供給未能配合所致
高教普及並非不好,問題是不能只增加量而忽略質,目前國內高教一六二所,不可謂不多,但是否有國際一流水準?或者比台政清交成,甚至更高水準大學出現,答案應該很清楚。
另一方面,一流大學在低學費下,又持續被優勢家庭壟斷,阻礙了社會流動並惡化財富不均
台灣過去成功發展經驗,正是因為產業發展特色配合人力資本的養成,產生雙向互補的強化效果如今的悶經濟困境,正是產業面與教育面均錯置的現象。展望未來解決之道,產業結構必須以創新為導向,朝國際化、科技化、服務化方向發展,教育改革以追求質量的提升,並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接軌國際培養新世紀高級技術人才為依歸,庶幾才有機會再造經濟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