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名家觀點/純網銀的鯰魚效應

名家觀點/純網銀的鯰魚效應


2018-07-04 01:44 經濟日報  蔡宗榮(作者是前金管會委員、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金管會規劃引進純網路銀行,促使市場學習新種業務經驗、提高產業升級動力,提供客戶更完善的金融服務。亦即是開放純網銀之政策目的,在於協助銀行因應數位化發展的商機,鼓勵金融創新及深化金融普及,滿足新世代消費需求。但考慮適度管理市場競爭壓力,開放新設純網銀的家數,以兩家為上限
金管會顧立雄主委曾表示政策開放兩家「純網銀」,主要目的是希望能產生「鯰魚效應」,導引傳統銀行也能跟進金融創新;因為目前傳統銀行沒有充分感受到金融科技新創(fintechs)的威脅,資源配置用於金融創新的部分稍嫌薄弱。
「鯰魚效應」一詞,典自北歐。在挪威魚市場,鮮活的沙丁魚價格比急凍的貴好幾倍。傳說有段時期,只有某艘漁船能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這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直到船長離世後,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沙丁魚為閃避它,直到被帶上岸前仍不停游動以求保命。因此,管理學上就將這個典故用於在一個停滯不前的組織或產業中,刻意引入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藉以刺激原有成員積極奮發。
英國金融監理沙盒法案的設立宗旨就明白揭示其目標是「支持破壞式創新來提升產業競爭」(promote competition by suppor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古老的大英帝國,能讓首都倫敦一直維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持續創新是最重要的因素。對於來自金融科技(FinTech)的挑戰,更首創金融監理沙盒,以破壞式創新來提升其產業競爭力。
「銀行3.0」的作者Brett King更指出「銀行不再是你所去的地方,而是你所做的事情」(Banking is no longer somewhere you go, but something you do.)亦即銀行客戶在意的是服務的內容,而不在意服務的地點;因此,未來實體銀行可能不存在或必須轉型,純網銀將成為主流。
傳統銀行選擇分行據點時考慮當地的居民人數、所得水準、商業活動等因素,由於「英雄所見略同」,銀行設點常在相同地段,美其名為金融街,實際上卻因產品同質性高,形成割頸性競價;至於偏鄉地區,相對上金融機構稀少,號稱地狹人稠的台灣,仍有普惠金融方面的城鄉差距問題
純網銀的最大特色在於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提供服務,從而打破城鄉差距,提高普惠金融水準。更因為沒有實體空間的租金、水電、人事等成本,可以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與更低的授信費率,讓小蝦米也有與大鯨魚競爭的本錢。
有人會質疑現有商業銀行兼具虛實整合,應較純網銀更具優勢,何須另設純網銀?事實上,對一般民眾而言,至少90%以上的日常服務可在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完成,現有商業銀行目前情況是實體分行過多,尾大不掉。
純網銀若善用其優勢,不只提供價格上的優惠,也可利用金融科技提供民眾更多元化的服務,充分發揮其鯰魚效應。以目前浮上檯面的三個團隊而言,儘管有「產金分離」的政策限制,但集團之內仍可有相當程度的跨業合作,藉以發揮鯰魚效應。例如 LINE的社群媒體及購物、新聞等相關服務,可望成為台灣版的微信支付;日本樂天銀行的臉書轉帳金流服務,若可移植台灣,客戶的行動支付更加多元化;「國家隊」中華電信日前的「499之亂」,從另一個角度觀之,正是其動員能力的展示。這些特殊元素將是純網銀鯰魚效應的轉化基礎


蔡宗榮

曾任台灣銀行副總經理、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常務董事及金管會專任委員等職務;歷任銀行等金融單位多項要職,對於銀行經營管理實務經驗豐富。專業領域為財務金融、投資分析、理財分析與實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