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當心產業發展不均 擴大貧富差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945/web/

.聯合報社論/老老實實做事,勝過天花亂墜改革
.聯合報黑白集/最好年代,你卻沒感覺
.經濟日報社論/當心產業發展不均 擴大貧富差距





經濟日報社論/當心產業發展不均 擴大貧富差距


2018-06-14 00:4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外在環境的轉變,全球經濟成長模式逐漸由要素驅動進化為效率驅動,再由效率驅動進化至創新驅動。台灣過去在要素驅動及效率驅動階段,產業活動的績效卓著,但也因逐漸遭遇產業升級轉型緩慢、薪資難以提升等困境,正力圖進化到創新驅動的成長模式,希望藉此創造更多好的就業機會並縮減貧富差距,達到「創新、就業、分配」兼顧的理想狀況。發展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不僅是政府的宣示,甚至可說是全民共識,至少很少有人反對這樣的說法。
許多數據說明創新經濟的重要性。例如,以產業發展速度來看,個人電腦及平板電腦都已呈現負成長,甚至智慧手機的成長率都僅剩個位數,反觀新興產業中,網路金融、智慧醫療、工業4.0、智慧家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享有極高的成長速度;美國20年前市值最大的企業,如奇異、AT&T、IBM等,如今都已被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這些善用數據與軟體提供服務的企業所取代。
台灣了解產業創新的重要性,政府也因而提出了5+2產業創新計畫,試圖將經濟成長模式由效率驅動推向創新驅動。無可否認,過去一、二年來,在科技部推動人工智慧(AI)、「亞洲.矽谷」計畫推動物聯網產業創新研發及強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的努力下,台灣的新創活動的確蔚然成風。日前和碩企業董事長童子賢更指出「台灣是最瘋人工智慧的國家」正是明證。
我們可預見各種新創活動及產業的創新,將帶來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在未來新的「贏者圈」中,將有許多享受高薪資、勞動條件優的贏者。
然而,我們也觀察到,台灣的產業發展並非單向式地往創新驅動模式靠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資料,台灣已於2011年邁入創新驅動階段,但實際上,台灣致力維護效率驅動甚或要素驅動模式的力量仍十分巨大,導致產生各種發展模式橫亙並陳的奇特現象。
因此,我們看到創新活動帶來的新贏者圈,但也看到效率驅動甚至要素驅動的諸多產業與企業仍然在奮力一搏。
以五缺問題為例,缺的是生產要素,因此當政府致力解決五缺問題時,某種程度難道不正是在維護要素驅動或是效率驅動產業的發展?又如,勞動部在面對外勞人數即將突破70萬人時,尚且擔心「減少外勞恐使產業出走」,顯然對這些高度依賴勞工的效率驅動或要素驅動產業頗為疼惜。勞動部指出,外勞儘管多,但並未使我國失業率提高
話雖不錯,但70萬外勞,難道不會影響本勞的薪資水準?當勞動部認為外勞大軍是產業「穩定」的力量時,不正說明我們對產業的轉變進化沒有太多決心?基本工資調升相對於國際小幅而緩慢也是另一例證。不可諱言,這當然也是屈從既有產業模式的結果。量多而價廉的勞工,不正是要素驅動或效率驅動模式的溫床、產業升級轉型遲緩的元凶?
台灣社會一直充滿一種「昨日成功的產業或成功模式,也會是明日成功的產業或成功模式」的潛意識,因此認為昨日成功的政策也適用於未來。台灣社會總是習慣將「企業活不下去」看成是政府的責任,可怕的是不但企業、人民這麼認為,甚至政府本身也這麼認為。然而,當我們希望經濟由效率驅動模式進化到創新驅動模式時,不就是一種汰舊換新的過程,但我們希望換新,又希望不汰舊,以台灣資源之稀缺,如何可得?
政府致力打造更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目的在於改善就業與分配,但這個推力卻總是遭遇也是由政府打造出來的反向拉力。
目前台灣面對的,正是這種「換新」及「不汰舊」共存並呈的經濟。創新帶來的贏者圈將日益凸顯,但不汰舊所造成的低薪族群,看來仍將占有一席之地。這種產業不均衡發展所導致的貧富差距擴大與分配惡化,毋寧更值得我們關心。





聯合報黑白集/最好年代,你卻沒感覺


2018-06-1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股創下上萬點以來的最長紀錄,但對於無緣進股市的人而言,多數人難感受台股揚升的喜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應邀在證券業協會年會上演講,說台灣失業率下降、薪資成長,經濟正處於廿年來「最好的狀態」。網民對此反應強烈,有人認為這像是「囈語」、「在做夢」,有人則說「我們一定活在不同世界」,顯不認同小英的看法。
嚴格而論,蔡英文的講法不能說錯。台股創下上萬點以來的最長紀錄,最近更登上一萬一千點;就資本市場而言,確實值得一誇。但是,對於無緣進入股市的升斗小民而言,多數人卻無法分享台股揚升的喜悅,反而因為政府的股利減稅方案一味嘉惠股東、大戶而有「相對剝奪感」。這樣的感受,也不能說不真實。
換句話說,蔡政府自覺創造了「最好的年代」,但許多人卻「沒感覺」。這種執政者與民眾之間的感受落差,恐怕相當嚴重。尤其,近期蔡政府為了力挽形象,不斷放送各種文宣和數字,意圖製造政府執政績效良好的假象;但由於選擇性地誇大某些數字,反而引起民眾反感。
例如,行政院說去年勞工平均薪資四.九九萬元,主計處又誇稱今年前二月平均薪資為八.六萬元,均離實情甚遠。這些數字,都在玩弄年終獎金的季節因素,華而不實。再如,各界關注蕉價暴跌導致農民血本無歸,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卻誇稱「專業農戶」年所得達一五四萬元,自然欠缺說服力。
蔡總統要擔心的,不是經濟數字漂不漂亮而是在她宣稱的「最好年代」,民眾卻沒感覺






聯合報社論/老老實實做事,勝過天花亂墜改革


2018-06-13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香蕉價格暴跌,反映出農業產銷失調,引發各界議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勝任與否之爭,在蔡總統指示黨政共同護航下,朝野的攻防似乎仍欲罷不能。與此同時,國內香蕉、鳳梨價格暴跌的問題,卻只見政府官員不斷表演試吃促銷,或敦促國軍大量採購,或啟動「去商品化」收購作為堆肥,全然不見更全面的制度解決。蔡政府對於吳音寧的百般呵護,對照它因應農業產銷失調的笨拙無方,恰成強烈的對比。
政府施政,不把力氣用來解決現實問題,卻大肆動員幫特定人士撐腰,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邏輯。民進黨當初任用吳音寧,宣稱是為了推動改革,打掉盤踞在農業產銷體系中的果蟲菜霸;這當然是值得支持的目標。但是,一年過去了,吳音寧卻還陷在為自己的能力苦苦掙扎辯解的困境,而果菜產銷失調問題卻頻頻爆發,農民深受價格暴跌之苦。試問,這場人事更迭究竟完成了什麼改革?又為農民造福了什麼?
當然,吳音寧不過是一家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外界無法對她太過苛責。但是,負責農業決策的農委會,難道沒有責任?尤其令人側目的是,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半年來三番兩次為吳音寧說項護航,卻放著果蔬產銷失調不管,甚至還到民進黨中常會報告,以「供給一定可以找到需求」的論調強辯香蕉「沒有滯銷」,宣稱專業農民年收入高達一五四萬元。如此報喜不報憂的官員,放著台灣七、八十萬農民是「小農」的事實不顧,卻夸夸其談高收益的專業農戶,誇稱自己的經濟專業多麼了得,其傲慢讓人驚愕。
直到今天,政府還在用「官員表演試吃」、「國軍大量採購」的傳統方式促銷過剩農產品即可知台灣的農業產銷問題幾十年來仍在原地踏步,毫無寸進。這個現象,從最近政府以每公斤五元的收購價「去化」香蕉,即一目了然。
早年,台蕉輸日是國人難忘的驕傲;如今,台蕉在日本市場的占有率已跌到百分之一以下,市場完全被菲律賓及南美香蕉所奪。其主要原因,是二○○五年扁政府打破青果合作社獨占台蕉外銷市場制度後,國內業者展開了惡性競爭,其結果只是自相殘殺。包括香蕉運銷中國大陸也是一樣,業者濫用對岸政治採購的善意,不顧品質與運輸管理,結果香蕉送抵對岸港埠都已發黑發爛,這是自己打壞自己的品牌。
對比之下,美商都樂(Dole)公司是在二○○五年我國開放市場時進軍台灣;它結合全球化布局,在菲律賓種植香蕉,更因應現代化市場需求,在超商提供小包裝香蕉出售,不僅成功打下日本市場,更征服台灣的超商零售。最近,當香蕉在批發市場跌至每公斤三元時,都樂在國內超商的香蕉零售還維持「兩支廿八元」的高價。堂堂「香蕉王國」的台灣,如今淪為外商的手下敗將,政府除了補貼收購別無奇招;由此,即可知我們的官方、農民及經銷商多久未曾與時俱進了。
蔡政府就任兩年多來,多的是天花亂墜的改革口號,但要問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施政作為,卻似乎日漸稀少。兩年前,蔡政府志大言大地成立了一家「台灣國際農業發展公司」,試問,新公司如果在推廣台灣農產外銷上做出了什麼成效,台灣農民欲哭無淚的景象何以三不五時發生?事實上,非僅農業施政頭重腳輕,例如前瞻建設缺乏帶動台灣經濟再升級的能量,勞動政策削弱台灣產業競爭力卻挑撥勞資關係惡化,能源政策更是只顧描繪天邊美景卻不顧人間缺電和汙染的現實。
無論台灣香蕉輸日的記憶再怎麼美好,「香蕉王國」美譽的消逝已是事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不進則退」是唯一鐵律。而我們政府的施政及用人,考慮的不是能力或創意,而是關係的親疏遠近,卻把民眾的感受和福祉丟在腦後。這才是蔡政府最大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