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蘇蘅/我想讀傳播 因為想當YouTuber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蘇蘅/我想讀傳播 因為想當YouTuber

.王正方/台灣見不到「深圳速度」
.嚴震生/只看見刺、卻看不見梁木的台灣
.葉銀華/公司如何還財於股民?
.洪蘭/當學生不會唱國歌…
.馬凱/血腥屠夫如何變成一代天驕?
.周行一/給台大機會成為偉大的大學

.王建壯/「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
.劉維公/吳茂昆下台
.陳立恆/台灣,需要一場「新」五四運動
.盛治仁/懂得分析數據 更要善用數據
.薛承泰/顏色專業,真管用,整管用

.方祖涵/假釋犯難敲響的自由鐘







蘇蘅/我想讀傳播 因為想當 YouTuber


2018-05-13 23:26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網紅黃大謙。 圖/擷自黃大謙YouTube頻道


最近參加高中生申請進入大學推甄面談,不少高中生把做YouTuber當成未來志向:「申請傳播學院,是為了想做個好的YouTuber」、「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做YouTuber才能做自己」。
民國94年(二○○五年) YouTube誕生,創造以視覺為主的網路社群效應。去年全球已有成千上萬個YouTube頻道,為媒體碎片化時代帶來新的影視商機。
政大廣電系的黃大謙是有名的YouTuber,許多學弟妹是粉絲。他的個人頻道卅七萬人訂閱,臉書粉絲達卅二萬多。我學生喜歡看他對主流社會價值和性別議題的反諷,尤其嘲笑傳播理論喜歡賣弄「去脈絡化的文本」,深得其心。
近年來,年輕人可以不清楚重大新聞何以發生,對YouTuber動態卻不能不如數家珍,儼然成為新偶像。
大學生聊到網路搞笑短片團體「TGOP這群人」的演出台詞,不免會心一笑;《超瞎翻唱》短片的點閱次數超過一千一百萬,更成為去年排名第一的網紅
「電獺少女」以輕鬆科技小常識為主,主持人是顏值高的高學歷美少女,科技部長陳良基和柯文哲都上過節目。
有學生雖然不常看直播遊戲,卻知道「阿神」遊戲玩得真神。教英文的「阿滴英文」是另一種風格,他和滴妹為了教大家不要怕說英文,設計各種橋段和遊戲,訂閱人數破百萬。
這些年輕人原來沒沒無聞,借著網路展現才華,創造龐大網路粉絲團,帶來巨大收入,像「TGOP這群人」去年各種收入破一千一百萬。難怪對想紅又想賺錢的青少年產生莫大吸引力。
這些YouTuber為何受歡迎?主要是「千禧世代」不太看電視,卻喜歡這些別出心裁的主題和主持人風格。像是對補習班、社會價值或主流事件的嘻笑怒罵,顛覆主流電視的播出風格,能夠抒發青少年心聲。
南加州大學薛德夫(Jeetendr Sehdev)曾在二○一五年進行十三到十八歲青少年調查,比較十個最受歡迎的網路名人和傳統名人的「影響力」,意外發現排行榜前五名的網路名人如Smosh、Fine Bros、PewDiePie,都比珍妮佛勞倫絲、四月來台的歌手凱蒂佩瑞、泰勒絲等有影響力。
青少年認為YouTuber像「鄰家女孩或男孩」,展現更多製作兼表演的才華,看起來幽默真誠,容易成為偶像,有些青少年甚至高度依戀,成為忠誠粉絲。
但是YouTuber爭議也不少。去年美國人Logan Paul去日本旅遊,拍了「自殺森林」影片,還在途中發現的遺體旁有說有笑,引起眾怒。日本政府說他們刻意不提供這座森林的自殺數字,就是想避免不當的模仿作用。YouTube決定嚴懲這個白目之舉,停播廣告,結束商業合作。另一網紅PewDiePie也因走偏鋒,口出種族歧視言論和反猶太的玩笑話,使專屬節目被取消。
上個月一名女性YouTuber到YouTube總部開槍掃射後自殺,傳出是因為不滿自己頻道有卅多萬閱覽量,但廣告收益僅有台幣三元。
這些事件再次引起YouTube過濾內容標準和管理問題的諸多討論。
時代在變,想做YouTuber並不困難,但是長期經營並不容易。如何推陳出新,經營多樣內容,改善視覺效果,都是挑戰。
網路視頻競爭愈來愈激烈,分潤條件也更嚴苛。華盛頓郵報說,美國YouTube排名前三點五%的頻道,每月至少有逾百萬人次瀏覽,但一年廣告收入只分到一萬二千至一萬六千美元(約四十至五十萬台幣)。要把YouTuber當作職業選項,除了追求網紅光環還要知道「門檻愈低、成功機率也愈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