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一場大火 燒出昂貴社會成本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99年後,我們被迫重補五四破網
.聯合報黑白集/教育部上車還不補票
.經濟日報社論/一場大火 燒出昂貴社會成本






經濟日報社論/一場大火 燒出昂貴社會成本


2018-05-05 00: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桃園市平鎮區敬鵬工廠大火意外,造成五名消防隊員殉職、兩位移工死亡和五人受傷;是近年來數一數二的消防隊員重大傷亡事件,令全台矚目與痛心。 報系資料照



桃園平鎮區專業生產印刷電路板的敬鵬工業廠區,日前發生大火,消防隊出動了48輛消防車、244位消防人員,火勢延燒62小時才完全控制。但付出的代價,卻是消防隊員五人殉職、兩位移工死亡和五人受傷;是近年來數一數二的消防隊員重大傷亡事件,令全台矚目與痛心。
確切的肇因仍未完全明朗,搜救人員研判是五樓的大量柴油庫引燃,造成重型機具掉落,壓到防水線;在漆黑中消防員找不到水管和退路,身陷火場無法脫困所造成。桃園市長鄭文燦事後在議會上痛批敬鵬反應慢半拍,未能提供廠房機具設施擺設位置、嚴重影響救災進度。火災也大量汙染了周遭河川,造成13.5噸的魚類死亡未來政府將成立特種消防隊,由特殊訓練的消防員帶領救災行動
我們不捨這次犧牲的消防同仁和遭到無妄之災的移工,當然也為這個不幸事件感到悲痛與遺憾。其實,它帶來的經濟和非經濟損失,可能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試想,除了救災本身的直接成本、這些消防人員性命的損失、受災家庭的長期痛楚、河流的汙染以外敬鵬本身火災受損和遭到停工懲處、違反空汙法、水汙法、毒管法的罰金以外,其他引發間接性的社會損失,其實才是整個社會真正的損失,而其規模之大,一般人恐怕難以想像。
火災工廠附近的房宅需求當然會下降,售價自然受到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波及全台的工廠周遭,人民資產的損失可能高達到數十億元。為避免災害波及,鄰近居民也會外移,讓當地學生數減少,學校甚至必須關閉或合併。關閉學校的學生就必須移地就學、增加各種成本。如果敬鵬未來因業務興隆而想擴廠,當地居民可能群起反對、示威;該企業則因無法擴廠而損失商機,也影響類似製造業新廠設立或舊廠擴張,加上對災害的恐懼,員工可能更難招募,有可能迫使它們離開台灣,這當然會減少台灣投資,也限縮製造業的就業機會。
因為這場大火,在政府方面,可能要另外編列預算、成立特種消防隊,衍生額外的人員和訓練成本;可能要提高建廠或設施的管制標準,增加製造廠商的設廠成本和產品價格;可能要提高工廠安全檢查的密度,增加政府的行政成本,這種種的間接成本或代價,大概不是一般人或政府能夠迅速推估出來的。
但仔細思考,災害最大的原因在於消防隊並不清楚廠房內放了甚麼危險材料,特別是這些材料的「存放位置」,足以判斷它們可能造成的生命威脅。其實,很難想像台灣的消防法規,迄今還有這種重大疏漏。雖然有相關的「消防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以及各種相對應的「辦法」,但是法規卻和消防隊沒有連結,雖然規定林林總總,卻沒有要求擁有危險材料者必須將其在廠內的「存放位置」列入文件通報給消防隊,才會造成鄭文燦市長抱怨的:無法掌握該廠的機具設施擺放位置,無法事前防範可能的災變
事實上,美國在民國75年(1986年)就已通過「緊急規劃及社區獲知權法案」(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詳細規範擁有某數量以上危險物質的機構,必須清楚地向管制機構及轄區消防機構報告其危險物質的清單、數量、存放位置和存放狀況,而且每有變動後三個月內就必須再行申報。可見,美國在30年前就已經清楚地了解,消防隊必須掌握所有危險物質的存放狀況,才能在出事時做出合宜的救災行動。就這點而言,我們落後美國看來不只30年之久。
世事變化太快,所有和安全相關的法規可能都有必要重新檢視補強;否則,就只能用更多的人命和成本來學到教訓。





聯合報黑白集/教育部上車還不補票


2018-05-05 00:1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長吳茂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到底在幹什麼,已沒人搞得懂了。拔管拔了半天,全台鬧哄哄,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卻說這不算「行政處分」,說正式的決定「還在最後整理階段」管中閔早就人頭落地,衙門卻說還在思考罪名,這演的是什麼朝代的戲?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說,管中閔拿校長同意函去出任獨董,有「先上車後補票」的問題。但如果檢視教育部拔管的程序問題,一周前已宣布「拔管」了,現在卻說正式決定還在作業;這等於「上了車還不補票」,豈不是更霸道!
教育部四個月來,天天都在畫蛇添足,把一條蛇畫成了百足蟲。若依教育部上周宣布拔管的新聞稿,是把最後的決定權丟回台大遴選委員會,要求遴委會重新檢視程序的合法性,也為自己預留一條退路。如果遴委會認為管中閔的當選程序沒問題,堅持重新提他,教育部似乎也可以接受;至少,當時林騰蛟在記者會上如此回答。誰料,吳茂昆隨即出來補畫蛇腳,說管已違法,不能再遴選。如此,也斬斷了教育部自己的退路。
讓人困惑的是,教育部的立場到底誰說的算數?是新聞稿,還是後面的附件?是次長林騰蛟,還是部長吳茂昆?是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或者要看另日的「最後決定」?
教育部拔管的決定「不算行政處分」,唯一的解釋就是:教育部根本沒有權力否決此事。在咬管中閔「先上車後補票時」,它自己搭了四個月的霸王車,都還沒補票呢!






聯合報社論/99年後,我們被迫重補五四破網


2018-05-05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駁回台大遴選結果,引起台大部分師生不滿,昨天在校內舉行「新五四運動」,抗議教育部駁回管案。 記者林俊良/攝影



昨天是「五四運動」九十九周年。這一天,許多大學師生和知識分子卻在台大集會,抗議政府粗暴剝奪了該校合法選出的校長。九十九年前,北京的大學生因不滿北洋政府顢頇無能、積弱不振而發起「五四運動」,促成了中國社會追求民主和科學的新思想運動。時隔九十九年,自詡「民主進步」的蔡政府竟粗暴干預校園、踐踏民主,社會被迫要重溫「五四」,這真是台灣大倒退的表徵!
對拔管事件感到憤怒的,除了台大師生和校友,也包括了廣大的教育界和反對濫權的社會人士。近日來,維護大學自主的行動已遍地開花:清大先發出「捍衛台灣民主與學術自由」的宣言,國立和私立大學校院協會接著發表聲明,譴責這是大學自治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刻」,其他院校表態聲援「我們不再沉默了」,更獲得廣大的連署支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更發起「三不運動」——「不接受、不忍受、不配合」吳茂昆的決策,直到他下台為止。
一心一意只想著如何贏得選舉的民進黨政府,對於社會質疑的聲浪表現得倨傲而冷漠,這完全是錯估民意。根據本報的民意調查結果,五六%民眾批評教育部的拔管決定受政治力影響,四四%民眾認為教育部應尊重台大遴選結果,僅九%支持教育部的作為。壓垮一隻駱駝的,有時只是一根稻草。蔡政府可以持續硬拗,對台大傅鐘前的抗議聲音置若罔聞;但繼續拗下去,賴內閣連同蔡政府的正當性必然與之俱沉,再也贏不回人民的支持。
從五四運動到「新五四運動」,最重要的銜接者是台大前校長傅斯年。這位當年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把不畏威權、追求民主和科學的五四精神帶進台大。儘管百年時空嬗遞,兩次運動的背景不同,但都同樣面對顢頇專斷的政府。台大師生選擇在紀念傅斯年的傅鐘前發起抗爭,可說延續了五四精神;而捍衛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的要求,也追隨著五四運動追求民主和科學的腳步。
百年之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批評北洋政府,北洋政府還不敢令蔡元培去職;而今百年後的蔡政府,卻擺出威權臉色,高舉政治黑手,強行拔去台大選出來的校長。七十多年前,傅斯年砲轟行政院,硬把「皇親國戚」逼下台,還大罵蔣介石;這些反對舉動,並未影響他代理北大校長和出任台大校長。而如今,蔡政府除以「轉型正義」之名清算蔣介石,官員更交相掩護踐踏大學自主、踰法詮釋法令;這點,恐怕連蔣介石也望塵莫及。
更諷刺的是,民國75年(一九八六年)五月,被台大退學的李文忠在傅鐘下絕食靜坐,引發一場「自由之愛」運動,學生要求校園自治和學術自由之聲高漲。當年那些充滿改革熱情的台大學生,包括李文忠、林佳龍、鄭文燦、段宜康、黃偉哲在內,如今都高居廟堂之上,卻眼睜睜地看著台大受到政治踐踏而毫不作聲。對他們而言,民主和自由難道都只是自己追求權力的敲門磚
五四運動的啟蒙思維還包括科學精神,這對新五四運動更別具意義。教育部長吳茂昆擁有國際公認的科學成就,甚至曾被提名角逐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其行事卻處處爭議,從專利侵權、公私不分、出勤怠惰到濫權拔管,甚至說出「學術沒有真正的民主」的狡詞,無一不是違反科學求真精神的佞倖之舉。
傅斯年曾說,科學家扯謊,不會有真的發現;政治家扯謊,必然有極大的害處;教育家扯謊,更無法教育人。從賴清德到吳茂昆、潘文忠、徐國勇,嘴上都說尊重大學自主,但為了拔管,蔡政府的科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幾皆不惜扯謊。前一個民進黨把台大當成「頂尖大學」的扶植目標,但後一個民進黨政府卻以政治汙泥抹黑台大形象,這還是個有一貫信念的政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