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跨域共築台灣夢—最佳體驗的智慧城市
.葉銀華/獨立董事真的沒有發揮功能?
.周行一/好的環境吸引好的人才
.林中斌/金習會的潛因
.洪蘭/「積勞」的上校 因何「病故」?
.方祖涵/翱翔青史的雷克蘭飛虎
.王健壯/這個政府已經走火入魔
.王正方/我們都是傻瓜嗎?
.馬凱/幸福國不快樂的國民
.嚴震生/金恩遇刺半世紀後的民權省思
.薛承泰/我是人,我沒有鐵肺
.盛治仁/希望黃煌雄妥解台灣歷史情仇
.方祖涵/頂尖選手的憂鬱
.黃介正/美台新關係的吸引與慎思
薛承泰/論價值與價格在台灣
2018-04-15 23:30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日前赴市議會施政報告,議員要求講清楚「台灣價值」,柯文哲表示,他的台灣價值就是清廉勤政愛鄉土、民主自由多元開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以及「清廉、勤政、愛鄉土」,在台北市議會質詢台上,民進黨議員追問著「台灣價值」,柯市長做了前述答覆。前一句是普世價值,後一句是民進黨慣用語,柯市長給了這兩個難以挑剔的答案,巧妙迴避「兩岸價值」。
市議會的詢答並非偶發事件,乃因為柯市長曾走訪對岸,說過「兩岸一家親」與「兩岸命運共同體」之類的話,綠營難免會產生認同的疑慮。年初蔡總統希望柯市長再次確認「台灣價值」,好讓支持者覺得是可並肩作戰的人。利用質詢機會,議員除了逼柯在答詢中明確表態,以見證民進黨的市長提名禮讓的正當性,將白色戰袍清楚地繡上綠色旗幟!另一方面則有人認為,柯文哲若認真回答台灣價值,這是屬於總統層級的考題,即是劍指二○二○年的大選,這也會令綠營不安!
柯市長當然不是省油的燈,想必猜得到總質詢時會有此考題,而以普世價值與民進黨價值作為答題內容,既不讓對手得分,自己也不會失分。說穿了,不論是問還是答,還不都是為了選票?
眾所周知,用鈔票計算的是「價格」,如今的台灣,「價值」居然用「選票」來算計!
早在貨幣流通之前,人們的生活簡單,如何滿足日常食衣住行,就差不多是整個人生了;為了追求基本生存與生活所需,形構了個人的價值觀,於是將自己多餘的物件和他人進行交換,雙方若能完成交換,基本上反映著彼此的需求,價值也因而彰顯。一頭山豬與一包鹽能夠交換,乃因彼此都是基於需要,一方需要肉品,另一方需要鹽;可是以今天台灣市場觀之,一頭山豬可以抵得上數百包鹽,是因為價格。
一旦人多物件也多時,情況就不是那麼單純了,交換的過程中有了選擇與比較,市場於焉出現,人們的需求也因而扭曲,於是在供給與需求的互動下孕育出一個衡量「價值」的標準,「價格」的概念誕生了!由於價格相當程度是客觀的,逐步取代了價值;更重要的,代表價格的「貨幣」逐漸發展而成為人們新的追求目標,因為有了貨幣就可以購買不同的物件(此時已變成商品),如果能大量累積貨幣,不只是能滿足生活需求,甚至代表身分地位。
到了廿一世紀,市場在資本主義推波助瀾下,只要標得出價格,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不可以購買;然而在價格至上的社會中,人們原初信奉的價值消失了嗎?當然沒有!一幅畫在夜市中販售,五百元沒人要,看起來一樣的另一幅畫掛在畫廊,卻有不少人出高價也買不著!原因是,後者乃名家之作,價值遠高於前者。價值不僅存在,且比以往更具歧異性,藝術品如此,政治更是如此。君不見,歷史人物有人尊重有人唾棄,背後就是價值觀不同;基於此,民主社會標榜的核心價值,就是鼓勵「多元」尊重「歧異」!
台灣價值的基線,應該是尊重每個人對台灣價值的不同詮釋,這也才符合前述的普世價值;極為諷刺地,為了選票而高談「台灣價值」,那還有什麼價值可言?話說回來,如果台灣價值已具有其獨特性與優越性,那麼能去世界各地(包括對岸)發揚台灣價值,豈不是蔡總統最好的破風手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