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提升台股競爭力 防杜下市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5710/web/

.聯合報社論/從四種情境看蔡政府的兩岸關係誤區
.聯合報黑白集/幸福官員,前進中央
.經濟日報社論/提升台股競爭力 防杜下市潮







經濟日報社論/提升台股競爭力 防杜下市潮


2018-04-17 00: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委曾銘宗。記者杜建重/攝影


曾銘宗立委日前質詢指出,根據他接觸五大證券承銷商,每家承銷商都有三到五家上市櫃公司正在詢問要如何在台股下市,前往中國大陸上市,其中不只是目前海外來台掛牌的股票,還包括國內集團股。此一說法在提醒政府,注意上市櫃公司醞釀中的下市潮
面對上述問題,上市公司除要符合在台灣下市的條件,也要承諾負責買回所有流通在外股數;在台下市後還必須分析到大陸上市的可行性、要準備多長期間?大陸上市從輔導完成送件到證監會,大約要等一至二年才能排到發行審核委員會(發審會,類似台灣證交所的上市審議委員會)。而發審會通過的機率又如何?其中存在很大的變數。
大陸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去年10月本屆發審會委員的就職儀式上強調:「證監會黨委決定成立監察委員會,對發審委員的履職行為進行360度評價,採終身追責制。」在終身追責制的壓力下,此屆發審委履職後至2018年3月底,共審核159家新上市案,只有84家通過、65家被否決、十家撤回,審核通過率從之前的九成大幅降低到五成二,審核尺度趨嚴甚多。而且,根據過去的經驗,當股市劇烈震盪時,大陸證監會也會暫時不讓已經通過發審的公司掛牌上市,暫停的時間不一,從幾個月到一年多都有。
或許有公司因富士康互聯網(FII)從招股書申報稿上報日到發審會通過僅用36天, 而起心動念;但起心動念的企業主必須認清富士康互聯網是特例。富士康互聯網符合證監會吸引「新科技四大領域(生技、雲端、人工智慧和高端製造)且估值達10億美元」獨角獸公司在大陸上市的政策。
有一些已在台灣上市的公司,原本想要分割在大陸的營運主體,獨立出來在大陸尋求上市,也想要透過企業重組,讓集團有多家公司分別在台灣、大陸上市;但碰到要如何解決台灣與大陸兩家公司間的同業競爭,以及財務、業務獨立的棘手問題,這可是大陸證監會的紅線,不得牴觸。
由於上述重組不容易,因此有企業主就想到乾脆在台灣下市、到大陸上市,可能的原因是大陸股市有較高本益比、較高籌資功能,且當該企業主打大陸內需市場,若能成功在大陸上市,有助於提高公司或產品形象。然而此如意算盤必須承擔在台灣下市成本、到大陸上市準備之重組與輔導費用、送發審會等待時間、可能被否決的可能,以及到掛牌的等待時間。即使最後順利掛牌,如果本業表現不佳或非政策主流股,股價也無法有所表現,某種程度失去大費周章到大陸上市的原意。
綜合而言,已在台灣上市的公司,若可解決同業競爭與獨立經營問題,分割在大陸營運主體就地上市確實是上策,可望創造集團的整體價值。但是以目前的狀況,若採行在台灣下市、透過重組到大陸上市,必須考量上述限制,除非是符合大陸政策性產業、且是代表性公司,否則有可能得不償失。另外,以去年底上海、深圳股市約3,500家上市公司,以台資為背景者只有20餘家,因此對於大陸股市存在「台商板塊」的期望,不能一廂情願,期望太高。
但是我們也提醒政府必須提升台灣股市的競爭力。雖然目前台灣應無所謂的下市潮,但台灣股市募集資金功能弱、上市公司品質未有明顯提升,導致許多不錯的公司會選擇到股價訂價較高、較有發展的其他股市上市,而不到台灣掛牌。例如:有一些台灣集團企業內發展不錯的未上市公司,直接就到大陸或香港股市上市,而不在台灣掛牌。因此,要解決此一問題,政府必須整合經濟政策、產業結構調整、股市發展策略與創造流動性,跨部會動員拿出對策,才能避免下市潮真的出現。





聯合報黑白集/幸福官員,前進中央


2018-04-17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高雄市長陳菊將接任總統府秘書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陳菊尚未正式就任總統府秘書長,一手先成功勸進蘇貞昌再戰新北,另一手順利把子弟兵曾文生送上經濟部政次職位。曾文生何許人也?他是八年前凡那比風災中,曾偽造陳菊市政行程,遭到法院認定有罪的高雄市長辦公室前主任
公務員偽造文書,還是市長行程,是何等嚴重的事!但曾文生並未因此丟官,反而官運亨通,其後升任高雄經發局長。陳菊入府當官,也沒未忘記這位以身試法為己護航的部屬,特別賞他一個中央高位。
回過頭看,曾文生也非特例。二○一四年高雄氣爆事件,市府有四人丟官下台;一年後,這些人回鍋的回鍋,升官的升官。其中,副市長吳宏謀在政黨輪替後高升工程會主委;主委卸任後,還得到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的肥缺。真羨煞官場眾生。
現行法令對政務官資格限制不多,但因政治責任下台或違法被判刑,自是嚴重的道德缺憾。但從高雄市的例子看,只要是為主子承擔犯難,不正當行為反而是升官的重要履歷,判刑反而是更上層樓的勳章公務員是否守法守分,似乎不再重要;所謂官箴,也成笑話
坊間常用「幸福城市」形容高雄,其中有讚美,有諷刺。高雄居民到底幸不幸福,每人各有一把尺。倒是高雄市的官員都很幸福,只要表對了忠,不論犯再大的錯,都依然前途光明。從曾文生的例子看,陳菊高升中央,「幸福官員」持續幸福,自是必然。






聯合報社論/從四種情境看蔡政府的兩岸關係誤區


2018-04-17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近廿年大陸以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角色融入全球經貿體系。 新華社


最近美中貿易戰交鋒不斷,在地緣政治和軍事上亦頻頻角力,中國大陸崛起對國際政經勢力版圖的影響顯已變化。台灣在擔心我相關產業是否因此受創之餘,更應對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變化謹慎以對,找尋我們的著力點。
回顧歷史,從民國68年至104年(一九七九到二○一五年)間,美、中、台大致保持穩定的三角戰略關係。即便其間兩岸關係有冷有熱,各方對維持現狀的解讀與作法也有不同,卻大致不脫此一格局。但近年美、中兩國政經實力消長愈見明顯,二○一六年後民進黨全面執政令兩岸關係急凍,而高舉民粹大旗的川普入主白宮快速調整對外政經戰略,加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透過人事改組、修憲等布局逐步權攬一身等因素,均大大改變往昔三角戰略關係成形的環境。由於先前穩定的三角關係遭到破壞,便使台灣陷入新的緊張情勢。
中國大陸近年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近期力推的「中國製造二○二五」戰略更有直撲美國關鍵產業之勢。根據國際機構的調查,民國96年至105年(二○○七到二○一六年)間,大陸軍事支出累積成長率達一一八%,成為全球第二大,整體政經勢力與國際話語權大為提升,美國當然要重新建構對中戰略。
在這種情勢下,蔡政府若還以為能仰賴美國的助台承諾與中共抗衡,便大錯特錯。自尼克森政府以來,美國各時期的親中或親台政策均取決於其自身戰略利益,與「濟弱扶傾」無關,這點不容蔡英文一廂情願。在經濟面上,根據美國台灣問題專家的估計,大陸龐大的經濟量體和商機不僅提供台商西進誘因,台灣每年更有約十五%的大學畢業生到大陸工作,且有相當比例選擇在當地定居,大陸對台磁吸效應有增無減。大陸上月公布惠台卅一項措施,又大力向台灣中階人才招手,更將加重人才西進的趨勢。對此,蔡政府僅有力道不強且缺乏長期戰略思維的片段回應,恐怕難以止血。
若就兩岸經貿關係的嚴重性與急迫性高低(多取決於中國)、因應策略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台灣有著力點)等面向進行情境分析,大抵可區分為四種情境;當問題嚴重性或急迫性較低時,若台灣回應幅度大、速度快,會較有優勢;反之,則是大陸有利。不可否認,我們的優勢正在流失。
在民國67年(一九七八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台灣大力推動十大建設,奠定良好的國家發展基礎,而有後來的經濟奇蹟,進而在兩岸關係上取得因應的時間與空間,這是第一種情境,也是台灣的最佳情境。其後,在兩岸經濟實力各有擅場與互補下,既無嚴重或急迫的問題要面對,也沒有迅速處理兩岸關係的必要,雙方便以維持現況為主,這是第二種情境。
然而,近廿年大陸以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角色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吸引台商與跨國企業前往,經濟遂強勢崛起,也使它收割了兩岸關係的優勢。如今大陸更大動作推動一帶一路、中國製造二○二五及惠台卅一項等戰略,一面壯大自己,一面與台灣競逐產業、人才等資源。相對的,台灣雖推出新南向政策、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壯大台灣八大戰略上陣,卻被批評其內容缺乏應有高度及完整性。若蔡政府肯認真制定出合宜的兩岸政策,在兩岸經貿角力上,台灣便有望奪回緩衝空間,或搶得若干灘頭堡的機會,這是第三種情境。但如果政府的回應總是緩慢而被動,則將陷入談判籌碼流失的窘境,這是最糟的第四種情境。
總結而言,兩岸經貿關係近廿年的變化,台灣原本享有的優勢正在急速減弱,原有的因應空間也在變小。蔡政府要認清美、中、台三角戰略關係弱化的現狀,也須了解中國大陸擁有時間優勢的現實,據此務實檢討兩岸政策的優先性與得失,才不會讓台灣一再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