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應為石化業指出明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5983/web/

.聯合報社論/鍍金計畫反把台灣教育推向後段
.聯合報黑白集/「退出政壇」啟示錄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應為石化業指出明路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應為石化業指出明路


2018-04-24 01: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需求提升與國際油價回溫等因素影響下,產業研究單位預測今年我國石化業營收與獲利可望維持去年水準,產值更回升至1.6兆元,包括台塑集團在內的產業界,看好今年產銷表現有機會與去年相當,正向看待上半年的景氣表現。
在這股樂觀的氛圍中,台塑集團總裁、新任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近期卻多次示警,憂心在台灣的新投資計畫幾乎全數停頓;另一方面,中油兩大投資案近期出現波折,均凸顯我國石化業正處於不知道如何邁出下一步的十字路口。
中油五輕在2015年底關廠後,中油一方面希望將整廠設備輸往海外重建,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跨出台灣,在海外找到新的石化生產基地。中油原先計劃將五輕整廠輸出至印尼,同時間在印度蒙德拉投資石化聚落,但這兩案近期先後傳出變數,除了反映我國推動產業新南向的不易外,也顯示台灣這幾年石化業轉型已面臨一個必須跨越的高牆。
在國光石化投資案確定觸礁後,石化業在國內面臨愈來愈艱困的投資環境,不但新廠難建,舊廠轉型也困難重重。五輕關廠雖然是政府的承諾,中油原計劃讓這個正當壯年的工廠能有機會異地重建,如今舊廠輸出難敵直接蓋新廠的成本效益,五輕整廠輸出面臨巨大挑戰,最糟的結局是五輕設備只能分拆零賣。
台塑集團亦面臨類似的困境,六輕啟用後的第一個20年,雖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獲利,但台塑集團憂心的是下一個20年在國內要如何布局?在陳水扁擔任總統時,台塑集團在國內每年認列的投資攤提金額是600億元,到馬總統時代降到一年400億元,現在進一步縮小至300億元。相較於台塑集團不斷放大在美國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的石化投資布局,台塑集團在美國的乙烯年產能已經快要趕上六輕,王文淵說:「不是我不願意,是在台灣沒法投資。」言談間透露出業者的無奈。
石化業是台灣製造業的重要骨幹,台股前十大市值企業,台塑集團就占了四家,石化上中下游相關從業人員多達30餘萬人,台灣石化業下一步該如何走,不僅影響單一產業的榮枯,對台灣經濟發展亦有決定性影響。近年來因環保意識高張,石化業在國內新增投資項目愈來愈少,不但新廠難建,連舊廠要翻新或擴建亦有相當難度,政府雖以推動石化高值化措施替代,但以目前的推動進度來看,每年產值僅數百億元,與每年上兆元的石化總產值相比,仍屬杯水車薪。
除了在國內的投資面臨瓶頸外,我國石化業出口也面臨愈來愈多的競爭對手。
大陸是我國石化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區,近年大陸加速推動石化煉製基地,包括舟山、古雷等石化基地仍在持續擴產,其他如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石化業亦持續發展。反觀台灣本地的石化業,一直原地踏步,業者心中的焦慮可想而知。
石化業占我製造業比重逾二成,蔡英文總統就任時,產業界就曾建議政府不能過度重視生技等新創產業,忽略掉既有的產業發展。從中油南向遭遇挑戰,台塑集團在國內投資屢屢碰壁來看,蔡政府顯然仍未正視石化業面臨的轉型困境,若繼續放任情況惡化,今日我們見到的石化業榮景,很快就會變成明日黃花。
我們呼籲政府應檢討當前的石化產業發展策略,在發展石化高值化的目標不變下,我國仍應保有現今石化業垂直整合的產業鏈優勢,政府必須協助產業界在符合環保的前提下,提早規劃現有石化生產基地的未來發展方向,而不是放任產業逐日萎縮。除了舊廠屆齡關閉外,也應評估舊廠翻新的可行性,讓台灣石化業保有支撐中下游產業發展的產能,亦讓台灣在環保與產業發展間找到一個可接受的平衡點。






聯合報黑白集/「退出政壇」啟示錄


2018-04-24 00:2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李登輝曾說「退休後上山傳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戰還未正式開打,民進黨的姚文智、國民黨的丁守中兩名「擬參選人」,已向台北市選民發出以「退出政壇」作為背水一戰的承諾。但觀諸歷史,就如蘇貞昌在廟前發誓一樣,這類承諾多半都「收放自如」。
說過要「退出政壇」的政治人物不少,李登輝說「退休後上山傳教」,宋楚瑜宣稱「封刀之作」,到周錫瑋的「裸退」,都是耳熟能詳的例子,如今都化入政壇笑談中。有些食言者仍會稍感羞赧,避提往事;但也有例外者,不但不避諱,甚至反過來批評質疑的民眾。
箇中代表人物,要數駐日代表謝長廷。謝長廷曾在二○○八年總統大選宣稱「選輸負全責,退出政壇」,但他至今仍活躍政壇。對當年承諾,他忽而稱是「開玩笑」,忽而說其本意只是「不再參選」。由於網路上至今有人質疑他食言,他還責怪這些人糾纏不休,彷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但是,「不參選」能等於「退出政壇」嗎?一面享受酬庸的官派職位,一面不分本末地為駐在國辯論,甚至隱身政治第二線為派系翻雲覆雨,這樣的承諾未免也太廉價、太舒適了!
這些年,看多了李登輝、謝長廷這些人的「示範」,選民對「退出政壇」之類的誓言早已不再認真看待。選民不是笨蛋,不論政治人物食不食言,那些自食承諾的人想再回到政壇,多半無法再得到選民的認同。就算不退出政壇,也就逐漸過氣了






聯合報社論/鍍金計畫反把台灣教育推向後段


2018-04-24 00:2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長期低薪,不利台灣頂尖大學對外攬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卡管風暴聲中,傳出國內幾所頂尖大學向國際求才,卻慘遭鎩羽的消息。其中,台灣大學經濟系發出三張專任教師的聘書,但三人最後均放棄來台任教。此外,台大清華大學財金系也都有同樣的遭遇,發出聘書,結果卻「等嘸人」。這種攬才撞牆的現象,當然與台灣教授低薪的問題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台灣整體發展走向愈來愈顯內縮,政治怪手又不斷伸入校園,真正的人才很難在這樣的環境裡找到自己的未來。
台灣的低薪現象,不只是大學畢業生月領廿二K而已,事實上,大學教授的薪資比起其他國家也已變成一個辛酸的笑話。當年亞洲四小龍並駕齊驅,但如今韓國教授的平均薪資約為台灣的兩倍,香港是台灣的三倍,新加坡則是台灣的四倍,我國望塵莫及。這次,台大財金系發聘書給一個美國名校畢業的韓籍青年,承諾給他一般教授兩倍的待遇;但其他國家提出四倍的待遇時,台大就摃龜了。
由於長期低薪,對外不利攬才,對內更難以留人;這不僅發生在大學校園,在其他產業也一樣。問題是,政府發展產業無方也無法促使企業加薪,唯獨對於教育卻有一套特殊的障眼法,那就是不斷地提出各種動聽的「鍍金計畫」來粉飾太平。當年扁政府提出的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畫」,就是要用大量撒錢的方式來打造「一流學府」;但連續十年計投入一千億之後,台灣的大學卻不進反退,被譏為「滅頂」計畫。今年蔡政府接續提出的是「玉山計畫」,希望延攬學術界的頂尖人才,解決人才外流問題;但新計畫仍不脫「撒錢」心態,恐怕堵不住人才「出得去,進不來」的漏洞。
先問,「頂尖大學計畫」十年花掉了千億元銀子,為何最後卻淪為「滅頂」計畫?主要原因,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工作,學術研究亦如此;政府以為可以砸錢、鍍金快速擦亮大學的招牌,完全是「速食麵」式的妄想。不僅如此,由於大量金錢資源介入教育,引發大學爭搶;其結果即導致大學的M型化發展,搶得資源的大學胡亂慷人民之慨,拿不到頂大補助的學校只能苦撐捱過財政難關,對教育本務也就更難顧及。
當年「頂大計畫」打出的口號,第一目標是「十年內產生一所排名世界百大的國際一流大學」,第二目標是「五年內發展出十個亞洲一流的頂尖研究中心」。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在二○○五年的排名是一一○,但經過兩階段頂大計畫挹注,去年台大的排名卻跌到一九八名;不僅未擠入世界百大,反而差點跌出兩百大。錢砸得越凶,排名卻跌得越厲害,可見許多資源根本未用對地方。
蔡政府提出的「玉山計畫」,也有同樣的盲點。根據教育部的規劃,大學延攬資深玉山學者,年薪可多達五百萬元;至於新近的玉山青年學者,則可多達一百五十萬元,全台一年可聘三百名海外青年研究人才。問題是,像台大這樣的大學發出高薪聘約都屢屢碰壁,全台要一年招徠三百名教授如何可能達陣?
更嚴重的問題是,主政者對於教育沒有任何關注或深謀遠慮,卻屢屢用行政高壓強行介入教育政策及大學人事;也因此,校園內跳梁小丑的戲碼不斷,而有心教育耕耘者則感到索然無味。只消看看近年各大學校園變調走味的學術氛圍,各種「政治正確」的吹牛拍馬盛行,學生不時被師長引導至街頭抗爭場合,他們的教養與就業前途卻被置於不顧;這樣的高教環境,如何能有國際競爭力?當惡劣的政治氛圍及經濟環境不斷迫使人才外流,如何奢談近悅遠來?
環顧近年台灣的教育議題,除了改教科書、卡管、抄襲之類的惡行,何時曾有過誠懇積極的推升?主政者何曾心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