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陸推冰上絲路 打通貿易任督二脈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3341/web/

.聯合報社論/斷層帶上何以建了那麼多高樓?
.聯合報黑白集/網路上的公民社會
.經濟日報社論/陸推冰上絲路 打通貿易任督二脈







經濟日報社論/陸推冰上絲路 打通貿易任督二脈


2018-02-08 00: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在1月下旬宣布發展「冰上絲綢之路」,並發表「北極政策白皮書」,將北極圈和拉美國家一起納入「一帶一路」倡議範圍,完成「一帶一路」的「全球化」。至此,中國和全球各地的快速通道藍圖,已經悄然完成。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由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演講時提出,並在2015年正式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中國將透過這些規劃中的交通大動脈,強化其途經的亞、非、歐65個國家交通、能源、通訊、貿易、投資、金融等項目的合作,讓中國協助這些國家經由合作建設來深化雙邊發展。
然而,這個宏大計畫的內涵,原本限於東半球,西半球國家被太平洋阻隔,歷史上不是中國貿易所及之處;在中國崛起之後,亟欲和全球各國發展更深入的政經關係,但透過陸上絲綢之路聯繫歐洲,總因所經之處政治不穩或效能低落,頗讓中國力不從心。因此,透過「冰上絲綢之路」從北極圈通達西歐,並南下加拿大兩岸、聯繫拉美和加勒比海,就可更快完成中國和全球的貿易連繫,達到古代中國「四海一家」的宏偉理想。
早在二戰期間,英美為支援前蘇聯戰略物資,早就開闢過北極航線,對軍事運補發揮重要功能。2006年,科學家發現北極冰層大幅消融,預測北極航道將很快出現,也將預測北極完全冰溶的時間從2070年提早到2040年。雖然冰層融解將帶來海面升高、水災、農損等衝擊,但北極航線將一躍而為重要的海運航線,因歐亞間走北極航線比通過蘇伊士運河顯著縮短、節省成本。加上北極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周邊國家組成的「北極理事會」吸引了包括中國等強權積極參與,都想藉參與分一杯羹。於是,除北歐五國和美、俄、加外,中、日、韓、義、印等,都在2013年加入理事會,成為新觀察員,炒熱了這個國際組織。
2013年9月,一艘丹麥籍貨輪從加拿大溫哥華滿載煤礦啟程,經北極西北航道(經北美北緣)抵達了芬蘭;另一艘加拿大商輪也由加國東岸經同一航道抵達中國營口。美國隨即發表一份「北極戰略」報告,計畫發展該地區的海軍力量基礎設施,但也認為各國有責任「齊力打造一個和平安全的區域」。事實上,中國另一艘貨輪更早在8月初從江蘇北上,經北極東北航道(經俄羅斯北緣)抵達了荷蘭鹿特丹,航程比經由麻六甲和蘇伊士運河的48天縮短13天,經濟效益顯著。2016年,該中國貨輪繼續試探同一航線,航程已可縮短7,000海浬、時程減20天。預計到2020年,該航線將可年省533~1,274億美元海運成本,對中歐貨品往來大有助益。2017年8月,一艘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油輪在無破冰船保護下,僅耗時六天就將挪威天然氣運到韓國。2016年開始,俄羅斯改變過去對中國在北極事務上的防備心態,聯合中國共同開發北極,聯合成立北極研究中心、共同開發天然氣,合建港口和聯繫鐵路。
雖然,北極航線仍面臨冰情難準確預測、環保要求高、基礎設施不足、運輸效能低、可航行時間不長等不利因素,而仍有待努力。但2016年已有297艘船舶、1,705航次利用北極東北航線運送貨物,預估2020年運送量將超過3,000萬公噸,達到亞洲運量的25%。2017年5月,俄國總統普丁在北京一帶一路高峰會中,正式表示希望中國利用北極航道,將它和「一帶一路」連接。於是,中國在6月首次將北極航線明訂為「一帶一路」三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且中國顯然會是北極航線的最大客戶。
身為海洋國家,台灣也有三大船運公司列名全球前20大,無論從風險或成本考量,都不宜對北極航線的發展視而不見,更應及早因應才是。



聯合報黑白集/網路上的公民社會


2018-02-07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救難人員加強鞏固雲門翠堤大樓。 記者曾吉松/攝影



平日大家或許對生活環境不滿,但天災映照出「平安是福」之可貴,災禍中也正可檢驗,民眾的進步程度是否足以構成社會的支撐力量。這次花蓮地震誠然不幸,仍見「軟腳建築」釀禍,但民眾多感受到救援的效率改進,網路上眾志成城,也形成有效的後援助力。
資訊傳播無遠弗屆,在這次地震災禍中發揮了正面的力量。平日充斥八卦的社交媒體,扮演了蒐集必要資訊和傳遞救援的角色,幾乎達到「哪裡有需求,援助就送到哪裡」的效率。網友不但提供安全守則,甚至互相提醒不要占用救援資源。以往所謂「鄉民力量大」,往往被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這次可說展現出網路公民社會的素質。
部分網民平時慣於尖酸的互動模式,但災難各種真情顯現,提醒我們「人的素質」確是台灣的重要資產。從災區現場的救難人員奮不顧身,及醫護人員全力動員,到經由網路形成有效的後備支援體系,把花蓮這個實質交通上仍非全然便利的地區,變成了網路地圖上的物資集散點
天災對台灣考驗不斷,這次地震發生在天寒地凍之際,災區情景慘不忍睹,救援條件備顯嚴苛。幸賴同胞間相濡以沫的互助情誼,為嚴酷災情添一絲溫暖。很多暖心的故事此起彼落發生著,也可看出網路上的公民社會形成非一朝一夕。目前雖處於「國在山河破」的心酸氣氛中,希望眾志成城的力量傳遞下去,早日重建台灣的美麗風景。


聯合報社論/斷層帶上何以建了那麼多高樓?


2018-02-07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花蓮地震,雲門翠堤大樓嚴重傾斜。 記者曾吉松/攝影



二月六日被股民稱為「黑色星期二」,這天台股重挫五百多點,一天蒸發掉一兆的市值。但這天的災情不止如此,當天凌晨空勤總隊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接運病患時突然失蹤,機上六人下落不明。當天午夜花蓮發生震度七的強震,造成市區多棟高樓倒塌,救難人員連夜出動搶救受困瓦礫堆中的居民。
春節將近,卻震災、股災齊湧,對民眾而言真是一日數驚。台股受美股拖累震盪,許多投資人幾乎賠掉了過去一年的收益,災情慘重;稍可寬慰的是,昨日股市已暫回穩。讓人牽腸掛肚的則是花蓮的震災,無論是人員的傷亡、財產的損失、心靈的受創,都需要強大的社會資源投入關注,協助救災及後續復原。
這次花蓮震災格外讓人心驚,主要是恰好與兩年前死傷慘重的台南維冠大樓倒塌事件同日;加以近期全台地震活動頻繁,搖晃頻率之密集已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上月大台北地區甚至發生震央在北投的罕見地震,所幸震源深達一百多公里,沒有釀成災情。這次的花蓮地震,稍早兩日連續發生九十四次地震;但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卻誤認,四日發生在花蓮外海的規模五.八地震才是「主震」,以為九十多次地震是「餘震」。直到二○六的災難發生,氣象局才發現,原來認定的「餘震」其實是這次主震的「前震」,先前的判斷錯誤。
地震的預測極為困難,對於氣象局的誤判,我們認為不必過度責難。但無論如何,台灣位在活躍的地震帶上,而中央氣象局擁有最多的資源和第一手資料,必須積極善用整合研究,才能不斷累積經驗和資訊,提升對相關板塊及斷層帶活動研判的準確度。但觀察近期以來氣象局對於各地頻發的地震,千篇一律充斥著「不必緊張」的論調;這或許是為了安定人心,但久而久之卻容易讓人鬆懈而失去危機意識,甚至變得聽天由命。讓人民面對危險而不警示或提示因應之道,這是極不智的治國模式。
這次花蓮倒塌的建物主要為高樓,全都適巧位在「米崙斷層」帶上,在搖晃的瞬間傾塌或歪斜,導致人員傷亡。早年因資訊不足,政府向建在斷層帶上的建築如統帥飯店核發建照,也許只是專業知識不足。但以今天的標準,地方政府若不問地質條件便繼續核准建造高樓,卻不課以更高的安全設計標準,豈不形同驅民於淵?
讓民眾陷於安全恐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決策推託與官僚怠惰的交互作用。大家應記得,維冠大樓倒塌後,全台掀起一陣「老屋健檢」風潮,要求對所有老舊屋舍全面進行安全檢查,台北市並破天荒公布了土壤液化潛勢區圖,表面上要讓市民有「知的權利」,其實也把安全責任推給民眾。但兩年過去,政府這些高調的口號,又落實了幾分?有多少老屋進行了健檢?當年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如今已成為行政院長,他也許該就此提出一個說法。
治國其實不必唱高調。在維冠大樓倒塌後,如果政府全面要求斷層帶上的公共建築及集合住宅強化樑柱,今天花蓮的災情或許可以減輕許多。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分析風險的能力,並提出可以落實的目標與手段。否則,像「老屋全面健檢」這樣的口號,聽起來響亮,卻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終歸只是空洞的高調。
震災令人哀痛,但這次的救災工作節奏明快,有條不紊,也在高難度的挑戰下陸續救出受困斷樑瓦礫中的居民。這也證明,台灣社會在一次次的震災中,已磨練出在黃金時間搶救生命的膽識以及和死神拔河的能耐相形之下,我們在大海中搜救墜機人員的設備、能力和經驗,便遠遠不足無論如何,因應災變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加強專業演練與行政規範,光靠動聽口號和表面工夫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