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促進消費、帶動投資 點燃經濟新火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自私病:國民黨的基因缺陷
.聯合報黑白集/三堂會審管中閔
.經濟日報社論/促進消費、帶動投資 點燃經濟新火種







經濟日報社論/促進消費、帶動投資 點燃經濟新火種


2018-02-10 01: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日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相關的好消息不斷。去年12月外銷訂單成長率高達17.5%,今年1月的出口成長率達到15.3%,雖然經過季節調整後剩下7.6%,但仍然比原先預期的要好一些;在出口持續成長帶動下,主計總處把去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由原先的2.58%調升到2.84%。
同時,全球貿易市場也有好消息,先前IMF將今年預估的全球經濟成長率由3.7%調升至3.9%,優於去年,另外, IMF又把全球貿易成長率由4.04%,調升到4.12%,表示今年的全球經濟和貿易市場都很不錯。在國際經濟持續改善的情況下,今年台灣的外銷市場也不必太悲觀。不過,由於去年出口成長達到13.2%,基期較高,今年或許無法再出現兩位數成長,但是在全球景氣復甦帶動下,台灣全年6%到7%的出口成長率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雖然國際景氣復甦,但仍然有幾個不確定因素,值得大家注意:第一,前不久美國對進口的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相關產品,分別課徵50%和30%的進口關稅,前者為期三年,後者四年。雖然此政策適用全球進口國家,但是美國這兩種產品的最大進口國都是中國大陸,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針對中國大陸而來的。
韓國在這兩種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量也很大,已經向WTO申訴美國違反WTO的相關規定。然而,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中國大陸,據報載,中國大陸已經針對自美國進口的高粱進行調查,可能會對其提出課徵反傾銷稅的策略。總之,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爭,勢必衝擊全球貿易。
第二個不確定因素,主要是來自於北韓。雖然南北韓決定共同組團參加平昌冬奧,但是美韓已經宣布冬季奧運之後,將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屆時北韓會有何種反應仍然不得而知。另外,美國仍然有學者建議應該對北韓採取小規模的戰爭予以警告,此舉可能會造成何種後果無人能料。無論如何,北韓問題仍然是一個很不確定的因素。
綜合來說,今年台灣經濟「外熱內冷」的情況很可能會持續。依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去年經濟成長率2.84%當中,由國外需求所帶動的貢獻有2.08%,而國內需求帶動的只有0.76%。在國內需求帶動部分,民間消費需求成長率為2.37%,對經濟成長率貢獻為1.25 %;資本形成成長率為-1.62 %,對經濟成長率貢獻為-0.34%。另外,政府消費成長率為-1.05%,對經濟成長率貢獻為-0.15%。也就是說,民間投資與政府消費是造成去年經濟成長率偏低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政府的經濟政策應該還是要從如何刺激與擴大內需著手。首先,在政府支出方面,政府應該加速公共工程建設支出;不過,前瞻計畫中有一些軌道方面的工程建設已不合時宜,我們認為政府不應該把資源用在軌道建設上,建議政府把更多的資源移轉到「5+2產業」政策方面,因為其帶來的產業擴張效果應該會較好。
在民間消費部分,經過稅改調整之後,降稅刺激經濟的效果在明年才會出現,所以今年建議政府可以在擴大吸引東南亞國家來台觀光,以及陸客來台觀光等相關政策上,多加努力,帶動民間消費。
最後,最重要的應該還是要設法協助企業擴大在國內的投資。在一例一休經過再次修法之後,對於改善企業在國內的投資意願應該會有一些幫助;但是這還不夠,因為台灣投資環境中許多企業關心的五缺問題仍然無法有效解決,我們希望政府再加把勁,比方說,最近政府宣布要啟動核二廠2號機發電,這就是很正確的政策方向,因為供電穩定了,企業就不必那麼擔心缺電問題。
未來,我們建議政府在用水、用電、土地、人才等問題上,都能夠改採大刀闊斧的政策,畢竟改善投資環境才是吸引企業擴大投資的不二法門。


聯合報黑白集/三堂會審管中閔


2018-02-10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無法在年前上任,人事公文至今仍被卡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上月底確認管中閔當選資格「毫無疑義」,但人事公文至今還沒走到部長室。原來,教育部內私設刑堂,管中閔仍被扣在相關司處「三堂會審」中。
教育部辦教育不高明,但利用官僚程序耍威風倒是一流教育部人事處、高教司和法制處共同開堂會審,發現台大遴委會的「毫無疑義」其實還有疑義,將「陸續」發函台大釐清。也就是說,一審再審,三審都未必定讞。
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民進黨團迫不及待伸出政治黑手,但點火後發現風向不對,於是換個方式,改採惡僕擋道或放狗咬人。
年關將近,內閣保衛戰開打,潘文忠必須格外賣力。但大學自主議題敏感,於是導入官僚流程,派文官上陣。教育部所有能沾上邊的處室,輪番出馬審視,總要在雞蛋裡挑出骨頭來。
文官仰體上意,一邊裝糊塗,一邊出暗招。台大遴委會說「毫無疑義」,他裝作不解;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認定抄襲案不成立,他說學術倫理有待說明;校長人事不屬校務會議權責,他卻在等台大臨時校務會議翻盤。
如果裝不了糊塗,就用官僚程序卡關。教育部先前四發公文,現在三堂會審,未來還要陸續再發公文。使盡洪荒之力,設路障,擺拒馬,只恨不能自己直接官派。
台大校長人事啟示錄:一顯示民進黨成功將司處長等級文官改造成綠營政治動物;二證明台灣學術龍頭的台大,不過是教育部附屬小學堂罷了。



聯合報社論/自私病:國民黨的基因缺陷


2018-02-10 00:2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年底縣市長選戰,國民黨與民進黨拚得火熱,藍營如何奪回政治版圖備受考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花蓮地震救災漸入尾聲,年底縣市長大選議題又將回新聞焦點。蔡政府上任以來,政策死抱教條,外交累遭挫折,經濟一籌莫展,足以誇耀的「政績」恐怕僅餘清算國民黨與其支持族群。在此情況下,年底的選戰,綠營恐難維持現有的版圖。問題是,國民黨內部卻一再表現出勇於內鬥、怯於公戰的景象,若持續倒盡選民胃口,民進黨即使施政荒腔走板,仍可能守住大部分危險戰區。如此一來,選舉就只剩「比爛」。
國民黨在基隆市長初選鬧出民調誤計的大烏龍,狀極難看,爭取新北市提名的周錫瑋立刻宣布不相信黨中央。嘉義市被視為國民黨有機會「光復」的選區,但因黨中央協調不力,蕭淑麗質疑中央偏袒黃敏惠而宣布退黨參選到底;如此一來,優勢頓時逆轉,施政表現備受質疑的涂醒哲可能因此意外連莊。
政治人物間難免有利益扞格與意見齟齬,然而國民黨的不團結,幾已到了「遺傳性」疾病的地步。民進黨的初選雖也爆發激烈廝殺與攻訐,互咬兇狠程度猶有過之;但初選提名一確定,失敗者也只能認輸,至少不會公開扯後腿。反觀國民黨許多政治人物的表現,卻是工於鬩牆而拙於攘外,明知「分裂必敗」,卻只會把刀劍對準同志。對這些人而言,和黨內競爭者同歸於盡,證明自己「敗事有餘」,似乎比戰勝對手更重要。
四年前在桃園被鄭文燦擊敗的吳志揚,兩年前簽下「二○一八選市長」承諾書出任不分區立委,日前的表現更是讓人嘆為觀止。身為藍營民調支持度最高的人選,吳志揚卻以老父為藉口拒絕出戰,還說「在哪裡跌倒,那個地方顯然不適合你」。他甚至辯稱,當初承諾願受徵召,但黨並未規定不遵守要被懲處;若其立委資格遭剝奪,他無法接受。如此視承諾如無物,他此言一出,立刻引來「政治媽寶」之譏。
對比民進黨勇於開疆闢土的雄心,國民黨內的怯戰與戀棧,彷彿是一種擺脫不了的基因缺陷。鄭文燦二○一○年挑戰桃園縣長寶座,遭吳志揚輕鬆擊敗;二○一四年再戰原本也不被看好,卻仗著馬政府聲望低迷的「天時」意外逆轉。他任內積極在基層布樁,「要五毛給兩塊」,如今成為嘉南高屏以外綠營選情最穩的首長。立法院長蘇嘉全、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都曾挑戰國民黨胡志強失敗,卻都因勇於征戰而累積強固的政治資本。
國民黨的「坐轎文化」以及和地方派系斬不斷的糾纏,是藍營無法徹底轉型為現代政黨的主因,因此不尊重遊戲規則,自然也難以團結。在民進黨執政欠佳之際,國民黨原本有絕佳機會攻城掠地,如今卻因內訌而局面日蹙;這點,黨主席吳敦義可能要負相當責任。對於各地的提名紛爭,吳敦義的態度有如不沾鍋,全都推給「全民調」代勞。即使像嘉義、新北的內爭,已嚴重危及黨內原本的優勢時,他仍不動如山,只在一旁坐視。試問,如果此役應勝未勝,吳敦義還有放眼自己二○二○大選的機會嗎?
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名將張靈甫上書國府主席蔣中正,痛陳國軍不團結導致共禍蔓延:「勇者任其自進,怯者任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機巧者自為得意,賞難盡明,罰每欠當,彼此多有觀望,難得合作,各自為謀,同床異夢。」不到一星期,張靈甫遭五倍共軍包圍,鄰近友軍卻觀望不前,他兵敗自殺殉職,內戰局勢也被扭轉。
以古鑑今,七十年前的教訓,仍鬼魅般地糾纏著國民黨。國民黨如今政治版圖,已縮水到難以有效遏阻綠營追殺,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更放言要「讓反改革勢力徹底死心」。在退無死所之地,國民黨人若仍不能拋開勾心鬥角,改不掉有私無公、敗不相救,這個百年老黨恐怕無以再召喚民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