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台中人可否怒吼「我是人,我反霾」?
.聯合筆記/陳慶男與汪傳浦
.賴鼎銘:頂大會崩壞? 其實台大爭的是…
.遏止「企業肥鼠」吃掉勞工薪水
.別再叫我做功德 戴道德高帽
.王祿仔哄騙 我媽像吃了迷魂藥…
.王祿仔2.0 還能圓你歌星夢
聯合筆記/陳慶男與汪傳浦
四年前爭取到第一次讓汪傳浦同意出面採受的機會,在倫敦距肯辛頓宮不遠的一家旅館裡,連續兩天下午專訪汪傳浦的過程中,汪傳浦也不時感歎,他過去曾為國家作過多少事、提供多少官員協助,怎麼會最後落得全家人被迫得長居海外、不敢回台灣的結果。
不管是獵雷艦案還是拉法葉艦案,陳慶男與汪傳浦能取得、參與軍方這種大標案,陳慶男在電視上坦承,與公司內部有海軍退役者任職有關;雖然未明指是那些人,但相關單位、人員了然於心。
汪傳浦當年受訪時,曾透露在軍方有不少舊識、好友,在拉法葉艦前,已跟軍方作了多年生意;包括當初送給郭力恆的一千七百多萬美金鉅款,都是想拉攏郭退役後加入公司,只因看好拉法葉艦抵台後,後續數十年的維修、零件更換生意。
檢方目前偵辦富慶案的行動引發諸多質疑,回顧當年陳水扁以總統之尊,親自下令檢察總長盧仁發組成特別調查小組、不惜動搖國本也要查到底的尹清楓命案;即使拿總統令箭,由盧仁發召集一、二審檢察官組成的特調小組,一開始調閱軍方資料仍受到不少干擾。
問題是,特調小組內部當初為了證據是否足以起訴海軍前將領雷學明等人有過一番激烈爭辯,最後以更換檢察長、檢察官方式,在高層意志下起訴,卻在纏訟逾九年後,雷學明等多位將官最後以無罪確定收場。
目前高雄地檢署偵辦慶富案,是否窮盡所有投入辦案、最後能提出多少證據,提出的證據是否足以定人於罪,終究得接受檢視。
至於國庫因這些軍購案所受的損失,軍方在拉法葉艦案與幻象兩千案與法國企業的仲裁都獲勝,拿回數百億的回扣款;另一方面,汪傳浦家族海外相關佣金帳戶早被凍結,未來也有可能交還給台灣。相較之下,慶富案因獵雷艦詐貸等一連串公股銀行宛如開門讓慶富搬錢的損失,又該找誰索賠?
台中人可否怒吼「我是人,我反霾」?
羅智強 ∕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 台北市/聯合報
各方對台中火力發電廠製造空汙的批評,林佳龍回應:「不要製造口水,口水也是空汙的一種。」我幫大家複習一下過去的「林佳龍委員」,對於台中空汙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二○一二年,立法委員林佳龍參觀台中火力發電廠後表示:「林佳龍強調,燃煤電廠占台灣的發電量約卅八%,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發電量更占全國廿%以上,全國享受用電時,中部居民卻承受空氣汙染」、「我們拒絕以中部的國人健康、生命來燃燒全台的電力!」「台電地方協助金或回饋金並不代表可以用金錢來買汙染權,台中電廠所造成的PM2.5增加全台年均值二點一九微克∕立方公尺,若參考Pope et al.(2002)研究的係數,台中電廠每年分別增加台灣全死因約五百人,每年造成一一七億元的社會成本。」
當時林佳龍義正詞嚴,今日的林佳龍卻將各方對空汙的防範呼籲視作「口水」?
林佳龍說,他制定了管制生煤自治條例,好像非常不容易。可是一開始林佳龍怎麼「管制生煤」的呢?是對年使用量一,八四○萬噸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給予二,一○○萬噸的許可量。對生煤許可量「要五毛,給一塊」,這不就是打假球放水嗎?
林佳龍辯說,「許可量沒有用完,就代表不是火力全開」,這邏輯比小學生還差,是林佳龍給了比「火力全開」還寬鬆的許可量,才導致今天台中空汙嚴重結果。
今年九月,中火九號機組申請展延,獲得台中市府的無條件換照,林佳龍對於空汙管制的敷衍消極,所有人看在眼裡。等到民怨沸騰後,為了連任,才趕緊將生煤許可量砍至一千六百萬噸。
但根據台電資料,中火的年發電量將因此從四四四億度減為三九九億度,減少約四十五億度電。但也有不同的新聞資料指出,中火去年的發電量是四二一億度電,若減三九九億度電,則為廿二億度電。然而,台灣電力如此吃緊,中火不發的四十五億或廿二億度電,必然得由其他火力發電廠供應。請問,下一個倒楣鬼是誰?
事實上,不管是台中人或台灣其他地方的民眾,還可以吸更少PM2.5的,因為若非民進黨掀起的反核四海嘯。核四本來可以上線運轉,核四的年發電量約是二百億度電,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供電負擔就會大減,民眾其實可以少吸更多的PM2.5。
我想到當初綠營反核者最常用來攻擊馬政府的一句話:「我是人,我反核」。今天台中人可不可以怒吼:「我是人,我反霾」?台中人失去的健康,找誰索討?
回不去省府時代了 凍省4症頭難解
楊永年 ∕ 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 / 聯合報
凍省廿年,姑且不論相關硬體(廳舍)浪費的議題,單從許多人對凍省政策或制度的「痛苦回憶」,就有很多可討論之處;而這些回憶反映在整體行政效能的四大後遺症是明確的:
第一,造成中央更為集權:理論上應讓地方政府更為彈性、活絡,所以凍省理當將權力與資源「向下紮根」或「往下發展」。但因凍省時程太短,加以地方政府在體制上無法承受省府資源(含人力、職等與預算),只好「向上整合」;但因中央政府缺乏政策執行經驗,使得中央更為集權,並與地方政府的距離更為遙遠。也使得原本十二萬人的省府和中央政府組織整併,造成中央組織過度龐大;然而造成後續的中央政府必須進行組織精簡,以及六都成立的體制議題出現,卻無助凍省後遺症的解決,更麻煩的是下列問題的出現,影響深遠。
第二,地方政策執行更為僵化:中央原只負責政策形成與部分規劃,眾多政策規劃與執行均由省府負責。而省府所以有能力負責,主要因為省府與地方政府經常有人事交流且互動密切,所以省府官員知道「地方疾苦」,也知道可行的政策執行藥方在哪!凍省的結果是,中央「不知民間疾苦」,經常以「天龍國」的方式作行政指導。不過,也不能怪中央官員,因為體制改變,多數官員沒有地方歷練;也就是由一群不是很懂地方生態的官員,指導地方政府作政策執行,導致政策執行充滿障礙。
第三,地方政府協調整合更難:凍省前,省府位居地理中心,加以組織文化和地方政府相近,很多跨域治理的問題,經常一位省府科員就可以「搞定」。凍省後,所有縣市長直接對應行政院,協調整合變得相當困難。雖然凍省後立即發現區域整合問題,所以分別成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南部辦公室、雲嘉南辦公室、東部辦公室,但因為體制問題、授權不足、功能不足、預算不足等,使得區域治理仍屬空中閣樓。雖然六都成立,希望能帶動區域治理,問題在於,六都職權不及鄰近縣市,加以沒有行政組織配合執行區域政策,因此也很難著力。
第四,跨政府協調整合人力斷層:省府原本存在一批擅長溝通協調的菁英,凍省讓他們失去舞台;這些菁英所累積的政策執行協調與整合經驗,也在一夕之間瓦解。此外,在凍省前,中央與省府、省府與地方,均有經常性的互動與人事交流。凍省後,由於人力斷層,加上中央地方官員交流不易,當然影響政策執行成效。
回顧或檢討過去凍省目的在策勵未來,除了不再發生類似錯誤,也在思考解決之道。即便凍省效應與問題已經顯現,也回不去廿年前的省府時代了。我們還是得好好思考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境,或如何在既有框架下提升行政效能。例如,如何讓行政院直屬的「辦公室」擔負區域治理與整合的功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只是,以目前政治文化與行政組織設計,還有許多困境要解決。
遏止「企業肥鼠」吃掉勞工薪水
林騰鷂 ∕ 經社法制學者(台中市) / 聯合報
立法院委員會四日舉行聯席會議,審查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除了會場內,國、民兩黨立委打成一片外,會場外也有勞團不斷用大聲公,集體呼喊訴求,並與員警發生好幾波的衝突!
由於賴清德內閣上任以來,偏頗性的施政思維,如稅改利富、勞改傾資,早已積累了許多民怨,而最近的「功德說」,更點燃了青年與勞工的怒火,又特別是「一例一休」要給資方更大彈性的說法與修正作為,連前總統李登輝都跳出來批判,說民進黨不太照顧勞工!
依行政院主計總處十一月下旬甫完成的統計顯示,去年國人創造了十七點一兆元的GDP,受僱人員所獲得的報酬是七點五兆元,占GDP比率四十三點八一%,比民國八十四年之五十點一%,民國九十四年之四十五點四%,降低了許多。至於企業盈餘占GDP比率,其在民國八十五年以前,多在卅%上下,但到今年已高達卅五%,以致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也坦言,勞資分配不均,經濟成長果實多落到資本家手上!
為什麼會如此?這是因為現行《公司法》的很多管制規定都是擺設、玩假的,沒有被執行,以致「公」司幾已淪為「私」司!最明顯的是,《公司法》第一九六條第一項:「董事之報酬,未經章程訂明者,應由股東會議議定,不得事後追認」之規定。
此一規定是典型的惡法,因為相反的只要章程明訂,就不必由股東會議定,或事後追認。這就造成永豐金控明訂了章程第廿八條之一規定:「董事長、副董事長及董事之報酬,參酌同業通常水準,授權由董事會議定之」,以致該公司董事之報酬高達近億元,這種自相授受的作法,嚴重傷害了多數股東與員工的權益!
又更惡質的是,去年公司經營虧損,但仍發放董事酬勞的上市櫃公司高達三一九家,其中一九○家更實發逾百萬元年薪。尤其有公司股價在票面以下的五元左右,去年虧損卅三億元,但董事總酬金卻高達二點三億元,平均每位領取二,五八五萬元。企業經理人這種漠視勞工權益,利用公司法制漏洞自肥的「企業肥鼠」行徑,實應立即遏止!
另外,民國一○四年五月增修《公司法》第二三五之一條第一項前段條文時,規定「公司應於章程訂明以當年度獲利狀況之定額或比率,分派員工酬勞」,強制公司於年度終了獲利時,應優先提撥員工酬勞為員工加薪,以解決勞工低薪問題,但因此「應」行條文,沒有罰則,等於是對資方放水,以至今日並沒很多公司依據此一條文,修改章程,給員工定額或比率的加薪。
賴清德內閣應有全局性的施政思維,以解決所得分配不公問題。特別是要從公司法制層面下手,取消公司董事與高階經理人的過度不義報償,轉而嘉惠勞工,才不會引爆更大的勞資矛盾!
別再叫我做功德 戴道德高帽
鄧敏宏 ∕ 社區大學講師(宜蘭市) / 聯合報
行政院長「功德說」,有人批評,有人緩頰。筆者提出一個對映,看賴清德該褒該貶。
半年前「一例一休」剛上路,許多非營利組織(NGO)負責人出面表示,應以彈性特例規範NGO工作者的工時,以因應組織(資方)可能造成人事成本的增加。後續引發了NGO工作者的勞工權益議題的討論,該問題至今尚且千絲萬縷,莫衷一是。
NGO算是「做功德」大戶了,NGO工作者面對的是低薪、低福利、低發展性、高工時的工作環境,況且不應因NGO工作者其為「理想」、「公益」付出的初衷,就以道德高帽剝奪其維護自身勞動權益的權利。
NGO工作者與照顧工作者的勞動環境有雷同之處,薪資偏低、社會地位不高等等問題,這是一個需要透過有效、可執行的公共政策改善的問題,不應回歸照顧工作者個人以「做功德」一筆帶過。
想像老闆給低薪要你「做功德」,做何感想?老闆不思改善工作環境、提升專業形象、提高待遇,卻要員工做功德,真是情何以堪,行政院長榮登「幹話王」實至名歸。
王祿仔哄騙 我媽像吃了迷魂藥…
吳芳枝 ∕ 國小退休教師(台中市) / 聯合報
昨天聯合報報導了「王祿仔場」的亂象。其實在民國四十幾年,「王祿仔」就在鄉村到處流竄,賣的東西五花八門,舉凡吃的、喝的、擦的、用的、各種仿品、偽藥等,包羅萬象。
當時活動地點多以農村為主,晚飯後,利用曬穀場敲鑼打鼓吸引大人小孩圍觀,接著幾位穿著清涼的少女歌舞助興,等人潮聚集後,主持人鼓如簧之舌,展開推銷戰術,把阿公阿嬤哄得暈頭轉向,加上串通好的臨時演員,糊裡糊塗被拐騙,買了一大堆來路不明的成藥。
現在醫學資訊發達,改打出「健康講座」來號召,其實是換湯不換藥,目的是引誘銀髮族上鉤。我的母親也被鄰居伯母半拉半拖的去「健康講座」,抱回來一堆贈品,都是劣質的日用品,如臉盆、塑膠杯、洗衣粉等,多到必須分送給親友。「這些都是送的,你們放心,我不會被騙的」,母親信誓旦旦說著。
我勸她不要再去,可是母親像吃了迷魂藥似的,天天去報到,最後動搖了「堅持不買」的意志。從她朋友口中得知,母親花了幾萬元買了一張能治百病的「健康床墊」。請人鑑定,只是一般床墊,完全沒醫療效果。
事後母親清醒了,很後悔,主辦人已逃之夭夭,只能安慰她,幸好買的不是藥品,否則失財又傷身。為了全民健康,打擊不法詐騙,衛生局稽查單位絕不能姑息。
王祿仔2.0 還能圓你歌星夢
蔡銘燦 ∕ 藥品行銷人員(台南市) / 聯合報
「王祿仔場」反映的是台灣特殊的銷售生態,甚且可稱之為「詐騙文化」的始作俑者。
俗話說:「賊仔狀元才,騙子尚厲害」。能當「王祿仔」,口才佳、反應快,只是基本條件;最必須具備的,就是要有頭腦,心臟夠大顆。
其實王祿仔們有辦法的,已不再到處流竄,早就悄悄提升至「2.0進階版」。
打開有線電視,從地方台到全國台,總有他們的影子。不再侷限販售保健食品,吃的用的無所不包。王祿仔既是歌唱節目主持人,也陪叩應觀眾聊天,甚至講故事解俚語,十八般武藝盡出。
節目的「賣」點不在販售的東西,而是那布置得五光十色、排場絲毫不遜正統歌唱節目的舞台。只要你向他們訂購東西,累積一定點數,就能夠打扮得美美的,憑券上電視高歌幾曲,滿足當歌星夢。
最貼心的是,他們還幫你錄成光碟,讓你帶回家風光炫耀、自我陶醉。這種「以買(貨)換唱(歌)」的銷售模式,與卡拉OK風潮相契合,吸引熱愛此道的中老年人,在王祿仔如催眠般的舌粲蓮花鼓動下,紛紛掏腰包,論打計箱的買。
這是王祿仔高明之處,人亮相了,歌也唱了,東西用不著或不滿意,好意思退換貨嗎?連「售後服務」都省了。相較於仍在鄉間打游擊且不時要面對警察盤問或衛生局稽查的同行,既高明又少風險。
聽過一個開業藥師感嘆:「有執照的,講不過無牌的;在店的,拚不過擺攤的。」確實,這個社會,敢的拿去吃。王祿仔永遠有生存空間。
頂大會崩壞? 其實爭的是…
賴鼎銘 ∕ 世新大學前校長(台北市) / 聯合報
台大代理校長、研發長、副教務長三位火力全開,語帶威脅,但明眼人皆知,還不就是為了頂大經費。
代理校長表示,頂大面臨崩解,這一崩解,「將造成若干年後,台灣經濟、社會、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崩解。」只是崩解不知所指何意?
如果指的是台大曾培養三三三位上市、上櫃及興櫃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四十一位大學校長、一三六位中研院院士、五十五點六%的政務委員、六十六點七%的大法官、廿二點二%的立法委員、卅八點九%的監察委員,一旦頂大經費斷炊,台大崩解,連帶培養不出卓越的校友,台灣接著崩解!
只是令人費解的是:代理校長列出來的這些校友,那些是頂大經費出現前培養的?那些是頂大經費培養出來的?
副教務長表示,國際排名要注意,因為「國際生選擇就讀台大的兩大誘因正為國際排名和獎學金。」當然,要追求排名,經費自不能省。
但十一月九日《評鑑》雙月刊,詹盛如教授針對十國高中職學生及大學生留學因素所進行的研究,馬來西亞、韓國與台灣總計五七二位學生的資料顯示,他們比較重視就業前景、求學費用、留學國安全,及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優質服務,反而「學術聲望與研究資源並非學生最主要的期待與需求,點出當前以學術表現為主導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並無法充分反映學生的需求與觀點。」
研發長又指出「台大主要負責培育國家將來五年至十年所需的人才。」台灣若只看現在,而忽視未來,「那麼就要辛苦的每日做代工的工作了。」
研發長的意思會讓人解讀成,只有台大在培養未來的人才,其他學校只為了現在,所以要為台灣代工的現狀負責。但筆者倒想追問,要培育五年至十年所需的人才,需要中長程的策略規劃,史丹佛大學有「Stanford 2025」,台大每年拿了那麼多經費,讓人亮眼、願意戮力學習的策略規劃又何在?
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界前輩,曾告訴筆者,他最看不慣全國校長會議時,有些校長爭錢的嘴臉。其實他的深意在於:要錢可以,但先端出卓越而具理念的計畫!不知台大能體會這位前輩語重心長的話語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