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382/web/◆ 聯合報社論/神主牌你在拜,跳電惡果卻是我們在扛
◆ 聯合報黑白集/學校的「關廠海嘯」來了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得下猛藥 經濟才能脫困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得下猛藥 經濟才能脫困
2024-06-26 02:07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陷入經濟困境既深且久,政府採取諸多宏觀調控政策,但到目前為止,效果尚未明顯展現。(中通社 )
中國大陸陷入經濟困境既深且久,政府採取諸多宏觀調控政策,但到目前為止,效果尚未明顯展現。救急而力挽狂瀾的努力可以肯定,然築底而臻於順水推舟則未見其事。尤其,深陷困境的房地產市場,鬆綁措施超過先前抑制市場交投之前,連地方政府都奉旨下場購入,但尚未展現翻轉局面。消費依然低迷,投資還是不振,地方政府深重的債務危機仍然無法解脫。
總的說來,民間消費與企業投資信心不振如昔,預期仍偏低落,無論是房地產、民眾消費、企業投資和地方基礎建設,都還看不到曙光,跌勢不知伊於胡底。即使在「新三樣」中掛帥的汽車銷售市場,也令人嘆息,5月汽車零售額年減4.4%,幸虧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又有政府以舊車換新車政策支持,否則汽車銷售總量下滑將更可怖。雖然基建投資有成長,但主要是受電力、鐵路、航空及水利投資拉動,主要還是靠政府投資,另則在政策鼓勵下,高技術產業生產、投資也持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略有成長,但動能仍然微弱。
中央政府的信心喊話以及不斷出台的誘導政策,顯然供給趕不上需求,新政策必須加大力度推出,否則已夠低迷的景氣和信心將進一步剝離。中央政府確也在想方設法,提振經濟政策一個接一個,比如5月份啟動發行人民幣1兆元超長期國債計畫,但經濟更廣泛復甦尚無跡象。
超長期國債發行計畫可為中國政府部門主導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提供一些資金,首批國債受到了投資者追捧,但發酵需要時間,只能靜觀後效了。
經濟復甦的關鍵是製造業,政府已更多投資發展高科技產業,以提高新質生產力的產量,減少對外國關鍵技術供應商的依賴,緩解歐美國家日益加大力道的科技卡脖子壓力。這個強本培元政策有其長遠效果,但不足以應急,而且由於世界各國政府擔心中國的廉價優質競品會影響本土產業和就業,歐美國家先後構築貿易壁壘,對中國將電動車及其他性價比超高產品推進國際市場的行動遭遇阻力。美國與歐盟先後針對中國電動車和其他一些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國也對中國的鋼鐵、化學品和其他商品展開了反傾銷調查。中國大陸藉著擴大出口以緩解國內需求不振和產能過剩問題的對策面臨障礙重重。
地緣政治顯然是中國經濟脫困的重要制約因素;尤其美國大選投票只剩四個多月,兩黨正在競爭誰對中國較狠,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其他國際貿易爭端都會妨礙中國的出進口貿易,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部經濟挑戰,債務危機嚴重影響各級政府及企業的投資能力,儘管中央政府進行救援與干預,但高債務顯已限制經濟刺激政策的空間,甚至增加金融的風險。當務之急是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下更猛的藥方。
中共中央實際上擁有豐富的政策工具來應對經濟挑戰,面對經濟下行風險迄未歇止,政府只能加大財政刺激力度,減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都不可免。央行也應再降低利率和釋放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增長。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以利出口也是必要的。
至於結構性改革以及對民企更多有實惠性的支持,更要放大幅度與力度,否則不足以促進經濟轉型和升級。只有足以振奮人心的大幅度改革措施有效落地,才能有助於增強經濟韌性。最根本的是科技創新驅動,如果在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最能提升生產效率和增強全球競爭力,從而支持經濟增長。一年多來政府的紓困政策多呈擠牙膏式,現在必須改弦更張,威猛有力,才能應對當前的非常性的局面。
聯合報黑白集/學校的「關廠海嘯」來了
2024-06-26 02:49 聯合報/ 黑白集
高雄市杉林區集來國小即便升級軟硬體設施,仍無法抵抗少子化衝擊而廢校。記者蔡世偉/攝影
少子化症候群大爆發,除了部隊兵員告急,各級學校也面臨「關廠海嘯」。從中小學到私立高中大學一路倒,規模不亞於傳產關廠。國防部缺兵源,賴政府立馬想到要向弱勢家庭拉伕,但對學校失去學生倒閉卻視若無睹。這也難怪,教育至少是「十年樹木」之計,總統只問兩年後的大選。
今夏廢校潮,從私大衝擊到義務教育。除四所私大退場,另有廿所中小學廢校,創史上最高紀錄。此外,少於百人的待廢名單逾千所,其中近半數少於五十人,進入倒數。另有十三所私立高中職,被列入準退場輔導名單。據私校工會估算,三年內,還有五十所私立高中職、四十所私大面臨大限。
這股海嘯襲往全台及偏鄉,尤其技職教育瀕危滅頂。不僅學子得跨區就學,升學選項集中在普通高中大學,技術斷層、產學斷鏈問題更雪上加霜。
教育部處理廢校停招,並不珍惜人才,不僅未積極規畫既有及計畫中的師資換軌,對輾轉在準倒閉學校間「弱轉弱」的學生,也不主動協助。據統計,近兩成轉學生最後選擇退學。民進黨對少子化巨浪下的下一代毫無眷顧,更坐視流浪師生飄零,這算哪門子「愛台」?
陳水扁、賴清德若生在今天,只能在偏鄉學校接受意識形態課綱洗腦,別說長大選總統,進台大法律系、醫學系都休想!
聯合報社論/神主牌你在拜,跳電惡果卻是我們在扛
2024-06-26 02:49 聯合報/ 社論
全台經常傳出跳電事故,電力供應穩定度受到質疑。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時序進入盛夏,天氣酷熱難當,民眾使用冷氣的需求大增,各地停跳電事件也暴增。以六月廿四日當日為例,上午十時淡水因電纜故障造成四千多戶停電,居民怨聲載道。下午位於木柵的政大發生大停電,據稱是供電系統「被雷打到」。下午六點多台北市內科園區一帶停電,這是一周內的第二次,電視台攝影棚頓時漆黑。晚間七點多用餐時間,彰化旭光路一帶四百戶停電,台電稱是二路開關肘型端頭不良所致。
民進黨政府不斷宣示台灣「絕不缺電」,說到連他們自己都信了;但現實告訴人民:事實並非如此!同樣可笑的是,台電把各色停跳電事件都推給末端的無名氏,歸咎蛇鼠鳥獸乃至機關線路等;但藉口再多,也掩不住它無法穩定供輸電力的窘狀。上述廿四日所發生的多起停電,只是媒體披露的部分,那些沒有被報導的,則是老百姓默默承受了。
問題是,在「不缺電」的神話下,賴政府似乎也沒有辦法要求台電確保「不停電」。否則,以台電如此脆弱的電力輸送系統,在強大的政策壓力下不斷進行緊急調度,怎麼可能不出事?上週六,有民眾率先觀察到當夜八點多的用電量高達三,四九四萬瓩,已達當時供電量的九十四%。換言之,備轉容量率已不足七%,來到「餘裕緊澀」的黃燈。隨著天氣越發炎熱,供電緊俏問題必將更形嚴重。
面對外界的質疑,台電才被動承認,今夏夜間發電確實拉起警報。主要原因是產業復甦及半導體發展用電大增,預估今年尖峰負載將創歷史新高,達四,一一九萬瓩,發生時間將在七月下旬。但台電也宣稱,將全力調度電力,確保夏季夜間尖峰備轉容量撐在七%以上。這樣的保證能否做到,尚在未定之天;但對一般民眾而言,這個夏季大家都得提心吊膽,誰也無法保證高溫就寢時能有冷氣伴眠。
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台電,當然不合理。缺電、斷電頻仍的問題,更大的比重,是出在決策端的錯誤和不理性。舉例來說,核三一號機將於七月廿七日除役,屆時電力將減少九十五萬瓩。與此同時,訂於六月除役的麥寮電廠一號機組,發電量六十萬瓩。最後,經濟部卻選擇核准「燃煤」的麥寮電廠延役,而如期關閉更便宜且乾淨的核三一號機。選擇讓高排碳及高汙染的燃煤電廠繼續營運,卻把零碳排的核三關掉,這樣選擇,不僅對台灣空氣品質不利,也影響最後的電價。不僅如此,同是燃煤的東部和平電廠,明年合約即將到期,但台電也決定和和平電廠續約,讓這座火力電廠繼續燃燒。這種「捨核而取煤」的決策,也只有民進黨做得出來吧!
民進黨為了膜拜自己的非核神主牌,不惜關掉被重新肯定為「綠能」的核電廠,並把空汙和漲電價的後果都丟給人民及後代承擔。更可笑的是,賴總統還宣布另外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推動淨零轉型。這何止是「說一套、做一套」,根本是拿自己的矛來刺自己的盾了,「賴式矛盾」多麼錯亂!
賴總統上任後,全力拚朝野鬥爭,對於人民憂心的電力問題則毫不在意。更令人反感的是,政府也在積極帶風向,一方面改口強調「節能比發電重要」,一方面宣示「電價要反映成本」。言下之意,原本是政府及台電應該負起的電力供應責任,今後全都將「逆轉」到人民身上。民眾一則要被迫「節電」,來支撐不足的電力;二則必須接受「更高的電費」,以分擔台電的虧損。
他拜神,你停電,這就是民進黨的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