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萬事莫如交流急\星期透視/民進黨為何不「搶救義川大兵」?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黃埔建校百年/老兵不死 精神薪火相傳
◆  黃埔建校百年/官校歲月的磨礪 成就守疆軍人
◆  大屋頂下/賴清德黃仁勳不可自欺欺人 兩張台灣地圖的抉擇
◆  星期透視/民進黨為何不「搶救義川大兵」?
◆  名家縱論/萬事莫如交流急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萬事莫如交流急


2024-06-16 00:21  聯合報/ 邱坤玄(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對兩岸關係的衝擊,至今仍然持續發酵,他日前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記者提出他在就職演說中主張 The ROC and the PRC are not subservient to each other.(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是總統府公布訪問稿的中文翻譯卻成為「兩岸互不隸屬」,賴總統還指稱馬前總統也同樣說過「兩岸互不隸屬」,因此他說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

必須指出「兩岸互不隸屬」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岸關係我們與大陸到底是什麼關係?馬總統對兩岸的主張始終如一,就是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包含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兩岸互不承認主權,因此兩岸互不隸屬,但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賴總統通篇演講都以「中國」稱呼大陸,不以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實際上就是「一中一台」的「兩國關係」,但是訪問稿最後還是翻譯成「兩岸互不隸屬」,事出必有因。

顯然民進黨政府非常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及已經帶來的衝擊,因此才會有此轉變,而其中一定有來自美國的壓力

在大陸對賴總統演說做出軍演的激烈反應之後,美國才重新審視演說的效應,美國國務院以學者提問方式,表達對賴總統就職演講的看法美國事先沒有看過演講的「全文」,以及其內容對區域的穩定沒有幫助。雖有不滿,但基於「抗中」的需求,並未大張旗鼓地表示反對。

美國雖然與中國大陸進行激烈競爭,並逐漸侵蝕「一個中國」政策的內涵,但是仍然守住最後的底線,就是未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是一個國家,也就是說美國在對台政策上,從未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實際上執行實質而非法理的「一中一台」政策,但是賴總統的就職演說,則是主張法理「一中一台」,已經誇越了美國的紅線,嗣後如何管控,值得關注。

賴總統上台後,充分展現出掌控全局、積極鬥爭的企圖,對國內的民主與經濟發展、對美國的支持充滿自信,但是論實力對比,我國遠不及大陸,領導人要有戰略智慧,避免犯下韓非子所言「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以及「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的錯誤,讓國家陷入衰敗

「兩國互不隸屬」之後的兩岸關係,必然困難重重,荊棘險峻,當務之急要爭取交流溝通的機會,降低對立。

最近耶魯大學教授 Emma Sky 應邀來台訪問,她曾任美軍與北約顧問,深知戰爭之殘酷,因此大力推動和平的研究。她對於台灣社會在兩岸議題上的對立極化,感到十分驚訝,建議我們社會要凝聚共識,同時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累積合作的成果,就能產生和平的效應,總之萬事莫如交流急!













星期透視/民進黨為何不「搶救義川大兵」?


2024-06-16 00:23  聯合報/ 鈕則勳(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節目上指稱可用手機訊號分析立院外群眾資訊,讓外界質疑執政黨監控人民資訊隱私,引發軒然大波後,王改口說對參加活動人潮的性別、年齡是用「膝蓋」想的,對此北檢已主動分案調查,並以證人身分傳喚王義川說明。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則爆料中華電信承認是民進黨立委要求電信業者五二一活動調度基地台外,徐更指王義川引用的數據來源是中華電信子公司是方電訊在民進黨中央主管會議進行的交叉比對報告,更加碼說到該電訊董事長是賴清德總統的親信。

至此,「監控疑雲」話題甚囂塵上,確實對在野黨較有利,畢竟牽涉到民眾個資運用的敏感議題,在個資法立法後,即便是電信業及商業行銷操作,稍一不慎都可能觸法,遑論是政府或政黨被質疑以個資進行政治偵防或選舉操作,更是茲事體大,前幾年「劍橋分析事件」可為殷鑑,連臉書都受到極大衝擊,這也是為何王義川言論一出,輿論炸鍋的主因:況且藍軍已藉該議題強攻,深化主導權,而「政府是否涉及監控」的議題本就具高度敏感性且會引發民眾緊張與不滿情緒,民進黨及政府多只能被動因應外,更可能陷入「怎麼回應都不對」的困境,藍軍當然可以逸待勞,甚至藉以為國會調查權賦予正當性及必要性,強化國會改革的說服力。

也因為執政黨「怎麼回應都不對」,那四兩撥千斤便為回應邏輯,可看出綠軍大咖對於王義川「監控疑雲」的回應不是低調、就是撇清關係、避重就輕,甚至進行切割,擺明就是不願多花氣力「搶救義川大兵」,持續鏖戰,只要議題風頭一過,便能淡化衝擊,即便最後司法審理對其不利,頂多犧牲一個王義川:只要民進黨按部就班,照著自己步調走,說不定還能藉以累積對藍白不滿的仇恨值,贏得未來「國會過半」的大戰爭,或許這才是民進黨的戰略盤算。

深入來看,民進黨現今的戰略規畫,先是行政院覆議,再來是釋憲,藉著不斷進行政治操作,強化政治議程的主導性,便能累積動員能量進行對國民黨特定立委的罷免,只要罷掉六席,重挫藍軍聲勢,補選勝率就高,更可挺進過半席次,再次完全執政。基於此,綠軍對於「監控疑雲」這種小戰役未必在乎,徐巧芯要爆料,就讓你去爆,綠軍當然也會樂觀地認為,徐巧芯愈爆料、愈批評,和王義川捉對廝殺,累積的仇恨值便愈高,在現行的罷免制度下,就更容易進行仇恨動員,把妳罷免,這對國民黨來說,當然是風險。

再者,現今朝野已針對國會改革進行第二輪較勁,藍綠地方宣講拚場,綠軍更期待延續「青鳥行動」號召年輕族群,進行線上與線下虛實整合及動員,或許會有人覺得年輕人呼應的力道會因「監控疑雲」而轉弱,但只要民進黨祭出仇恨動員,甚至高舉「抗中保台」大旗將在野抹紅,當然也能樂觀認為「青鳥們」在所謂綠軍所建構的「大義」前,「監控疑雲」又怎會是他們考量的重點?在野的藍白要如何因應,或許更會大傷腦筋。

所以王義川就算惹出「監控疑雲」,就民進黨看來,根本無關宏旨,讓在野占點上風,搞不好還會讓其錯估形勢,畢竟綠軍的主軸戰略仍然清晰:反而是在野若無法針對民進黨的深層戰略提早因應,只能沉浸在小戰役獲勝的喜悅中,搞不好會輸了整場國會改革的大戰爭。














大屋頂下/賴清德黃仁勳不可自欺欺人 兩張台灣地圖的抉擇


2024-06-16 00:27  聯合報/黃年


黃仁勳六月二日的演說給聽眾的最重要啟示是:這是在兩張不同的台灣地圖之間的抉擇。

第一張地圖:在黃仁勳講台的大背板上,圍繞在台灣地圖四周的,是輝達在台四十二家供應鏈廠商及十七所合作大學的 logo。群聚的視覺效果相當動人。

第二張地圖:近幾年來,三天兩頭在媒體上最常見的台灣地圖,卻是中共繞台的軍演或警巡圖,共軍機艦把台灣圍成一個「焢窯圖」。這卻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

這兩張地圖,台灣喜歡哪一張?

何況,黃仁勳呈現的只是輝達自己的台灣地圖。但若台灣成為「AI 智慧島」,輝達黃仁勳只是圍繞台灣地圖的其中一家一人而已,還將有如超微蘇姿丰、美超微梁後見、英特爾季辛格等等任何可能共襄盛舉的數以百計的內外優異廠商環抱台灣,呈群星拱月之勢。渲染地說,經過黃仁勳這番鼓舞,整個台灣社會在現實情感及未來憧憬上,一夕間都嵌進了這張 AI 台灣地圖。

黃仁勳吹響的 AI 衝鋒號,使人想起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曾經熱議的「亞太營運中心」。當時的概念是:台灣問題國際化,應當從台灣經貿地位的國際化做起。如今,台灣若能成為「國際半導體重心」或「國際 AI 中心」,這也就是「台灣問題國際化」的路徑,AI 產業鏈就是護國群山。

因此,台灣若朝「AI 智慧島」的目標邁進,這不僅是一個科技或經濟的議題,而在根本上這其實是國家生存戰略的頂層選擇,也就是在前述兩張不同的台灣地圖之間的抉擇。

「仁來瘋」使台灣掀起「AI 瘋」。黃仁勳為什麼選擇台灣?又為什麼會用這種「巨星打歌/夜市叫賣」的方法來推進?其中,也許有自然發展,也許有精心計算。

一、為何選擇台灣?輝達已是「AI 王者」,又有「一年一更」的雄心壯志,因此就技術面看,它必須以一個具備優異供應鏈及生態系的地方為前進基地,這個基地就是台灣。所以,黃仁勳這幾年做的,就是在台灣布樁及固樁,處處呈現他的種種商業縱橫捭闔。尤其重要的是,另就政治面考慮,黃仁勳的「台裔」淵源,加上台灣當局對半導體及 AI 的承諾,使自稱「台南人」的黃仁勳相信,他以台灣為前進基地可以得到最佳的政治支撐。所以就有了「輝達台灣總部」的發想。

尤其,值此台積電被迫拆分外移,Taiwan+1 的主張更甚囂塵上之際,輝達能逆向對台灣重磅加碼投資,誠是彌足珍貴,而黃仁勳的決策必應亦是別具隻眼。

二、為何不知「韜光養晦」,而用「夜市叫賣/敲鑼打鼓」的手法?輝達迄今在台員工僅幾百人,在大陸則逾三千人。但黃在大陸,只能在慰勞員工時,穿著紅布襖跳二人轉,他卻可以隨時現身台灣的夜市或餐館去經營他的社會粉絲。黃仁勳「仁來瘋」的魅力,只有在台灣才是如魚得水。而他在台灣社會建立的人氣,非但能使他成為台灣供應鏈的中心人物,也能增高他與政治部門的交涉地位。此時,政府面對的就不止是黃仁勳一個人,而是要面對黃仁勳背後帶動的整個社會的共同憧憬。

因此,黃仁勳決定以台灣為前進基地,而不是在美國、中國大陸或印度。

然而,有目共睹,在這場黃仁勳 AI 風潮中,所有的相關 A咖都被問到兩個問題:一、地緣政治風險。說到底,就是還要不要搞台獨?二、能源。就是要不要重建核能為基載?

因為,正如六月二日大屋頂下/台獨和非核是兩大爛尾樓〉一文所說,台灣要成為「國際半導體重心/國際 AI 中心」,必須做到「不打仗/穩能源」。不打仗,就是不能使台灣成為「美國的烏克蘭/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以台獨引戰之地」。穩能源,就是要跳出「非核/廢核」的綑綁,重建能源配比。

可以這麼說,台灣若繼續「搞台獨/非核」,就只能是中共機艦圍台的台灣地圖;唯在「去台獨/返核」之下,始有可能繪成國際科技經濟供應鏈繞台的台灣地圖。因為,鳳凰不會在火藥庫上築巢。

可以想像,賴清德及民進黨也絕對知道,「AI 繞台圖」比「共軍圍台圖」來得正確與可欲。但他們卻一方面做不到,另一方面不想做。因為,放棄「非核」就先要面臨「去蔡英文」的難題,這如同要中共「去毛澤東」,民進黨恐怕禁不起這種折騰。「去台獨」,則除了要面對台獨支持者的反撲,更要失去「內殺型台獨」的政治利益。這些皆是賴清德做不到也不想做的。

亦即,現在 AI 智慧島好像真的要來了,但威脅到民進黨「台獨/非核」兩大神主牌,賴清德會不會葉公好龍?

黃仁勳也一定想到這些頂層的關鍵問題,但他諱莫如深。一直到此行臨別,他才說,台灣需要更多的電力,電力限度將成為一項挑戰。至於被問到地緣政治的壓力與風險,他則說「台積電是不可置信的優秀/台灣要對自己有信心」,這卻簡直已是答非所問。可見,地緣政治更是黃仁勳必須謹慎面對的難題。

黃仁勳一度脫口而出「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事後他說「我不是在發表地緣政治的評論」,本文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解釋。至少,他無意用這句話介入兩岸爭議,更絕不是用這句話表示他贊成台獨。而中共國台辦竟又搬出那一套八股,說什麼要黃仁勳「好好補補課」。但國台辦應知,黃仁勳風潮若能將台灣的民意導向「AI 智慧島」的發展,台灣就必定會從淡化到跳出台獨;因此,黃仁勳在選擇辭彙上或許應當補補課,但就遠大的兩岸戰略看,該補課的也是國台辦發言人。

許多人都在問:去年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官邸會見了黃仁勳。但黃仁勳這趟停留了長達十五天,為什麼賴黃二人沒有會晤?答案,必不是賴清德未約請,而必是黃仁勳婉謝。對此外人難知究裡,但這種賴清德與黃仁勳維持「謝謝/再聯絡」的進度,卻可能是此階段較佳的狀態。因為,茲事體大,黃仁勳吹起的台灣 AI 衝鋒號,已經不是輝達一家想要實現「台灣供應鏈圍繞輝達」的台灣地圖而已,而是賴清德與台灣人民要一起想一想:在「共軍圍台圖」與「AI 繞台圖」之間如何作一抉擇?

既要「台獨島/非核島」,又要「AI 智慧島」?當賴黃二人面對面之日,都不可自欺欺人。

兩張台灣地圖,賴清德必須先選定一張;待賴清德選定了,黃仁勳才知道如何選。

賴清德會不會葉公好龍?













黃埔建校百年/老兵不死 精神薪火相傳


2024-06-16 00:30  聯合報/ 唐德維/軍退(高雄市)
黃埔建軍百年校慶典禮16日將在高雄陸軍官校舉行,由賴清德總統親臨主持,並校閱學生分列式。記者洪哲政/攝影


今年六月十六日,對一般人而言只是一個尋常日期,但對於黃埔子弟而言卻是意義重大的歷史紀念日-黃埔建軍創校一百周年。在紀念歡慶之時,更莫忘先烈先賢們之昭示「沒有國哪有家,哪有個人?」的愛國情操,和「不計利害身死,執干戈以衛社稷」保我家園、還我河山黃埔軍魂

黃埔建校百年歷史承載著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斑斕血淚和壯烈英風,這就是為何說中國近代史其實是一部黃埔建軍史的由來。今天,我們得以享有民主自由與安定繁榮的生活,絕對不能忘記黃埔軍人無私無我、前仆後繼捨身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

談到黃埔,自然離不開第一任校長蔣中正先生,沒有蔣公可能就沒有今日的黃埔,遺憾的是,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一心去中化、去蔣化,我華夏民族,不是標榜凡事要飲水思源和不忘本?甚幸,前兩任國防部長與多數有志節的將士們,能不畏政敵和層峰之官壓威逼,嚴正拒止將尚存在國軍部隊中的蔣公銅像拆除,此等風骨值得景仰效法。誠如馮部長所言「若無蔣公將黃金、人才及部隊帶來台灣,今天不會有如此安定發展,雖反攻大陸未成,卻將台灣建設成世界的台灣」,後人莫忘前人種樹之恩。

所謂歲月靜好,是因為憑仗許多默默守護安全與防衛疆土的人,特別是執干戈衛社稷的國軍官兵們。這些黃埔傳人,不應再被汙名化、妖魔化,希望所有黃埔子弟,切莫因仕途顯位利誘而變節,需記官校大門兩側矗立之標語「貪生畏死勿入斯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

另要提醒甫履新就職的空降國防部長,請勿忘其軍眷之身和曾受黨國哺育之恩,縱使政治立場不同,也應尊重與維護歷史和傳承,如果連敵對世仇的中共,都能不遺餘力保存蔣公故居及其在陸重要遺址並肯定對日抗戰的偉大功勳,吾輩在台深受其惠之人,豈可泯滅天良和事實,褻瀆甚至去除其貢獻?我們不願挑起任何派系或種族對立與紛爭,也不支持威權復辟和造神意識,不過黃埔人和黃埔魂的底限與紅線,絕不容抵觸與踐踏。

須臾逾甲子,匆匆過百年,任何一個百年傳承都極其不易,在此除敬祝母校生日快樂,也敦大家勿忘國恥、勿忘歷史、勿忘英烈更勿忘校訓和校歌,在當年國破山河碎的時空背景下,國父與蔣公對黃埔子弟們,寄寓其中的殷殷訓勉。最後仍借名將之言作為結語「老兵不死,只是化作戰魂或天使,繼續守護你我,永保國祚煌煌萬世榮」,期待黃埔精神,薪火相傳延續下一個百年千年。
















黃埔建校百年/官校歲月的磨礪 成就守疆軍人


2024-06-16 00:31  聯合報/ 曾德榮/備役上校(桃園市)


六月十六日是黃埔陸軍官校百年校慶,敝人有幸身為黃埔的一員,雖未活在歷史年代,但也在台灣的黃埔軍校接受了教養與成長。

筆者國中畢業即進入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到進入官校四年正規教育,開始每日頂鋼盔、背背包、扛步槍,跑步穿越校區、滾山頭、四處行軍,鎮日汗流浹背、酸臭難當的軍校生生活。學長們惟恐不夠充實,除了不斷加壓外,夜晚還來個緊急集合,簡直像是超異能訓練班,令人苦不堪言;擺脫入伍訓後,繁複的課業、例行的軍事訓練交替煎熬,夥伴們的彼此扶持,才勉力度過了磨難的日子,這是黃埔「打狗棒底下求成長」的艱辛歲月

在軍中(含學生)度過廿八年的歲月,深切解軍人的矛盾與苦楚。首先要說的是國家需要國防、需要軍隊嗎?中共對收回台灣的決心毋庸置疑,既然國防安全與建軍戰備有其必要。只是政府重視裝備競爭時,政客及國人卻又那麼輕賤國軍地位?鄙視軍人?連最基本的領導統御更因沒有軍法、網路發達、民代關說、輿論攻訐的節節進逼,致使長官管得心虛、下屬當得空心,軍人活得失心,結果就是「軍魂蕩然無存」,難怪光有武器裝備硬體競爭,對國軍戰鬥力提升毫無助益。

另外,軍隊因任務特殊,須較長時間與超脫正常思維才能培育出忠誠與視死如歸的勇氣,所以,軍隊自成一種格局。如今許多人完成階段任務,只是因過往工作圈的限縮與社會有所脫節,又欠缺第二專長,致退休後難以融入社群。更因政治操作致這群老朽居然被稱為米蟲,還被歸類為侵犯年輕世代資源的罪人,被設為改革的對象,難道這就是他們該有的下場?

現軍人年金改革已成事實,民進黨已掃除老革命的障礙,八年執政也讓軍中「將校」完成換血,有了這批新血當後盾,難怪,全力操作「聯美制中」,公然挑釁中共,只為了藉機提高個人聲望與推動台獨目標,最終,軍人是工具,步上血腥是過程,重演烏俄戰爭是範本,「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未來無論誰當權,走向「統」或「獨」?利弊得失早已清晰可見,領導者明知將生存權仰賴他人,絕非明智之舉。尤其過去排斥、未來也無心投效軍旅的新世代者眾,若發生戰端誰來保護疆土?

所以執政當局該表明態度,除了高價購入武器裝備外,還得重視軍人地位、建立勤管嚴教系統與嚴肅軍紀、落實軍法,才能培育一群願意承擔責任的軍人來護衛疆土,落實長治久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