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川普的封口費、封口案與封口令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攤販與城市再生的連結
◆  我是108課綱受害者/課綱成功? 是自我感覺良好
◆  星期透視/東廠就在口袋 義川案須查明真相
◆  大屋頂下/民進黨神主牌 台獨非核是兩大爛尾樓
◆  名家縱論/川普的封口費、封口案與封口令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川普的封口、封口與封口


2024-06-02 00:53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川普的多項司法案件,僅有四件遭起訴。其中,離開白宮時帶回機密文件案原訂五月審理,法官為了「謹慎」已宣布延後,但未訂時間。要求喬治亞州務卿替他找出勝過拜登的選票的「作票」爭議,檢察官希望在八月舉行,但尚未確定時間。一月六日教唆群眾包圍國會山莊案,則因牽涉總統是否免於相關刑責的憲法爭議,已上訴到最高法院釋憲,判決六月底出爐。如果川普勝訴,就可由此案脫身,否則還將有審判,但大選前不可能進行。

換句話說,目前僅有封口費案完成審理,陪審團最終的決定已於日前出爐。事前專家就分析,川普被判有罪的機率相當高,因為檢方蒐集足夠說服陪審團的證據,同時兩位「明星證人」或「關鍵證人」,儘管過去曾有偽證紀錄,但這次的表現具可信度,有相當說服力。同時,儘管川普否認與情色女星風暴女的不當性關係,更不接受他支付封口費的指控。不過,川普並未走上證人席,為「受冤枉指控」的案件辯護,多少會讓外界認為他是否因為真的與風暴女發生關係,擔憂在交叉詰問中露餡,因而放棄機會,最終陪審團判定起訴的卅四項罪名全都成立。法庭將在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開會前四天的七月十一日宣判,但川普是否會入監服刑,仍有變數。

如果川普曾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大選前流出的「走進好萊塢」錄影帶中,誇口自己是有權勢的知名人士,可以對許多女性上下其手而未被拒絕,一般民眾應當不會懷疑他和風暴女曾有過「人與人的結合」,且這和他風流的性格並沒有違和感,為何川普要求專門替他擺平問題的柯恩支付風暴女十三萬美元封口費?

這是因為錄影帶確實對川普選情造成負面影響,故擔心若風暴女事件再被爆料,將難以贏得選舉,才請柯恩擺平,但又不能在會計帳目上明列使用原因,必須做假帳隱瞞。由於這違反總統大選的競選經費使用,因此才有封口費案件的審理。此外,川普在大選前得知有花花公子模特兒預備把兩人不正常關係曝光,要求《國家詢問報》將故事以十二萬五千美元買下後不予刊登,就是所謂捕殺不利的新聞,當然封口費同樣來自川普陣營,這也是為何風暴女的故事有極高可信度。

在封口費案審理過程中,法官交代川普不得評論進行中的案件,不過川普十次違反封口令,促使法官表示如果川普不在乎每次一千美元的罰鍰,一再違反禁令、藐視法庭,會將他下到監中。封口令就是禁止討論審理中的案件,避免釋放出的訊息或評論,破壞司法公正性,衝擊審理程序、影響到陪審團最終決定。川普支持者很可能因為他的談話,認為川普遭到政治打壓而集結抗議,甚至對陪審團造成心理威脅。對川普而言,法官的警告有可能導致判決對他不利,卻坐實他提出司法不公、受到政治迫害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成為吸收及鞏固選票最有效的宣傳。

美國憲法沒有禁止服刑人士參選總統,一百年前社會黨候選人因反對一次大戰、煽動民眾拒絕徵召入伍,被下到監中,但仍贏得超過九十萬的選票。川普刑期不會很長,同時他可利用社群媒體與支持者互動,應該不會影響川粉的支持。不過中間選民或非死忠共和黨員的選票走向,絕對會影響大選結果。好戲正要登場,你已經繫上安全帶預備上路觀看了嗎?













星期透視/東廠就在口袋 義川案須查明真相


2024-06-02 00:55  聯合報/ 游梓翔(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


因藍白推動改革法案,群眾在立院外的青島東路聚集自稱「青鳥運動」,訴求「反擴權」。但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的一席話讓人驚覺,如果多數民意公開通過的強化監督叫擴權,那麼「義川分析事件」所透露的執政黨暗處窺探根本擴權、濫權到無法無天了!

美國國安局在美國在全球搞大規模窺探的「稜鏡計畫」,揭發者史諾登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受訪時曾有句名言,「你的智慧型手機比放個間諜在口袋更糟」,換成本土說法就是「東廠就在你的口袋」。

上次促轉會的「東『廠』事發」是有人看不下去在內部錄了音,這次則是王義川自己在政論節目說嘴。王義川告訴我們,民進黨做了跨群眾的比對,依靠的是比對基地台訊號,於是他能掌握青鳥、太陽花、小草和選前之夜的群眾是不同人。王義川說完後,他和民進黨當然知道惹出大事,於是辯解只是根據「手機信令資料分析」人流,還說新北市和台中市對觀光人潮也做過類似事情。民進黨發言人則說這種分析只是針對群眾的輪廓在比對。

但若靠的是用手機相關信號加上空間模型來推估位置的「手機信令資料分析」,或是靠元資料繪製的「用戶輪廓」,最基本必須做到「去識別化」,不會涉及能辨識個別手機或其他個資資料,所以絕無可能跨越不同群眾去比對他們是否都不同人。

而且即使要做手機信令資料或用戶輪廓分析,也須由電信公司提供。三大電信公司都對 NCC 說他們不曾提供資料。而且別忘了王義川的比對對象還包括民眾黨的小草。這些都讓王義川和民進黨的辯解站不住腳,「義川分析」因不當取得可識別的手機通訊數據而違法《數位保障監察法》的嫌疑極高

這件事很容易讓人想起《1984》裡那句「老大哥在看著你」。更可怕的是台灣的老大哥是在「偷看」,只要你有手機在手上在口袋,就一個也跑不掉。

數位監視和資料濫用早就是學者關注的課題。上網或使用數位設備會留下許多數位足跡,包括「定位資料」。這些足跡和資料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擁有數據的商業公司濫用。更嚴重的是政府可能要求以國安之名行窺探隱私、操控群眾、打壓異己之實。

當老大哥可以比對手機訊號,他能做的事就太多了。即使是表面宣稱去識別化或是匿名化的元數據比對,其實也很危險。美國國安局對稜鏡計畫的辯詞就是他們只蒐集元數據。但元數據只是前置步驟,如果去識別化的程度不夠,或是數據擁有者被要求打開後門,仍可能在必要時連結識別資料,進一步查水表打壓特定個人。

這就是為什麼包括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規則》在內,各國愈來愈重視保護個人的定位資料,規定任何使用須真正去識別且獲得用戶同意。四月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對美國四大行動運營商處以近兩億美元罰款,理由是違反《通信法》第二二二條和《客戶專有網路資訊規則》規定,非法共享了客戶的位置資訊。

也有人說,如果王義川只是說謊或吹牛呢?但他的發言可不是泛泛之談,而且他不是單純名嘴,而是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立院須透過調查權查明事件真相,即將進行的 NCC 委員審查,NCC 的可能提名人也須對查明真相和未來的防範作為明確表態。

總之,對於這起「義川分析事件」,不能就這麼算了。












大屋頂下/民進黨神主牌 台獨非核是兩大爛尾樓


2024-06-02 00:54  聯合報/黃年


賴清德與民進黨必須誠實面對:當下從全球、兩岸及台灣內部來看,民進黨的台獨與非核這兩大神主牌皆已嚴重解構動搖,變成了兩大爛尾樓。

先談台獨。近年台灣問題迅猛國際化,確實顯示台灣已被深刻篏入美西方對抗中國崛起的地緣政治鬥爭中;而日前拜登在西點軍校說「需要時願以武力保護盟友」,也顯示美國的「台灣牌」還是玩得撲朔迷離,捉摸不定。

但是,在賴清德當選總統次日,拜登第一時間就說:「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這應當仍是美國「台灣牌」的底線。

美國顯然希望維持一個與中國大陸敵對與抗衡的台灣,但是必然也希望台美中三方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尤其禁止出現因台獨而引爆戰爭。因為,這是中共給美國畫的紅線(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台發言),因此也是美國給台灣畫的紅線。

也就是說,美中鬥爭及兩岸情勢愈是劍拔弩張,美國就愈必須守住「不支持台獨」的底線,賴清德及民進黨也就愈無操弄台獨的空間。

台灣與美國的長遠中國戰略其實是相互衝突的。美國的長遠目標是阻滯中國崛起,因此要豢養一個與中國敵對與抗衡的台灣,但底線是「不支持台獨」;台灣的長遠目標則應在必須建構一個如賴清德所說「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的兩岸關係,而「倚美謀獨」與這個頂層追求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亦即,台灣即使自美國獲得了與中國大陸區隔及抗衡的力量,但台灣仍應靠自己來建構與中國大陸和平競合的機制,不能想像「倚美謀獨」;而必須使美國、中共及對岸十四億人相信,台灣的想法頂多只能說是「為了中華民族,倚美謀維持中華民國」。

然而,賴清德「務實台獨」的操作卻可能與此大異其趣。

對外,顧立雄與吳釗燮就是為美國而任命的。二人的戰略意識不啻是「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台灣是美國的台灣」,整個戰略布局就是要使「台灣為美國而烏克蘭化」,就是搞「城鎮戰/戰到一兵一卒」的那一套,終戰想定則是「要讓中共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不是「台灣獲得最後的勝利」或「因此實現了倚美謀獨」。在這個過程中,台獨以為獲得了美國的庇護,其實是掉進了美國的挾持

對內,鄭麗君的角色較卓榮泰強勢且更具意識形態功能。因此,「內殺型台獨」的操作可能變本加厲。「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轉型正義」,恐將成為政治操作的主旋律,中正紀念堂之類的議題可能有破底的演出。這是民進黨在明明知道台獨對美國、對中共沒有出路的情勢下,回過頭來卻仍要用「內殺型台獨」來撕裂台灣,挾持台灣。

也就是說,對外,被美國挾持成烏克蘭,但不能突破「美國不支持台獨」的緊箍咒,中共亦稱「台獨與兩岸和平水火不容」;對內,更只是用「內殺型台獨」來挾持國人,將所有異議者都打成「中共同路人」,但也搞不成台獨。

如此這般,台獨已是一個爛尾樓,已無「保交樓」的可能。

再談非核。賴清德在選季就開始轉彎,發表「戰時核電備用說」等看法。選後,經濟部長郭智輝談「核能是乾淨的能源」,又稱「核能政策由多數人決定」;但隔了兩天,又說「核三除役勢在必行」,卻又撂下一句「核能重啟只會在民國一一六至一一八年(二○二七至二○二九)AI 爆炸期備援」。總之,反反覆覆,可見非核神主牌已經動搖,不是鐵板一塊。

蔡英文的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綠能達到占比百分之二十的誓願,已確定成為爛尾樓,不能「保交樓」。其實,能源政策如今已成為賴清德與蔡英文之間的政治問題。因為,「核能回來/蔡英文倒下」,賴若要返回核能,首先要與蔡撕破臉,賴蔡二人的政治矛盾已經凌越能源國策是非問題了。

台獨與非核這兩座神主牌同時成為爛尾樓,其實良有以也。

因為,大勢所趨,國家之間的競爭與發展的重心,已經轉移至數位科技,再由數位科技全方位地影響到軍事抗衡、經濟競爭與地緣政治。這個趨勢對台灣的衝擊更大。因為,湊巧正在此際,台灣突然站上「世界半導體及AI產業供應鏈」的重心地位;這在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地緣政治安全上,皆是不容錯失而必須全力以赴的國家戰略議題。而半導體及AI皆高耗能產業,因此民進黨的非核神主牌即告動搖,必須讓位給「護國神山」。

再者,台灣絕不能長久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更不可長遠被美國挾持為「烏克蘭化的台灣」,尤其不能成為「以台獨引戰的台灣」。賴清德不能又使台灣成為一個台獨火藥庫,又宣示要成為世界半導體及 AI 供應鏈的重心。美國說:台灣危險,台積電就先撤出台灣吧!等到台灣 AI 表現突出,美國當然也會說:台灣危險,AI 也撤出台灣吧!

因此,台灣未來的生存戰略必須提綱挈領地做到「不打仗/穩能源」:

一、不打仗。不要被美國挾持成「烏克蘭」,不要使台灣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釜底抽薪的方法就在「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也就是不搞台獨。因為,鳳凰不會在火藥庫上築巢。

二、穩能源。若想將台灣建設為「人工智慧之島」,「以核養綠」是必要條件。沒有能源,就沒有護國神山。重啟核能,調升核能占比,始有可能因勢利導這一波半導體及 AI 帶動的歷史機遇,將台灣的經濟表現及國家安全帶入新境界。

因此,台獨與非核這兩座神主牌是相互牽聯的。必須同時推倒台獨與非核這兩塊神主牌,台灣始有出路。

綜上所論,是基於頂層架構戰略思維來討論台獨與非核。但若再向根源探究,台獨與非核其實根本是兩大「反民主」的命題,這才更是必須直面的要害。

賴清德不斷標榜「民進黨路線就是民主路線」。但是,以百分之四十的選票劫得執政地位,相當程度即顯示台獨與非核兩大神主牌已失民主香火。不轉彎就會推車撞壁,要轉彎則不免狼狽萬狀。民進黨必須思考:事到如今,台獨是反民主的,非核也是反民主的

賴清德必須警覺,以「雙少數」劫得的執政地位,在實質上違反了「多數主治」的民主基本原理。正是:「僥倖贏了選舉,但輸了論述/僥倖贏了權位,輸了民主。」

台獨與非核兩大神主牌,變成兩大爛尾樓。這正是賴清德必須誠實面對的論述課題、民主課題與戰略課題














我是108課綱受害者/課綱成功? 是自我感覺良好


2024-06-02 01:21  聯合報/ 許育騰/高中生(雲縣土庫)


近日教育部長表示無編新課綱之必要,僅需就原課綱「微調」。作為一○八課綱的受害者,我大為震驚。一○八課綱漏洞百出,若真如教育部所說僅「微調」,那學生們豈不是繼續被殘害?教育乃國之根本,錯誤的教育將對社會造成嚴重後果,而教育部至今仍自我感覺良好,自認一○八課綱「很成功」,令人遺憾。

一○八課綱大大加深了貧富差距,以學習歷程檔案為例,作為升學的依據,全靠學生自行努力,若學生家境較好,自然有更多機會參與課外活動,累積特殊知識與經驗,相形之下,一般學生實在難以做出特別的作品,較難在個人申請時吸引教授的目光。

另一大弊端就是課綱加重學生負擔,舉「自主學習」為例,學校每周都有自主學習課,學生可利用此節課自主學習,然而學生平時就有國英數自社等主科要上、要考試,根本很少人會在這節課做自主學習,大部分的人利用這節課讀考試科目(也有人在打遊戲、補眠),等到寒暑假再趕工做自主學習成果,這大大加重學生負擔。

再來,升學制度也很有問題。目前升大學有四種途徑:特殊選材、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分科測驗。多數人走後兩者,然而在高三下學期仍有必修課程,仍有段考,這對準備個申及分科的同學負擔極大,個申同學得兼顧學期成績、備審資料(含自主學習、學習歷程等),還有面試,壓力極大。

上述僅是一○八課綱的冰山一角,另外還有課本編排方式、課本選文、課本難度太簡單等眾多問題。一○八課綱加上升學壓力、人際壓力重擊學生,所謂「快樂學習」根本不存在。

呼籲教育部別再有「一○八課綱非常成功」這種荒謬想法,建議教育部勤走基層,解學生需求。















攤販與城市再生的連結


2024-06-02 01:21  聯合報/ 王福闓/品牌再造學院院長(台北市)
主計總處今年發布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結果,受疫情及網購、外送平台服務加速發展,攤販人數23.3萬攤,從業人員35.7萬人,分別較五年前大減23.95%、24.88%,雙創民國77年有調查以來最大減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攤販可說是我們最熟悉的傳統商業模式之一,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二○二三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攤販攤數驟降至廿三點三萬攤、從業人員降至卅五點七萬人,並且整體營收約三,九五四億元,都較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調查大幅降低,調查指出原因是受疫情催化網購、外送平台及來台旅客人數未恢復等三大影響

就現在的結果來說,筆者認為台灣的城市再生,也影響了攤販的數量,這卻也可能是未來攤販轉型與升級的機會,背後也跟近年來的食安問題,以及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多保障有關。

第一個原因是城市現代化,當城市傳統市場逐漸轉型時,部分被更光鮮亮麗的超市與量販店取代,另一則是公有市場改建,讓更有品牌意識與現代化經營的攤販有了更理想的經營條件,像台北市南門市場、台中市第二市場及高雄市果貿市場。調查中也提到集中場(區)平均每攤營業收入,高於非集中場(區),生鮮蔬菜更達到一點九倍。

當更多年輕族群需到市場採購生鮮食品,或想品嘗一下在地美食時,除了因地利而就近到傳統市場外,更可能特別到這些經改造的現代化市場,當中的攤販也就須在相對較高的衛生與管理標準上,才能持續提供服務給消費者。對消費者來說更有保障時,到傳統市場的意願就會受到影響,部分攤販若未跟著調整,在沒生意的情況下自然會退出。

第二則是更多新一代攤販進駐到特定的城市節慶活動市集,除了地方與中央政府大量的投入資源舉辦節慶活動,需攤販進駐來吸引觀光客,也可藉此振興經濟,幫助微小型企業能更有生存機會。

而進駐主題市集的攤販,不但要更具創意與風格,甚至是品牌經營,都須更具有想法及投入資源。也因為有主題與政府標案的要求,以及新一代攤販更希望能長期經營,所以以往只是賣普通商品的攤位不但難以進駐,更可能因消費者流失而無法維持營運。

第三則是城市本身的產業升級,像是以往販賣成衣、被服、紡織品及鞋類的攤販,在消費者更偏好到有品牌的實體店面購物時,除了一般的街邊店或是百貨公司,其他多半可能網購。而近年來全台各地商圈也在轉型,希望能增加店鋪的利用率而非更多的攤販,並且像是 Outlet、購物中心及百貨的數量與業績也都持續提升,這都跟城市規畫與招商有關。

再來像是部分屬於遊憩型的攤販,以往消費者在娛樂內容不多的情況下,以及希望能以小搏大的期待中,像是套圈圈、吊酒瓶或氣球打靶,都有一定的生意。但是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選擇到有口碑的可換物娃娃機店、百貨商城的電子遊樂場,甚至直接跳過這些,選擇在家打遊戲機與手遊,也都讓遊憩型攤販的數量跟著減少。

因此,攤販必須思考如何轉型以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以及販售產品的獨特性,不然就會持續面臨消費者的需求轉換;也有不少攤販在長期經營的評估下,可能加入連鎖加盟體系打團體戰,或是升級進駐實體店面。但攤販的經營模式在較低的成本與接地氣的體驗感中,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台灣文化」特色,只要能跟上時代腳步、城市發展與消費者需求,即便數量減少,但未來有機會在「質」的層次上提升,那業績的持續成長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