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碳費須考量綠色通膨與傳產存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147/web/ 

◆  聯合報社論/八八到九九:辦皮不辦骨的「慶記之島」
◆  聯合報黑白集/當兵不能說實話?
◆  經濟日報社論/碳費須考量綠色通膨與傳產存續







經濟日報社論/碳費須考量綠色通膨與傳產存續


2024-03-29 02: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為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出全球獨創的碳費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為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出全球獨創的碳費政策,但並未通盤性地從碳稅、或碳排放交易ETS總量管制出發。一路演變至今,僅針對年排碳量2.5萬噸以上的大戶徵收碳費,在環境部設定的這些條件之下,目前碳費徵收的背後已逐漸演變為打擊本土傳統產業(水泥、石化、鋼鐵)龍頭之政策,偏離最初旨在協助企業因應歐盟 CBAM初衷,這不僅導致社會瀰漫綠色通膨的氛圍,也可能重創這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其在資本市場評價與對投資者吸引力

環境部所提供給排碳大戶的自主減量計畫,僅採行「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進行「絕對減量」,這對於發展數百年歷史的傳統產業而言,技術、製程與原料的使用除非有重大突破技術,否則不可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大幅減碳。舉鋼鐵產業為例,整個一貫化煉鋼生產過程無可避免地需加入冶金用煤與焦炭作為還原劑與熱源,但這也正是其主要的碳排放源已占總排碳量85%以上)。鑑於這些產業特性,如英國、日本與歐盟各國都已經豁免冶金用煤及焦炭碳稅費

根據媒體報導,若環境部碳費真的以每噸300元進行徵收,以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中鋼公司為例,其年碳排量約2,000萬噸,則其應繳納的碳費高達60億。對於需要承受中國大陸反傾銷壓力的中鋼(2002)來說,去年合併稅後淨利僅只剩16.82億元,如果碳費要被迫繳到淨利的3.6倍金額,除了百萬股民可能跳腳之外,這也明顯違反政府協助企業初衷,無疑將對正處於景氣復甦階段的鋼鐵產業造成嚴重打擊。

碳費的徵收不僅直接提高營運成本,還會導致國內訂單紛紛轉向國外企業,進而侵蝕企業的獲利能力,陷入負面的發展循環,嚴重損害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增加對這些產業的投資風險。這種情況也可能連帶導致資本市場投資者低估傳統產業股票價值,進一步加劇這些產業的融資壓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台泥(1101)張安平董事長已經多次極力呼籲要成立台版碳邊境稅,否則將會導致國內公司面對國外公司的不公平競爭。

此外,傳統產業的龐大勞工就業人口面對公司淨零轉型的巨大經營挑戰,可能會遭遇到收入不穩定或工作減少的衝擊。目前環境部對於碳費推行,只著重在徵收的面向,完全不討論未來碳費基金如何幫助企業淨零轉型,導致企業面臨不確定性,無法大手筆投資淨零轉型技術研發。現在的電價調整已經第一波衝擊台灣的物價,導致一向謹慎保守的中央銀行意外地升息半碼。考慮到水泥、石化、與鋼鐵產業皆廣泛地影響民生用品、建築、工程等領域;如果碳費政策未充分考量傳統產業存續,屆時碳費搭配電價上漲的複合累積效果綠色通膨合理預期將不會僅只是內政部研究報告預估房價成本上升1個百分點而已。

在日本,初期的碳稅設定為每噸約289日圓(約新台幣60元),而新加坡的起始稅率也僅為每噸5新幣(約新台幣115元)。這顯示環境部在實施碳費政策的最初始階段,必須更加細緻地考慮在地化與產業差異。傳統產業不僅構成了工業的根本基礎,還是國家國防自主化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碳費政策應該被視為協助企業減碳的一種過渡期策略工具。環境部要推動台灣達到淨零目標,未來應當與環保團體密切合作,重新將重心回到推動台灣碳稅和碳排放交易總量管制機制才是正道。














聯合報黑白集/當兵不能說實話


2024-03-29 01: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軍兵役制度轉型,自113年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徵集,圖為首梯役男在1月25日入營接受入伍訓練。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許正宏/攝影


《號角響起》電影,是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由「四小天王」主演的軍教喜劇。其中蘇有朋所飾角色,一句「當兵不能說真話」台詞,讓該片始終不退流行。即使到近年,每逢軍方對負面新聞解釋澄清,總不免被網民引述,奚落一番。

民眾對軍人如此輕蔑的印象自非健康現象,但究其原因,多半還是軍方自找。最近的例子是,總統府衛兵舉槍自傷,憲兵對外宣稱,當事人生前勤務輪值正常。但在立委與媒體追查下,發現他經常要「站二歇二」連續上哨,違反國防部規定。憲兵參謀長被迫承認,前幾天「站二歇六」的說法,與實情「有落差」。

軍中喜歡表現完美,對犯錯動輒嚴懲的高調作風,正是造就不誠實的直接原因因為標準遙不可及,甚至脫離現實,落到執行面,自然「下有對策」,凡事搶著卸責求生存部隊長期浸淫在這樣的潛規則下,表面看似運作如常,代價卻是弟兄的熱情與報國初衷磨耗殆盡缺乏榮譽心只求應付交差的軍隊,一旦必須將舞台轉到真正戰場,才會發現教訓有多慘重

過去一個月,軍中發生七起疑似自殺案件。因每起案例的情況不同,未必都與軍方有關。連續的不幸事件,如果國軍能體會「崇實」才是唯一法門,一改「當兵不能說真話」的不當潛規則,年輕生命的殞落或許就不必再輕如鴻毛。











聯合報社論/八八到九九:辦皮不辦骨的「慶記之島」


2024-03-29 01: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數位發展部昨日上午遭人持槍闖入轟三槍,高喊反政府。 記者廖炳棋/翻攝


一個月來,歹徒向公權力機關開槍掃射,成了街頭的常見景象。上月底,是一名嫌犯駕駛貨車衝撞基隆八堵派出所,造成一死一傷。到了三月下旬桃園景福派出所深夜遭歹徒上門開槍掃射挑釁,楊姓嫌犯身著防彈衣與警方當街駁火,造成一名趕來支援的員警中槍;暗夜街頭的九十九聲槍響,令人驚心,歹徒更直接向派出所開槍挑戰公權力。昨天,則是一名男子大白天在數位發展部門口連開三槍,高呼對政策不滿。台灣的治安,到了什麼程度?

桃園的槍案,主要是嫌犯不滿警方屢屢查緝其槍砲案件,才憤而開槍。看似事出有因,卻暴露更多疑點:楊嫌既是清查重點並屢遭查緝,被逮時,身上為何仍有一長二短三把改造槍和大量彈藥?數位部的槍手是一名民宿業者,為何也擁有槍枝,中央部會遭到槍擊,也寫下新的紀錄。

上世紀八○年代末,台灣出現第一波黑槍氾濫期。時任內政部長許水德在立院詢答時尷尬稱,「走在路上真的會撿到槍」,成為台灣社會的恥辱印記。也因此,其後才有郝柏村組閣打響「治安內閣」名號。郝柏村下台後,黑槍再起,全台發生駭人的屏東縣議長鄭太吉槍擊殺人案與桃園縣長劉邦友血案,這些標誌性案件頓時讓台灣陷入黑暗

而今,台灣似乎已陷入了第三波黑槍氾濫期。前年九合一大選前,台南學甲發生八八槍擊案,不僅引爆國內治安問題,還掀開南部光電、爐碴等政商黑道利益糾葛。去年,年僅十七歲的劉姓少年持改造衝鋒槍在新北土城當街掃射一家當鋪,連開五十一槍,讓人們見識到新世代槍手無懼法律制裁犯案風格

上月底,一名嫌犯駕貨車衝撞基隆八堵派出所,造成警員一死一傷,全台才全面加強派出所的安全戒備。誰料,隨即發生桃園派出所遭掃射事件及數位部的槍擊案。這不僅是對公權力的公然挑戰,更直接在街頭展示武力,毫不顧慮殃及無辜。這種「慶記嗆政府」的作風,和八○年代劉煥榮連續槍殺多名黑幫老大,或鄭太吉案的「黑幫對決」,已截然不同。

這些槍擊案最讓人不解的是:槍枝為何難以斷源?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竹聯幫弘仁會從香港進口一貨櫃,其中夾藏長短槍達一○九把、上萬發子彈,在基隆海關被擋下。但據爆料,緝槍英雄卻遭冷藏,首功被做掉。媒體隨即專訪緝槍英雄,兩天後,基隆關八里分關爆發收賄案。此後,海關即未再破獲私槍大案,基隆關成績甚至掛蛋。

如果執政者不把治安放在心上,如果檢警調乃至海關辦案缺乏窮究之心,甚至酬庸、袒護或「看顏色」辦事,就會留下無盡禍根,助長犯罪。八八槍案主嫌竟能偷渡大陸,犯案動機是否與龐大光電利益有關,迄今真相未明。新北五一槍案少年槍手雖投案,警方也掃蕩當鋪業及相關「開發公司」,但幕後黑幫勢力未除。再說,多少政界及檢警高官出入博弈大亨之「八八會館」,被當成座上賓,民眾怎麼會相信司法有正義,怎麼會相信政府是辦真的?

最近以劉煥榮為原型的電影《周處除三害》在兩岸掀起熱議,即連桃園槍擊案的楊嫌,也被懷疑是想「扮周處」。台南的八八槍案,桃園的九九槍案,除了數字堆疊的巧合,也象徵台灣「慶記之島」的印象正在夯實。然而,從蔡英文到即將就任的賴清德,仍深陷反中認知戰務虛泥淖,對警調及司法辦案「辦皮不辦骨」的敷衍作風毫無著力。試問,若兩岸無法攜手共同打擊走私犯罪斬斷槍源,如何給人民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