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新政府須面對的產業隱憂(初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109/web/ 

◆  聯合報社論/兩岸不對話,默契都失效,賴政府侈言和平(初十)
◆  聯合報黑白集/下一代需要的是「免戰」(初十)
◆  經濟日報社論/新政府須面對的產業隱憂(初十)









經濟日報社論/新政府須面對的產業隱憂(初十)


2024-02-19 03:12  經濟日報/ 社論
去年台灣經濟成長創14年來新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4%,創下14年來的新低;年終獎金平均為1.08個月,同樣創下十年來新低,獎金最高的是金融業1.83個月,半導體業以1.38個月居次。和經濟狀況相對應的,是實施無薪假的人數全年都維持在1萬人上下廠商數300多家超過九成為製造業,主要是受外銷訂單下滑影響

然而,在新冠疫情發生的前兩年(民國一O九~一一O年(2020~2021)),已經屬於「先進經濟體」的台灣,其實是以極優異的成長(3.4%和6.5%),在全球企業一片哀號下睥睨全球。但在接續的兩年(民國一一一~一一二年(2022~2023))卻快速翻轉,以2.4%和1.4%低成長,不僅都落後於全球平均3.5%和3.1%),也首次連續兩年低於先進經濟體平均2.6%和1.6%),一反常態地落入先進經濟體的後段班。對照民國一O七年(2018年)中,蔡總統豪邁地說出「台灣經濟處於20年來最好的時候」,才不到幾年光景,就反轉成這種窘況,跌破許多人的眼鏡。

低成長的原因,當然和全球景氣低迷需求減少,讓台灣全年出口減少9.79%所致。然而,即使在全球需求低迷之下,同為先進經濟體的日本和美國,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分別都有2.1%和2.5%的經濟成長,經常被視為經濟疲弱的南歐地區,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三國也分別獲得2.5%、2.3%和2.5%的成長,顯著高於台灣,那麼台灣經濟到底在哪裡出了問題?

有人會說是經濟太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受到大陸本身經濟好壞的影響。表面看來似乎沒錯,因為去年台灣總出口下降9.79%,而對大陸出口就下降了18.08%。然而,大陸的總進口和出口都只滑落5%左右,所以台灣對大陸出口的下降,主要還是來自加工再出口的全球其他地區衍生的需求滑落所致。

台灣去年總出口下滑9.79%,剛好和台灣積體電路出口減少9.51%非常一致,而積體電路正好就是台灣目前出口的最大宗;只要積體電路出口暢旺,台灣出口和經濟表現就跟著好,反之亦然。由於半導體出口近年來高速成長,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率,但台灣出口對半導體的依賴度也愈來愈高,從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的12.58%快速成長到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38.53%已占總出口四成

相反的,傳統產業近年發展幾乎是停滯。以汽車零組件為例,從民國一O三到一一二年(2014到2023年)只成長一成,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廠商數和雇員人數都比民國一O五年(2016年)下降,民國一O三、一O八年(2014和2019年)出口值完全一樣。而在機車和自行車零件上,民國一O三到一一二年(2014到2023年)也只成長三成,平均每年3%,扣除通膨的實質出口也幾乎毫無成長。熱軋鋼及製品在同期間成長了16%,平均一年不到2%,實質上也沒成長;螺釘螺帽半斤八兩,只成長了14%。至於樹酯聚酯等,同期間不只沒成長,還下降約一成。

也就是說,製造業中的傳統產業,幾乎都是停滯或衰退的,只靠半導體等資通訊產業獨撐大樑;只要國際景氣風吹草動,台灣出口立刻大受影響,經濟立刻衰退,此後台灣經濟循環將大幅提高,社會不穩定性提升。

傳統製造業技術含量較低、勞動密集度較高,獲利相對困難,也難承受台灣高昂的土地成本,外移狀況高於資通訊電子業,更需要政府協助,否則將繼續出走萎縮最近間隔五年的兩次工商普查資料顯示,食品、飲料、紡織、成衣服飾、皮革毛皮、木竹、汽車和零件、非金屬礦物等行業的廠商和員工數目都是下降,若繼續下降,導致一些和軍事或經濟安全有關的產品無人生產,將會是國安問題

我們多次大聲疾呼,要求政府不可犧牲傳產;但迄今幾乎沒有任何效果,有限的政府資源還是源源投入早已是世界級卻無法解決就業問題資通訊電子業。希望新政府要有新的認知和作法,為台灣經濟帶來新希望。












聯合報黑白集/下一代需要的是「免戰」


2024-02-19 03:15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立委范雲發起「為下一代而戰」國會連線,號召伍麗華、沈伯洋、林月琴、林宜瑾、張雅琳、郭昱晴、陳培瑜、黃捷、羅美玲等多名立委舉行記者會,宣示秉持多元政策專業,以教育、分配正義、自我實現為主軸,共同在立法院推動年輕世代關注的政策法案。記者歐陽良盈/攝影


綠委范雲號召十位民進黨立委,組成「為下一代而戰」連線,宣示將從三主軸推動十法案。口號喊得響亮,陣仗煞有介事,但都在皮毛及形式打轉,恐激不起年輕世代任何漣漪。

老實說,「為下一代而戰」這口號太老套了,簡直俗不可耐。連線的十一名綠委都是青壯世代,既要聚焦下一代議題,卻喊出如此硬梆梆、凶煞煞的口號,未免太缺乏創意。更糟的是,民進黨就是執政黨,綠委有好點子、好法案儘管提出來就是了,卻高呼要為下一代而戰」,到底要跟誰打鬥?

對於這項行動,網友的評論倒是一針見血。有人冷回:「執政八年,現在才想到年輕人?」「台灣生育率破底,快沒有下一世代了!」這次大選,民眾黨搶走許多年輕選票,讓民進黨大為緊張。但綠委要推動的十個法案,諸如學生輔導法少年事件處理法兒童托育服務法…等,在年輕族群眼中其實不痛不癢,因為完全未跟上變調的社會節奏。如今校園氾濫毒品八家將霸凌輟學等問題,綠委都看不到嗎?

下一代需要的,是政府能提供一個自由、安全的成長環境,使其父母有良好的就業機會供子女溫飽,那就夠了。有人需要立委為他們「戰鬥」嗎?立委須盡責監督政府,使兩岸免於兵凶戰危,下一代不必上前線作戰,這才是全民所願












聯合報社論/兩岸不對話,默契都失效,賴政府侈言和平


2024-02-19 03:18  聯合報/ 社論
中國大陸漁船14日越界進入限制水域,海巡隊欲登船檢查,卻蛇行拒檢釀成2死。記者蔡世偉/翻攝


大陸漁船在金門越界捕魚遭我方海巡驅趕,不幸發生漁民落海死亡。兩岸官方一番嚴詞交鋒,大陸海警宣布將加強海上執法力量,金門漁會憂心遭到報復,先前就提醒漁民暫不出海。兩岸失去對話管道,已使得交流失序,危機四伏。尤其兩岸各自加強執法,萬一互不相讓或擦槍走火,怎麼辦?蔡政府不對話,如果賴政府也無作為,難道要讓漁民和旅行業者一樣家裡蹲

春節期間,海巡執法,辛苦盡責,但執法過程有無疏失,應由司法調查釐清並盡速公布。陸方先是強調應尊重兩岸漁民在台海傳統漁區作業的歷史事實,接著否認我方禁限制水域之說,正是為其海警在金廈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行動鋪墊。陸方原不承認我方禁限制水域線,但就像海峽中線,雙方皆守默契,陸方公務船也不會輕易越界。如今陸方已抹去海峽中線,又否認禁限制水域線,不但可能引發更多執法衝突,也壓縮金馬防衛空間。尤其大陸海警在釣魚台和南海與日菲船艦對峙場面,未來恐在金馬海域上演,我海巡與國安準備好了嗎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大陸漁民頻繁越過中線走私、偷渡、捕魚,與我方漁民及軍警糾紛不斷。當時是軍警負責嚴打,曾連續發生兩次「閩平漁事件」,前次造成漁民原船遣返時缺氧死亡,後者是漁船被遣返時衝撞我方護送的軍艦而沉沒。為防類似事件再發生,由兩岸紅十字會談判簽署金門協議》,確保雙方人員移交安全。這也是兩岸建立對話談判起點

現行的金馬禁止、限制水域,是因為兩岸關係特殊,在金馬地區無法畫設領海線,改依兩岸條例授權國防部公告禁止、限制水域管理。多年來兩岸政府在此地協同執法,蔡政府延續務實對話管道,協調對岸合作約束越界並取締「三無」漁船,也不致重演人命悲劇,並增添擦槍走火風險。

兩岸必須先有政治默契,才能尊重彼此法律。陸委會只強調海巡署依法行政,卻不提兩岸早已失去合作基礎,遑論協同執法。這起事件和 ECFA 早收清單擴大中止、M503航線等事件如出一轍,執政者選擇台獨路線,原本的交流秩序、慣例與默契都一一失效。蔡英文總統和即將上任的賴清德都侈言尋求兩岸對話」,聽起來更像黑色笑話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一月底與大陸外長王毅會面,深度討論台灣議題,會後蘇利文形容「布滿地雷」。從陸方發動 ECFA 早收清單部分中止、貿易壁壘報復、諾魯斷交、M503航線取消偏置等,以及蔡政府動用司法嚇阻民間團體赴陸交流取消組團赴陸旅遊等,你來我往,地雷果真不少。蘇利文直斷「風險依然真實存在」,對照金門翻船事件,所言不假,也令人對未來兩岸情勢憂心不已。

美中分別以不支持/反對台獨為交集,密集對話。賴清德是不是也該思考主動處理台獨問題,以修復兩岸對話管道?民進黨政府將兩岸中斷對話卸責給「九二共識」,其實問題不在是否接受這個名詞,在於民進黨如何定位兩岸政治關係。只要回到憲法論述兩岸定位,賴清德便能超越蔡英文,重啟塵封的兩岸談判桌。可惜他視中華民國憲法災難,寧可讓人民承受兩岸敵對的風險。

金門、馬祖都有和對岸漁區重疊的問題,倘若發生我方漁民被大陸海警取締或遭萬船齊發包圍,甚至大陸海警與我方海巡對峙,蔡政府或賴政府可有對策?翻船事件是一則警訊,當兩岸交流無法禁絕,卻又嚴重失序,民生議題也會製造區域緊張。兩岸沒有對話,竟侈言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