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戰略妥協 與歐盟重啟關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342/web/ 

◆  聯合報社論/我們繳房稅,你納田賦,賴清德不羞愧嗎?
◆  聯合報黑白集/致那些擁有大砲的人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戰略妥協 與歐盟重啟關係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戰略妥協歐盟重啟關係


2023-12-07 03:41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與歐盟目前正於北京舉行中歐峰會,本次會議是雙方最高層接觸,尋求建立具建設及穩定關係的機會。示意圖。路透


中國大陸與歐盟目前正於北京舉行中歐峰會,本次會議是雙方最高層接觸,尋求建立具建設及穩定關係的機會,雖然峰會討論包括俄烏戰爭與中東局勢等政治問題,但主要還是聚焦中歐關係現狀,尤其是互惠的貿易關係,還有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等議題,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親自出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會接見。

本次會晤恰逢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及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5周年,逢五逢十,大陸都會特別重視,但是歐盟卻不寄予厚望,范德賴恩在峰會前夕表示,在過去的兩年,貿易失衡已經翻倍,高達近4,000億歐元,歐盟不會容忍歐中貿易失衡,「我們有保護我們市場的工具,但更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歐洲在意的有兩件具體的事,一是大陸用補貼讓電動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與醫療設備,傾銷歐盟,歐盟展開調查,大陸對此很不滿;二是自從民國一一○年(2021年)立陶宛同意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之後,中國就動用許多非關稅手段,對立陶宛的進口予以制裁,導致對中出口驟降80%,歐盟認定這是經濟脅迫

歐盟今年9月以實際行動,來減少在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原材料,對單一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依賴,歐洲議會通過提案,確保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其任何戰略原材料供應從單一國家的進口不得超過65%。雖然法案本身沒有點名中國,但大家都知道,中國是這一政策主要的目標,在歐盟政策剛宣布的時候,中方非常不滿,商務部將上述措施稱為「赤裸裸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但是歐洲要發展電動車,沒有中國的零件供應鏈,是做不起來的,雖然此刻歐盟擔心中國把歐洲電動車工業掐死於搖籃之中,但是美國與歐洲電動車產業競爭得更為激烈,即使美國都還對中國的電動車零件網開一面,歐洲如果完全禁絕,會讓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就像現在,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在內的中國鋰電池企業均已在歐洲佈局工廠,其中寧德時代位於德國的電池工廠已在民國一一○年(2021年)逐步投產。中國大陸也需要保持彈性在競爭處競爭,但在合作處也要合作。

至於在對立陶宛制裁方面,是大陸首先退讓;北京從一開始就沒有承認是「刻意」制裁,辯稱這僅是出自個別進口商,不滿立陶宛不尊重中國主權,經過兩年,北京並沒有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反而激起歐盟的團結,將此問題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現在也到了自找台階下的時候。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日前表示,經過持續的外交磋商,中方已解除大部分的經濟施壓措施,雙方已接近和解,都希望在中歐峰會時,能夠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大陸與歐盟關係,有悲觀論認為,由於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雙方核心利益存在緊張關係,中歐勢必持續惡化,但也有樂觀論指出,中歐沒有不能解的矛盾,中國外交部長王毅4日會見歐盟及各成員國駐華使節時,就強調中歐歷史文化、制度各有特色,堅持相互尊重,才能平等對話、共同進步」。

事實上,在經歷長期對峙之後,中國似乎開始戰略妥協,與許多西方國家的關係略有緩和,第一個是舊金山中美「拜習會」後,中國大陸批准了美國晶片公司博通(Broadcom)對雲計算公司 VMWare 的690億美元收購交易,並允許萬事達卡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日本和韓國外長最近也舉行了會晤。

對歐盟關係也在重啟,近日北京主動宣布歐洲五國實施單向開放,自12月初開始,包括德國在內的五個歐盟國家公民可以免簽前往中國,這應該是主動展現出善意










聯合報黑白集/致那些擁有大砲的人


2023-12-07 03:07  聯合報/ 黑白集
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一名退休女護理師,去年在 LINE 群組轉發「全台牙醫公會在幫陳時中動員,每人發五百元」的訊息,遭新北調查處蒐報,士林地檢署依選罷法將她起訴。士林地院近日認定她並無惡意,判決無罪,並認為檢調根本是「大砲打小鳥」。

從某個角度看,我們都是「小鳥」。那名護理師做的事,也是我們尋常百姓常做的事。我們收到訊息,覺得有趣或有參考價值,便轉發給朋友。但在千萬隻「小鳥」之中,有一隻被機靈的大砲鎖定,於是,牠就成了可憐的誹謗犯

問題在,擁有大砲的人握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卻是懶惰的。要追查假訊息元凶,太費時費事,不如抓無辜的轉發者比較快,也便於交差。調查局情蒐,到地檢署立案,都大剌剌把無辜者送進法院。試想,士林地院若要判護理師有罪,到處「小鳥」那麼多,辦得完嗎?所有自重的法官,都會覺得辦這種案件是浪費生命吧!

擁有大砲的台灣官員,卻越來越擅長此道。詐騙集團手法日新月異,但政府逮到的永遠都是「車手」,而非首腦。更高明的詐團,則設置招待所邀官員酬酢。而唐鳳占著數位部長職務,一直在國外從事「數位合作」,卻任由國內數位詐騙猖獗

感謝士林法院醍醐灌頂,也致我們的檢警調和那些擁有大砲的人,請多做點實事,不要只會打鳥!











聯合報社論/我們繳房稅,你納田賦,賴清德不羞愧嗎?


2023-12-07 02:55  聯合報/ 社論
新北市府認定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老家(圖)違建且有逃稅嫌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萬里老家九月遭檢舉為違建且無繳稅紀錄,迄今已逾三個月,他卻未作任何處理。根據最新進度,新北市工務局認定建物屬於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廿四日前的「既存違建」,非優先拆除對象,但會依序排拆。至於賴清德先前聲稱,老家「過去都有繳房屋稅」;但經新北市府調查,他家繳交的是「田賦更離譜的是,政府停徵田賦已經卅五年

賴清德對老家違建案的消極態度,令人難以理解。在此之前,柯文哲老家的頂樓陽台違建、黃國昌汐止住家的違建,都因遭綠營極力攻擊,迅即主動雇工拆除。相形之下,賴清德老家的違建難道只因具有濃厚個人情感,即能就地合法?這次選舉,賴清德對黨內人士涉及品德或操守爭議,均要求他們第一時間辭職或棄選。但為何遇到自己的問題,他卻不斷推諉辯解,難道不怕這會傷害自己形象?

這棟房屋的爭議有二:其一、從礦場工寮」變成兩層樓透天厝」,屬於違建;其二,新北市政府查不到它的繳稅紀錄。對此,賴清德的辯解是,這房子「很早就有門牌號碼」,不可能是違建。事實上,有門牌跟是否違建無關;柯文哲老家和黃國昌住家也都有門牌,但只是小小增建,都構成違建案。賴清德競辦又說,「過去都有繳房屋稅」;此話已被證實說謊或混淆視聽,該址從未繳交過房屋稅,僅在早年交過「田賦」,而政府自民國七十六年起已停徵田賦亦即,賴清德老家已有卅五年連田賦都不曾繳交了,遑論房屋稅

所謂「田賦」,是政府對「農業用地」課徵的稅捐,以土地的收益為課徵基準。可見,當年這塊地從未被視為「建物」,而是農地;以其面積,所繳納「田賦」應只是區區之數。政府後來之所以廢掉田賦,一則是為了體恤農民,二則是因為它手續繁雜人工成本高,收入不過是錙銖之數。賴清德老家從未繳納房屋稅,他竟稱「都有繳稅」;新北市政府要求他在十一月卅日前主動補繳,賴清德卻辯稱未收到通知。這樣拖拖拉拉的大戲,像是一個正在競選總統的人應有的態度嗎?

賴清德的推拖拉,已令選民感到厭煩;令人不解的是,行政院和民進黨又加入戰局,把情勢攪得更為複雜。民進黨立院黨團認為,賴清德老家問題並非「個案」,全台有兩千三百處類似狀況,應該通盤解決。然而,「通盤解決」的意思,是要讓這兩千三百個類似狀況一夕一起「合法化」嗎?這要踐踏多少法規才辦得到?或者,通盤解決的意思是「要拆一起拆」,但只為了賴清德一家,需要把大家都拖下水嗎?

同樣可笑的,是行政院。閣揆陳建仁上月要求內政部廢礦區土地所有權問題進行通盤檢討」,國土署便甩鍋給新北市,認為新北市的舊礦業土地占比最多,新北市府應積極提出對策和解方,包括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及國土計畫變更,來啟動相關盤點和輔導措施,不要只針對賴家的既存違建處理。問題是,國土計畫及土地變更編定全國性事務,中央不做,卻推給地方,這像是個負責的政府嗎?何況,要假藉「通盤解決」來模糊賴清德老家問題,根本是欲蓋彌彰,若沒拖上幾年可能完成嗎?

賴清德對老家的情感,外界不難理解。但從法治層面看,要將工寮變身透天厝美化及正當化為合法,恐怕只會留下難看印象,不符合他副總統的地位,更不符合他所求的總統大位形象。光是不繳稅一事,就讓民眾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