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1:上帝的賞賜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5:我寫 故我負責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4:木炭慢慢燒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3:牠不會咬人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2:大花瓶養蚊子?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1:上帝的賞賜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1:上帝的賞賜


2023-05-25 10:0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上帝的賞賜。 示意圖(ingimage)


舊約聖經有一卷書叫「以斯帖記」,在波斯帝國亞哈隨魯王時代寵臣哈曼為宰相,權位甚大,人皆向其跪拜,唯獨有位叫末底改的猶太人不跪拜。哈曼極為生氣,乃在隨魯王面前陷害猶太人,隨魯王同意要殺光全國的猶太人,猶太人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末底改的養女以斯帖當時是王后,末底改乃請她向國王說明奸臣哈曼陰謀,以解救猶太人。但當時波斯王朝規定,任何人未經國王召見,即使貴為王后者,亦不得擅自進入王宮內院,否則處死,除非王伸權仗赦免他的罪。

焉知那位份的機會
因此以斯帖話不敢去見隨魯王,末底改就對他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改變了以斯帖的態度。末底改對以斯帖說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名位,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麼?」以斯帖聽了決定冒著擅入王官內院被處死的危險,捨命見隨魯王,終解猶太人的危難。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才,例如 : 有人天生聲帶特別好,成了有名的聲樂家。這時我們不妨自問一下 : 焉知上天給我這麼好的聲帶,不是為了要我唱遍台灣,使台灣成為音樂之島呢?

有人事業成功,累積了大量財富,這時也要自問一下 : 焉知上天讓我賺到這麼多的財富,不是要我幫助某個地區苦難的同胞呢?

有用的裝備
有人選上總統、縣市長或民意代表,當然更要自問 : 焉知我得了現今的名位,不是為了要我造福人民嗎?

多數人在自己有所成就時,想到的不是光宗耀祖,就是我終於出頭了,可以活得更有尊嚴。很少人會想到上天給了我這些,是不是要託付我們一些重要的事情呢?上天給我這些別人沒有的,可能是要栽培我,使我有能力來完成祂所想做的事呢?

每個人都要好好想想,不要成為徒有好装備,卻不能成事的無用人。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2:大花瓶養蚊子?


2023-05-30 14:2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大花瓶養蚊子? 示意圖(ingimage)


大哥過生日,弟弟帶了兩隻雞,一公一母,去拜壽說 :「大哥生日,小弟送上兩隻雞,希望大哥將來有個農場。」

不久弟弟過生日時,大哥帶了一棵橘子樹苗去祝壽說 :「賢弟生日,愚兄送上橘樹一棵,希望賢弟早日有個果園。」

禮尚往來
這當然是則笑話,但是一般送禮,遵從禮尚往來之道,大致也就是如此的。上次你送我多少價值的禮物,這次我也回送價值相當的禮物,因為送少了失禮,送多了吃虧,心裡都不平衡。

這種送禮法則,幾乎是禮尚往來金科玉律。但這也告訴我們,不要把價碼拉得太高,否則大家都吃不消,收到厚禮請慢點高興,因為那將是你的沉重負擔。再加上禮物常常不合用,形成浪費。

所以送禮宜薄,一束花、一張卡片或一籃水果足矣。所謂禮輕情義重是最好的禮物,這樣大家未來的負擔都會輕些,也不會造成太多的浪費。如果是一般的造訪,兩手空空是最好的送禮之道。

非不得已要送較貴重的禮物,則要考慮對方的接受度。有次一個國家派代表團訪問一些貧窮的小國家,這個代表團帶的禮物都是一些講究的大花瓶,每隻大花瓶裝箱後都是一件大行李,還要小心搬運,以免破損。

大花瓶不受歡迎
可是這些受訪國家並不欣賞這種大花瓶,前幾次送的大花瓶者都堆在院子裡接水養蚊子。他們比較喜歡功能簡單、實用的音響,甚至小收音機都大受歡迎。所以這些千里迢迢帶去的大花瓶,當然無法達到敦睦邦交的目的。氣得在地的大使,忿忿的說 :「叫你們不要帶大花瓶,你們偏要帶大花瓶!」

但是如果到一些高所得國家,送小收音機就不得體,大花瓶則受到歡迎。總之送禮是有一套學問的,搞不清楚,不僅勞民傷財,亦不討人喜歡。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3:牠不會咬人


2023-05-30 14:2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牠不會咬人。 示意圖(ingimage)


有個人牽了隻大狼狗在路上散步,一般人叫做溜狗。狼狗見人就汪汪叫,狀甚兇悍,路人皆恐懼不安,但主人卻頻頻說 :「別怕!別怕!牠不會咬人。」

別怕!牠不咬人
有次一位太太見到大狼狗,怕的不得了,狗主人看到她懼怕的樣子,捧著腹哈哈大笑,然後繼續重複那句 :「別怕!別怕!牠不會咬 人。」

有時狗真的把人給咬傷了,狗主人還會很詫異的說 :「咦 ! 奇怪,這隻狗從來不咬人的,今天怎麼咬了人呢?大概是被嚇到了吧 ! 言下之意,是你嚇到了他的狗,所以狗才咬你的。

有次我在路上晨跑,有位老人家要我幫他個忙,他說:「樓下鄰居養了隻狗,每天對著我叫,雖然鄰居用鏈子栓著他,但我仍然很害怕,怕萬一鏈子未拴好或鬆了,狗會咬我,因為我從前被狗咬過,現在一看到狗走近,就會害怕。」後來我就去幫他反應一下,但是狗主人不但不反省改進,反而怪那位老先生反應過度。

設身處地想一想
有個孩子曾經被狗咬過,現在見到狗,不是哭,就是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這與一朝被蛇咬,見到草繩都會害怕的道理是一樣的。

有愛心的人,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別人想。狗是會咬人的動物,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否則就喪失了養狗看門的作用。你家的狗會不咬人,你知道,但別人不知道。你是狗主人,與狗的關係十分密切,狗對你的態度及反應與對陌生人是不一樣的。故不能用你對狗的感受,去想別人的感受。因此,如果能設身處地替別人想,就不會言出:「別怕!別怕!牠不會咬人」的話了。

在美國有些地方規定,狗必須用鏈子栓著,並由主人牽著,否則要處罰,如果嚇到人或咬到人,狗主人的麻煩就更大了,因為受害人會去法院控告,狗主人將賠個沒完沒了。

在台灣,養狗的人常常不注意這些,政府執法也不嚴,結果是誰兇誰就有理。有人在公寓裡養流浪狗,一養就是十幾隻,狗叫聲徹夜不停,狗屎滿地,鄰居還要隨時防著不被狗咬到。很多養狗的人缺乏公德心,將養狗的樂趣建立在鄰居的痛苦上,養狗的人能不三思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4:木炭慢慢燒


2023-05-31 15:1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希望大家的婚姻都是堅質木炭,慢慢燒。 示意圖(ingimage)


有位女士離婚後,仍不乏追求者,別人問她為甚麼不趕快找個對象再婚呢 ? 她說:「我現在是木炭慢慢燒,頭一次婚姻失敗,就是因為炭火燒得太快,幾乎是一見鍾情,在兩人瞭解不夠深的情況下,很快就分手了。這次要炭火慢慢燒了。」

炭火要慢燒
現在燒木炭的人愈來愈少,燒製木炭的業者也愈來愈少。木炭如果是以龍眼樹及相思樹燒製的,堅實耐燒;用荔枝樹及其他雜木燒製者質地鬆散不耐燒。燒製木炭前後需要二十幾天,但如能將煙囱加大,讓木材快速悶燒,燒製的時間可縮短,但燒出來的木炭品質較差,且不耐燒。

質地鬆散的木炭易燃燒,火勢大,但很快就熄滅了。質地堅實者,燃燒不易,但燒著後可以慢慢的燒,燒很久。

現代人的婚姻很多屬於鬆質木炭,一見面就難分難捨,非君不嫁、非卿不娶,最好立刻结婚。就如同質地鬆散的木炭,一點燃火勢就很大,但燒得快,熄得也快。

找結婚對象,過來人都知道內在美遠重於外在美。因為花必凋謝草必枯乾外在美貌很快就會隨時間消逝,但內在美卻日久彌新,冬溫夏涼。

小心以貌取炭
以木炭的例子來說,外在美是質鬆木炭,易獲人青睞,但不耐燒,外在美消失後,相互吸引彼此的因子消失,婚姻不是變得索然無味,就是發生問題。內在美有如堅質木炭,火勢雖不大,但卻經久耐燒。夫妻即使七老八十了,內在美的光芒仍會照耀著他們的婚姻。

現在有些人不但結婚鬆質木炭離婚也是鬆質木炭,一言不合就鬧離婚,而且說離就離,十分乾脆。這是台灣離婚高居亞洲第一重要原因之一。中國人早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絕不輕言離婚的文化,雖然也有其痛苦的地方,但是卻也挽救不少破碎的家庭。

婚姻是終身大事,鬆質木炭式結婚或離婚,非但沒有將婚姻當作大事看,且有兒戲婚姻之嫌。希望大家的婚姻都是堅質木炭,慢慢燒。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5:我寫 故我負責


2023-06-01 10:1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寫,故我負責。 示意圖(ingimage)


很多寫書的人在序文的最後,常有這麼一段話 : 本書經OO先生校閱,OO先生提供灼見,併此致謝,但本書如有任何錯誤,均與他們無關,文責由本人自負。

相互扶持
這段聲明文字,是將書的榮耀與那幾位出力的人分享,但如有責任則與他們無關。這種文責自負的聲明是很有禮的,因為以這種方式感謝別人,讓別人在沒有後顧之憂的壓力下為你服務,將來再請別人幫忙,得到的幫助會更多。

有個公務員,簽了一個研究報告,中間有一段意見,長官非常不以為然,所以用很嚴厲的口吻問他:「你從哪裡搞出這種餿主意的?」這位先生情急之下說 : 「是OO同學告訴他的。」結果那位同事也被長官找去罵了一頓。

後來這位同事很不高興,因為他只是提供意見,他並無義務提供,提了意見採不採用是由你決定的。將來,報告寫得好,意見被欣賞,面子是寫報告的人。這樣就形成寫者有功,提意見的人沒份;有錯失,提意見的人跟著倒楣,天下哪有這種事?

吃虧會學乖
吃回虧、學回乖,提供意見的這位同事,以後再也不對別人提供意見,除非別人聲明,文責與他無關。而寫報告的人也學乖了,以後有問題時,絕不將提供意見的人一併拖下水,否則他再也聽不到別人的意見了。

有的人比較世故,別人向他請教東西,他絕不輕易回答,例如 : 你問他美國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是多少,他說記不太清楚,以免說錯了,有責任,或有損他精通美國租稅聲譽

我們無論做甚麼事,成功時總要想到那些曾經出力的人,不要忘記提到他們,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謝意,讓他們與有榮焉;反之,如有失誤,則絕不道出他們的名字,以保護人家。

總之,我們做人,一定要有責自擔有賞分享,這樣就離成功之 路不遠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